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纳降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三百四十一章 纳降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书友们,中秋快乐!纵横网有中秋抽奖活动,新注册用户送币送礼品送红包~不容错过喔~

* * * * * *

自古以来,国都沦陷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群雄并起,尤其是国君还落入敌手的情况下。

或是各地有力的节度使趁机分割为据,自立为王,建一方小朝廷。或是旁系的宗亲打着复国保皇的旗号,另择国都延了帝裔。又或是那些寻常的农民百姓,口称神教,聚众成势,见着哪里空虚便打劫哪里,四方流窜。

然而这些事在碧海国一概皆无。

这与其国制的特殊无不关系。在历史上以商为盟,以盟合国虽然有过先例,却极是少见,其中女帝承袭者更是绝无仅有。

碧海建国之前,岛村自治,互不侵扰,已相安无事数百年。男不多寿,使得兵甲不盛,难成规模,相对地也就减少了纷争的可能。建国后,初代明皇朱兰淳集权于一身,虽有数州委任的节度使,但各自手中可动用的兵力至多不过数千。国都陷落之后,各方势力即便想要择机另立门户,也没有这个实力。

说到旁系的宗亲,更是从一开始便被压制得毫无出头之日。朱兰淳本身是朱氏嫡出的后代,对庶出的兄弟姐妹管教得极严厉,不是将他们当成联姻的工具嫁往他国,就是赐婚于毫无实权的富贵名门,连饮食起居上都与皇室嫡系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分,七角兰花缀不缀边一事,就可见一斑。如柳明嫣这般随母入了南疆的,甚至连姓都须改了去,移花接木的念头想都别想。

至于那些百姓们,长寿的是女人,许多渔村的祠堂中供奉母系的牌位要多过父系,一族之长中往往也是德高望重的女族长居多,这从家风治理上就比男人多了几分安分守己的传统。何况碧海人天生就比较安于现状,只要能吃饱喝足活到四十多岁无疾而终,何人称王何人寇,是不大关心的。

所以这三分土七分水的碧海国,对伊穆兰人能同仇敌忾的最多也就是三分土的这部分疆域中的百姓,那七分水域中偏远一些的地区,甚至连国都沦陷的消息可能都还不知道。

以陆氏一族为首的碧海投诚派很快便得到了伊穆兰人的认可,这其中固然有鸿胪寺卿陆文骥绝佳的口才起了作用,更主要的是以苏佑为首的几个重要人物对来降一事都显得十分欢迎。

整场交涉顺利得甚至让陆文骥感到对方是不是有点守株待兔的意思……

多少官员来降,如何降,如何迎接伊穆兰大军入国都,陆文骥都准备得十分充分,面对温兰的询问也是对答如流。

只有一件事,当陆文骥趁势提出探望被关押的明皇时,也许是陆文骥那小小的忠诚心忽然触发了一下,他看到明皇只穿着粗布素衣时,恳请能否在入城时让明皇改穿回凤袍,戴回金冠,被温兰一口回绝。

回绝的理由是不需要的。人在我手里,我说了算。

正当陆文骥的那点点忠诚心全然不够抵挡温兰一回合准备忍气吞声的时候,苏佑却唤过温兰附耳了几句。

“既然大巫神想要明皇颁旨退位,至少下旨之前还得给足她面子,若就当成一寻常老妪牵入城去,只怕日后下了旨意也没人当回事了吧?”

温兰想了一会儿,便松了口,让陆文骥回头便送一套明皇平日里穿的行头来。

“那么敢问大巫神,我等何时能奉明皇陛下回宫呢?”

“不急。”

温兰不置可否,是因为心中早有打算。

太液城中的暗道不计其数,虽然自己这些年潜伏城中时探明了不少,可难保没有遗漏的。放朱玉澹回城便犹如纵虎归山,想要再寻她可就未必寻得到了,怎么也得让她将退位诏书和缔盟的国书就在城下全写完了再说。

陆文骥见苏佑身为国主年纪轻轻,不少事还要看温兰的脸色,暗忖这温兰的话多半才更顶事,便愈发不敢追问。他想着初次交涉既没撕破脸,对方又同意纳降一事,就是天大的功劳了,即便还有别的要求,也不该得寸进尺。于是挖空心思又搬出些恭维话称颂了一番,顺便还提到了代兄长吊唁金刃王一事。听在苏佑耳中,颇是眉头一皱。

温兰见苏佑脸色不喜,知晓他看不惯陆文骥这等不忠之臣。

看来慕云佑的那套迂腐的陈词滥调对苏佑的影响不小。不忠之臣又如何?只看为谁所用罢了。有了不忠,才有了兵不血刃。

想到这里,温兰忍不住讽了一句:“大名鼎鼎的陆丞相现人在何处啊?”

只是早料到会被问及的问题,陆文骥面不改色,依然陪笑道:“家父已是近九十高龄,精神大不如前,于半年前就已辞官告老还乡过一次。怎奈朝中无人,勉为其难才又出仕了数月,前几日因风雪大盛,风湿又犯,便去南方养病去了。”

“哦?如此举足轻重的元老,区区风湿就屈了膝了?国主,你信么?”温兰嗤笑一声,转向苏佑问道。

“毕竟年岁已高……”

“国主可还记得当日抚星台上?那陆行远与国主唇枪舌剑间,哪里有服老的模样?这才不过一年,就老得连降的力气都没了?”

陆文骥听得心中一震,他最怕伊穆兰人揪着父亲不降之事不放,眼下也只好一口咬定是精神不济,决不能露出半分不肯降的口风来。

温兰兀自说道:“其实陆行远来不来降我倒不在乎,他若一心想就此养老,我愿赠他千金作养老之资。就怕他说是去了南方,却潜在了眼皮子底下想要伺机而动,那若是被我逮住了,只怕大家面子上都要不好看了。”

陆文骥忙摆手道:“不不不,决计不会的。家父前日里已从落霞湾离了码头,此时早已离了国都数百里,怎么可能潜在城中。”

“哦?那若是万一被真被我给逮到了,就地斩了首,你这个做儿子的会不会怪怨呢?”温兰凑近陆文骥,大有深意地看着他问了一句,脸上的神情犹如猫玩老鼠一般。

陆文骥被逼问得鼻尖冒汗,既不敢答是,又不敢答不是。

“温兰,何须纠缠于这些口舌?不过一九旬老人,又有几多时日?自古有言云:子欲养而亲不在。你这样追问,纵然占了理,亦是陷他于两难。他不去逼迫他父亲与己同降,是想给他父亲一个清净,你明知如此,何苦逼他反了人伦呢?”

陆文骥心中“咦”了一声,这个伊穆兰国主对我南域的教化倒是很熟悉。

温兰不欲当着陆文骥的面与苏佑起了争执,当下一笑,称道:“也罢,国主仁厚,我就不多说了。你回去后好生知晓其余官员,既然有了降意,便须得一心一意,若有异心,除了自己遭殃不说,定会牵连到他人。倘若不信,大可放马来一试。”

说得陆文骥汗流浃背,不敢正视,忙唯唯诺诺地应了声,转身逃出营去了。

苏佑看着陆文骥离去,心里越发不痛快起来。他现在越来越觉得,不管大事小事,温兰的言行与他日益不合。

他从小便学了叶知秋的隐忍,在同龄人中算是相当懂得收敛的性子了。然而在温兰的咄咄逼人之下,有时仍是忍不住会被激怒。

要不是为了小潋……

苏佑忍不住问道:“大巫神,国都也到了,兵也到了城下,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把小潋带过来?”

“国主望眼欲穿的心情温兰明白,明日我便让人将清洋公主送过来,可好?说起来,也是时候让她们母女二人见上一面了……”温兰若有所思,又道:“只是这太液城虽然已在掌握之中,却轻易不得放此二人入城,不然后患无穷。”

“为何?”苏佑不解。

温兰刚想说涌金门内暗道无数,忽然转念暗忖这若是告诉了他,会不会转身反而让他生了别的心思,不如瞒下不提。

“国主,咱们的大军是驻扎于城外的,自然是离大军越近越安全。太液城内情形复杂,非我等外族人轻易可控,不进也罢。”

苏佑猜不透他的心思,但能感到他言辞闪烁。

“温兰,有些事我可以睁一眼闭一眼,惟独小潋,你最好让我见到她毫发无伤,否则……”

苏佑说这话时,双手交于身后背对着温兰,说完便拂袖而去,是以温兰未能看到他的神情。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温兰不再言语,他知道分寸。虽然他不觉得苏佑当前有什么能耐可以与自己相抗衡,但把一个国主弄成刺儿头一样卡在自己前面显然没有半点好处。

但他也确实有些担心商馆那边会出什么岔子,毕竟他没见到朱芷潋的时日和苏佑一样长,所有的事都是全权委托给了弟弟温和。且到现在为止温和也好莫大虬也罢,都还没有传来一点点消息。这种沉默式的回应有时就会让人心生蹊跷。

其实本来温和早早地来到太液城本身就已经是蹊跷了,温兰总觉得,弟弟似乎依然有一部分不想让他知晓的眷恋藏在心里。

可是,他的白牡丹不是已经枯死了么?

人为什么总是放着眼前的活色生香看不见,却能一辈子牵挂那些死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