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双鹞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四百四十六章 双鹞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他不觉将手一松,那孩子顿时一阵猛烈的咳嗽,瘫坐在地上。

叶知秋靠近孩子的脸庞,复了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你听好,要是想保护好你父亲,就要多想,多看,少说,少发脾气。不然,你就只有死路,可记住了?”

男孩一脸惊恐地看着他,勉强点了一下头,已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叶知秋站起身来,对着男孩款款一礼。

“世子殿下保重。”

这才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咱们继续走吧,那鸽鹞房离这里还有多远?”

“马……马上就到,只消再拐两个弯就是!”太监生怕叶知秋又节外生枝,急忙抢了几步走在前头,引着他向东南方走远了。

* * * * * *

育鸽高手宋三郎,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养出来的鸽鹞会左右着苍梧国的命运。

慕云三太师曾借着鸽鹞重创常氏大军夺得建国的机会,温帝李厚琮以鸽鹞算计得朱芷凌与明皇反目成仇,而大巫神温兰放出鸽鹞将樟仁宫搅得一池浑水。

鸽鹞,看似人畜无害,却堪比快刃。

如今,这把快刃落入了叶知秋的手中。

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他早已有了主意。

既然碧海的鸽鹞已经飞了回来,既然温兰已经控制了太液城,那么意味着他和温兰之间也可以互通密信了。

叶知秋一路走到鸽鹞房,取出前日里备下的两封密信,和大半年前的温帝一样,分别缚在了两只鸽鹞的腿上。

一只还是飞往太液城。

一只还是飞往瀚江边。

以太子遇刺病重的消息诱使温帝回头,同时邀温兰趁机渡江于后方掩杀,要的就是双管齐下。

叶知秋看着那两只鸽鹞扑楞着翅膀飞向天边,心中默念:温兰,这良机不是天赐的,是我叶知秋费尽心机才营造出来的,休要浪费了!

温帝爱子心切,多数会调头转向赶回帝都。然而十万大军冬日进军不便,温帝绝不会等着与大军同行,而会下令以轻骑护卫先一步急行。如此一来,只需自己将两万五千人埋伏于帝都东郊,待温帝入了伏击圈,就是瓮中捉鳖了。

温帝一倒,李氏子嗣凋零,慕云氏也没了可用之人,苍梧国自然容易掌控,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不能长久,但只要坚持到温兰的大军压境之日,再将帝都拱手相让,加上苏晓尘的情分尚在,必定能换得北境重建淞阳国的一席之地。

叶知秋反复思量再三,觉得这番计策应是没什么纰漏,即便暂时走脱了一个太子妃,大约成不了什么气候,当下心中笃定。

然而世事变幻岂能由人所愿。

鸽鹞毫无差池地将两封密信分别送到了瀚江边和太液城中,紧随鸽鹞其后的,是一阵猛烈的西北风。

一阵寒风……能有多大能耐?

有诗云:

风卷凌绝半山雪,冰锁瀚江万步封。

这阵西北风席卷着凌绝山脉的积雪呼啸

而至,连吹了两天两夜,将瀚江两岸边的浅滩处冻了个结结实实,码头边的每一条船都被禁锢在冰层之中!

这若是再吹上几天,索性将整个瀚江江面彻底冻住,那么温帝的十万大军想要过江,连船都不用了,可偏偏两日后西北风停了。

瀚江两岸都成了一马平川的冰原,最河心的部分依然是波涛汹涌没能冻上,靠近江中的江面冰层也就成了不够厚实而无法踏足的危冰。

于是瀚江两岸码头的船既离不了岸,大军也过不了江,真是进退两难。

大巫神温兰在太液城中收了密信,情知是个好机会,即刻点了城中的兵马,急急地率着三族人朝滨州赶来。

国主之位空悬,若无外敌,只怕时日一长,便生出些嫌隙来。只有敌军的存在,才能以对敌为名暂时能将三族人聚拢在自己的麾下。

然而还没到滨州,就有前方军士来报瀚江东岸全被冻住出不得船的消息。

时值刃族从宝坻城的后续增援已陆续赶到,伊穆兰的总兵力已差不多恢复到了八万左右。可就是这样的两支大军,被瀚江拦在了两边只能隔江相望,让人觉得有种是不是老天爷都出手劝架的感觉。

温兰有些闷闷不乐,却也无可奈何。在异国的疆域上作战,本就该慎之又慎,碧海国如今虽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但民心不稳,后方未平,每一步都需行得谨慎。

不过相比伊穆兰这边,温帝要痛苦得多。自打开密信后,温帝便一直脸色苍白,足足一个多时辰一言未发。

他觉得,太子已经死了。

帝都中潜藏着一股势力,这他早有感觉,除去韩复之后他以为剩余的党羽已不足为奇,不料自己前脚离开帝都,这股残余的势力便后脚发难。

李公公勾结曹飞虎谋逆行刺?

然而这等把戏也只能掩愚民之耳目,终骗不过实为慕云氏的温帝。

温帝不怕这些幺蛾子,他唯一顾忌的就是太子的安危。

帝都中他并非没有留下眼线密探,这些密探也会日日将朝中的动向传递消息过来。然而大军开拔以来,毫无任何可疑之处,就连太子也还是暗地里偷懒,朝议越来越马虎,挤出来的时间不是吃喝就是玩乐。

温帝听了这些消息反而觉得心安,这才像太子,他能偷懒,就说明帝都无大事。可如何一夜之间就遇刺了呢?还劫走了太子妃?

龙鳞军四处杀人,且丝毫没有秉承自己的旨意,显然已脱了自己的控制。一支连统领都被杀了的军队,一定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人物的手中利刃。

最关键的是,掌控鸽鹞房的李公公死了,如果太子也已遭不测,那么连这封鸽鹞传书都极可能有鬼。如果是这样,那么送信诱朕回帝都的动机必然是一出连环计。

温帝前思后想,决定按兵不动,等待帝都眼线传来探报,看看是否与鸽鹞密信所报的一致。

四日后,探报送到。

果然,太子的现状依然无法探清,既没有人亲眼看见病况

也没有人知道医治得如何,唯一能够提供些许消息的只有一张太医院出具的药方,不过是寥寥几笔的敷衍,看不出什么端倪。

温帝的心彻底沉了底,尽管自己的人生已是一片残缺,然而他没有料到当太师府倒,自己终于得以君临一国时,却连膝下的儿子都没能保住。

太子不是亲生的骨血,但已然是他余生中唯一的精神寄托。

温帝将自己关在帐中不吃不喝一整天,他觉得这是他十岁即位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他细细地从头到尾把所有的来龙去脉又想了一遍。这一次,他想得很透彻。

既然已经失了太子,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软肋。

我李厚琮从此行事再无顾忌,再无掣肘!

他重新叫来了帝都密探细细询问了一番,发现探报中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了裴然。

既是他引着太子去家中吃饭,又是他带着龙鳞军去抄家,隔日朝上还是他带头表了忠心,难道是此人在装成贼喊捉贼?

不!

裴然虽然贪得无厌,却没有这份深藏不露的谋略。

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去暗算太子。

何况裴然的世家背景还不如陈麒和郑崙,他一个户部尚书如何能让心高气傲的陈郑二人甘心听他的调度?

温帝请大臣们喝了几十年的茶,对这些人的秉性,他自信还不至于看走眼。可他也想不明白到底还有谁能够如此干脆利索地将行刺太子、借樾王爷把控帝都、诱骗自己回头的这一系列计划安排得如此周密。

到底会是谁?

温帝紧紧扣着御座的把手,指甲几乎要抠出血来。

不管是谁,朕日后定要将这些叛党个个都碎尸万段!

当务之急,必须探清被劫持的太子妃,她是亲历之人,自然也知晓其中真相。保得了她,才能保得住我皇家的血脉。

温帝想到此处,忽然一个念头闪过。

逆党行刺太子,劫持有孕在身的太子妃,莫不是盯上了我李氏帝裔的根基?若暗中行刺朕,纵然得手还有太子,还有皇孙,换成哪一个都能占着皇裔的地位重新集结群臣抵抗。所以他们才要先除去皇子皇孙,待只剩下朕一个孤家寡人了再出手,便能连根掘起李氏的基业了。

果然是老谋深算。

温帝站起身来,将密信投入一旁的火盆,顿时生出一阵青烟。

这时,门外兵士急急来报:“陛下,车骑将军霍青林有紧急军情求见。”

“宣!”

车骑将军霍青林,骁勇善战,极善进攻突围战术,论冲锋陷阵下城掠地,无出其右,是当年太师府门下最得意的战将。所有将领中,韩复擅守,霍青林擅攻,被誉为苍梧双璧。

只不过韩复常年驻守京畿,霍青林基本都驻军四方,彼此间倒没什么交集。温帝也是看在他与韩复素来针锋相对这一点上,才肯对出身太师府门下的霍青林肯委以重用,毕竟太师府如今也没了,此等将才不用岂非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