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二十三章 半解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二十三章 半解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荀大夫”在身边一呆,礼部拟定的章程里没这一段啊。

明皇听了,手一挥道:“请讲。”

“请将二公主许配于我,使两国再结秦晋之好。”太子说完,脸上也是一红。

此言一出,饶是处事不惊的朱芷凌也惊得合不上嘴了。若是旁属小国的使节这样说,她可以一甩袖子直接轰出殿外去。可这是苍梧国的太子,与碧海国的公主也确实是门当户对,并不过分。但此等大事,怎么能这么轻轻松松说出来了呢?就算我们答应,也不能在这儿就说,噢好的,祝你们早生贵子这种话吧?

还是看看母皇怎么处理吧。朱芷凌转过头去看明皇,结果发现母亲脸上居然和她一样的表情!自然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当然,最最吃惊的要数朱芷洁本人了。她上一刻还打算差不多起身回宫去小睡一会儿,下一刻就发现自己突然成了全场的焦点。可当她偷偷看向太子时,心中又有一种小小的窃喜,原来他有那么喜欢我,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想娶我。这世上竟有人喜欢我至此,真是不可思议。

就在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丞相陆行远咳嗽了一声,禀道:“老臣有个建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还需父母首肯,再找一合适人选做媒,方可周全。还请太子今日暂且搁置,择日再议。”

太子心想,也没指望你们这就点头,反正我把我想说的说了,剩下的我就让我父皇帮我想办法呗。

使团的觐见告一段落,本来太子李重延过几天就应该按原定计划带着“小朝廷”回国的,朱芷凌非要他把之前商定留下银泉公主和三万两黄金的事儿用鸽鹞传给温帝,然后在答复之前不让他走。

但这事儿其实真不能说是朱芷凌太霸道。

将银泉公主送回国,是朱芷凌给温帝开出的条件没错,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给苍梧国上上下下一个交代其实是温帝的需求所在。某种程度上说,朱芷凌没有温帝那么关心是否需要这些官方的说法,这其实是在替温帝打圆场。

当然,话还是说得很客气的。

“我与太子殿下都是国之储君,将来尚有不少大事需要同心协力。太子殿下初访碧海,怎可不让我替母皇尽一下地主之谊呢?何不趁鸽鹞传书之际多盘桓几日,也好让我略表寸心。”

女人对男人的优势就是,她对你凶的时候能凶过你百倍,而对你温柔的时候,又能让你忘了凶你百倍的事儿。

所以当朱芷凌满脸笑意对李重延这样说的时候,李重延立刻就开始动摇要不要多住几日。

“迎宾馆终究还是简陋了些,不如我命人将太清岛的蓬莱阁整理出来,太子殿下可挑几个随行之人一同住在那里。那里离我二妹的清涟宫也不是很远,我若有政事缠身,她也可替我陪殿下行木莲于湖上,游览这太液三岛。”

杀手锏就是杀手锏,太子一听到“二妹”二字,顿时眼中放

光,什么犹豫都没了。心想,巴不得你天天政务缠身,然后鸽鹞再飞上几个月才好。朱芷凌看他脸色真是把喜一之像到喜九之像凑了个清一色,心中暗笑。

她说的“行木莲于湖上”,其实是件很享受的事。太液三岛之间的行走方式有好几种。赶时间的就驾马车走城楼,比如那些大臣们。不赶时间的就坐船在内湖往来,比如那些皇族们。而这个船不是像普通的两头尖中间宽的形状,却是做成圆形,既没有船头,也没有船尾,称为“木莲”。

“木莲”的前方会有两叶小舟拖引,就像水上的马车。坐在这样圆形的船里,可以观赏四周的湖景而没有任何视角遮挡,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湖中飘个半日,船上有吃有喝又能躺能睡,实在是写意之极。

当然,也有像朱芷凌这种连马车都嫌慢,直接自己骑马往来的,根本不会去什么木莲行湖。记得上一次她坐“木莲”,还是自己五岁的事了。

太子想了想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我带几个贴身随从就行。”

“哦,对了,请务必让苏学士也来一同小住。”朱芷凌忽然说。

太子一怔,心想你倒还挺不介意的,他大殿上那么噎你,换我肯定要不爽的,反正你没意见我就带上呗。

其实朱芷凌哪有不介意,而且还介意得很。只是半个时辰前,三妹朱芷潋一听明皇说起大姐要把太子暂时留在岛上,就立刻跑到她这里来,死缠烂打地要她把苏晓尘也叫到岛上来,要不然就去求母皇来说这事。朱芷凌一听,这要是不答应,回头母皇还真能亲自来,与其到时候再让步,不如赶紧把这个小家伙给支走算了。

“反正就是个咬文嚼字的书生。”朱芷凌心想。

她说对了。这个书生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逐字逐句地回想昨日使团觐见的事。

昨日大殿,苏晓尘看到银泉公主毫发无伤地坐在上面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忽然想起《云策》有云:欲思其果,必究其因。欲知其真,必去其伪。想要推测事情的结果,必须了解事情的动机,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必须破除遮掩的伪装。

道理很明朗,真相很迷茫。

银泉公主被劫持显然是早有预谋,现在想来,射太子的那一箭多半不过是调虎离山而已。可从时间上算,伊穆兰人若劫持了公主,再返回伊穆兰国,再派人找碧海勒索,交涉完再把人送回太液城,立刻出现在昨日的大殿之上,根本没可能来得及。

只有可能就是劫持到了太液城,勒索、交涉、放人一气呵成。但太液城是朱芷凌的势力范围,她那样精干,怎会让一群绑匪在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绑了人拿了钱还全身而退?这不可能!

也就是说……朱芷凌是默许这件事发生的。

不!与其说是默许,不如说她的动机比伊穆兰人更充分。如果伊穆兰人只是单纯的绑架,太子这个储君的身价难道不比已至暮年的公主更值钱

但朱芷凌如果将她姨母劫持回国,不仅可以堂而皇之地将护卫不力的责任归咎到苍梧使团的头上,还可以此为由逼迫太子做出留公主在碧海的口实!

苏晓尘忽然明白为什么昨天看到银泉公主是那样的处事不惊了。因为她很可能本身就是这桩碧海国贼喊捉贼的劫持案的参与者,只不过从表面看,她是被动承受的受害者,所以绝不会被引起怀疑。

碧海国想要回银泉公主,但又不想得罪苍梧国,于是拿伊穆兰人做了挡箭牌,反正伊穆兰人是无所谓得不得罪苍梧国的。那支箭尾多半也只是障眼法,诱导自己以为是刃族所为。其实昨天朱芷凌自己也说了,只要是在太液城的伊穆兰商馆中买到的武器,都可以带有金刃的纹样。

想到箭尾,苏晓尘心中咯噔一下。那日被那群毛贼绑了的时候不过是逼不得已编了些谎话,没想到赵二回来后会莫名其妙地把自己放了,还把箭尾还给了自己。今日再想来,这箭尾定不简单,赶紧从怀里掏出来在灯下细看。

看了一会儿,不由额头沁出汗来。果真如此……

箭尾的金纹在灯下显出的耀眼金色中竟然有一丝银白色闪过。这不是伊穆兰境内打造的刃族兵器!

苏晓尘想起慕云佑曾和他提过,金刃王奢靡成风,排场的事从不小气,而这箭尾上的金纹分明是掺了锡才会有这一丝银白色!伊穆兰产铁不产锡,如果是伊穆兰境内打造,哪里来的锡可掺。而且按金刃王的性格应该是纯金烫印才对。与此相对,碧海国不仅产锡,还习惯于金中掺锡,毒金之战不就是因为这个习惯才吃了亏么。

这支箭,根本就是出自碧海国之手!

苏晓尘不由得涔涔汗下,如此诡计,却又如此缜密。到头来被劫了人,勒索了金子,还要落得理亏!这样精打细算的计策不是朱家的手笔还能有谁?佑伯伯若在,就算能想出这样的计谋也不会还去勒索这三万两黄金的。

苏晓尘感觉已经把心中的谜题解开了一半,但疑惑依然存在。其实就算把刚才所有的推断和掺了锡的箭尾都摆在朱芷凌的面前,她只要问一句:“如果不是你当初要去看什么瀑布,公主身边有两千御甲护卫,能被劫走吗?”自己便无话可说。

是啊,朱芷凌千算万算,总不可能连自己要去看瀑布的事儿都算进去吧。作为一个周详的计划,看瀑布导致离开两千御甲护卫只能算是碰巧,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没可能听天由命。何况这瀑布还是舅舅和自己偶然说起,自己撺掇太子去的,总不能说舅舅和自己也是朱芷凌的帮凶吧。

苏晓尘觉得想得脑袋都涨了。在这件事里,到底有多少人被卷了进来。银泉公主为什么非回到碧海国不可。还有,为什么使团没走几天,佑伯伯就病故了。这里面究竟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夜深了,苏晓尘感到从未感受到的危险正在缓缓袭来。就像慢慢涨上来的潮水,一点一点地吞噬着陆地直至完全看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