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谋断星河 > 第四百三十二章:新时代的起点

谋断星河 第四百三十二章:新时代的起点

作者:稻草天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50 来源:笔趣阁

距离大军凯旋已经过了整整两个月,北国的风雪早已将世界变得一片银白。

封冻的洛河之畔,袁子雄正指着沿河而建的一大串新工厂对徐锐道:“大人,这便是新的产业园区。”

徐锐举目四望,只见洛河两岸已经建起了十几家生产不同工业产品的新工厂,占地近千亩之广,和原本利用水轮机为动力的老工厂相比,规模扩大了何止数十倍。

再看身后的安歌及一众股东和董董代表,无一不是面色红润,心潮澎湃,被这茁壮成长,欣欣向蓉的产业基地所鼓舞。

见此情形,徐锐心中也生出一股欣慰和自豪。

星河集团的股权整合已经基本完成,将宏威皇帝、宝亲王等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又可能阻碍工业发展的贵族都纳入了星河集团的体系,彻底完成了资源整合。

虽说这样一来,他个人对星河集团的控制力将不可避免地下滑,可是只要掌握核心技术团队,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他仍将牢牢掌控话语权。

而由这次资源整合而来的好处却十分巨大,除了提前铲除潜在的阻碍之外,徐锐就好像上市融资一样,利用宏威皇帝的大旗,严格各家入股投资,算是狠狠收割了一波韭菜。

只是粗略计算,这次的收入甚至比从西川搜刮来的巨额资产也丝毫不差,这还是没有计算诸如各家新股东的商会、资源等潜在收益的情况下。

可以说,除了操作方式和叫法不同外,徐锐根本就是在这个世界搞了一次真正ipo(上市融资),算是最早的金融尝试,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扫清了大部分障碍。

不过钱来得快,烧得也快,为了尽快将新的技术成果孵化出来,星河集团不仅一口气投资了十几个新工厂,而且大量拨款新项目,同时上马了三十余个新技术研究项目。

本着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理念,星河集团的技术研究终于走上了快车道。

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徐锐将几乎所有的投资全部花光,速度快得令宏威皇帝都瞠目结舌。

可只要看着这十几间快要建成投产的工厂,以及百花齐放,应接不暇的新技术问世,无论是徐锐还是宏威皇帝都觉得这一切十分值得,因为那便是希望所在。

“新的产业园区还有多久能够建成投产?”

徐锐尽量压下澎湃的心情,沉声问到。

袁子雄欣喜道:“快了,大部分厂房建设和设备调试都已经完成,数日之后一期工程就会全部投产,到时候新的机床、玻璃、毛纺、化工、造纸、砖瓦、水泥、印刷、车辆制造工厂就能开工生产。

半个月后二期工程也将竣工,炼钢、煤炭、铸造、农车等工厂也会先后投产,能够生产的工业产品多达上百种,原有产品的产能也提高了数十倍,成本将大幅下降。

另外,热武器军工厂不在产业园区内,选择在距离一号试验基地更近,保密性更强的山中筹建,目前也接近完工。

今后甲字号军工厂每年最多能生产手雷一万箱,各类炮弹十万发,各类大炮六百门,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吞金巨兽,能生产多少,还要看圣上能拿出多少钱。”

听着袁子雄如数家珍地汇报着各个项目的推进情况,在场众人都面露喜色,特别是新加入的股东及股东代表。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不久的将来,其中的一大部分就会落入自己的口袋,没人会不欣喜若狂。

徐锐对项目推进的整体速度也十分满意,不过还是提醒道:“军工厂是为兵部代建的,完成之后尽快请兵部验收并接管。

圣上的旨意,热武器现阶段为了保密和统一调配,生产必须由兵部掌控,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神机武库清吏司,由本官直管,单独向圣上负责。

星河集团仍旧仅负责新武器的研制和开发,如有成果,将由兵部议价收购,并进行生产。

等到热武器普及之后,可以将一部分技术标准较低的武器进行外包,不过到时候会由肖尚书亲自组织公开招标,不一定会给星河集团,所以你们还得努力。”

袁子雄闻言哈哈大笑:“大人放心,咱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军工厂的建设,至于武器生产的外包嘛,那是辛苦钱,咱们啊有更赚钱的营生,到时候挣不挣那份辛苦钱还不一定呢。”

此话一出,顿时道出了星河集团的底气,无论什么产业,只有控制了最上游的核心科技,才能吃下最具附加值的蛋糕,有时候这块蛋糕甚至大到占整个蛋糕的九成以上,的确不用再抢那些脏活、累活。

结束了对新产业园区的实地走访,还十分荒凉的河岸边突然开来了十五辆精美的马车,这些马车都是在“破军”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去除了钢板防护和火力配置,在外观和舒适性上又下了大功夫。

徐锐完全是按另一个世界的高级轿车标准来设计制造这批新马车。

相比于传统的马车,它们不仅行驶更加平稳,车身更加轻便耐用,外观更具科技感,内饰更加豪华美观,而且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处理,甚至加入了人体工程学的概念。

袁子雄自豪地将这些马车称作“轩辕辇”意为神仙座驾。

当十五辆崭新的轩辕辇拍成一排,齐刷刷地停在股东们面前时,所有人都被其独特的流线型设计以及锃亮的漆水所震撼,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下意识地“哇哇”乱叫。

再等股东们打开车门,见到全皮包裹的内饰,坐上顶腰包裹,收缩可调的座椅,捧上一杯可乐,抬头透过全景天窗行赏郊外美景之时,惊讶立刻便成了心动。

宝亲王作为星河集团的新股东,由于身份原因,并没有亲自出席今日的考察,只是派出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琦作为代表。

赵琦与其他纨绔王孙不同,此人一向低调内敛,办事十分周全,因此颇得其父重用,可今日他刚往“轩辕辇”里一座,便立刻动了买下此车的心思。

一旦心动,**便会像小猫的爪子不停地挠着他的心肝,让他一秒钟也等不及,马上跳下马车,去找袁子雄询问购买“轩辕辇”的适宜。

可等他来到袁子雄身边时,才发现几乎所有的股东都围着他,竟然全是为了买车一事,心中更是坚定了立刻要将此车买下的念头。

然而面对如此积极的买家,袁子雄却面露难色,原来“轩辕辇”不但每辆售价高达七千两,而且由于马车工厂尚未投产,一共也仅生产了这么几辆,还不够在场的股东分。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听数量有限,股东们当即表示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今天便把“轩辕辇”开回家,出再多的钱也愿意。

要知道星河集团的股东都不能用非富即贵来形容,他们大部分都是帝国的核心人物,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已经不是买不买车那么简单的事了,而是关系到各家的脸面和声誉。

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不知是谁提出了拍卖的方案,价高者得,公平透明,立刻得到了所有股东的同意。

于是第一次股东表决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安歌立刻拿上小锤,当场对这十几辆“轩辕辇”进行拍卖。

而在徐锐的“破军”上,林绍东笑盈盈地望着争得面红耳赤,还在不断加价的股东们,哈哈笑道:“大人果真是搂钱的奇才,工厂还未投产,您就先把股东们的钱赚了。”

徐锐笑道:“这也是种变相宣传,股东们都是我大魏的中流砥柱,等他们重金购得豪车,免不了要到处炫耀一番,而以他们的影响力,足以掀起一场新的购买狂潮,等到‘轩辕辇’正式下线的时候,便不愁卖不出去了。”

林绍东竖起大拇指道:“大人高,实在是高,学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徐锐白了林绍东一眼道:“你少给我戴高帽,他们也是星河集团的股东,赚了钱也有利润分红,说穿了还是自己为自己办事,自然会不遗余力,这便是股份制的好处。

对了,先不说这个,我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提到正事,林绍东顿时严肃起来:“报馆之事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我请太学里最好的同窗梁宥兴出山担任总编辑。

您别看这位我这位同窗屡试不第,但究其原因,乃是其笔锋太过犀利,观点过于直接,往往容易得罪阅卷的考官,这才数次落榜,郁郁不得志。

要是真论起文章、才学,我敢以性命担保,此人绝对不在我之下!”

“哦?”

听林绍东说得如此郑重,徐锐不禁对那位梁宥兴大为意动,笑道:“你这人自视甚高,能让你觉得俞亮合鸣的定是个人物,抽时间给我引荐引荐吧。”

林绍东闻言大喜:“这敢情好,他得知要办报馆,早就兴奋地放下了手头上的所有事,一心扑在这上面了,大人要见他随时都成。”

徐锐点了点头:“那便选在明日,本官现在是求贤若渴。另外还有件事,工业发展之后信息乃是重中之重。

圣上现在还不明白报馆对于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是以我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么一个机会,现在都交给你了,从今往后那便是你的阵地,多上心。

还有,这家报馆暂时不以盈利为目的,我会从星河集团的技术开发基金中给你支持,报纸定价一定要亲民,要让每一个老百姓都买得起!

眼下百姓的识字率不高,你们安排些托,走街串巷,给人读报,内容上除了时政宣传,不妨多加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奇闻异事,哪怕是编故事,你也得给我把报馆的头一炮打红了!”

林绍东点头道:“大人放心,这些学生早就想到了,我的点子您还不知道么?”

徐锐笑道:“就知道你鬼点子多,否则这么重要的事也不会找你来办,好了,我看安歌那边卖得差不多了,咱们现在是要去哪?

嘿,你和安歌,还有袁家主究竟打得什么主意,这次考察弄得神神秘秘,竟连我都不知道路线。”

林绍东听着徐锐的抱怨,脸上闪过一丝神秘之色,笑道:“大人稍安勿躁,待会儿带您和股东们去看一件宝贝,要是提前知道便没有惊喜了。”

“哦,还有宝贝?”

徐锐闻言,心中也生出一丝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