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毒计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毒计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公子这话问得好,没有粮草我们确实不敢,但苏利国主率着士兵刚出城时,便遇到了些变故。”

“有何变故?”

“国主刚出城,就遇到了刃族的士兵来探报,说刚从碧海国探得消息,碧海的粮草正从四面八方往太液国都郊外的粮仓运去。那碧海的稻米一年三熟,此时恰逢头一茬稻米收割完毕。”

“碧海的稻米一年三熟不假,论季节倒也是收割之季......”苏晓尘迟疑道,他听着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温和不理会他的迟疑,又说道:“那探报的士兵称,太液国都只在霖州境之南不过百里之距,倘若一夜奔袭便可到达。苏利国主听了,暗觉不用攻城只需掠夺城外的粮仓,离霖州又近在咫尺,颇有些动了南下的念头,只是这样大的行军是出于临时起意,并未探得虚实,所以心中不决。”

苏晓尘摇摇头道:“我不是碧海之人,可我曾细看过碧海国的疆域地图,那太液国都到霖州界南之间是百里之距不错,但沼泽之地甚多,并非一马平川。你们伊穆兰的铁骑想要一夜奔袭,是绝无可能的。”

温和叹了口气道:“可惜那时国主跟前没有像公子这般的谋士来进言啊。苏利国主本是个智勇双全之人,他也觉得敌情莫测,不敢轻定。这时又来了新的探报又道,说运往太液国都的粮草甚多,都是尚未入仓的新粮,数量之多怕是五万军马恐怕也无法全部搬完,须得至少十万兵力才够。国主听后,更为心动,但仍是疑心有诈。这时,旁边有谋士说道,既然国中尚有七万兵力,只是屯在沙柯耶大都也是需要供养,若能南下会师一同劫了粮草,不仅可以搬回所有粮食,这十二万兵力的沿途供应也全然不愁,且如此众众雄师,即使有诈,碧海又如何能敌?不足为惧。”

苏晓尘笑道:“这士兵这般伶牙俐齿,哪里像个探报的,这谋士也是该打,听风便是雨。”

温和十分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不愧是在慕云氏门下受教多年,只是听了这只字片语便听出了蹊跷来。可惜……可惜苏利国主当时已是粮草将尽,心乱如麻。其他帐下的谋士又纷纷进言,碧海素来兵甲匮缺,苍梧隔着瀚江远在西境鞭长莫及,只要出兵神速,怎么想都是万无一失。

苏利国主听后,想着我伊穆兰十数万之众每日尽受挨饿之苦,于心不忍,再三犹豫后,决意铤而走险。

他先是命驻扎于沙柯耶大都的七万兵马即刻集结,尽快与前军汇合。那时,家兄不在军中,听闻士兵飞报调兵南下,觉得其中蹊跷。然而事出太过突然,家兄已来不及劝阻前军的军势,只好以大巫神的身份借口称此战有凶兆,勉强将七万人马中的两万暂缓发兵,实则是想在后方接应以防不测。”

苏晓尘一皱眉,问道:“这么说,这探报的士兵有诈?可是伪报之计?”

“公子好聪明,正是伪报。这士兵是苍梧国的奸细,意在诱使苏利国主将军势增至十万,国主中计之后莫说太液国都,就连霖州界都未进入,便在交界的镰谷发生了毒金之战……”温和说得神色黯淡,不禁嗟叹起来。

“毒金之战之前,还有这样的缘故?这究竟是谁设下的计策……”苏晓尘原以为对这段往事已是了如指掌,不料忽然听到了这些,觉得背后隐情甚多。

“本来只是五万的军势,国主打算抢完霖州便赶紧着将粮草带回去救济平民,不会恋战。结果这样一通伪报,四两拨千斤地将伊穆兰与碧海陷于对阵之势。且不说有这毒金之战,便是没有毒金,我十二万铁骑若遇到那沼泽地,也要折损不少,倘若再待到了太液国都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刚收割完的粮草运到,便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到那时,在沙柯耶城翘首相盼的平民百姓们怕是也全都要饿死了。如此周全又狠毒的计谋,不是智冠天下的慕云氏,还能出自谁之手呢?”温和说完,饮罢杯中的茶,又自斟了一杯。

苏晓尘的脑袋忽然嗡地一声,慕云氏?

温和这一席话,是将毒金之战的始因直指为当年慕云三太师的谋划?!

这怎么可能?分明是碧海得知伊穆兰铁骑南下太液,国中无兵,无奈之下才八百里加急求救于苍梧国的慕云三太师。此事天下皆知,如何就变成了慕云氏伪报于伊穆兰在先,而后以金山之策献于碧海退敌了?

苏晓尘口中喃喃地念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然而越是念着,他越是涔涔汗下。

对慕云氏的计谋,他太了解了。

......《云策》有云:伪报之计,以伪诱真,以报为隐。

大意是,以敌人最渴望的东西作为伪报的内容,以伪报的时机掩盖计策的动机。

伊穆兰最想要的是粮食,于是以粮车的伪报诱之,这便是以伪诱真。

伪报之策的策应之时往往是连环数局之后。在这个谋局中,金山之策看似是一策,其实不过是先前设下的谋局中最后的一步罢了。

倘若伪报之后慕云氏便对碧海置之不理,纵然碧海无力反攻,大不了像朱芷凌说的那样,将太液国都一丢,先避祸于南疆,也不至于亡国,伊穆兰大军十二万已无粮草,面对国都空城一座,要么就地饿死,要么就折损于回国的沼泽地中,如此重创,必是灭顶之灾。

可慕云三太师偏偏要出一道金山之策,只毒损伊穆兰半数兵力,又几乎掏空了碧海的国库,这分明是担心伊穆兰一旦灭国,碧海将再无桎梏,他日国力强盛后生出胜过苍梧国的忧患来,所以留下伊穆兰六万兵力苟延残喘,为的就是日后能牵制碧海国。

以伊穆兰之勇拖滞碧海,以碧海之疆抵御伊穆兰,如此渔利的目的并不难理解。然而倘若鹬蚌不争,便无从渔利。所以只有先诱使伊穆兰南下在先,后救碧海于危难之间,苍梧才能两方获利,这才是毒金之战的本来目的。

苏晓尘觉得自己的心不断地往下沉。

佑伯伯……你一定是知道这些的,只是你不愿意教我,你不屑于教我这样的计策才没有说,对不对?

世上都说你善谋而不善断,其实不是你不善,是你不愿。如此阴毒之计,你只是不愿去断,可定下计策的慕云铎老太师,是你的父亲,

又如何能出言毁他,诟他?

苏晓尘呆坐在哪里,脑中犹如千军万马在呐喊一般,耳边仿佛听到那十二万铁骑临死前的痛苦哀嚎。

温和幽幽地说道:“慕云氏的计策,公子想必是最清楚的。请公子细想,我伊穆兰大军南下,前后不过两个月的光景,真若是碧海得了探报,求助于苍梧国,再拟策献策,再炼毒炼金运往镰谷,如何能来得及。”

苏晓尘茫然道:“我听说是伊穆兰夜袭了碧海的商队,有一人拼死逃脱,才将此事上奏了碧海明皇。”

温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公子,我伊穆兰血族的铁骑一旦出马便不会有失手的时候,况且区区五十三人的碧海商队,又手无寸铁,怎会让一人逃脱?”

苏晓尘惊呼道:“你……你是说,连逃得性命通风报信给碧海明皇的那个人都是慕云老太师派去的伪报?”

“若非如此,区区两个月如何能来得及,慕云氏常年在我沙柯耶大都、太液国都和霖州地界都伏下细作,只怕那年夜袭碧海商队之时,慕云铎就早已派人入了太液国都,谎称我伊穆兰南下,就连那金山之策和毒杀我伊穆兰铁骑的毒液也是早就拟好了和提前备下的吧。”

算好时机对碧海同时进行伪报,假传伊穆兰来攻的信息,掩盖了驱虎吞狼的动机,这便是以报为隐。

好一个墨香一刻,算无遗策!这出伪报之策的分寸拿捏,已是炉火纯青,若说不是慕云三太师的计策,还有谁能得此绝计。

温和见苏晓尘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知道他已是心神大乱,将他面前的那杯已是全凉的黑岩青针推了一推道:“公子,这茶已是全凉了,正合当饮之时。”

苏晓尘木然举杯,一口饮尽,此茶清冽飘香,味道与壶梁阁中所饮的黑岩青针毫无差异,然而此时的他脑中想的只有伪报之策,已混不知滋味。

温和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慕云氏的这些细作着实厉害,他们扮做碧海商人,潜入我伊穆兰国。这才能有机会策反了个别伊穆兰的士兵为其所用。毒金之战后,我兄长察觉道真相,便严查暗访,果然发现上城中混入了不少细作。后来,我兄长将计就计,故意留着他们在城中,又严加防范,所以他们只能入得沙柯耶的上城的头几层,连中城都去不了,无甚要紧。这些年来,慕云佑便靠着这些细作得来的一鳞半爪的情报以为知晓了伊穆兰的一切。直到慕云佑死了之后,我们才将那些细作捉了,公子如若不信,不妨去中城的牢狱中探一探他们,看看说的是不是真的。”

苏晓尘是知道佑伯伯的这些细作的,也曾听他说过近年来细作传来的消息总是越来越不详尽,原来有这样的缘故。其实又何须去牢狱中探这些人的虚实,慕云之策中伪报本就是常用之策,当年辅佐李氏平定天下时,慕云氏更是巧用了各种伪报离间之策,才巧取豪夺了城池无数,手法与这金山之策如出一辙。

苏晓尘深得慕云佑军略的真传,温和这一番话说下来,又将他在《云策》中所习的兵法一一验证,实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