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门道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一百六十九章 门道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老曹你咋忽然回来了呢?”

“嗨,来看看老娘,看看儿子。哦呸……啥叫忽然回来了,我这是公干!”

“喔,对对对,统领大人,哈哈哈。”李卓把脑袋得意地一晃,“哎呀,没想到老哥如今都是御三营的统领了,咱在帝都也算有人了啊。”

“瞎拍你娘的什么驴马屁……”老曹笑吟吟地骂了一句,心里乐开了花。

衣锦还乡最要紧的就是得让这些阿猫阿狗们都瞧见,尤其是这个李二拐,如今都混成了一州的知府了,以后老娘在泾州有什么事儿少不得要他照应着。

他想要拿点儿什么东西送李卓,想想这次就带了些果脯点心是孝敬老娘的,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只好讪讪笑道:

“啥时候来帝都,住老哥我那儿,咱们好好喝上几杯。”

李卓是个极精明的,见老曹这脸色,早已猜得**分,心中暗道,这么多年了,这棒槌还是不开窍,连打点这种事儿都瞧着手生得很,就这还能升了从三品,估计是撞上狗屎运,指不定哪天就被踹下去了。

脸上却堆笑道:“那是一定,要是到了帝都,我绝不跟老哥客气,老哥也别跟我见外,回头咱妈要是有什么事儿,只管使唤我就是。”

老曹见他说得正中心意,眉开眼笑。

“有你在泾州我还有啥不放心的,说起来,还有个正事儿要问问老弟。”

“啥事儿,只管问。”

“这泾州招兵的事儿老哥我还是头一遭,不知道往年韩统领都是怎么安排的。听说年年都是你陪着,你来教教我。”

“嗨,那个简单,韩统领是爵爷,每次哪儿能让他亲自来干活儿啊。招兵自有兵部的主簿管事,招了人造了册,先拿去给韩统领瞧一眼,他会留下中意的那几本花名册,在边儿上打个勾,就表示是编入淞阳大营的。之后兵部再把花名册取回去,把剩下的人往各营里一分,就完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没什么门道?”

李卓眼珠子一转,“门道么……自然是有的。”

“那你还卖关子,赶紧说说。”

“老哥你也知道,咱泾州劫匪不少,有些草寇想被招安的,也会趁着这个点儿冒出来,但兵部招的人,必须得是家世清白没有案底。可你想,要招好兵,还有比这帮草寇更能打好斗的么?偏这帮草寇里能有几个是清白的?这不就棘手了么?”

“这倒是。”

“所以,就得帮这些草寇们给刷底儿。”

“刷底儿?怎么刷?”

“就是把衙门里留的案底全给抄换了。”

老曹惊呼道:“这都行?”

“怎么不行啊,不就是几张文书么,多请几个师爷,给点赏钱,熬上几宿,就全给替了。”

“那要是遇上草寇里有杀人放火的重罪逃犯呢?”

“那也不难,先是让他们投案,写个认罪状,在牢里呆个三五天,然后报个狱中暴毙,再改名换姓,不就结了。”

“这都行?!老

弟你这么干,上头知道么?”

“怎么不知道啊?这种匪人上了战场,一个顶俩,上头欢喜着呢。”

“那下面儿呢,也没民愤?”

“这群草寇平日里干的就是伤天害理的事儿,我把他们送出泾州,老百姓谢我还来不及,哪儿来的愤啊?”

这可真是左右逢源,老曹听得越发惊奇起来,又问:

“那这帮匪人就这么老实肯听你话来投?”

“不是听我的话来投,是他们自己想投。泾州这穷地方,不是旱就是涝,还能抢出个鬼来?如今太平年间不打仗,性命无忧,只要能招安入伍,就有军饷吃,还能改头换面把旧账一笔勾销,他们想投得很呢。”

“那他们怎么不一开始就清清白白地去投军呢?”

李卓一脸苦笑道:“老哥啊,亏你还是军中的人,你就不想想这几十年来都没什么战事,老兵不退,就没新兵入伍的份儿,这些个草寇灰蛋们,哪个不是十几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要不是遇上慕云太师要带兵过江北伐,兵部这次能一口气来这儿招那么多人嘛?他们不还得在山上当草寇嘛?”

老曹闻言,不由叹了一声,这世道……

“老哥是将门之后,想当年曹老太公立下的战功那是远近闻名,自然家教严格,家境也算宽裕。可那些投军的草寇们与老哥家里如何能比,他们落草也是被逼罢了。”

老曹瞅了瞅他,嘀咕道:“李二拐,从小就觉得你是个精明鬼,如今看来果然是个当父母官儿的料,还挺为百姓想着的。”

“哎,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好。老哥刚才不是问门道么,我这才说了一车轱辘话。”

“就这些?”

“当然……不止啦。小弟我想说的在后头呢。”李卓一脸鬼笑道:“这刷底儿的事,都是我在办。于是这韩统领啊,体恤咱们当下属的……所以就……嘿嘿嘿。”

老曹忽然恍然大悟过来。

“噢,我明白了,我说临行前韩统领怎么让人拨了六百两白银给我,说是交给泾州知府,具体事宜他到时候自会细说。你小子……”

“哎,这也是辛苦钱呐,老哥。小弟这些日子里打交道的那可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横货啊……说不定哪天运气不好就……”

“行行行,你别给我掉花枪,你的意思是说,韩统领每次都是让你把最凶狠的草寇留出来招入淞阳大营是吧?”

“没错。”

“那今年你也预留了?”

“留了啊。”

“在哪儿呢?”

李卓笑眯眯地说道:“已经全关大牢里了,一个个都喂得饱饱的,等案底刷干净了就给统领大人送淞阳大营里去。”

老曹瞧着李卓那张笑得满脸褶子的脸,暗叹这官场不分大小,都是这般水深难测。

他打了个手势,门外候着的校尉立时会意,把备好的箱子抬了进来。

“二拐,韩大人托付的东西就都在这儿了,你回头自己点一下。”

“点什么,我还敢怀疑大人克扣我的不成。”

老曹实是

忍不住了,在李卓耳边压低嗓门道:“你小子真能赚啊,这就六百两进腰包了,我一年的饷银才二百八十两……”

李卓肚中暗骂,六百两还能我一人独吞么?师爷、衙役、仵作、狱卒、伙夫、线人,哪个不要打点的?到我手里的也就剩二百两,你连这点门道都不懂,却要我担这六百两的名头,真是个棒槌!

脸上却笑:“大哥的好日子在后头,哪里会跟我来计较这些。我这穷乡僻壤的,出息了这点儿蝇头小利也就到头了不是?”

李卓眼见老曹不以为然,知他心中有些不平,于是也压低嗓门说:“银子终是身外之物,老哥可是要步上青云的人,小弟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儿要跟老哥说。这也就是咱俩是从小光屁股的交情,换成别人砍了头也是不敢说的。”

老曹被他这么神神叨叨的几句话一说,早把六百两甜头的事儿给抛脑后了,忙问何事。

“这次泾州招兵,有一个县,还请老哥当成没看见,也不要去。”

“何地?”

“就是老哥家乡的新阳县。”

老曹举头望天想了想,不解:“咱新阳县也没什么特别的啊,不就是个山沟子么,为何去不得?”

“你可千万别往外传……太子殿下在那儿。”

老曹被唬得一脸土色,口中结巴道:“太……太……太子殿下?你是说那个太子?”

“还哪个太子?”

“他是微服寻访来的?”

“微服倒是微服,不过不是寻访,是上任来的。”

“上任?”

“是啊,一个月前,他来任了新阳县的县令。”

老曹呆在原地好一会儿,伸手去摸李卓的额头,却被李卓一手打开了。

“奶奶的,我没说胡话!这种事儿我能跟老哥你瞎说么?”

“他是太子,怎么会来泾州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任县令?”

“哎哟,具体原委我也不清楚,反正一个月前他来补了前任的缺,我见他到了泾州光递了补任交付的折子,没递敲门银……”

“敲门银是什么?”

李卓脸上一阵尴尬,又不想解释太多。

“哎,总之就是我给他吃了个闭门羹,没见他。”

“那你还不把太子给惹恼了?”

“他不懂这些,以为就是递个折子完事儿了,所以也没计较,就这么回新阳县去了。”

“那你咋知道他是太子的?”

“后来泾州遭旱灾了,于是户部年年拨的赈灾银子就下来了。这太子又是不知路数,没来递替换的例银。”

“替换的例银又是什么?”老曹瞠目。

李卓心中暗骂:这真是个棒槌……没有太子的命,却有太子的病,啥都不懂!

当下只好又敷衍道:“哎,没什么,总之就是太子没拿到赈灾银,我也没在意。结果这太子爷一个不爽快,就直接跑帝都跟户部尚书告状去了,听说还是当着圣上的面儿!”

“这你还能保得住脑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