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学霸快递员 > 385 两位古代的战略大师

学霸快递员 385 两位古代的战略大师

作者:梦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3:53 来源:笔趣阁

齐年的这一番话让大家都沉默了。这些人里有一些人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曾经有些人有过运营的经历。他们深知最初的热情和最终的实施效果有时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开公司做生意,并不是用EXCEL进行计算这么简单。否则的话,为什么强调运营那么重要呢?

在这一次管理人员会议中,齐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能够从务实的角度来分析初创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战略构想。

虽然大家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非常多,但齐年认为这些建议只是常规的战术性建议,而并非战略建议。

他十分认同一位教授提出来的观点:“战略并不是一群人在一起讨论出来的,而是几个人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让下面的人去贯彻执行的。”

这位教授举了张良和郭嘉的例子。

他说:“刘邦、曹操帐下谋士如云。可是他们正是因为顶住了压力采用了张良和郭嘉的策略,所以一个平定天下,一个平定华北,打开一片江山。”

这位教授讲的两个例子齐年是非常熟悉的。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刘邦始终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这个时候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不仅放弃关中,也放弃中原。

这是一个令人根本就无法接受的建议。

放弃关中意味着放弃政治上的优势,放弃中原意味着放弃军事上的优势。两个优势都放弃了,还有什么竞争的实力。

这是刘邦的所有谋士都不会给,也不敢给的建议。

但是张良提出了这个建议,而且刘邦竟然还采纳了。

张良是人杰,能够把一名普通军官提为元帅、能够采纳一个明显十分疯狂的建议,说明刘邦也是一位人杰。

张良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其背景是项羽刚刚平定天下,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但其实秦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局势还远远未能平定。

因为项羽上面还有一个象征性的皇帝,项羽的下面还有一众因为分封不公平而心生怨言的贵族、军阀。

张良劝刘邦远走他乡无非是让他“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在中原即将发生军阀混战的时候保存实力。

另一方面,项羽赶走了刘邦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才可以放心地腾出手来对付其它的势力。这样就令刘邦达到了坐山观虎斗的效果。

如果说张良的建议只是让刘邦把栈道烧掉,龟缩在西川盆地的话,那么他也绝对不是一个智谋超群的人杰。

他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暗渡陈仓”这个后手。等到时机成熟时突然从陈仓占据关中,迅速得到一片雄厚的资源。

当项羽还在他的衣锦之乡附近与军阀混战的时候,刘邦就快刀斩乱麻把整个西方纳入囊中。这个场景和当年周文王、周武王击败纣王统一中国的情形何其相似。

至于郭嘉,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时的曹操还只是混战的军阀中不那么起眼的一位。有幸的在于他先于其他军阀获得了一个宝贝——皇帝,从而可以以丞相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毕竟曹操兵力衰弱,而且还屡屡被张绣暗算。当他处心积虑地解决掉了刘备、吕布、袁术之后,才算有了喘息之机。

而就在曹操四处混战的时候,当时最大的势力袁绍却在北方休生养息。

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学习刘邦明修暗道、暗渡陈仓?先让出中原,等敌人打得差不多了再回来收拾残局?

有些谋士确实提出这样的建议,但大多数谋士的建议是让曹操继续南下去解决刘表等军阀。把小军阀蚕食掉,自己发展壮大了,不就有了和最大的军阀袁绍对抗的实力了吗?

非常符合逻辑。

然而郭嘉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劝曹操直接和袁绍对着干。曹操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听了郭嘉的建议是瞠目结舌,完全不明白这样以卵击石,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这个时候郭嘉抛出来一个震烁古今的十胜十败论。

这个论证袁绍必败、曹操必胜的大十理由,不仅是说给曹操听的,也是说给所有谋士和将士们听的。因为,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激励士志。

如果说郭嘉只是怂恿曹操壮着胆子去和袁绍单挑的话,那么他也绝对不是一个智谋超群的人杰。

郭嘉为曹操设计了一整套取胜的策略,这其中还包括出征之前把龟缩在一个小小城池、连士兵也没有几个的刘备赶跑。

刘备确实是东汉末年所有军阀中实力最弱的,从来都不被人看好。然而,这么一只弱鸡,却被曹操和郭嘉视为头号大敌。为了防止北征的时候刘备在后面捣乱,把他赶走是必然的一步棋。

之后曹操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按照郭嘉设计的策略,击败袁绍,统一整个北方。

可惜的是这样的战果,郭嘉本人却看不到。因为他在出征的途中病死了。

每每读史读到这里,齐年都不胜唏嘘。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的。等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就迅速消失了。比如莫扎特、比如霍去病、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们却影响了几百年上千年。

“战略就像是核武器,你只能宣称自己拥有,而不能拿出来展示,更不应该拿出来讨论。”教授对齐年说。

齐年点点头。

教授又说:“齐年,你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学过那些战略工具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信息和数据的整合。思维是先于信息和数据的,但是思维需要经过以信息和数据为论据的论证才能形成战略。”

齐年点头说:“我明白。您以前跟我们说过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PDCA。原则上来讲,PDCA是依据Plan、Do、Check和Act的顺序进行。但是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信息和数据的检视。您还说过,不要迷信自己做出来得战略,也不要对自己做出来的战略没有信心。用战略模型可以将战略实施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