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谋断星河 > 第二百一十章:轰轰烈烈的天启卫

谋断星河 第二百一十章:轰轰烈烈的天启卫

作者:稻草天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50 来源:笔趣阁

徐锐从未和谁透露过为什么会把青女这颗棋子放走,以她的潜质和特殊身份,可以做太多的文章,争取太多的利益,可徐锐还是就这样把她放走了,而且极其突然,没有丝毫征兆。

青女的出现和离开就好像大河中的一抹涟漪,甚至都没有拍死几条小鱼小虾,就这样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

日子重新归于平静,直到另一个消息降临。

宏威十六年八月的最后一天,宏威皇帝的圣旨终于下来了。

圣旨正式宣布将新组建一支名为天启卫的天子亲军,直接由皇帝亲自统领,定位是北国战力的核心精锐,能够战胜天下任何一支王牌大军,包括武陵王那三支令人闻风丧胆的亲军。

不出所料,这支亲军的将领正是徐锐,而出乎意料的是,新军不是一个卫,只是一个营,这个营的人数也只有寻常的三分之一,而徐锐这个将领也不是正三品的指挥使,而是正六品的都指挥经历。

区区一千余人能够干什么?别说战胜数万人的武陵亲军,就是重建中的京师十二卫都能轻易将其覆没,难道所谓的天启卫只是一个噱头?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另一道圣旨悄然而至,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将从全军选拔最优秀的士卒加入天启卫,征兆条件为三十岁以下,身家清白,平民出身。

这道圣旨刚一颁发,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大致有那么两条。

第一,大魏本就是军事贵族起家,战斗力最强的士卒历来都出自贵族家庭,至少也是和贵族沾边的阶级,徐锐这次募兵不要贵族,只要平民,还标明要全军最好,实在是前后矛盾。

第二,其实朝堂上早有传闻,宏威皇帝会从全军之中抽调精锐组建新军,当时各路将领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十分反感。

说到派系,没有一个地方会比军队更复杂,也没有一个地方会比军队里的山头更多,尸山血海一起摸爬滚打的模式本身就是制造派系和山头的天然工厂。

可当众人发现这支新组建的天启卫竟然只有一千多人的时候,事情便开始朝另一个方向急速发展。

天启卫只有一千多人,也就是说就算全部从一个作战单位划拨,所调用的人手也极其有限,不会影响根基,而择全军最优士卒这几个字便成了关乎各路精锐面子的大事。

习武之人本就好面子,哪支部队多出了几个人,便代表那支部队更加精锐,这样的金字招牌关乎军心士气,和一支部队的凝聚力,没有一个军事主官会等闲视之。

于是,手握募兵之权的徐锐就成了“热点人物”,每天说情送礼的人络绎不绝,甚至不惜半夜翻墙而入,被刘府的护卫当成飞贼,追得鸡飞狗跳。

弄到最后,翻墙的人是少了,但是有人又发明了新的招数,那就是在一大包银子外面贴上写有姓名的纸条,然后直接扔进刘府的院墙。

可夏秋交替之际正是风大的时候,一阵秋风吹来,往往将那些纸条吹出好几里远,第二天徐锐只得抱着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包袱,在刘府门口摆个小摊,等着人来认领。

安歌对徐锐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心道就算真的有人想要认领,又怎么可能不顾脸面,当着那么多人拿走包袱?

每当他这么问的时候,徐锐却只是笑笑,并不说话,直到有次被问得烦了,徐锐才说:“银子我让人认领了,他们自己不来,也怪不得我只收钱不办事吧?”

这句话让安歌呆了半天,醒过神来之后立刻默默地朝徐锐竖起了两根大拇指,说到搂钱,徐锐果然是手段最专业,心最黑的,没有之一。

进入九月,一切都按照徐锐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启卫的热度渐渐开始下降,但就在这时,徐锐又惹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麻烦的起因很简单,还是那句择全军最优士卒这几个字。

原本各家的兵都差不多,最好的方式便是一碗水端平,一家挑几个。

本来嘛,京师十二卫都在同一个地方募兵,兵员素质又能有多大差别?

可坏就坏在全军二字,徐锐硬是从西北边军之中挑了将近一千人,将京师十二卫生生晾在了一边。

这一下,兵老爷们可就不干了。

开玩笑,京师十二卫可是北国的精锐所在,从兵部到五军都督府,哪个不是十二卫里出来的?

徐锐把京师十二卫晾在一边,那不是等于告诉世人,京师十二卫连西北的杂牌军都不如?

客气些的让刘异和肖进武带个话,表达一下不满,梁同芳、李光祖这类自己人则亲自找上门来,给徐锐做“思想工作”,更有甚者直接告到了宏威皇帝那里,说徐锐迫害忠良。

当然,这些人自然都被宏威皇帝顶了回来,徐锐也没有给长辈们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他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京师十二卫是精锐不假,可那是建立在大笔投入和长期训练的基础上。

在长兴城这个大染缸里,那些兵油子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甚至是各级军官的裙带关系,而徐锐要的是一张白纸,方便他从头书写。

就算不顾这些,单论兵员素质,十二卫的老爷兵们也无法和那些穷山恶水出来的苦哈哈相提并论。

所谓战斗力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士卒对胜利的渴望,家中有几亩田的兵肯定不如那些刚能吃饱饭的兵。

好不容易挺过这一关,新的幺蛾子又开始继续满天飞。

有人发现徐锐募兵之后竟然用自家被俘厂生产的甲胄装配部队,这些甲胄或黄或绿,要么像是地里的干草,要么像是田埂上的青蛙,堂堂北国威军威荡然无存。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没想到完成募兵之后徐锐竟然没有组织训练,而是开始教这些苦哈哈们读书识字。

他到底是建新军还是开学堂?就算是被大夫子赞为圣人之像,也不能如此胡来吧?从古到今,哪家的兵是拿着军饷,集体公费留学的?

想不通便要告,告不通便要闹,也是因此,天启卫有了一个亲切的别称书生军。

就这样,天启卫从一开始便在一片指指点点之中架炉起灶,热火朝天,轰轰烈烈。

与此同时,徐锐的星河研究院和其下的若干工厂也在加紧开工。

除了兵部订购的新式弩外,在徐锐的指导下,具有原始控温功能的炼钢高炉也一个个架了起来,日夜赶工,时刻不停。

研究多时的硝酸终于取得突破,由此制造出来的副产品,开始小规模试制。

据说徐锐把这类产品的研制基地设在了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并严格对外保密,听进山打猎的人说,那里面时常传来恐怖的天雷之声,野兽日渐稀少。

直到整整三个月之后,一场大雪重新降临大地,天启卫的营房里才终于不再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这天,徐锐正独自在营房内烤着野鸡,就在鸡肉刚刚烤熟的时候,李邝忽然避开所有人,单独造访。

看到他的第一刻,徐锐便知道他要说什么,果不其然,李邝从徐锐手里撕下一只鸡腿,一边啃,一边说。

“她甩开了我的人,单独跑了。”

徐锐脸上没有丝毫表情,顿了顿,问道:“在什么地方跑的?”

李邝道:“天骐关外,靠近草原。”

徐锐点了点头:“看来她还是不死心,也罢,那便祝她一切安好吧。”

说完,徐锐把手里的烤鸡一股脑地塞给李邝,站起身向风雪中走去。

“你要去哪?”

李邝诧异地问。

徐锐头也不回地说:“读了那么久的书,是该让那群兔崽子见识见识知识的力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