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三百四十五章 玺印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三百四十五章 玺印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明皇见到了朱芷潋,一时心中有了些起伏,但很快又稳住了心境。看到女儿一切安好,母亲脸上独有的那份神色渐渐退去,随之而来的依然是一方国君的气势。

“既然今日已齐聚于此,那么该办的事儿,就都办了吧。”明皇淡淡地说道。

两国交戈,两败俱伤。这局面,只要不瞎谁都看得见,然而胜利者哪怕只是以微弱优势制胜,也是胜利者。败了,就只能任人鱼肉。

肯缔结罢兵的合约是建立在明皇自愿退位的前提之下,这一点苏佑前几日已经委婉地向明皇提及。

明皇丝毫不以为然,倒不如说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换成是她只怕还会逼得更狠一些------难道不该赐一壶毒酒么?

苏佑在说完请明皇宣诏退位的条件之后,又附上了许多细节,包括退位之后可以让碧海国继续尊明皇为上明皇,可以保留在位时的一切皇室优待,除了居所之殿得挪个地儿。因为根据温兰的坚持,伊穆兰人将会把沐恩院中的一部分另兴土木建成新的宫殿,专供上明皇起居。

明皇对这些话是何含义心知肚明。

苏佑之所以加上这些优待的条件,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想尽量缓和与自己的关系,或者说他心里是暗中寄希望于自己可以反过来从中斡旋,修复他和潋儿的关系。而温兰另兴土木摆明了是想让自己远离那些密道。

沐恩院……肯放心让自己住到那里去,想必温兰对那里是了如指掌,也许……那里就是他这些年潜藏的居所也未可知。

不过说实话,明皇确实有些诧异温兰没有对自己追击到底。

她细细观过温兰的面相,断定此人是个做事决绝,斩草必除根之人。那么肯尊自己为上明皇,岂不是太意外了?

她虽然事先已经预备了底牌来保自己性命,然而还不等她亮出底牌,温兰就已经迁就了苏佑的意思,肯放过自己,实在有些奇怪。

不管怎样,现在的情形看似碧海已经落败,其实并不然。

按明皇心中的谋算,清鲛虽然已死,清乐与清洋依然活着。

这会是个奇妙的互相制衡局面。

自己与清洋一日安泰,清乐就只是个苍梧国的太子妃,对温兰毫无威胁。但一旦自己母女二人出了什么意外,碧海之主的名分便会顺理成章地转到清乐的头上,那么形势便大不同了。

温帝李厚琮对碧海国土向来垂涎三尺,伊穆兰人现在又是强弩之末,温帝现在未入战局不过是之前想坐山观虎斗,且没有自己对瀚江边上的大小战舰下达旨意他也过不了江来。若是碧海生变清乐承了帝祚,李厚琮借清乐这碧海之主的名分起兵,瀚江边上的那些大小战舰势必一呼百应载他过江来,这是伊穆兰人现在无力承受的结果。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自己现在秘密传诏去苍梧国将帝位让于清乐,让她求助温帝发兵救援,那么自己和清洋的存在就会变得多余,不等救兵到,就已必死无疑了。

所以,这个制衡关系很奇妙。

远在苍梧的清乐是自己和清洋的保命符,而自己则成了温兰抵挡苍梧大军过江的挡箭牌。

这个平衡力度若能把握好,足以为清洋争取到必要的时日以伺机反扑,何况还有一个痴情的国主女婿挡在中间,不可谓不方便之极。

而把握这样的政治力度对明皇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之事,又有什么难的呢?

所以明皇现在的心里很笃定,退位的同时她传位于清洋,虽然比起以前在位时,自己手中可掌控的权力大减,但依然可以在太液城中暗中庇护女儿,提点她一些人和事都不在话下。

从结果上来看,与之前的生活改变大约只是监国从清鲛换成了清洋,自己又可以回到原先懒居深宫的日子了。

嗯……回头要跟这个未来的国主女婿提一句,来仪宫可以不住,金缕香是要带走的。这点点的要求,想来他也不会不同意。

想到这里,明皇气定神闲望向苏佑和温兰那边,明明自己是等着被鱼肉的一方,却没有显出丝毫落败的气息。

缔盟的国书是早已拟好的,上面所陈条款也基本都与之前苏佑告诉过明皇的内容没什么两样。温兰则很配合地还在那些优待条件之后又加了一些额外的内容,其内容的优渥几乎让人要忘了他是个怎样咄咄逼人的角色,而苏佑的脸色也确实因为这些内容变得舒缓了不少。

朱芷潋仔细地在一旁看着那些国书条款,说实话,这已比她预期的要好不少。

至少……至少母亲没有大碍,这就好……

欣喜之下,她忍不住向苏佑投去一个眼神,略略有那么一点感激的意思。

碧海旧臣们在一旁瞥见国书,也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明皇退位,清洋即位,碧海依旧,山河依旧。

看来这步棋是赌对了!

自己不会背上遗臭万年的降敌骂名,取而代之的将是流芳百世的固守国都的忠义节操。

众臣又都暗叹,陆氏不愧是陆氏,对风向的判断的确要比自己高明出不知道多少倍,看来以后根本就不需要去挖空心思多想什么,只管跟在陆氏后面就对了!

可说起来怎么那个陆行远反而犯了傻呢?

嗯,九十了,老糊涂了呗,不提也罢……

自己反正是活不到九十的,所以一辈子都不会犯糊涂,不错不错。

条约中唯一有了分歧又之前不曾提到的,就是关于国界的划分。

温兰提出,要将霖州界整个划归为伊穆兰的国土。

骤然提出的这一条,苏佑也始料未及。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温兰一定是故意选在这样的时机上提出来的。

如果之前便在伊穆兰内部商议,苏佑一定会持反对的态度,珲英则会因为无关痛痒而继续支持苏佑。那么只有在缔约时忽然来这么一手,让苏佑措不及防才好。

果然,温兰这么一提,珲英那优柔寡断的性子立刻犹豫了起来,她看着苏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祁楚则在祁烈的耳边悄声道:“霖州划归了伊穆兰,这到时候很好。”她心里惦着她的那个村子,琢磨着若是归了伊穆兰国境,当然要胜过小心翼翼在碧海国中。何况将来宝坻城也会是血族的,从那村子快马赶向宝坻城的话,一日足矣,到时候两边轮流住,哪边住厌了就换一边,岂不爽快。

但明皇毕竟老辣,沉吟了片刻便说:“既然这一条各执己见,不妨暂且搁置,现在霖州已是废土一堆,不管划归哪里,短期内都不会有什么起色,须得重新修筑整饬。其实现在比霖州紧要的事还有不少,何不维持现状,待将来再做商议呢?”

温兰脑中一转,这说得倒是很有道理,眼下霖州重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全无利益可获,归了伊穆兰,那么修筑之事自然也就归到了自己头上。这种苦差事不如先丢给碧海,让他们一切整修完之后,再争过来便是。何况到了那时,明皇早就由朱玉澹变成了朱芷潋,小妮子怎么说也比她母亲要来得好对付,那时再议此事岂不更加手到擒来?

各怀鬼胎之下,竟然连划定国界的这等大事都迎刃而解。

一切议定之后,便须盖上两国的玺印。

伊穆兰国的玉玺自然是温兰早就替苏佑备好的,碧海国的玺印却不在明皇身边。

“在来仪宫。”明皇淡淡地答了一句。

温兰知道在来仪宫,这他潜伏城中时就听来仪宫的宫女说起过。但他无论潜入来仪宫多少次,也没有发现那方玉玺。太液城落城之后,他让温和带人去宫中搜罗宫女和簪钗水粉送去给朱芷潋的同时,还暗中叮嘱他好好搜遍每个角落,看看有没有玉玺的蛛丝马迹。

结果当然是没有。

温兰对明皇说道:“可是国书上若无玺印,便生不得效,若是在来仪宫,还望明皇将玉玺置于宫中何处晓知于我,我这便派人去来仪宫取来。”

明皇冷笑一声:“玉玺所置乃是碧海国天大的机密,全凭我碧海女帝代代口口相传,便是先前的监国清鲛,朕也不曾口授于她,怎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告诉你这样一个不相干的人?”

此话说得毫不客气,温兰面皮一红,待要发作,被苏佑一个眼神制止。

“那按你的意思,要怎样才肯说?”

“女儿,附耳过来,让母亲告诉你。”

温兰再不爽,也只好忍了下去。他眼看着明皇在朱芷潋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句,只见朱芷潋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末了,她转过身来高声说道:“母皇旨意,我碧海国的玉玺不可出来仪宫,若要玺印,可由我持国书去宫中,盖完印后再将国书拿过来。”

“不可!”温兰比谁都知道来仪宫是个什么地方,如此狡兔三窟之地,怎可轻易放朱芷潋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