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五章 出使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五章 出使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37:44 来源:笔趣阁

说实话,他每次见太子都有点头皮发硬,尽管年龄相仿,但骨子里和太子总不太相投。当然,他不过是区区官宦家的外戚小子,与那举手投足都傲气十足的太子如何能比。好在只是名份上的伴读,路上又不会真的要读书写字,顶多陪着聊天解闷罢了。想到这里,苏晓尘不禁心中一阵松快,仔仔细细地把案上的《云策》用布包好,打算塞进行李中路上好好读一读。

忽然窗外一声清脆的女声:“哥,看你还挺乐呵的呢。你这一走,我真是要闷死了。”

苏晓尘头也不回地笑:“你还有闷的时候?你这样鬼灵精怪,我走了不过是少个被捉弄的人,大概康叔是要倒霉了。”

叶茵上一刻还在屋外,这一刻就忽然跳到苏晓尘的面前,一脸诡笑地说:“索性,让爹爹再加一个太子伴读,我女扮男装跟你一起去好不好?”

“好啊,你若能说得动舅舅,我没意见啊。”

叶茵抱怨道:“这不是要你帮忙想计策嘛,佑伯伯教了你那么多。你就不能想一条出来对付一下爹。”

“佑伯伯教的可都是国之大策,哪会教这种障人眼目的小把戏。”

“这要障谁的眼目啊?”窗外叶知秋的声音响起,唬得叶茵直接从后堂跑了,论脑筋她不如哥哥,论拿哥哥顶包那可是顶惯了的。

叶知秋也懒得理会女儿,进屋见苏晓尘已打包完行李,想起这十余年中这孩子从未离过自己身边,不由生出几分怜惜,叹道:“你这便要远行了,说起来你都十六岁了,舅舅我本没什么可以要交代的。只是你舅母要我多说几句,其实都是些妇人的唠叨,不听也罢。要知道我似你这般年纪的时候,早已游历过大江南北了。须知男儿不出门,眼光始终是放不开的。”

苏晓尘笑道:“孩儿知道舅舅是对孩儿放心才不愿多说的,不过孩儿这第一次出远门,不似舅舅见多识广。临行前若能给孩儿多些教诲,孩儿心里也能踏实些。”

叶知秋眯着眼睛看了苏晓尘一会儿,慈笑道:“也罢,你去了碧海咱们爷儿俩就要有好一阵子见不上了,是该多闲话几句。”说完,自在窗前坐下。苏晓尘忙斟上一杯热茶,问道:“舅舅应该去过很多次碧海国了吧?”

“大约有个四五次了,自任了尚书之后走动反而少了。那碧海国与我国以瀚江为界,风土人情可是大不相同,每次都让人流连忘返啊。”

“真的吗?是怎样个不相同呢?”苏晓尘大有兴趣。

“比起苍梧国丛林密布,山峦层叠。碧海国则是千湖万岛,一片水乡。单说这瀑布,就是各有风情。苍梧国的瀑布多是高山曲涧,飞流直下,形似白烟银链。碧海国却是湖水满溢而出,状如万匹素缟,横泼如镜。只说这刚入滨州界内的落英湖边的瀑布便能连绵数里,势如万马奔腾,壮观无比啊。”

苏晓尘听得有些恍惚,数里长的瀑布,那得有多大,真恨不得立刻就能看到。说起来,舅舅素日闲暇时几乎足不出户,连舅母去郊外玉窦寺进个香,让他陪着去他

都嫌远,还真没看出有游历山水风光的喜好。

“这个瀑布离驿道不远,入了滨州往北走个几里地就可以看到。每次去碧海,我都会在那儿看一看,上一次还是……嗨,我与你说这些陈年旧事做什么。说起教诲,舅舅倒还真想起件要紧事要叮嘱你,你仔细听好了。”

苏晓尘忙收了思绪,老老实实地看着舅舅。

“这次出行随行的是羽林军的曹将军。人虽然耿直,但就是有点不够……不够机敏。你随行太子,最重要的是保住太子的安危。舅舅问你,如果出了什么危险,什么地方是最安全的?”

苏晓尘想了想,说:“自然是曹将军身边。”

“不错!他随行御甲两千人,他所在之处,才是太子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你要时刻警惕,想办法不要让曹将军离了太子,或者让太子离了曹将军。你虽年幼,有御赐的墨叶衫青玉冠,关键时刻你出面说话,他不会当成耳旁风的。”

苏晓尘点了点头,应道:“孩儿记下了!”

叶知秋满意地望着他,微笑中大有深意。

横泼如镜的瀑布……苏晓尘遐想得不禁都呆了。

入秋过后没多久,便是使团出发的日子了。

这一日,樟仁宫宫门大开,万民齐聚。温帝李厚琮亲率文武百官送出使团至含元殿外的盘云门。吉时一到,金钟三击,盘云门中先缓步走出一人,正是苍梧国当朝太子李重延,身后跟着的是使团浩浩荡荡的队伍。

只见他头戴云丝玛瑙镶金冠,身着朱色金纹锦袍,肩披青色貂绒大氅,绣着龙栖幽谷万松图,手执温帝御赐的紫金铜叶旌,上刻古梧常青藤纹。少年身姿挺拔,如柏迎风,看得百姓们纷纷喝彩称颂。

苏晓尘跟在队伍的后面,忍不住东张西望,却被站在含元殿外的叶知秋瞪了一眼,赶紧缩回了脑袋。这时,他远远看见盘云门边有俩个熟悉的身影。

是佑伯伯和银泉公主!

咦,佑伯伯身子竟大好了么?还是强撑着来送别公主的?

苏晓尘看到俩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而且脸色都不大好看。苏晓尘心下正疑惑,忽见公主一脸愠色,拂袖上了车辇。

不对,这不是佑伯伯!苏晓尘惊觉之时,脚下已随着队伍走到那人跟前。苏晓尘恭恭敬敬地深躬一揖道:“苏晓尘拜见左太师。”

慕云佐转头一看,是苏晓尘,全然懒得搭理。这小子以往来太师府的时候就懒得搭理,偏偏兄长又喜欢他得很,自己也曾劝过,对一小吏之子那么好做什么,又不是亲生儿子。对,要不是朱玉潇!大哥怎么会连个亲生儿子也没有!

想到朱玉潇,慕云佐刚压下的怒气几乎又要翻腾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苏晓尘赶紧走。

苏晓尘见势便溜了。心想,都是一个妈生的,长得也一模一样,怎么性情就这么大不同呢,真是多一刻也不想呆在一起。

队伍如长蛇般穿过盘云门、承露门、迎曦门、崇景门,最后出了百泰门,往东边一拐,掩入山林看不见了。温帝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般:“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身后的叶知秋听了,心里也是一样的叹道:“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谁的江山社稷呢……

苍梧国一路向东,要穿过江州、湘州、泾州、渡过瀚江,才得入碧海国境。这一路上羽林军两千,随行官员要员两百,伙夫车夫侍从三四百,小三千人的队伍,是怎么都走不快的。好在太子不催,公主不急,大家游山玩水,逛吃逛吃,倒也快乐。

沿途地方衙门都是视同圣上亲临,捧了最好的山珍美肴到宾馆来孝敬太子。什么茗岚山的莺舌草炖鹿脯、临化城的十菇烩牛髓,更有各种名点小吃,每日络绎不绝地送来从不重样,直吃得众人油光满面。

其中泾州的知府最绝,辖内的慈方古镇上有一户专做千层芙蓉栗子酥的人家,前后八代传人,已做了有两百年。知府差人连摊子带人直接用车拉到了宾馆,现铺现捏现炸,吃个新鲜热乎。

苏晓尘也沾了光,那些官员个个都是些人精,见他是太子伴读,与太子寸步不离,更是殷勤,少谁也少不了他的一份。这不过半月,苏晓尘觉得自己的腰都粗了。

太子李重延这一路皆是一副储君的架势,每过州府见了官员都要装模作样问上几句民生民情。官员们看他年轻,猜他不经事,凡事都挑面儿里好看的说,哄得他开心也就过去了。不料太子虽然没什么经验,自小长在宫里,察言观色却是老手,猜到了官员的心思。怎奈自己肚中确实见识不够,与官员说话说不到实处。一想到此时倒也罢了,待到了太液城若也被小觑了去,岂不没了颜面,心下颇为闷闷不乐。

身边随行的礼部官员里有一个的老生,名唤荀圭,看在眼里,趁机附上来悄声说,殿下,此事不难。

“使团中随臣有文有武,倘若每日傍晚时分开设讲坛,每次选数人谈天下事,待到了碧海国都之日,学问必能大有长进。”

“荀大夫此言甚好,那就请荀大夫操办此事吧。”太子忽然觉得这也许是个办法。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荀圭年岁虽长,位居不过礼部中六品的一个主事,拼得几十年资历才博得叶知秋平日里客气称他一声荀大人。如今荀大人变荀大夫,还是承太子金口。荀圭听得眼中放光,瞬间觉得自己是大器晚成四个字的最好诠释,精神抖擞地领命就去了。其实太子就是信口一说,哪里就当真了。

在“荀大夫”的辛勤奔波下,讲坛开设得很顺利,为示礼贤爱学,太子下令有意者不论身份,皆可入帐听讲。其实哪里有那么多人爱听,不过是给太子凑个趣儿,说的也都是些风土人情,无关紧要。太子眼见才第一日讲坛就要沦为茶话会,哭笑不得,一眼瞥见苏晓尘在侧,令他另开题目重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