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谋断星河 > 第十章:妙计安北武(一)

谋断星河 第十章:妙计安北武(一)

作者:稻草天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50 来源:笔趣阁

离开中军大帐,苏与曹公公闲聊了几句便各自散去。

苏要假装身上有伤,不敢公然扛着一箩筐书回营帐,便找了个亲卫来做苦力,自己一边琢磨着暗棋的事,一边往亲卫营走去。

杨渭元有可能是南朝暗棋的猜测给了苏不小的压力,他这次的计策中夹了些私货,就是想试试这位靖武侯究竟心系哪边。

至于能不能将北武卫五万大军安全带回魏国,他自己也没有底,毕竟敌人的情况不明,一切计划都是基于他的猜测,何况战局瞬息万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力而为。

其实他是不愿跟着大军走的,因为传送舱最有可能出现的位置就在这附近,那是他离开的唯一希望。

但遗憾的是这里已经变成战场,要是不走很有可能死在乱军之中,所以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先往后撤一撤,再伺机回来寻找传送舱。

“徐佐领,请留步。”

正想着,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苏回过头,只见一位三十来岁,俊朗挺拔的将军笔直地站在夜色之中。

苏依稀认出他叫王满,是亲卫营的参将,也是徐锐的顶头上司,不过在徐锐的记忆里他是一个巨大的空白,除了知道徐锐非常怕他,几乎没有任何记忆。

“王将军,这么晚了您还未将息呀?”

苏躬身施礼,一板一眼地打了个招呼。

王满走近几步,笑道:“今日大战打得惊险,本将夜不能寐,正巧碰见徐佐领,便想请佐领到我帐下小叙片刻,聊聊战事。”

苏满腹心事,哪有闲工夫和他扯淡,何况亲卫营今日不过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还不如其他几营疲兵,想必这王满指挥能力平平,不过是个溜须拍马的庸人。

再加上徐锐记忆里对他的恐惧,让苏一开始便生出了几分敬而远之的心思,更是对闲聊之事兴致全无。

“多谢王将军好意,卑职刚刚受大帅提点,疲惫至极,此时只想蒙头大睡,还望将军体谅。”

苏双手抱拳,恳切地说。

王满哈哈一笑,摆摆手道:“不妨,不妨,本就是临时起意,徐佐领不必在意,去好生歇息便是。”

苏连忙称谢,又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然后便带着扛书的亲兵继续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王满笑盈盈地望着苏远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满脸的笑容才慢慢散去,阴沉下来。

“徐锐这小子以为献了个什么狗屁计策便能一飞冲天,如此目中无人,着实可恶!将军,要不要卑下带几个兄弟去给他长长记性?”

王满身边钻出一个兵痞,恶行恶相地说。

王满面无表情,两颗黑黝黝的眼珠朝他一扫,冰冷至极的眼神如有实质,仿佛彻骨寒风当头灌下,那小兵顿时浑身一颤,低下头去不敢再说。

“哼,想要运筹帷幄么,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

王满收回目光,轻轻拍着腰上的宝刀,低声嘀咕了一句,转身走回夜色之中。

苏回到营帐本想大睡一觉,可或许是有了心事,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便干脆点起油灯,翻开《各国杂录》细细研读起来。

他原本认为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各国杂录》大约就和军用地图一样,粗糙且极不准确。

没想到这部用来为军官普及社会、人文、历史和军政知识的丛书竟然制作十分精良,纸张平整、裁剪整齐、装订精细,从个别文字的印刷缺陷上还能看出使用了活字印刷。

能有这种级别的宣传教育材料,说明这个世界在书刊发行方面已经十分发达,也侧面反映了社会的教化水平至少达到了古代中国明朝时期的高度。

仔细阅读内容,《各国杂录》又给了苏一个惊喜。

全书分为军、政、农、商、民几大卷,涵盖了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军事、历史人文、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

内容编纂精巧,条理清晰,足以作为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反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满足了苏对了解这个世界的大致需求。

从翻开这部书的第一页开始,他就再也停不下来,直到天边亮起了鱼肚白,一口气把想要了解的内容都看了个大概。

这一夜收获巨大,尤其苏还从书里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根据《各国杂录》记载,现存的魏、齐、梁、吴、唐、越六国都是来自于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大汉。

如果两个世界的计量单位差别不大,那么大汉国应该是一个拥有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四亿的巨型帝国。

大汉虽然国号是汉,但用的制度却与古代中国的明朝高度相似,不仅拥有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内廷十二监,就连厂卫机关(东厂和锦衣卫)也完全照搬,官制、律法及科举取士也与明朝几乎无二。

更有意思的是,大汉的开国皇帝朱震不仅与明朝皇帝同姓,而且他还整理编纂了四书五经,制定节令历法、风俗习惯,统一计量单位,并口述了炎黄大战蚩尤的上古神话传说等等。

虽然因为没有读本,苏不知道朱震编纂的四书五经与地球上的四书五经有多大差别,不过他敢打赌,差别一定会有,但不会太大。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朱震百分之百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穿越者,不然绝不会在他一手缔造的帝国里出现如此众多的地球文化。

大汉立国四百年,之后崩解成七十二个小国,又经过近五百年的战乱纷争,才剩下了今天的六个国家。

其中北朝魏国版图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控制北方二十三省,人口一亿七千万上下,基本与明朝鼎盛时相当。

南朝吴国版图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控制南方十四省,人口八千万左右,与南宋相当。

其余几国体量太小,在这两个巨无霸面前不值一提。

除了对这个世界的大致介绍以外,苏还特别关注了南朝的黑旗军。

作为魏国的主要敌人,《各国杂录》对南朝的军政情况记录很细,尤其是其中的王牌黑旗军,更是耗费了大量篇幅,着重介绍。

黑旗军在白天的那场大战中给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苏认为地球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骑兵,无论是敢拿马刀砍坦克的波兰翼骑兵,还是大败日、满的关宁铁骑,又或者拿破仑口中得之可席卷世界的哥萨克骑兵,甚至横扫欧亚,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单论战力都不如黑旗军。

看了《各国杂录》的记载之后,苏才明白黑旗军的战力比自己预估得还要强悍许多。

首先,黑旗军由南朝兵圣武陵王一手缔造,装备极其精良。

黑旗军全员装备重达二十七千克的扶摇重甲,这种重甲是板甲,与欧洲骑士的差别不大,可以抵御铁臂十字弩的近射,非强弓五十步内不可穿透。

要知道欧洲的骑士与骑兵不同,他们都是贵族,数量稀少,装备精良,由于板甲的出色防护力,在火枪发明以前,骑士从未大规模阵亡(百年战争除外)。

而与之相似的黑旗军却有整整一万之多,不仅全员重甲,还配备长枪、马刀和劲弩,攻守兼备。

为了托起重甲,并保持强悍的机动性,黑旗军全员一人三马,一马托甲,一马行军,一马作战,比蒙古骑兵还要奢侈。

再仔细看看马匹介绍,苏更是大吃一惊。

黑旗军的战马全是选自西梁进贡的罗恒马,此马兼具阿拉伯马的爆发力和蒙古马的耐力,既能短距冲锋,又能长途奔袭,当黑旗战士骑上它们时,就是名副其实的陆战坦克。

除了精良的装备之外,黑旗军从南朝全军选拔,门槛极高,一旦入选便会获封武勋,立下战功还能快速晋升,甚至跻身帝国核心。

南朝几乎所有的年轻将领全部出自黑旗军,包括宗室子弟,兵员素质极高,作战极为勇敢,战力冠绝天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兵圣武陵王为这支王牌骑兵量身打造了一种专门的战法,名为海啸。

这种战法非常复杂,能够应对追击、游击、集团冲锋、防守反击、攻城、巷战等等环境,聚时如惊涛拍岸,散时如潮汐涌散,威力十分强大,不愧海啸之名。

相对的,如此复杂的战法也需要军队具备极强的纪律性、协同性和执行力,可以说天下除了黑旗军,再没有第二支骑兵能够熟练驾驭海啸战法。

直到此刻,苏才明白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一支怎样的敌人,怪不得北武卫从小兵到主帅,一听到黑旗军的大名便立刻闻风丧胆。

无论是谁,当得知面对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时都难免会恐惧,又何况这支劲旅的背后还站着一位更可怕的兵圣。

“看来黑旗军比预想得还要棘手啊,要搞死他们还得费点手脚,若是有门行星轨道炮该多好……”

苏一边想着如何算计黑旗军,一边合上《各国杂录》,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拖着疲惫的身子躺倒在薄薄的床板上,不一会便发出了微弱的鼾声。

今天他有时间好好休息,因为计划是他定的,以他的尿性自然会为自己留足偷懒的空间。

而就在苏蒙头大睡的时候,北武卫正全军动员有序攻城。

与前一日不同,魏军没有投入全部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三个营冲到城下,而且队伍稀稀拉拉,刚刚跑到弓弩的射程就开始骚动,与敌人接战片刻便会缓缓退回,然后再重新组织,继续攻城,如此周而复始。

这场奇葩的攻城战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武装游行,看上去丝毫不具威胁,但这一切只是表象,掠阵的大军之后,魏国的军营里正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似是在酝酿着什么大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