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谋断星河 > 第四百四十八章:徐锐的立场

谋断星河 第四百四十八章:徐锐的立场

作者:稻草天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0:29 来源:笔趣阁

宏威十八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春节过后刚刚开印十日,朝堂上便出了一件大事。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末江西布政使上书本省遭受雪灾,请求免去来年的钱粮和赋税。

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内阁复核之后便可直接通过户部做出决断,甚至不用宏威皇帝亲自决策,只用在草拟完诏书之后和其他政务一同向皇帝报备,若皇帝没有不准,便可直接到司礼监用印执行。

可是不知是不是内阁疏忽,这封奏折竟直接递到了宏威皇帝的案头,刚好龙城驸马巡边归来,恰好路过江西。

于是在述职时,宏威皇帝便顺口问起了江西的灾情。

结果龙城驸马一头雾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便只能把看到的实情和盘托出,说是来时路上未见暴雪,江西一省的确有雪,不过和京城相比也差不太多。

此言一出,宏威皇帝顿时震怒,立刻召集内阁和御史台详查此事。

不查还好,一查却发现江西近年来风调雨顺,可是却接连以蝗灾、旱灾和雪灾为名,请免了三年的税收。

而江西一省上到布政使,下到县官小吏,所有对朝廷的行文全都表示江西受灾严重,民力薄弱,请免赋税。

这还不算,在东窗事发之前,内阁曾接连派出两波巡查使到江西考察灾情,所得回复也全都是受灾严重,当予以免去钱粮赋税。

更可怕的是,朝廷明明免去了江西两省的钱粮赋税,可是过去三年江西百姓上缴的钱粮却一分不少,金额高达七百万两之多,这笔巨款显然进了赃官的腰包。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江西钱粮大案爆发,震惊朝野。

由于江西省先后三任布政使全都出自太子一党,甚至最后一任就是太子监国之时亲自任命的,辽王集团立刻抓住这个把柄开始攻讦太子。

太子党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宝亲王亲自出面之下迅速与江西官员撇清关系,已经下狱的三任布政使不敢攀咬,纷纷认罪,只说是自己连同江西官员集体贪墨了这笔款项。

宝亲王的手段不可谓不高,可辽王一党又怎会轻易揭过?

经户部核查,三任布政使所供贪墨银两金额与实际出现巨大差异,文官集团立刻上书,请求派出齐阁老亲自出马继续调查。

这位齐阁老可是文官集团的一大悍将,虽已年近八旬,却是老而弥坚,早年主持过户部、刑部、御史台等多个衙门,像这样的案子无论有什么猫腻,都根本不可能逃过他的法眼。

可就就在齐阁老刚刚被推出来的时候,京城里立刻曝出他家家仆当街行凶,打死良人的案件。

死者乃是朝中某个落魄勋贵的小舅子,苦主抬着棺材围了长兴府,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还不等齐阁老反应过来,都察院又全体上阵,弹劾他驭下不严,品行不端,可怜齐阁老还未领旨出发,便被一堆奏折憋回家里待参。

至此,朝堂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太子党和辽王集团相互攻讦,又接连扯出多起大案,十日之内下狱或回家待参者竟高达百人之多。

眼看时局越加糜烂,隐隐已经有了失去控制的迹象,宏威皇帝终于忍无可忍,含恨出击,以雷霆手段一举革了三十六位涉事的三品以上大员。

紧接着又将江西一应官吏全部严办,三任布政使全部凌迟,家人流放西北。

这还不算,太子因为这场风波,不仅失去了监国之职,而且还被勒令禁足半年,辽王、宝亲王、内阁首辅黄庭之全被训诫,江西窝案终于就此草草落幕。

这一场风波表面上虽然是双方势力对江西一省的窝案角力,实际上却是夺嫡之争的第一次决战性对垒。

自此之后,太子和辽王已经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双方对皇位继承的争夺也不再遮掩,可以算是一次重大转折,彻底拉开了夺嫡之争的序幕。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天下官吏纷纷选边站队的大风波中,却有一小撮人独善其身,首先便是北**界第一人,五军都督府左大都督,武圣洪广利一直闭门谢客,态度不明。

其次,开年之前肖进武便出去巡边,恰好躲过了这场风波。

江西窝案刚刚爆发时,刘异便突发疾病,几至弥留,徐锐立刻将诸事搁下,向宏威皇帝告了长假,日夜不息,陪守榻上。

除此之外,汪顺在此事之中一言不发,无论是御马监还是司礼监都规矩得像头绵羊,一直照章办事,没有丁点僭越。

所以等到事态平息之后,大家才惊愕地发现大魏朝中颇有影响力的新武将集团和宦官集团居然三缄其口,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而经过这次硬碰硬的角逐之后,太子和辽王都发现对自己的实力过于高估,以致最后僵持不下,若想有所突破便得把沉默的势力拉入自己的阵营。

“此次政争,表面上看太子失鹿,王爷大获全胜,可实际上咱们并未毕其功于一役,太子权威虽然受损,却依旧稳如泰山,咱们并未讨得多少便宜。”

辽王的书房之中,吏部尚书汤怀信侃侃而谈,面红耳赤。

户部尚书杜若接过话头道:“怀信此言直指本心,没想到太子一党经历数年削弱,竟还能有这般强大的反击力量,勋贵集团根深蒂固,底蕴太足,之前我等的徐徐图之之策看来还是未到火候。”

辽王点了点头:“二位大人不必如此悲观,此次咱们突然发难,虽说是急了点可江西窝案时不我待,一场角逐下来也不算全无收获,至少太子失去了监国之职后,对咱们的掣肘便要小上许多。”

杜若叹了口气道:“王爷所言不错,可下官担心的却不是此事,俗话说打蛇不死必受其害,这次咱们隐忍多年,一招制敌,最后却是功亏一篑。

眼下咱们所有的隐忍和图谋都暴露了出来,太子一党今后势必更加小心,咱们想要找到良机已是难上加难。

何况太子此次遭难,勋贵集团必定会急于找回场子,重新树立太子威信,相较而言,勋贵集团的势力还是要比咱们大得多。

说不得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咱们都得被勋贵集团压得喘不过气来。”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的脸色都是一变,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一声爽朗的大笑突然传到众人耳中,众人扭头一看,只见辽王身边一个二十上下的年轻人端着茶杯,满脸笑意,丝毫不加掩饰。

“九弟,你为何发笑?”

辽王望向此人,不解地问。

此人正是辽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排行老九的韩王赵。

韩王今年刚满二十,风华正茂,锐气难挡,见众人朝他望来,没有半分怯场,淡淡笑道:“主动权扔在七哥手中,不知诸位为何这般丧气?”

此言一出,众人对视一眼,不禁愕然。

辽王道:“九弟,你喜欢云游天下,此番刚刚回来,还不知道京中的形势,这次利用江西窝案趁机逼宫太子,可是耗费了咱们数年心血的绝命一击。

原本本王是想就此将太子拉下宝座,最不济也要让他地位大损,可是结果却远远达不到预期。

而相比之下,支持太子的勋贵集团势力更大,咱们此次底牌尽出,拖得久了恐怕时局不利,所以诸位大人才会这般忧心。”

韩王闻言,面不改色,淡淡笑道:“七哥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只要抓住了一个点,便能将所有劣势全部挽回!”

“哦?”

众人闻言顿时大惊。

辽王欣喜地问:“不知九弟所言的那个点究竟是什么,难道还有什么足以扳倒太子的大案不成?”

韩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案,而是一个人,他便是徐锐!”

“徐锐?!”

辽王闻言眉头一皱。

韩王笑道:“确切地说,应该是徐锐的立场!”

说到这里,杜若好似明白了什么,双目一瞪:“王爷是说……”

韩王点了点头:“您没猜错,徐锐便是破局的关键,他支持谁,谁就能赢!”

听得此话,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