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镇心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二百六十一章 镇心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九族子孙永不录用,这对世代官宦之家来说,纵使留得性命,也永无出头之日,看似家财万贯尚能保得性命,然而坐吃山空,除非出海打渔去,不然终有饿死的一天,这与灭族何异!

站在大红地毯上的人无不战战兢兢,有些人接过那二十锭金子时已是手如抖糠几乎拿不住,也有人本来还想表几句忠心的,见了庆国公的下场,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明皇扫视了一下殿上,退出殿去的大臣足足三分有一。她满意地点了头问道:

“这么说,现在留在殿中的诸位大臣都是打算与朕共进退的了?”

依然无人应答。

“朕方才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从此刻起,若再有临阵退缩脱逃者,当以叛国论罪!卿等可明白了?”

陆行远高声应道:“臣虽年迈残躯,愿追随陛下,永无异心!”

陆氏一族紧跟着应道:“臣等愿追随陛下,永无异心!”声音洪亮,甚是整齐。

所有的大臣都齐声喊道:“臣等愿追随陛下,永无异心!”

三声誓言,一波高过一波,犹如浪潮翻涌,回荡在瀛泽殿上。

明皇终于浮出一丝笑容。

“朕知道,你们虽然留了下来,但多少还是有些惧怕。不过朕会让你们明白,你们的忠心必会有所回报。那些退出殿去的大臣所担的政职,可由同部同司的官员自行分担,他们的俸禄也会按分担的多少一分不少地转发给你们。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付出了多少,朕就会让你们得到多少。”

顿时大臣中有些官阶略低一些的人,面露喜色。他们往往是六部五寺中干活多俸禄少的那一部分人,眼见那些平日拿了俸禄却把活儿往下推的人离了职,自己的活儿虽然多了那么点,可到手的钱差不多能翻上一倍。

明皇又道:“除此之外,你们今日回家后,可盘点一下自己的家当,估出个数来,然后上报汇总到户部。这些钱,暂时放在你们的家中,但算是朕向预借你们的,待半年之后,朕必定以国库之银加倍奉还!”

此言一出,那些高官豪族们眼中一亮。他们本来就不在乎那些俸禄多少,这与他们的家资相比不值一提。何况太平年间谁家都有些用不上的银钱堆在库房里不见天日,如今名为征用,实则说不定明皇动都不会动,只是寻个由头过个半年就翻倍赏赐,这分明是为了留住人心的举措。要知道,碧海国库里的银子简直都快把库房给填满了,再怎么花也轮不到征用民间的份上。

明皇深知这些为官者的心思,早就备下了这两条封赏的法子,好教贫的富的都满意,不过说到底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最需要稳住人心的乃是退敌之策。

她回了御座复又坐下,缓缓说道:

“朕知道,其实你们最放心不下的,是北境的战事。不过朕早已拟好了退敌之策,卿等无须担忧。如今已是秋尽冬来,伊穆兰人逆天而行,想要以多欺少抵我金羽精锐速战速决,朕便偏偏要和他们周旋到底。只要我等固守城池,到了寒冬腊月伊穆兰人必然粮草匮乏,人困马乏,那时候他进退两难,我碧海必有胜机!”

众臣面面相觑,暗想这说得容易,可只怕还未到寒冬腊月,便已被攻破了国都,伊穆兰人敢在秋末动手,必然是胸有成竹打算在太液城过冬了的。

明皇只看了看底下众人的脸色,早是意料之中的事,又道:“诸卿可是觉得朕在纸上谈兵画饼充饥?那么朕可以清楚地与你们算一算。如今伊穆兰大军十二万兵力,我金羽营囤于国都北大营的有五万人马,南疆总督驰援白沙勇士一万人,合计六万。此外朕已在半月之前就暗中调兵遣将,将驻守于东境的琅州、楚州、西境的景州、衡州的四大将军分率一万兵力驰援,大约再过个七八日,便可抵达太液城下。虽然从兵力上比伊穆兰人还少了两万,不过敌攻我守,我碧海已占尽天时地利,只要诸卿以合为本,朕毫不担心会败给那伊穆兰人。”

众臣闻言一惊,驻守各州的兵力向来只有一两千人,何时起竟然有了一万人?且四大将军虽是领兵打仗的勇猛之将,但说到要挂帅统领却还差了那么些火候。

明皇扫视众人脸上疑惑,不由轻笑道:“你们真当朕在来仪宫中闭门不出便真的不理政事了么?清鲛公主尚在之时便与朕数次提过扩营之事以应对北境,朕虽然未允准金羽扩营,但命四州的将军暗中增兵,用意是藏锋于内不欲外露。此事朕布置得甚是机密,乃是直授军令,连兵部也是不知道的。”

众人见明皇说得有板有眼,又看陆行远的神色毫不意外,好像早已知晓此事一般,不由半信半疑。

但仍有不放心的大臣问道:“敢问陛下,那四大将军虽是营中将才,然十万大军怎可无帅,如今清鲛公主不幸薨逝,不知这帅位……”

明皇伸手止道:“卿等不必担忧,此战事关重大,乃是国运之战。朕既为国君,绝无退避三尺作壁上观之意。朕当御驾亲征,亲自到霖州统帅三军,击溃敌寇!”

瀛泽殿上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陛下不可啊,陛下!”

“陛下乃国之根本,怎可轻易移驾于沙场之上。若有差池臣等岂非万死亦难辞其咎啊?”

“陛下,国都已是危地,更何况是那霖州!陛下不如暂时移驾至南疆,以柳明嫣的白沙营,定能护陛下周全!”

御驾亲征,向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国君亲临前线,士气高昂自然是没的说,但若稍有个不慎落入敌手,那便是万劫不复的局面了。

何况你若被伊穆兰人给逮了,咱们这群留守太液的大臣借给你的银子不就血本无归了?

碧海人向来会算账,怎么都觉得要想保住账目,先得保住债主才是。

“此事朕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何况,御驾亲征的又不止朕一人!”明皇神色坚定,毫无动摇的意思。

大臣们一听,忽然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

御驾亲征的不止你一人?此话何意?

明皇缓缓地从袖中取出一份书信,递给女官示意拿下去给众人传阅。

“诸卿难道真的觉得朕是有勇无谋不知斤两之人么?苍梧国乃是我碧海国的盟国,苍梧国皇帝知晓我碧海有战事,早已送来了书信,承言只要我碧海开口,必然倾力相助。这是那温帝亲笔,诸卿可传阅看看,真也不真。”

可……可那苍梧十万大军不是已经退回万桦帝都了吗?

且堂堂太师慕云佐身死瀚江的?头舰上,不来归责我碧海国已是幸事,怎会还再肯出兵相援?

大臣们越发神情困惑。

“那苍梧李氏乃是天下闻名的仁君,且明辨是非。慕云太师遇了江难乃是天灾,非我碧海之缘由,温帝岂能不知?你们如此揣度君子之心,未免太过小鸡肚肠。身为一国之君,又怎会不明辨是非呢?他在信中写得明明白白,纵然失了慕云太师,只要伊穆兰人来犯,他愿御驾亲征,与朕并肩退敌!这一场仗,诸卿觉得朕的胜算如何呢?”

众臣听得如醉如痴,真没想到这个温帝竟然是如此仁德之君,亦或者他也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知道坐看碧海遭难便是自毁城堤,更何况清乐公主与苍梧太子刚刚结了姻亲,这样看来倒也并不是虚言。

一封书信亲不亲笔虽然众臣辨认不出,但温帝的御印却是真真切切地扣在那里不容置疑。

书信很快在殿上转了整整一圈,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觉得如释重负。怪不得明皇会如此笃定,如此看来,方才那些出殿之人真可谓鼠目寸光,远不如自己来得高瞻远瞩,当下喜色连连。

六万兵力加上四大将军的集结和苍梧国的后援,此战单是人数上已超过了伊穆兰国,更何况还是在碧海国境内开战,确实天时地利人和。听说伊穆兰国这次也是新任的小国主亲自带了兵南下,这么看来若温帝与明皇也一同带兵北上,倒很说得过去了。

陆行远是最后一个看温帝书信的人,信上言辞诚恳,毫无造作,尽显仁君本色。他默默地将书信递回到御前,没有说一句话。

明皇见殿上的氛围较之前舒缓了不少,心下略定,说道:“不过在大军动身之前,朕还有件事有些放心不下。霖州乃是北境的咽喉所在,离镰谷近在咫尺。然而自从霖州知府蔡守信被伊穆兰人杀害之后,知府之职一直都空缺。眼下大军统帅之事已定,但霖州终究缺那么一个调度之人来从旁协助于朕……”

众人一听,这是要选人顶上这个知府的空缺啊。

糟糕……如此凶险之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轮到自己头上!

当下又都把头一埋,唯恐目光撞上明皇。

“朕寻思,既然是要调度,那须得对霖州的情形了如指掌才好……”

人群中立刻有一半多人松了口气,那种与伊穆兰短兵相接的不毛之地,好多人连霖州境都不曾踏入过半步,更别说了如指掌了。

明皇眯着眼看了看下面,又道:“朕记得……礼部侍郎林乾墨……之前是任过几年霖州知府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