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二百六十章 除莠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二百六十章 除莠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春秋已逝冬肆意,东西不问北自寒。

抚星台上,人头涌动。

瀛泽殿中,窃窃私语。

人人都知道,这透骨的冷风不仅是来自冬天,更是来自于北漠。

朱芷凌香消玉殒,伊穆兰大军逼境。

碧海国仿佛在一夜之间显尽了所有的繁华似锦,转眼枯朽成了寒风中的一片破败的莠草。

殿上的大臣们个个畏首缩尾,硬着头皮列班于两侧。彼此心照不宣的是,他们此刻脑中想的不是如何御敌,而是希望能和那些从霖州逃向南境避难时路过国都的百姓一样,赶紧乘船离开这个岌岌可危的地方。

在他们的心里甚至连建议明皇派人前去媾和的心思都没有。

碧海人自古善商贾,自然知道媾和需要什么条件。

给金子吗?没有用,给的金子还能比伊穆兰人亲手抢的更多吗?

送宗室之女和亲?明皇的三个公主,一死一嫁一失踪,哪里还有宗室之女。

什么都给不了,拿什么去媾和?

大臣们纷纷暗自叹息,只得安慰自己这不伊穆兰人还没有南下么?说不定天上就落个什么雪暴天灾,把伊穆兰人全埋在镰谷了呢?

也有些人说起伊穆兰人时,猛然想起太液城下还有那伊穆兰商馆。

以往不少事都是靠着商馆前去斡旋,还平息了不少事端,如今明知不大可能也得试一试,说不定有些用呢。

然而太液城府尹摇了摇头。

“能试的早就试过了……那商馆的莫大虬全不搭理斡旋之事,只说既然你们碧海要打仗了,还不趁早多买些武具?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店了。”

立刻有大臣听得火冒三丈。

“都这节骨眼儿了,还想着挣我们国难钱?他也不看看是在谁的地盘上做生意!干脆找人把那商馆给封了!”

太液城府尹又摇摇头,悄声道:

“诸位,国破山河在,谁能知道日后会是怎样的局面,如今要与那莫大虬撕破脸皮容易,只怕哪一天兵临城下时还要求他说情替咱们留些身家也说不定啊……”

先前愤怒的那位大臣立时闭了嘴。

他已经四十五岁了,还想着过几年能寿终正寝太太平平地躺进酒堡山下早就买好的风水宝地里去,不想节外生枝。

其余的大臣纷纷附和道:“是是是,府尹大人思量得果然周全。对了,如今寒冬已至,也不知道那些伊穆兰人缺些什么。不如送些时令的瓜果蔬菜和取暖之物过去,以示善意?俗话说拿人手短,日后也好说话些不是?”

太液城府尹小声道:“诸位大人放心,已经送了。”

大臣中也有不言不语的,譬如陆氏一族。

丞相陆行远重新戴上了那顶青金冠,立于群臣之首,这是他告老辞官之前站了几十年的老位置。

自从上一次户部尚书陆文驰骤然离世,陆行远离开朝堂之后,众臣们纷纷猜测陆氏一族会不会就此没落了。然而还不到几个月的功夫,这位沛国公不仅重归丞相之位,而且其余的陆氏子弟登入朝堂的反而只增不减。

不愧是三代老臣,犹如榕树般千枝万须,根基深厚。

所有人都畏惧陆氏的权势,即使大敌当前,也不敢在陆行远面前说一句颓废之辞。

因为陆行远是个彻彻底底的主战派。

莫说如今碧海国手中尚有金羽白沙,便是几十年前毒金之战还没什么兵力的时候,陆行远也从没有过要降和的想法。

而且大臣们明显能感觉到,自从这次陆行远复归朝堂之后,性格比之前大有不同。说的话更少了,约束陆氏族人的地方更多了。但凡谈到伊穆兰人,陆氏子弟全都缄口不言。

大臣们正暗自唉声叹气时,忽然瀛泽殿上一阵寒风骤起,殿门大开,只听瀛泽殿长史高声道:“恭迎陛下驾到。”

凤袍、峨带、紫履、金冠。

大臣们无比恭敬地伏在地上,耳边环佩作响,头上香风萦绕,直到一声“平身”,方敢抬头站起身来。

自从清鲛公主朱芷凌死后,明皇朱玉澹每三日会上一次抚星台。在此期间,包括她在殿上亲自宣告自己的女儿病故消息的那一刻,大臣们都没能够从她的脸上捕捉到一丝慌乱、悲痛、或是动摇的神情。

永远是一副如玉雕般的面容,时而温润时而冰冷,但极少会有表情。

“朕从殿外就隐隐地听到诸位在纷纷议论。不知道是在议论什么?说出来,朕也想听一听。”

犹如霜风掠过,鸦雀无声。

“怎么?不敢说么?是想让朕指名道姓地叫出来问么?”

所有人不禁往后退了一步,先躬身低头将脸埋下。

观心之术,一眼便识人心……焉敢不退。

“也罢,你们不敢说,朕替你们说。”明皇站起身来,环视阶下。

“碧海失了储君,北境来了豺狼,人心浮动,惶惶不安,这一些朕都能明白。毕竟太平日子过久了,这二十几年里,有些人自进了这瀛泽殿还没见过一次真正的烧杀掳掠便合了眼埋进了祖坟里,早就忘了咱们碧海国是靠什么来的了!”

阶下的大臣们听了都是低头不语,但有那么几个人神色中略有些不屑。

明皇自点了点头道:“不错,你们是在想,靠什么?不就是靠着钱,靠着矿,靠着商贾往来才建的国。这样的国家,手无寸铁,除了为人鱼肉,还能干什么。是不是?”

立时有几个大臣把头掩得更低了。

明皇忽然凤目圆睁,一声高喝道:“那你们就都错了!朕今日要提醒你们,我碧海国,以商为盟,合盟为国不假,但国立百年靠的不是这个商字,而是这个合字!”

清音高亢,大殿上的回声阵阵不绝。

“这世间万物,聚沙成塔,汇木成荫,贵就贵在一个合字!想当初我开国先皇历经八年,奔走于八大商盟,才将一盘散沙的千岛万村聚拢成这碧海国,将各方俊杰子弟荟萃到这太液岛上。这百年间,邻邦异族纷纷来朝,东西南北商汇天下,咱们碧海国什么样人没有见过,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而你们,亏得身居太液北三格的五寺六部,个个家财万贯锦衣玉食,一听得北境狼烟即起,便将忠义廉耻抛了个干净,只图个明日苟且偷生鸟兽散尽,哪里还想得起当年先皇苦心经营的那个合字!”

一席话,直刺得群臣们汗流浃背,头上的乌纱摇颤不止。

“不过……”

明皇高昂的声音忽然冷了下来。

“朕亦非不通情理之人,你们大约觉得朕明日坐不稳这个御座便是身首异处,而你们明日降了敌人,在这瀛泽殿上说不定还能夹着尾巴占个一席之地。所以,朕是扯了你们的后腿了,是不是?那朕今日便有言在先!有此念者,不妨现在就先站出来,免去一切官职身份,退出殿去!朕不仅不治罪,还赐二十金,以作归乡之资,咱们君臣一场,好聚好散。”

阶下群臣顿时忍不住发出一阵如虫群般的骚动声。

明皇依然冷面以对,轻轻瞟了一眼下面,问道:“如何?退,也是不退?”

大厦将倾,风雨飘摇。

若不识时务,岂非枉丢了性命?

于是人群中出现了一个缓缓挪动的身影,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慢慢地聚拢到中间的那条丹凤朝阳大红描金地毯上。

人越来越多,逐渐成群。忽然人群中有一个苍老的哭声响起:“陛下……陛下!非老臣不忠,实是老臣家中一百七十余口人……”

未及明皇开口,陆行远忽然一声呵斥:“庆国公你住口!国难当头,陛下已是宽恩佑下,你若心怯,要退便退!何来多言?”

庆国公被陆行远吼得一怔,涨红脸道:“陆行远,你我皆是国公,且我乃皇室旁支,论身份比你只尊不卑!你如何敢对我无礼?”

明皇冷笑一声,道:“庆国公,论辈分,朕还要尊称你一声皇兄,你如今想要离朕而去,可是拿定主意了?”

庆国公心虚地抬头看了看明皇,复了哭腔又诉道:“陛下……陛下,臣实在是……”

明皇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头:“身为皇裔,尚不能为朕分忧,朕又何必与你顾及什么情分?瀛泽殿长史何在?传朕旨意,即刻贬庆国公及族人为庶人,从皇室宗谱中抹去姓名,赐二十金,逐出殿去,不复相见!”

庆国公瞬时犹如化作一座雕像,瞠目立于殿中,转而大哭起来:“陛下,陛下!陛下你可不能如此绝情啊!皇兄与你从小一处玩耍……”

明皇冰冷的面孔上透出一丝厌恶,挥了挥手命道:“拖出去……”

她看着庆国公如同一截残木般地被拽出了大殿,高声道:“今日弃国而去者,朕虽不罪不怪,但君臣缘分已尽,也无需藕断丝连。将来九族中人,无论是何原因,永世不得录用!长史,将这些人的姓名家世,全部登录造册,一式两份,一份存于吏部,一份封存于抚星台上!”

一句话,吓得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列的大臣们面如土色,顿时又把伸出去的脚给缩了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