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圣光 > 第0197章 搅拌机

圣光 第0197章 搅拌机

作者:通吃道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24 来源:笔趣阁

经济在经历停滞,混乱,乃至倒退之后,中国从九十年代又开始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建国初的基建主要项目是钢铁矿产类的重工业和水利设施,当前则开始强化城乡建设。

说白了,九十年代种花家的城市和乡村建设水平太差了。不要说跟欧美比,甚至比不上东南亚那帮猴子。好多人出个国,发现别说新加坡,泰国曼谷都比魔都建设的好。

要基建,要盖楼,自然不可能是一两层的砖瓦房,不能是低矮土墙,不能是靠人力建设几十米上百米的高楼大厦——美国著名的帝国大厦,高381米,是1931年建成的。这靠的就是机械。

建材方面,中国的钢筋水泥产量迅速飙升至世界第一,生产的巨量建材基本都是自己消耗掉了。同样的,代替人力的建筑工程机械也拥有广阔市场。

周青峰考虑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发现乡村急需廉价运输车辆,决定要上马搞改装的机动三轮车,却又无意间发现如今建筑队居然还没普及最基本的搅拌机。

一台超级简陋的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上料,出料,进水都还要靠人工完成。最大生产率为每小时五个立方。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说,这是垃圾的不能再垃圾的产品。

让建筑队的包工头掏钱购买,他不肯。但让他租用,他就乐意。周青峰还是太嫩,换他肯定直接买下。但租也可以呀,反正这东西造价便宜,技术含量超低。

“给老子生产十台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搅拌机。”周青峰觉着这个生意还是可以做的,毕竟生产出来转为租用也是gdp。他甚至可以专门成立一家公司开展这个业务。

有了第一台的经验,第二台搅拌机只用两天就生产出来。周青峰立马安排一名大学讲师把整个生产流程规范化,把标准给详细记录下来。材料,工时,检测,一切必须有规范。

想‘当年’电视广告里天天放什么产品符合‘iso******’的标准,周青峰听的耳熟能详,不明觉厉。‘iso’什么的,他是不懂,但依葫芦画瓢,这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企业人越来越多,我不可能管理每一个人。所以我反复强调规范。从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维修,财务,培训,必须给我弄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规范来。

我以后只看规范不看人,每一个工种都必须有自己的规范。哪怕规范是错的,在修改之前也必须按规范来。能设立或修改规范提出更合理意见的,则可以得到奖金。

厂里所有人的工资都比别处高,高工资就应该有高效率。哪怕是厂里的清洁也必须有规范。想拖拖拉拉的糊弄,我一定开除。”

周青峰是懒,懒到没心思在内部搞太多事。所有员工最好都像机器一样,按照设定程序去工作。

土法上马嘛,没有规范就自己建立一套喽。建立规范的过程同样是个学习的过程,这说不定比单纯的照搬别人的规范还好些。

设立规范的事丢给别人去头疼,周青峰没把第二台搅拌机投入到自己厂房改造的工地,反而让人找县市其他建筑队的工头,开车拖去给人演示推销——不买没问题,可以租的。

不但可以租,‘圣光机械’还紧急培训了一批搅拌机操作维修人员。每台搅拌机配两人,保证让客户拿到设备立马就能用,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一点问题都没有。

承诺三包!

包修,包退,包换。

客户不是上帝,客户是老板。老板不满意就没有钱拿。这等服务意识绝对超前,远比企事业单位那副僵尸脸好看多了。

光是天阳市区就有十几家工地表示愿意试用‘圣光机械’的搅拌机,县市以下的大小工地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大家都对租用设备很有兴趣。

‘圣光机械’终于找到一项拿得出手的短平快产品。采购人员开始向天阳市的制造企业下单,采购薄钢板,电机,齿轮,减速器,轮胎,轴承。以两天一台的速度快速生产。

厂子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租赁部,雇了一百多号人简单培训,两人一组带着搅拌机到处跑。租用者要包服务人员的吃住。

租金贵了些,可有一台搅拌机,工地上至少省下十几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连带管理人员都可以少些。工期加快,工作效率提升,谁家不爱?

‘圣光机械’雇的好些都是乡镇里无业的年轻人,一个月只要四十块工资就能开心的蹦起来。他们大多只有小学文化,没啥工作岗位可以选择,不是待业在家,就是无事生非。

四十块一个月,这工钱在乡里真不少了。好多家庭的父母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听着‘圣光机械’招人,他们抓着棍棒,揪住耳朵,押着自家孩子来报名,逼着他们上工地。

小年轻们对此是万般不愿意,他们向往的是城市,是清闲又富足的生活。可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是怎么把失地农民赶进工厂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

乡派出所出手了,无需任何理由,无业流荡就是罪。对于不听话的小青年,抓进局子里关一夜,尿桶旁边拷一宿,第二天都精神焕发的去上班干活了。

这招特好使,逮一个治一个。现在的警察叔叔可不比后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啊。如此折腾,南头乡到处乱窜的小混混都近乎绝迹,全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去了。

乡卫生所紧靠乡小学,跟周青峰相熟的余大夫透过窗户就能看到破旧的学校一天一个样。拿了周青峰提供的几万‘贷款’,学校立马改建,破土动工。

破教学楼旁边,一栋两层的新楼正在快速建设中。楼层不高,地基不需要多深。几十个工人在地面划线,一周就开挖完毕。接下来的速度真是快的很。

工地全天施工,钢筋水泥什么的就好像不要钱一般运来。周青峰靠卖电器构建的人脉网在发挥作用,建材从市里用水路运来,一直不缺。

余大夫老婆也在窗口看着,不解的问道:“不是说现在钢筋紧缺么?我们乡一年难得买到几吨。”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工地?缺谁的建材,能缺周小子的?他大把花钱,大把疏通。从乡里到市里,谁不给他个面子?”

余大夫扭头看看桌面上那台修过的风扇,再想想转给亲家的那部‘进口’自行车,叹气又服气的说道:“周小子确实能耐大,不像是咱们乡里能出的人。”

周青峰安排好工作,正跟马婧老师并肩坐在小学后山的草丛中,面前就是日新月异的小学教学楼——学校得到新楼,建筑队赚到了钱,他得到了几万gdp。

皆大欢喜。

马老师在夕阳下笑容娇艳。周青峰趁机偷吻她的脸颊,惹得女老师脸蛋羞红,拼命捶他的一顿。可捶完了,女老师还是要被他搂在怀里,附带忸怩挣扎。

两人正情浓意切,周青峰脑海里某个阈值触动,突然跳出一句‘gdp任务已大幅超额完成,是否领取奖励,提前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