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仙武世界大反派 > 第八章 初到汴梁,教头周侗(加更)

提及中国古代最繁华古都,要么说长安,要么说北京,金陵、洛阳也是繁花似景,其实最繁华的首都却是汴梁。但作为首都,汴梁的地理条件是不太理想的。它无险可据,不像长安有黄河与秦岭做天然的屏障,甚至也不如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

开封又被称为大梁、汴梁、东都、东京、汴京,战国时期的魏国,又名梁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

开封凭借河湖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之条件,一派繁华,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汴河畅通无阻。布局而言、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百万之众。

赵匡胤认识到这无据可守之险,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迁都的构想,他想先迁到洛阳,再迁到长安。但赵光义并不认同,反驳说:“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这句话当场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于是,迁都之议被搁置下来。后来为了拱卫京城宋朝不得不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禁军,集中驻屯在京畿及要冲之地,庞大的军费开支给百姓带来不堪承受的负担。

这一日,古霄沿着汴河走来,在新城的通津门入了城。

在交过了城门税之后,古霄便正式入了汴梁城。看着两边无边繁华的街道。无数店家顾客盈门,商铺林立。开封七十二家正店,更是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更有数百名小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到了夜间,开封和唐时长安一百零八个坊不一样。却是昼夜营业。街头巷尾以及各家茶楼里杂剧、清唱、傀儡、说书、杂技、皮影、相扑、诨话、瓦市之内各种艺术形式开始萌芽。

好一片繁华的景象,只是谁能够知道,就在数十年之后,这汴梁城的繁华将要被野蛮人彻底的摧毁!看着眼前的一切,古霄心中叹息道。

说实话,靖康之耻在他看来,比起五胡乱华,也差不了多少了。

谁能够想象得到,在金兵兵临城下之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这对宝贝皇帝。荒唐父子,想着的不是如何打败城外的金兵,而是如何想方设法的和金兵议和。事实上,这也是赵宋王朝自赵匡胤以来就养成的一种畸形心理。

在这群白痴的眼中,能打仗的将军永远都比外寇更让他们厌恶。很多人都说,赵宋王朝对战战争胜率还要在汉唐之上,但是试问汉唐时期,又有哪个皇帝敢动不动就向外寇不停地送所谓的“岁币”?

更何况,在汉唐之时,汉人活得从来都是非常有尊严的。哪里像是两宋一样。动不动就向外寇割地赔款?那种胜利,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事实上,古霄一直都认为,赵宋王朝乃是中原大地上余毒最深的一个朝代。甚至还要超越了“我大清”。要知道,在宋朝之前,中原王朝对于文武之道从来都是文武并重,甚至是重武轻文。

也因此,在那个时期,神州大地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陆沉之事。纵使有五胡乱华。但汉人还是牢牢地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可是,正是因为赵匡胤兄弟为了保住他们兄弟两个偷来的江山,采取了所谓的以文驭武之策,打压的武将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容身之地。众多武将不害怕自己打败仗只害怕自己打胜仗。

因为打了败仗那好歹还能花银子保命,可是要是打了胜仗,让朝中的那帮狗屁不通的文官来酬功,多半得下狱!

终两宋一朝,赵宋王朝从来都不缺少会打仗的将军,北宋有大名鼎鼎的呼家将、杨家将,狄青,种师道,种师中;南宋则有岳家军、韩世忠、孟拱、吕文德等人,这些人哪一个都是名将之才。

只是,正是因为有以文驭武的政策的存在,使得这些人一身的本事都无法施展,最后落得一个崖山之亡!

而明朝建立之后,同样是因为以文驭武的政策,使得大明朝最终灭亡于女真之手!

在古霄看来,这一切的一切,神州大地两次陆沉,归根结底,最大的罪人都是赵宋王朝,都是赵匡胤兄弟。莫说,他现在已经没有兴趣在官场上厮混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皇帝已经当腻了,他不介意造反当皇帝!

心思百转千回,古霄心里虽然对赵宋王朝鄙视练练,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随着人流,一并朝着前方最为繁华的地方而去。

如今的时节已经是初春了,古霄自从那日答应了李沧海要帮她找到金台,与金台的徒弟一较高低之后,又在山谷之中呆了一个月之后,他就启程南下。

山谷之中四季如春,由于独特的地形,终年都非常的温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气象变化。古霄在离了山谷之后,才发现如今已经是过了年了。他一路南下,一边走,还一边在江湖上搜寻金台的下落。

只是,在江湖上,他也算是拜访了不少上了年纪的武林人士,却没人知道金台的下落,甚至于连听过这个名字的人都不多。

因此,在江湖上始终都找不到金台的下落之后,古霄就将自己的希望全都放在了汴梁城中。因为他如果没记错的话,金台的徒弟,后世大名鼎鼎的周侗周如海曾经在汴梁城之中待过很久,也许通过他可以找到金台的下落。

在汴梁城中闲逛了半晌,感觉到腹中有些饿了,古霄就转身走进一家还算是繁华的酒楼。

“小二,来一斤白饭,五六个拿手的小菜。”古霄进门之后,就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大声招呼道。

“是,客官,您稍等。”一个机灵的店小二答应一声,然后就张罗起来。

此时,正值饭点,古霄进门之后,就看到酒楼之中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客人,而且,还有几个提刀挎剑的人,正在非常粗俗的谈论着江湖上的一些事情。很显然,他们都算得上是江湖中人。

酒楼客栈这种地方,从来都是消息灵通的场所。

古霄没等多久,店小二就把他的饭菜给端了上来。

“小二,等等,我问你一些事。”古霄扔给小二一块碎银子,说道。

小二接过碎银子,立马热情的说道:“客官,您有什么事情就不妨问,小人一定把知道的都告诉您。”

古霄一边扒着米饭,一边询问道:“小二,我问你,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周侗的人?”

小二听到周侗的名字,马上热情的说道:“周侗周教头,这个小人当然听说过,他可是大宋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据说就是皇上也听说过他的威名。”

古霄心中一喜,追问道:“你知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

小二道:“这个小人也知道,他就住在……”

“好,你下去吧!”古霄知道了自己感兴趣的消息之后,就让小二下去了。

岳飞的义父和师傅,梁山武功第一的卢俊义的授业恩师,我可真想看一看你的本事呀!一缕精光在古霄的眼中一闪而逝,他放在桌子上的青冥剑已经开始嗡嗡作响,好似它也已经迫不及待了!(未完待续。)

PS: 一万五千加更送上!血月再一次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血月在这里再一次重申一下自己的加更条件:均订上涨一百个,一千推荐,一个万赏,五十张月票,这四个条件任意满足一个,血月都会加更一章,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书友们,看在血月这么卖力的份上,多多支持我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