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八十三章 蛊心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八十三章 蛊心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抚星台离壶梁阁并不远,不过隔了一个内湖。约莫半个时辰不到,苏晓尘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朱芷潋见他一脸喜色,问道:“可是姐姐又谢你南华岛之事,送了你什么好东西?”

苏晓尘神秘地笑笑,摇摇头。

“小潋,你姐姐给我看了苍梧来的书信,说那边又派了使团来,已在路上。率使团的居然是我舅舅!信上还说,我舅舅带了圣上的旨意,要赐我银衫银冠,命我留在碧海等待与使团会合。”

朱芷潋乐得几乎要跳起来,不禁呼道:“居然是你舅舅要来了,我可得好好谢谢老杨,下次再不刻薄他了!”

“你谢老杨做什么?”苏晓尘有些奇怪。

朱芷潋方才是脱口而出,被苏晓尘一问,不觉脸上一片绯红。

呆子,我晚上回宫后夜夜都替你念叨了几十遍的舅舅,我朱芷潋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第一次如此心心念念的男人,居然会是某人的舅舅!简直荒诞。

只是这种蠢话怎好说出来……朱芷潋当下转了话头问道:“苍梧的使团刚回去,为何又派了过来?”

“说是以出使为名,想要试着向你碧海替太子提联姻之事,可苍梧那边担心明皇陛下心意未决,不好事先张扬,故而只对你大姐说明了缘由,希望你姐姐能从中斡旋,成人之美。”苏晓尘老老实实地把朱芷凌给他看的书信中的内容都说了出来。

“又是这个太子。”朱芷潋心中有些不屑,不过想到若非是他,也不会有使团过来,更不能留住苏晓尘,当下对太子的嫌恶之情居然大减。

“你姐姐说,上次咱们南华岛之事替她出了力,她十分感激,想着我与舅舅大约许久未见,索性让他这次不要去迎宾馆,也住到太瀛岛上来。又说蓬莱、壶梁、岱舆三阁乃是一处,太子殿下上次住在蓬莱阁,我住在壶梁阁,不如舅舅来了就住在岱舆阁,好待相见。”

朱芷潋赞道:“看来姐姐是真想要谢你,岱舆阁离你最近,风景又好,水陆两路皆是方便。”说完,又一拍掌叫道:“对了,既然婚使要来,怕是最高兴该是二姐,虽然我不喜欢你们那个太子,不过看二姐对他甚是上心的样子,我得赶紧去清涟宫告诉她一声,省得她总闷闷不乐。”

苏晓尘想了想,道:“也好,只是此事还须暂且保密,不要让明皇陛下先知晓了。”

朱芷潋满口应承:“那是自然。”转身便一阵风地去了。

见朱芷潋走远了,苏晓尘心中不由暗想,这老杨当真邪门。自己说想习武,老杨说有缘自得传授,于是铁花便来了。自己说想见舅舅,老杨说念叨几声,于是舅舅便来了。难道他真能未卜先知?

* * * * * *

瀚江。

一如既往的惊涛骇浪,一成不变的浩瀚烟际。

苍梧国出使碧海的使团已过了江,方登上彼岸滨州的地界。

叶知秋稳步走下虎头舰,早有轿夫候在

前面。他手搭凉棚看了看四周,只见芳草遍地,铺青叠翠,全然已是碧海国的风光。

忽然后方疾步走来一人,一身甲披,腰悬宝刀,正是护卫使团的曹将军。

老曹见了叶知秋,恭敬一礼,指了指前方大路道:“往东再行个五六里路便是驿站,叶大人可要歇息片刻?”

叶知秋点了点头,道:“渡江渡了小半日,身子正有些憋屈,此处往北便是落英湖,不如曹将军陪我去游览一番如何?”

老曹一听落英湖三个字,如见了瘟神一般,满脸的苦相。

“叶大人……这荒郊野岭的,不如早早到了驿站歇息,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吧?”

叶知秋放声大笑起来:“曹将军又想起落英湖之劫了?无妨无妨,你我既非王公又非皇戚,都是寻常官吏,有谁来劫?况且咱们骑马前去,只在马上看看风景便好,如何?”

说完不等老曹回答,便作了个手势,示意牵匹马来,自己先上了马背向北走了。老曹见是拦不住,不得已转身吆喝其他人:“你们先往前走,我陪尚书大人片刻即回。”也跳上一匹马,跟了上去。

叶知秋见老曹跟来,手中马鞭一抽,那马顿时撒开蹄子向林子里跑去,老曹见状急忙也是一鞭,紧追不舍。

两人都是疾驰如风,一会儿功夫便到了湖畔边,叶知秋稳稳地下了马,气定神闲。反倒是老曹一身重甲,追出了一身汗来,下了马就开始喘:“我……还道文官只会坐轿,没……没想到,叶大人骑术如此精湛,真是让我……开了眼了。”

叶知秋呵呵一笑道:“彼此彼此,我也未想到曹将军有文墨之好啊。”

老曹一听,知道他是在说那日自己买太师墨之事,不由脸上一红,讪讪道:“末将是个粗人,哪里会舞文弄墨,只是希望家中犬子能如苏学士一般专心念书,故而想买两方好墨与他,以兹鼓励。”

“虎父无犬子,令公子出身将门,何以曹将军想要他弃武从文呢?”

“他倒是喜欢舞刀弄枪,只是想到将来……”老曹觉得接下去的话不太好说出口。

叶知秋立时明白了。

苍梧国如今是太平盛世,并无战事。武官想要升迁,又无武勋,便只能论资排辈。老曹这般扎扎实实地混到现在也不过是个正四品的衔,又没什么油水。莫说帝都的文官,便是同级的一州知府,也掌得一方土地,日子比他可滋润多了。

天底下最抱怨太平的,永远是武官,偏生又说不出口。

想到这里,叶知秋好言宽慰道:“文武并济,方是社稷安泰之道。我并不敢说如今朝中的武官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有多少,只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或许哪一日机会便来了呢?”

老曹听了陪笑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或许哪一日?或许一辈子机会都不来呢?

叶知秋见他神色,知他心中不服,继续说道:“人生憾事莫过于机会来了,却把握不住,那便是错失良机了。”

老曹听

他话中有话,凝神想了想,不解何意,问道:“末将还是不太明白,望叶大人指教。”

叶知秋指了指远处气势吞天的瀑布,笑道:“譬如你们上次来碧海时,想要看这瀑布,你留下十人守护银泉公主,其余等人都留给了太子殿下,于是守住了太子丢了公主。倘若你将人马分成一边一半,公主和太子都守住了,你觉得别人会怎么想?”

老曹依然没听明白,迟疑道:“自然是觉得末将护卫得力,行事稳妥。”

叶知秋点了点头道:“能守住俩人,别人自会夸你办事稳妥。但朝中稳妥之人比比皆是,何以将军上次丢了公主,这次反而还能再担护卫使团的重任?此等难得建功的机会难道别的将军便不想得么?”

老曹满脸笑意地回道:“末将事后听闻,全赖叶大人在朝堂上替卑职美言,不仅不曾受罚,还能再领了这次的差事,实是大人栽培。”

叶知秋摇头轻笑道:“所以将军仍是不明白。我纵使想要替将军美言,若将军所为无可圈可点之处,我又能奈何?”

老曹一琢磨,心道:这……难道我丢公主还丢出名堂来了?

叶知秋继续说道:“办好差事虽是重要,但若想鹤立鸡群,还需用心推敲其中分寸才是。世上之事,想要办得好却不一定办得对,想要办得对倒不一定需要办得太好。譬如上次将军将大部分人马护卫住了太子,只给了公主十人护卫,亲疏有别。这才让圣上觉得,将军于大敌当前,心里分得清孰轻孰重,是个有主意的人。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将军是个没主意的,想要同时护住太子与公主,结果顾此失彼两头都没护住,你看圣上还会对你青睐有加,将这次的差事分派于你么。”

老曹听得如醍醐灌顶,不由心中暗叹这一品大员的见识果然不凡,忙拱手道:“叶大人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末将真是受教了。”

叶知秋语气依然十分谦和,和声道:“将军为人温厚,我便再多说几句,大丈夫于世当相势而为,伺机而动,切不可因循守旧,死水一潭。有言云,乱世出英雄,如今虽是太平盛世,倘若将来时局有变,还要当断则断,否则那才是错失良机,追悔一生了。”

老曹听得其中大有玄妙,又毫无头绪,依然陪笑道:“大人慧眼如炬,洞若观火。只盼到那时,大人能指点迷津,给卑职指一条明路才好。”

叶知秋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将军言重了,我哪有什么慧眼如炬,不过是虚长了将军几岁,看的多了些罢了。你我今日之谈也只是信口闲话,将军勿要太放在心上。”

说完,看了看天色又道:“美景虽好,夕阳渐西,我们还是回去吧。不如我与将军再赛一程,看看谁先到驿站如何?”

此时的老曹怎会煞了叶知秋的兴头,拨转马头欣然道:“一定奉陪。”殊不知:

落英湖畔落缤纷,有意者语有心人。

今日良言入肺腑,他朝成蛊乱心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