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乘龙佳婿 > 第八百六十四章 蛊惑

乘龙佳婿 第八百六十四章 蛊惑

作者:府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25 来源:笔趣阁

学习这种事,是勉强不来的。

这句话者山君确实没有从任何一个老师那儿听到过。自从前朝末代名臣郑梦周推崇理学,由此开始了理学成为国内儒学大宗的历史以来,历代大王也好,宗室也好,老师全都是理学家,而这些人成天宣扬的那些道理中,大抵总脱不了努力学习就能如何如何。

从来没有人说,努力学习之后还会毫无所得。至于女性,之前礼曹参议口口声声说那些高丽贵女会说大明官话,还知书达理,者山君面上若无其事地听着,其实心里却嗤之以鼻。

知书达理?这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吧!大明怎么样他不知道,但在高丽,哪怕是那些顶尖的两班贵族,家里一多半的女子都是不认识字的,就如同他的祖母慈圣王后,字大概能认识一些,但要读懂那些艰深文章就力有未逮了,也就是他的母亲能够真正的知书达理。

至于大明官话,那是大明太祖皇帝当年就一再要求的,派册封使以及其他使节来时,还会考问官员的官话说得如何,所以是名门贵族必须学的。

但不论是真正的博学也好,无才也罢,当着外人的面,不论男女,却都要一口咬定自己是好学的,是愿意学习的。老师也都孜孜不倦地教诲学习的重要性,哪里像张寿这样,摆出一副你爱学不学的样子,似乎这个老师当得很不情愿。

想到这里,者山君就在心里苦笑了一声,人家当然很不愿意,那本来就是当今太子,也就是异日天子的老师,而他区区一个小国之王,别人又怎么会在意给他当老师,难道说出去还比东宫师更风光吗?

话虽如此,当他瞥见一旁礼曹参议已经急得在那拼命对他打眼色,可却没有别的小动作,知道人是顾忌他将来会继任大王,却希望他接受,他还是立刻打消了刚刚那些遐思,恭恭敬敬地低下了头:“张学士您言重了,能有您这样博学多才的人教导,是我求之不得的。”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一顿,这才小心翼翼地说:“只不过,您若是教我,不知道慈庆宫太子殿下那儿……”

“我又不是日日去慈庆宫讲读。”张寿不以为意地呵呵一笑,继而轻描淡写地说,“我也就是每两三天才去讲读一个半天而已,而者山君你这儿,我也不可能整日整日地和你说那些你不爱听的大道理。所以,每天我抽空给你讲一个时辰,也就够了。”

“对了,我很忙,公学那边的学生也不能丢下,所以我会禀告皇上,劳驾你多走几步去公学那边听课。当然,在你病还没好期间,我会到这里来讲课。”

礼曹参议恨不得赶紧替者山君说,去公学上课没什么大不了的,从会同南馆去外城,这段路本来就很近,还可以顺带消解一下在会同南馆成天犹如被软禁的憋屈。而在他眼巴巴的注视下,总算者山君也知机地表示愿意去公学上课。

然而下一刻,礼曹参议就发现,他实在是高兴地太早了。因为者山君竟是突然词锋一转道:“老师,我之前是被先王送入大明京城,要去国子监读书,如今若是跟着老师读书,国子监那边会不会因此……”

虽然这因此之后的话,他说得欲言又止,可张寿哪里会听不懂?他微微一笑,随即就轻描淡写地说:“你要是愿意去国子监读书,那当然最好不过,我可以禀告皇上。”

“不不不,是我会错了意思,都是我的错,还请老师恕罪。”

者山君这才意识到自己那点小心眼用错了地方,赶紧连声否定,继而诚恳赔礼道歉。他以为张寿还会拿捏敲打他几句,然后再论其他,没想到张寿根本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就气定神闲地说:“好了,时候不早,你要是精神尚可,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者山君和礼曹参议全都愣在了当场。谁都没想到,张寿的第一堂课竟然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毫无准备,人甚至都没有带一本书来,更没有让他们准备书以及纸笔之类的。

两人根本来不及反对,就只听张寿吩咐搬一张椅子过来。原本以为张寿是吩咐自己,可礼曹参议正想去找椅子,外头就传来了一阵动静,紧跟着,一个面容普通沉静的少年就搬了一把太师椅进来,看也不看他和者山君,直接把太师椅放在了床前,赫然是请张寿在此坐。

而张寿撇下那前后左右都靠不着的锦墩,舒舒服服往上头一坐,就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慢悠悠地说:“你之前说我博学多才,那是谬赞了,我呢,只跟着葛老师学过一阵子算学,然后自学了一阵子经史,比起那些什么理学大家,经学大家,我的学问其实远远不足。”

“我唯一的优势,大概就在于年轻,而且讲课也不拘一格,不循正路。所以者山君你不用担心我会讲什么晦涩难懂的东西,也不用担心我会考问你什么。毕竟咱们的这点师生缘分应该不长,我也没打算当一个不讨好的严师。”

“今天第一堂课,我们来说一说,历史上那些最出名的质子。”

礼曹参议那张脸狠狠抽动了两下,只觉得满脑门子都是汗,后背心也在疯狂出汗,结果却还不敢去擦,心里却在拼命地想,大明是不是真的不准备放回者山君——而那样一来,朝中又会由谁来执政,会不会和王氏高丽后期那些大王似的,闹出一场场重祚风波。

虽然这次的决定看似应该是大王大妃做出的,但大王大妃从前并不干涉朝政,那一定是大王大妃背后的朝臣,大王派别的朝臣,一大堆人彼此妥协商议之后的结果。他努力寻找是否还会有足可媲美者山君的人选,而在脑海全部过了一遍之后,他终于放心了。

应该没有……不对,就是没有!

就是这么一走神,当礼曹参议回过神来,赶紧开始仔仔细细听张寿说的内容时,他已经错过了很多。张寿已经从一同为质的宣太后和秦昭襄王,说到了秦庄襄王子楚,而后又说到了在秦昭襄王为质期间生下的儿子嬴政,最后才是燕太子丹。

而张寿不加评论,直接讲故事的方式,也渐渐平息了者山君心中的不安。对于雄踞东方的庞然大物,有很多朝鲜的大臣研究过,学习过,而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听到的都只是传言,怎么也不可能学习到多少别国的历史。

光是本朝整理出来的新罗乃至于王氏高丽的史料,包括本朝开国那些年的历史,就足够任何一个宗室学到两眼发花了。所以,他暂且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听张寿侃侃而谈,从春秋战国的互质,说到汉朝的侍子,然后是魏晋南北朝的质任……当然也少不了元朝的留质。

想到王氏高丽诸王几乎都入质大都,到了大明,反而只是入学国子监,大明朝廷其实并不太约束众人所学又或者其他,所以就连被申饬的叔父也能回国登基,者山君就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自己的国家开国比大明还要晚将近三十年,可禅让这种事已经发生了三次。

当然大明更夸张,从英宗到睿宗,每次夺位都是杀得血流成河。可相比大明那些官员如今至少已经俯首帖耳,当今皇帝身为幼主,却能够安然在位二十七年。可在他的国家,祖父在位多年,清洗一次又一次,却依旧要提防着各式各样的谋逆和反叛。

张寿说的这些故事,他是不是可以从中汲取到某些教训?

者山君这才多大,他就算死命隐藏,那些表情变化,张寿又怎么会不看在眼里?陈永寿捎话时说,实在不行让他晓以利害就行了,但他却不觉得一个在宫廷斗争最复杂的地方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不懂所谓利害,所以他干脆有选择性地给人讲史。

而当历朝历代关于质子的这些故事暂且讲完,他却词锋一转,说起了汉时的推恩令。

从推恩令,他又延续到诸子分产,嫡子守业等等传统在历朝历代的延续,然后就开始评论古代新罗那种在礼法上会被卫道士喷死的通婚。什么叔叔娶侄女,姑母嫁侄儿,最后说到庶孽禁锢……反正他曾经从杂七杂八资料上瞥一眼看到的东西,此时全都信手拈来。

现代人的阅读量多大?知识面多广?最重要的是,天马行空乱侃一气的本事有多大?

那绝对不是古人能够想象的,更不是偏居一隅之地,而且年纪还太小的者山君能够预料的。就连一旁陪侍的礼曹参议都听得目弛神摇,目瞪口呆,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再加上张寿头顶东宫师的光环,天生就自带光芒万丈的魅惑……蛊惑效应,日后也许会成为君臣的两个人,那简直是压根连插话的空隙都没有。只是,当张寿说到朝鲜那唯有两班嫡子才能参加的文武两科科举,庶子只能参加杂科时,礼曹参议才不服气地想要辩解。

然而,他那种贵种的后代还是贵种,贱民的后代就该是贱民的辩解,又哪里比得上张寿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需得拔才于微贱草莽之中的见识?

随口举出唐宋以来那些有名的出身寒微的名臣,以及庶子出身的宰相,然后将人家的庶孽禁锢法掰开来,说到阶层禁锢,通道堵死,民智不开……

反正一个个这年头少有人提起的名词砸下去,张寿就看到,面前两人面色很不好看。

任凭是谁,国内制度被人如此非议,哪里能受得了?礼曹参议颠来倒去只能想方设法用一个礼字希望稳住局面,却不想张寿轻描淡写几句话给打了回去。

“历来华夏出名的理学经学大家,也有纳妾蓄婢的,但没听说过有生下庶子之后,就把人当牛做马的。不过是你们那位定下这规矩的大王忧虑两班数量日后太多,世世代代的承袭之下,朝中位子不够分,天下财富不够分,特权更不够分而已。”

“对比之下,我朝太祖皇帝定下了功臣世袭降等,不降等也只能维持三代的原则,兼且文武并举,择才而用,选才于民,天下这才能够富庶安定,直到现在。”

“你们早年就上呈了国号,朝廷为何迟迟不允高丽改为朝鲜?很简单,所谓王氏李氏,不过是一脉相承,那又何必改什么国号?文武分途,以文制武,哪怕你们那位开国的大王自己也是靠着兵变上来的,可到头来依旧是用了宋朝的这一套。”

“可最推崇这一套的宋朝,最后如何?靖康之耻,崖山之变,号称历朝历代最富,最后却是疑兵疑将。可是,宋末既有曾经抗蒙慷慨激昂,血战不止,最后投降之后却依旧得高官厚禄的将领,也有血战到底,最终殉国的大将,更有崖山之后毅然蹈海的宰相和军民。”

“可放到王氏高丽,重文轻武之风已经到了几乎没救的地步,殉国的文官倒是有,殉国的武将有没有?有几个?末年我听说倒是有武将秉国乱政!”

“你那位老祖宗靠兵权取了高丽江山,可时至今日,举国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隋唐时,高句丽一国可挡天朝倾国大军,如今高句丽、百济、新罗,号称三韩合为一国已久,缘何却远不及当年?”

者山君面色发白,尤其是听到张寿那最后一句话时,他想到自己曾经听说过,王氏高丽太祖曾经有过祖训不可学中原制度,然则光宗却因为豪族和地方势力过强,不得不收权改制,而后虽说提振一时,却仍然一步步沦落了下去。

而自己也一向都对藩属的地位耿耿于怀,是不是如他们这样的小国,真的不能学中原制度?是不是真的应该强兵为先?

可这位张学士刚刚字里行间,又把太祖制度贬损了一通……太祖皇帝当时为了妥协而没能执行下去的很多策略,他日后是不是要试着做一做?

而礼曹参议则是因为张寿的东拉西扯而晕头转向,甚至想到难不成大明打算兴兵从辽东打过去,又或者海路派水军扫荡……

当张寿这一堂完全不正经的课结束,他带着刚刚一直站在旁边当桩子似的阿六出去时,就只见花七一脸微妙的表情迎上前来:“你这是想要这位者山君回国之后蛮干一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