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四百六十零章 备战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四百六十零章 备战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大苏,你放心,我只是看一眼,还了这个心愿便罢了。温帝终究是温帝,这一点我很清楚,你放心。反倒是你……”朱芷潋蹙眉道:“他与你五千人已经是够少的了,你如何还自己又减了一千人?区区四千人如何能攻下万桦帝都?那可是苍梧国的王都所在啊,你是不是打算让霍青林暗中助你?”

苏晓尘摇摇头道:“师兄如今的五万兵马最多只是驻守,绝不会助我回帝都平乱,一来补给未必够,二来他若大军一动途经泾州,温帝势必会有所察觉,那他就真的坐实他抗旨不遵的罪名了。其实我一开始就猜到温帝不会答应给我两万人马,我也没打算要那么多。只不过我若只要五千人,以他多疑的性子只怕会节外生枝,所以就虚张声势,讨价还价一番。”

鹫尾忍不住在一旁问道:“奴婢听闻苏学士足智多谋,然而这攻城的人数也实在太少了些……既然霍将军不能从旁相助,要不奴婢这就回梅陇屿去,我琉夏勇士虽然人数不多,但凑个千人大约还是有的。”

苏晓尘尚未答话,朱芷潋已不解道:“你既然一开始就打算只要四千人,还不如早些告诉我,我好让柳明嫣从白沙营中调四千人与你。好歹白沙营是听命于我,你用起来也放心,不比温帝那暗地里的心思,给你四千人只怕还多有防范。”

苏晓尘笑道:“我看你从入帐时起便一直盯着他看,莫不是看出什么端倪了?”

朱芷潋一脸不悦道:“温帝此人,心口不一,对你毫不信任。肯给你四千人不过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我猜想他回头就会交代那四千兵士暗中盯着你,只要你有什么通敌的异动,便会立刻反过来要了你的命。这样的兵力拿在手上岂不是自找麻烦?”

“小潋,我相信你的观心术,你看到的温帝确实是个狡诈之人。然而这四千人还非是向他借不可,你的白沙营固然忠心,但是对帝都的地形全不知晓,我没有办法用啊。”

“知晓地形就这么重要?”朱芷潋实在想不通。

“是!极其重要。我也知道温帝会暗中让兵士监视我,不会全然听命于我。但我根本就不会让这些兵士和帝都的驻军交战,因为一旦交战,帝都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岂不是要遭殃?依我舅舅的性子,一定是会将百姓当成屏障挡在外围,若我强要攻城,使得百姓丢了性命,那么势必会失了人心,更难落城了。”

“你都知道你舅舅的诡计,如何还不要我让柳明嫣助你?真是皇帝不急急……”朱芷潋刚想说“太监”二字,又觉得好像用在此处不对劲。

苏晓尘忍不住笑道:“你便信了我,我自有好策。”说着,转身对鹫尾说:“琉夏勇士肯相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我想请秋月兄借我一些精通五行之术的勇士来。”

鹫尾见他肯开口要人,心中一喜,忙道:“好,奴婢这就动身回去,向筑紫大人禀明缘由,相信筑紫大人会倾力相助,精通五行之术的勇士么,估计带个三百多人没有问题。”

“不用,我只要十人。”

“十……十人?”鹫尾再次吃了一惊。

“对,多也无益。”

朱芷潋与鹫尾觉得无论多惊讶,既无法读懂苏晓尘脸上胸有成竹的微笑,也无法说服他再多带些人。

鹫尾知道事态紧急越快越好,于是不再劝说,向俩人行了一礼,转眼便没了踪影。

苏晓尘看了看天色道:“那温帝调兵遣将大约还须得半日,不如咱们去旁边转一转。我知道离这里不远有一湖,风景绝佳,难得机会,去转一转如何?”

“你还有心思游山玩水?”

苏晓尘笑吟吟地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展开一看,原来是“泾州山水志附图”。

“这是什么?”

“这是霍师兄临行前留给我的,说已无用处,留给我做个消遣。看,那个湖离这里也不是很远。”

朱芷潋望着远处山峦层叠,叹道:“大苏,想起前年那会儿,你我还在太液城中无忧无虑,日日只想着如何游山玩水,转眼便已换了天地。你虽弃了伊穆兰的国主之位,其实我又何曾想要做这明皇,我只盼着能和你遁了这俗世,寻个无人的小岛安度余生,便再无他愿了。”

苏晓尘听了大为感动,抚着她额边的青丝道:“我虽然不敢忘了佑伯伯的嘱托,不敢忘了杀父之仇,但我答应你,只要一切尘埃落定。我便陪你,无论天海何处,绝不分离。可好?”

朱芷潋轻声嗔道:“你这人,总是有些心软,只怕又遇上什么卸不下的重责把自己拴了一辈子,倒叫我有苦说不出。说到家仇国恨,我可比你深多了。我若是没本事寻不得仇,便向你这伊穆兰的国主来讨要。”

苏晓尘不觉忘情:“你要如何讨要但说便是,我若能偿,必不说二话。”

“若不能偿呢?”

“若不能偿……我也不知道,只能是你说怎样,便是怎样了……”。

说到此处,俩人都已面红耳赤,双唇颤得口齿含糊说不清话,只拥在一处。

远处天青色的山水一片,如墨如洗。

* * * * * *

万桦帝都是个山城,从半山腰倚靠着妙岱山的皇宫是是帝都的西北角,也是整个帝都的最高处。以皇宫为源点,地形渐低渐宽,犹如梯田一般。

在这个倾斜的扇面上,遍布着千万个龙涎口,顺势将妙岱山的飞瀑之水送至城中各处,直到帝都东南方的最下沿,汇聚成一条天然的护城河。

居高临下,关隘重重,易守难攻。

慕云氏对这座帝都灌注的不仅是自己的智慧,更是几代人不断改筑增建的心血。这样的城池,单是放眼望去已让人心生退意,百年来从未人有过要攻陷它的念头。

然而自从太子遇刺之后,整个帝都犹如陷入了迷雾之中。

表面上所有的一切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文武百官各司其职,黎民百姓各安其分。皇城之内,樾王爷暂领监国,大小政事不过就是由六部各自分摊。皇城之下,虽然比先前冷清了一些,商贩

走卒姑且依旧。

只有一点不同:龙鳞军。

眼下的龙鳞军是所有人都深感诧异的存在。

这支默默无闻驻守京畿多年的劲旅一直是在帝都城外,很少入城。但现在,它的大半已经入驻了城内,分散在帝都的各个角落,剩余的小半则守在帝都的几处城门的周边。

曹飞虎的首级依然挂在那里,显然龙鳞军已经易了主。

可是究竟谁是龙鳞军的主人?

朝野内外无人知晓。

陈郑两位副统领称是奉了樾王爷的命调动龙鳞军行事,可瞎子都能看出来樾王爷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而且太子久未露面,就连太子妃以及侧近的王公公都再不曾有人见过,时日一久,已止不住流言渐起。

而在这流言背后,隐隐间似乎存在着已个谜一般的人物,以看不见的丝线操控着帝都的一草一木。

樟仁宫中的宫人被裁减了大半,变得愈发冷清。

没有人注意到离宫外不远的青槐山庄------一处皇家别院中,无声无息地迎来了一位新主人:礼部尚书叶知秋。

雪庐炸毁之后,叶知秋迅速地将自己府邸中的隐秘书信清理了一遍,随即便封存了整座尚书府。

既然要掌握整个帝都,就必须找个与皇宫近在咫尺的地方当成新的据点。旧的尚书府太过偏远,也不是易于防范的居所,所以必须要搬离。

青槐山庄是温帝偶尔会出宫小住的皇家别院。地处僻静,不引人注目,叶知秋让陈麒调拨了五百龙鳞军守住山庄各处,自己深居简出,调动着帝都中的一切。

两封鸽鹞的密信已经发了,温兰必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叶知秋相信对温帝的夹攻之势已然形成,接下来,就看对方如何应对了。

叶知秋相信自己的这一步是以逸待劳占了主动,但他的谨慎仍然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即便是这样一座难攻不落的王都,他还是觉得须得处处防范才好。要知道这么大的一座城,想要从外面攻进来是几乎不可能的,如今的温帝也没有这样多的兵力,这是明摆的事实。那么如果要动手,温帝会不会考虑从内部暗中做手脚?

叶知秋思前想后,决定将一万五千人的龙鳞军调入了帝都,用意就是时刻监视城中各处,只要有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立刻剿杀可疑人物。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叶知秋很清楚,这一仗一旦开战,最多密不透风地守上一个月,对方就完了,所以根本就不用急躁。因为和寻常的两军对垒不同,敌方的补给线控在自己的手上。只要他的一句话,裴然那边立刻就会断了供给。

虽然自己没有慕云氏那样的奇谋鬼略,但说到行事沉稳和严密,叶知秋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一个人。

何况他手上有着充足的兵力和粮草躲在这坚固的城池中和任何一支大军耗上半年。

此等情形之下,莫说温帝只是个慕云氏的后人,就是慕云三太师重生再世,我叶知秋也能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