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三章 摇红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三章 摇红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慕云佑问,怎么才回来。那随从小声道:“听闻左太师今日朝堂上把户部的裴尚书和淞阳大营的韩将军大骂了一通,下了朝又扯住裴尚书在宫墙根儿下训了半日,说他‘对上满口阿谀,对下外宽内严,真是个锈才!’自己也气得不轻。方才回府,说是无心用膳,今日就不过来了,望大老爷莫怪。”

银泉公主听闻奇道:“秀才?此话何意?”

随从摇摇头道:“不是读书的秀才,而是铁锈的锈,左太师说了,‘如同铁钉锈在榫头里,明明是坏了,想换根新的,年头久了却又拔不出来’,实是在贬损裴尚书。”

慕云佑皱了眉,“又骂人了……这火爆脾气也不知何时能改。裴然掌着户部十数年,固然为人是有些分斤拨两盘算甚多,到底无大过,怎可说换就换。”又问:“那圣上作何论?”

“小人也问了别的大臣,说圣上还是那四字真言,”那下人忽然捋着下巴学起温帝的样子:“爱卿莫急,爱卿莫急。”

银泉公主听得扑哧一笑,四下的奴婢们也都跟着悄悄笑起来。他们口中的温帝显然脾气极好,连一群下人都能私下取笑。只有苏晓尘佯装没听见,只顾吃自己盘中的菜。

但圣上终究是圣上,慕云佑强板着脸说:“放肆!休得无礼!”却也忍不住嘴角一丝笑意,笑容未毕,又叹了口气:“我才数月不在朝上,他便脾气见长了……”

樟仁宫常青殿上,烛影摇红,温帝斜着身子靠在软榻上,问道:“你深夜进宫,就是为了说这些?”

此时阶下正跪着一名华冠少年,听到温帝漫不经心地这样问,心里有些急了,忙回道:“父皇,今日朝堂之事孩儿冷眼瞧得一清二楚,分明是左太师盛气凌人,想要乾纲独断,这才当众羞辱大臣,裴尚书好歹是一品大员,韩将军也是世袭的爵子,如今他想骂就骂,在他慕云氏眼中,可有朝纲,可有父皇?!”

少年年纪不大,说出来的话,却句句上纲上线,如铁丝一般,箍得人必须严阵以待。

温帝听了,示意那少年上前。

“我儿,你已经长大了,开始明辨是非了,父皇很高兴。只是慕云氏智冠天下,又是开国的世勋,历代忠良。你怎好这样去评论左太师?况且他母亲黎太君和朕的生母庄顺太后是亲生的姊妹,论辈分你也该叫他一声伯伯,怎可如此不知礼数。你如今已受封太子,也是未来的储君,更应当谨言慎行,不可出言莽撞,招惹非议。父皇且问你,当初慕云一族是如何替我李氏打下江山的?”

太子又拜倒在地,脸做愁容:“父皇,儿臣知道,当年高祖是拜慕云氏为军师,确是神谋鬼算,拿了不少城池。但他慕云氏再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无我渑州李氏身居一方节度使,有钱粮有兵甲,他怎能成事?况且建朝以来我李氏待他世代恩宽,尊宠有加。反倒是他们,尤其是那慕云佐……”

话刚出口,抬头看到温帝投来责备的眼神,不情愿地改口道:“尤其是那慕云佐……伯伯……颐指气使,目中无人。今日朝上父皇也见了,皆是父皇素日过于仁厚,方有他那如今的气焰!”说完仍是余气未消,闷闷不乐。

温帝听了不怒反笑,伸出手去在太子的额头上轻弹了一下:“你倒是敢说,说到最后,竟是朕的过错了。你说他慕云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朕且问你,当初有钱粮的豪族不只我渑州李氏,还有那庆州崔氏,高州柳氏,丰州殷氏,强敌环伺。若论势大,漳州常氏已占江山三分有一,为何慕云氏视如无物独来投我李氏呢?”

太子一听,脸憋得通红,半晌方道:“不是孩儿不知,只怕说了父皇要恼!”

温帝不禁莞尔:“方夸你敢说,要你说时又怕了?也罢,有些话父皇替你说。我李氏虽是豪族,近系通婚颇多,自古族中子弟多有智亏体弱之症,历代先帝也是宽仁多过睿智。此事天下皆知,朝中却无人敢提。你不就是想说慕云氏觉得我李氏不如他家脑子好使,身子又弱,打下江山日后好容易掌控朝局,看似李氏的江山,实际上却是他慕云家的。是不是?”

太子低头沉默不语。

这是连街头百姓都能看懂的事儿,朝中却是一方谁也不敢越步的雷池。大家口中称颂历代先帝都是仁君,以仁义治天下。可身为李氏儿郎,自己再清楚不过了。什么仁君……说得难听点,那就是除了脾气好点儿,别的一无是处的意思。

但再看那慕云氏,足智多谋,莫说李氏远不能及,纵观天下也无出其右。苍梧国能保国泰民安,阻伊穆兰国之虎视,交碧海国于互助,也是慕云氏之功劳,自己并非不知。可月暗星明,君弱臣悍,每每想到这里,太子李重延就觉得身为李氏皇裔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温帝又缓缓说道:“自古善谋者胜,远谋者兴。慕云氏固然是看我李氏智短,但更看我族秉性温厚,投桃报李,日后能得长久。况且能者多劳,他殚精竭虑护朕江山,操心甚多,朕反而乐得轻松。他偶尔发点脾气,又能算什么。你个小孩子家,不要总来取闹,反伤了大人们的和气。”

太子仍有不甘,“可是……”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

温帝靠近太子稚嫩的脸庞,问:“这么说吧,你觉得父皇与先帝们比如何?”太子道:“并非孩儿阿谀之言,孩儿觉得父皇不仅毫无智亏之症,而且深谋远虑,远胜过历代先帝,只是朝堂上父皇却总不做主,任由那慕云佐……伯伯横行。孩儿实在是不解。”

温帝露出一丝微笑:“你知道朕不糊涂就行了,有些事不可意气用事。夜也深了,快去歇息吧。过些日就要出使碧海了,好好准备一下,这才是你的正事儿!记住,朕要的,是代代延绵,而不只是一世的江山!”

太子低低地应了一声:“是!”

苏晓尘出了太师府已是深夜,正要骑马回烟波大街,康叔早备着车候在那里。

“老爷说公子必定喝了酒,不让骑马。”

苏晓尘看着康叔一脸的坚定,乖乖地上了车。他紧紧捂住胸口,心思都在怀里。上车坐定,苏晓尘方揭开衣怀拿出一个锦面书盒。盒中放了三卷书典,奔逸的隶书印着两个字:《云策》。

这是方才用罢晚饭佑伯伯转入书房后亲手交给自己的。回想起他接过书盒时,从未见佑伯伯神情如此,自己想问又不

知该如何问起。

“尘儿,这是以我毕生所学写下的策本,以你的资质,加以时日,必可融会贯通,你要小心保存,勿轻易外传。”

“佑伯伯,如此贵重之物,孩儿怎可领受?待孩儿借阅一段时日,从碧海国回来后就还给伯伯。有读不懂的地方,还要伯伯教我呢。”

慕云佑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他无须多言。

“尘儿,伯伯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事事如意,唯独缺憾子嗣一事,迄今膝下无儿。近年来身体越来越不好,想到可承衣钵之人也惟有尘儿了。你秉性纯良,天资聪颖,实是不可多得的英才。男儿当以天下为己任,伯伯将《云策》传你,是希望你将来能为苍梧国建功立业,造化苍生,也并非只为一己私心。”

苏晓尘忽然感到空气无比凝重,试探地问道:“伯伯,可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慕云佑并不作答,慢慢踱到窗边,幽幽地说道:“尘儿,以前伯伯教导你大丈夫当如何为人处世可还记得?”

苏晓尘答道:“记得。伯伯教导说,大丈夫当明辨是非,善恶分明,方可浩然正气立于世间。”

“那时你还小,这些纲常人伦是要牢记于心的。只是如今你大了,应该看到有些事,也不是非黑即白,伯伯希望你将来再看世间时,忘了伯伯说过的话,不要单以对错而论。”

“忘了伯伯说过的话?”苏晓尘有些懵懂。

慕云佑继续说道:“万事万物本无是非。人有了执念,才有了对错。对错看上去水火不容,实是相依相至的。比如对你而言是对的,对他人而言可能就是错的,所以,为人切不可偏执。”

苏晓尘问:“那当如何而论?”

慕云佑有些自嘲地笑道:“以前曾有一人,说我善谋不善断,其实并非我不善断,而是不愿。既无对错,何须要断?我只凭本心行事,于心无碍,天地和气,自然不用纠结是非对错了。”

苏晓尘有些似懂非懂,听得这话觉得十分禅意,出神地哦了一声。又在想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这样居高临下地评价佑伯伯,。

慕云佑转过身来,呵呵一笑:“好了,说太多你这年纪也还听不懂,只记住伯伯的话便是,将来自有领悟之时。另外,伯伯还要托付你一件事。此次你陪太子出行,长途跋涉,甚是辛苦,到了碧海国,也要帮伯伯照顾好伯母。”

苏晓尘奇道:“碧海国不是公主殿下的母国么?荣归故里,哪有孩儿照顾公主殿下之理?”

慕云佑淡淡说道:“尘儿说的不错,伯伯是有些多虑了。伯伯是想,公主虽是碧海国人,到底离了二十四载,物是人非。你是素日里可亲近信任的孩子。若有什么事需要照应,你要替伯伯好好保护她。她也是一个可怜之人……”说到最后一句,已悄不可闻。

苏晓尘不明白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的郑重和托付。也许数年之后会恍然大悟,但此时此刻,他仍然毫无头绪,也只好认真地点了点头,把《云策》揣入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