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业报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业报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怕啊,当然怕啊,所以才要结伴而行啊。”樵夫指了指男人腰间的刀说:“客人不知道,那些匪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见了我这种平头百姓就敢欺负,见了客人这样拿刀的就怕了。所以我才说要带着客人入城嘛!”

男人终于明白过来了,原来这岔路口也不复杂却坚持要给自己带路是这么个缘由,这樵夫定是想狐假虎威借着自己的气势安全入城啊。

男人想了想,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便问道:“那依你这么说,你只需跟着我入城便可无虞?”

樵夫摇头道:“光跟着那可不够,客人得把那刀给亮出来,才好震住那帮孙子。要不然他们哪儿知道客人手中的是真刀还是柴刀呢?要说柴刀……我手上也有啊。”说着,晃了晃背后筐里的一把锈柴刀。

男人想了想,点头道:“行,你就跟着我走吧。”说着,从腰间抽出佩刀,只见刀锋雪亮,寒气逼人,显然是把上好的兵刃。

那樵夫得了应允,越发喜滋滋地道谢起来,还自告奋勇地走在前面,替那男人开路。

快到城门口处了,男人发现聚在城外的那些匪人果然都个个站起身来,奇怪的是,看见他手中的刀,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像老虎见了羔羊一般目光贪婪。

他刚要开口问那樵夫,樵夫已将身后的筐一丢,拔腿就向前跑去。边跑边喊:“打劫啦!救命啊!有人拔刀要打劫啦!”

男人显然始料未及,也没有听明白这樵夫怎么会喊打劫。他还思忖着是要提醒自己不要被那群匪徒给打劫了。

可是仔细看那群匪徒,虽然个个面目凶狠,却没有一个人手持刀刃,都是赤手空拳。

打劫不用刀,那还是劫匪吗?

男人这么思索的片刻间,那樵夫早已跑入县城门口不知了去向。

既然对方只是人多又无兵刃,纵马冲过去就是。

男人心中主意一定,当即双腿往马肚子上一夹,口中喝道:“驾!”

马儿得了主人的命令,前蹄一跃已是向前冲了出去。

眼看就要到城门口,那男人忽觉身下一矮,然而冲刺的势头未减,竟直接将他从马背上掀了下来,饶是他反应迅速,也止不住在地上翻滚了两圈才稳住身形。

不料他尚未看清眼前的光景,已是一把白色的如粉末状的什么东西迎面泼来,顿时双眼像被点燃了火一般灼裂欲炸,痛不堪言。

他只听得一群人渐渐围了上来,纷纷哈哈笑道:“敢在新阳县县太爷头上动土,真是不想活了。”

“黄老三今儿个带来的这块肉挺肥啊。”

这是男人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正是先前的那个樵夫。

“可不是么?我瞅着他那把刀就挺贵的,怎么也值个二百两银子。”

那男人肚中暗骂,瞎了眼的东西,这把可是万金不换的祖传宝刀。

口中却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暗算于我!”

“哈哈哈,暗算你?明明是你拔了刀要抢劫杀人,我们兄弟几个路见不平出了手,真是

义薄云天!”

几个匪徒没读过书,但形容江湖好汉的几个词儿还是倒背如流的。

然而再傻再瞎的人此刻也能明白过来,先前的那樵夫必然和这群劫匪是一伙儿的。

男人吃了亏,自觉怒火中烧,举刀就朝边上砍去。然而既看不见敌人在哪里,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有动静,当即胡乱砍了几刀,只求能逼退贼人。

那群匪徒似是早有防备,早就退了开去。

没错,自从李重延为了治理城外劫匪张贴了公告说活捉持刀的匪人赏银八十,就地砍死的赏银一百之后,还真有那么一群人干起了专砍匪人的营生。

既然是要砍持刀的匪人,那么自己肯定不能用兵刃。于是久而久之,这群人就总结出一整套的砍匪心得。

首先就是不能动刀子,自己持了刀,就说不清谁是匪人了。所以这群人准备了木棍、石头、绊马绳、石灰粉,各种各样应有尽有,但就是没有带锋的兵刃。

然后就是不能率先动手。先动手的必定得是匪人歹人呐,那么要是对方不动手怎么办呢?那也简单,找个黄老三这种的,诱他出刀,然后再喊救命,这下子被害人和凶器都有了,齐活!

说起来李重延其实卸了县令之职早就过去个把月了,怎么这告示还生着效呢?这就要夸一夸因为曹飞虎的发小泾州知府李卓了。

李重延隐姓埋名做县令,可李卓心知肚明他是个什么来历。太子爷发的告示,就算人走了,咱也得贯彻下去啊。人家太子爷还在京城里呆着呢,指不定哪天念了旧情询问新阳县的事儿,知道自己的旧令还保得一县百姓平安,那必然心情大好啊。

所以李卓从李重延离开新阳县的第二天起,就私下吩咐了新上任的县令说,旧令依旧,一切赏银找泾州府来支取。

所以在新阳县的县城里,李重延还是百姓口中的李青天,而在县城外,他也还是匪人们心中的财神爷。

那个男人被洒了石灰,又砍不了人,正心中慌张,忽然觉得后脑勺挨了重重的一下几乎要昏过去,他急忙转身劈过去,不料一刀劈空不说,肩后又挨了一下,撞得他一脚跪在地上。

那男人不得已放缓口气求饶道:“诸位,咱们素不相识无冤无仇。若是要银子,我这儿还有一些,只管拿去,还请手下留情。”

“嘿嘿,手下留情?放了你岂不是跟财神爷过不去,再说了,县太爷有令,碰到你这种人的,就该弄死,咱也是奉公守法的良民,饶你不得啊。”

话音刚落,已是一块大石头朝那男人砸了过去,男人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已被砸碎了脑袋倒地上了。

众人见那男人已死,立刻围了上去七手八脚地开始翻拣身上,果然搜出不少银票,足足有好几千两!

“嚯,今儿个这一笔真是赚得发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头,能带那么多银票出来。”

黄老三凑过来摸了摸那男人的腰间,居然摸出一个腰牌,那腰牌上正面有“龙鳞”二字,牌边还镂着祥云的纹样。

“咦,这玩意儿有些眼熟,像是军营里的腰牌。”

“难道是个军爷?”

众人不觉有些惧意,边上一个大汉却笑道:“怕他个鸟,咱要是入了营,也都是军爷。苍梧国里咱泾州出去的军爷难道还少么?”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舒了心怀,哈哈陪笑起来。

黄老三眼见,从那人怀里又摸出个小小的袋子,以为是什么好宝贝,解开一看却是一方印章。章上的字扭扭曲曲,不大认得。

黄老三仔细辨认了半天,忽然叫了起来。

“这个字我认识!这不是办白事的时候都会写的那个字儿嘛?念……念‘奠’!原来这人姓奠!”

旁边立马有人骂道:“呸,听过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从没听说过有人姓奠的,这可不是给自己找晦气么?”

“俺倒觉得他姓得挺应景的啊,这不躺这儿了么?”

另一个识得几个字的抢过印章也细细看了一会儿,笑道:“你这眼珠子是长屁股上了,这‘奠’字边儿上明明还有个耳朵。这人姓‘鄭’啊!”

黄老三不耐烦了,“管他姓正姓反,这章归我了!怎么说也是我把他给诓来的,我得多拿点。”

大家纷纷点头道:“使得,使得。”

有人问道:“黄老三,我就觉得有件事儿挺奇怪,你昨儿个跟咱们说今天能有笔大买卖,今天就撞见了这军爷。这也他妈的太巧了吧?”

黄老三一听,神秘兮兮地说道:“说起这事儿啊,可还真是神了。”

众人闻言好奇,凑上脑袋齐声问道:“怎么神了?”

“昨夜里有人给我托梦,说今天定然有笔好买卖,让我早早地就去县城外的山路上候着,错过这村儿就没这店了。”

众人啧啧称奇道:“还有这等事?”

黄老三得意,嘿嘿一笑道:“更神的事儿还在后头呢,这托梦给我的人呐,咱们大家都认识!”

“快说!是谁啊?”

“就是先前的那个县太爷李青天呐!梦里面他还是那个公子哥的模样,不过脸色有点儿白,病恹恹的。我就问,李青天您身子不大好啊?”

“居然是他!然后呢?他说啥?”

“他说养了一阵子了,总不见好,心里又惦着新阳县,怕大伙儿们没吃没喝的,所以就来提点一下。回头大伙儿开了张换了银子有酒肉吃了,他也算是除了块心病。”

“真是青天大老爷啊!哎呀呀,这样的县太爷咱哪儿找去啊?”

“可不是嘛!不仅是咱的李青天,还是咱的财神爷!”

黄老三正色道:“我也是这么寻思着,咱喝水不能忘了挖井人。今日得了那么多银子,是不是该去庙里给那李青天供奉盏大海灯,祷他长命百岁,多子多福啊?”

“应该!”

“没错!”

“有道理!”

“有情义!”

匪人们嘴上称赞着黄老三,手上瓜分着银票,然后把那尸体一抬,往县衙门领赏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