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离山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三百八十四章 离山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那下人是这宅子里的一个老仆,之前邹阁老的曾孙走的时候给不起工钱了,就顺带把他给留在了宅子里。所以老仆虽然只是个仆人,但见过的风浪比老曹只多不少。他嘴上回着老曹的话,一边把手一挥,身后已涌进来一堆仆人,手上捧着官服官帽,还有盥洗用的毛巾热水,一应俱全。

老曹喃喃自语道:“要打仗了,果然是要打仗了。”

曹习文一听,来了劲儿。

“爹!这就要打仗了啊?孩儿随你一起去!”

“胡闹!”老曹一声喝,已是怒目,“这是闹着玩的吗?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哪儿也不许去,听见没有?”

曹习文只好“喔”了一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手忙脚乱地洗脸换衣服戴帽子,拔脚出门去了。

老仆见曹习文神色低落,还道是他有些害怕,好心宽慰道:“小主人,这样的事虽然不常见,但偶尔还是有的,不必太担心了。”

曹习文却嘟哝了一句:“打仗不带上我,啥都不跟我说,大门也不让出去,我呆这儿干嘛?还不如回泾州去自在……”

老仆听得脸色一变,这孩子真是没见过乱世的祸,才口不遮拦地说出这等话。当百姓的一求风调雨顺,二求国泰民安。打仗又能有什么好事?当下懒得与他理论,摇头退了出去。

* * * * * *

那一夜,温帝夜召七十二名在京畿的大员武官之事转瞬便传遍了朝野。

从皇宫大内的太监宫女到街头卖饼运货的小贩马夫,甚至到郊外道观寺庙里的和尚道士,都知道了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伊穆兰国已破碧海国于霖州,如今的霖州城成了一片焦土。

但很快,这个消息又被加油添醋了不少细节。

譬如,有人说焦土之上还有冰水。

有人说千万名战死兵士的尸骨都直接被埋下了地。

还有人说,连霖州城东的千凫沼都没了!

不管是怎样的传言,所有人到最后都会感叹同一句话:

“若慕云氏的太师府还在,碧海何至于此啊。”

苍梧国人对当年慕云氏救了碧海国的事向来津津乐道,这是每一个苍梧国人的自豪,只要说到这个桥段,市井中再笨嘴笨舌的说书人都能吸引路过的百姓驻足片刻,听完毒金之战后博来一片掌声和小鸡啄米般的点头称赞。

当年没有咱苍梧国,碧海国早被灭了!

所有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温帝更是如此。

在急召入宫议事的含元殿上,温帝那副焦虑的表情仿佛兵败的是他自己一般。

“爱卿们!碧海与我苍梧同盟百年,这等大事朕实在是寝食难安。虽然那明皇体谅我苍梧国痛失了左太师不曾再次邀兵相助,可我苍梧国乃仁义治国之邦,见盟国惨遭铁蹄践踏,岂能作壁上观?!且两国才刚刚成了联姻好事,那明皇更是朕的亲家。朕如何能见死不救啊!”

这是他的原话,意思分明地告诉了在座的所有武官。

朕要出兵了!

其实武官哪儿在乎什么出兵的由头,亲家也好同盟也罢,你出兵我就有武勋,你不出兵我就是个吃干饭的,至于那些由头,不过是应付那些言官和天下百姓的。因为每次一打仗,言官和百姓就会强烈反对。

不过百姓和言官虽然都反对打仗,有一点却截然相反。

百姓们都是吃不饱饭才会出来搞事情的。

言官则是吃饱饭撑了才会出来搞事情的。

但碰到温帝这样的巧辩之人,言官通常不是他的对手,三言两语就被打发了,因为温帝之前就专挑了一些笨嘴拙舌的人来当言官。

而对百姓,温帝则故意放出风声去,说碧海一破,则两国的商路大损,于百姓也是损失颇多,再加上将往日苍梧救碧海的事儿再重提一番,引得巷中三岁小儿都会跟着大人喊:“救碧海,驱胡虏!”喊得大冬天里听了都能让人心头一热。

本来嘛,什么慈悲和善,都是吃饱了才能有的玩意儿。自己都快饿死了,还能管你碧海死活么?

这些年来百姓们还算富足,再被这么一撺掇,都纷纷生出些侠义之心来。

所以不过三日,苍梧国出兵救援碧海之事就已势在必行了。

其实兵部中的大员们早已得了内谕,早早地将两万兵士先发往泾州候在瀚江边,只等霖州大战的结果。根据温帝的旨意,一旦霖州城破,就是苍梧动兵之时。而碧海兵败,难道不是迟早的事么?

所以看似突如其来的出兵,其实早就在温帝的暗谋中筹备多时。温帝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等着霖州兵败的消息传来,好早点动手!

两败俱伤,就是天赐良机!

我李厚琮等这一天真是等得太久了!

温帝自信满满地将各方驻军调遣了一半到京畿,重编成八万大军,加上江边的那两万,豪气万千地对众臣说了一句:

“朕要御驾亲征!”

没了太师府,朝中上下再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

户部尚书裴然更是热血沸腾地带头开始恭贺温帝旗开得胜了。

其实他为了临时筹措出兵的军费已是焦头烂额,不过他这一次倒是毫无怨言。这样一等一的大事里要是不卖点力,到时候论功行赏加官进爵时铁定会被那些武官们给挤去一边儿。

温帝满意地听着群声附和,随即指着一人说,朕要亲征,那么戍守京畿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指的正是龙鳞军统领曹飞虎。

老曹受宠若惊,忙应声不迭。

那群文官们更是心中打起了算盘,这曹飞虎接任淞阳大营后,淞阳大营即更名为龙鳞军。龙鳞何意?都说龙有风云护体刀枪不入,可身外的风云哪里比得上长在龙身上的鳞呢?那可是龙最后的一层戒御,足见圣上对这曹飞虎的期望。而且这圣上一走,整个帝都手握兵权的就只剩他一人了。有点儿风吹草动想护自己周全,还不得仰仗这位曹统领?

老曹却没想到这些。

他想的只是,太好了,不用上前线厮杀去了!

武官都是上阵抢功勋的,老曹原本也不例外,何以就变了呢?

原因很简单。老曹对现在已得的富贵已经满足了,拥有得越多,就越怕死。

所以他压根儿就不想迈出帝都一步。

叫他戍守京畿?那求之不得。

老曹再一次体会到了心想事成的舒畅。

当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不舒畅。那就是陈麒,郑??两位副统领被一同留在了帝都。

虽然自己是正统领,可每次见了他二人,总还是觉得别扭。这不仅是自己的感觉,老曹明显能觉得那二人也是同样的不自在。

也罢,反正这京畿也掀不起大风浪来,索性平日没事就不要见了,眼不见心不烦嘛。

三日后,温帝便带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御驾亲征往瀚江去了。

这是全苍梧国都知道的事。

只除了一个人。

太子妃朱芷洁。

奇妙之处就在于此。温帝的各条出兵理由里关于救援碧海是名正言顺地拿太子妃做幌子的,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太子妃有过什么意见,反而再三严令允杨宫上下必定要守口如瓶,关于碧海国的一切消息都绝对不准走漏一个字。

朱芷洁身边服侍的人虽不少,可拢共就那么几十个人,想要封住消息并不难。何况她本人越来越嗜睡,需要宫女小心应对的时候也不多。

这太子妃不知情,太子李重延在一旁看着却颇有些怜悯。

他思量着就算不能告诉她眼下的实情,至少能不能想些法子可以解一解她的思乡之愁。

这明皇的鲜鱼鲜藕怎么还没送到……就算是打仗,也不至于连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到吧?

李重延自温帝出兵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监国,暂摄朝政。这使得他颇有些不知所措。好在苍梧国向来太平无事,日常的政务基本上也不用他太过插手,多数不过就是审阅了事。所以他倒还有空闲能想想太子妃的事儿。

这一日,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念头。

依稀听说父皇那次让叶知秋出使碧海时,带了两只鸽鹞给明皇,做私下书信用,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真有此事,或者自己修书一封递于明皇催促一番,或许管用?

于是他先将叶知秋召来私下问了问。

叶知秋听在心里,淡淡回应道:“确有此事。”

李重延一听果然有鸽鹞两下通信,喜形于色。

叶知秋也不追问,装作没看见他脸上的喜色,却悄声提到另一件事:“殿下,臣已在家中备好了。”

李重延满脑子都是鸽鹞,不觉出神,听叶知秋这话,问道:“备好了什么?”

叶知秋微微一笑,做了个举杯的姿势。

“哦,哦,你说那个。”李重延反应过来,上次说起过,要和曹氏父子一同去叶知秋家中吃羊肉炉子。

“臣已是万事俱备,只等殿下随时……呵呵呵。”叶知秋笑得暖意融融。

李重延“嗯”了一声,依然有些魂不守舍,“你先去罢,哪天我想去了,就让人先知会你。”

叶知秋心想,既然这个草包太子已经应允,那我只须守株待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