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操戈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操戈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果然,裴然不等温帝开口,自己先说道:

“陛下,臣斗胆说一句,这赈灾之银虽分了两笔,后一笔也晚了两日。但若是没这两日,银子早早地到了新阳县,太子殿下就来不了帝都为陛下祝寿了。陛下用心良苦让殿下打理江山,殿下孝心一片想要入京贺寿,又怕辜负了陛下的期待,忠孝实在难两全。如今殿下为了催款回了帝都,便也不算是违了陛下的旨意,还请陛下看在臣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份儿上,宽恕臣这晚了两日的过失吧。”

温帝没料到他会先声制人来讨饶。他想了想,说起来要不是误了这银子,还真找不出什么由头来让太子回来的。近日里对太子甚是思念,可是自己义正言辞地把他送出去的,又怎好明着说出来。

温帝点了点头,微笑道:“裴然,你很是聪明,也很会办事。太子还年轻,有什么不懂的事,你们这群老臣是要多指点多帮衬,你们对太子忠心,就是对这江山社稷忠心,朕心里自然是会有数的。两日之期虽不算大过,但也是过失。朕就罚你一月俸禄,以示警醒。”

裴然喜出望外,这点钱,不痛不痒,等于是放过了他。不过他暗自觉得,这位陛下自从慕云氏势弱后,威严渐盛,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说“爱卿莫急”四字真言的和善之主了。

这档子功夫,李公公早已命人在太子妃的上首又添了一张桌几,满脸喜气地过来说道:

“殿下,请上座。”

温帝欢喜地瞧了儿子一眼,自回了御座。

李重延见银子的事儿已了,不知觉中已恢复了往日太子的架势,早忘了自己方才进来时自称新阳县县令之事,喜孜孜地到了太子妃身边坐,低声笑道:

“想没想我啊?”

朱芷洁羞红了脸,也不答话,悄悄从袖中掏出一物晃了晃。

正是当日系在罗缨上的那块玉佩。

李重延瞧了,心中欣慰,嘴上依旧调侃道:

“这是刚从屋梁上解下来的么?”

两人小别重逢,正是亲密时,全不察觉身后也有一人瞧见了这样东西。

李公公无意瞥见朱芷洁把那东西从袖中露了出来,瞧着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只顾暗自纳闷,差点连温帝唤他都不听见。

温帝连唤了两声,他方回过神来。

“去,将这杯酒,先递给慕云太师。”

慕云佐见温帝命李公公亲端御酒而来,不知何意,站起身来。

“慕云爱卿,朕要敬你一杯酒。”

温帝说着,竟然站起身来。

众臣讶异。

圣上的寿诞,反而要敬臣子的酒?

“朕这一杯,是要敬你慕云氏百年来辅佐苍梧江山,劳苦功高。回想这百年间,四海皆平,百姓安泰,大小友邦,尽皆来朝。这其中的功绩,你慕云氏无出其右,当名留青史!”

温帝说罢,已自饮尽。

慕云佐对温帝再有龃龉,此时此刻也不敢怠慢,忙应道:

“皆是陛下仁德之政,才有今日国运昌隆之局面

陛下的褒奖臣闻之有愧。”

也一杯饮尽了。

温帝搁下酒杯,脸色忽然有些黯然。

“都说慕云氏智冠天下,能为我苍梧所用,实是社稷之幸。奈何天不佑人,慕云氏如今人丁单薄,朕每每想起此事,就心痛不已。”

几句话,忽然将方才殿上的喜气一扫而空。连裴然都赶紧回了座位,低头聆听。

不知道圣上的心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低调。

天下人都知道,慕云氏智冠天下,但末子血亏。慕云佐是末子,不能生育,举国皆知。所以慕云佑一死,又没留下后人,实际上就等于是断了后。

倒不是说慕云这个姓氏从此就没了,尚有些旁支的血亲子嗣,可旁支终归是旁支,比不上正源之流的子嗣的天资,只怕将来智冠天下这四个字,是要大打折扣了。

慕云佐被温帝说得脸色惨然,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由默然。

温帝叹道:“朕并非是要这喜庆的日子里自寻烦恼,可自右太师亡故后,朕总是有些愧疚。觉得他付出得太多,朕却给予得太少……”

慕云佐听得这话,心中火起。

分明是你与碧海朱氏勾结,坐视害死我兄长的朱玉潇逃回国去,如今却来惺惺作态,博个仁君之名。就算只是猜测,以我慕云氏的智谋,岂有错判之时。

温帝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朕很想弥补缺憾,碍于左太师先前一直休养在府中,未能如愿。今日见太师已是大好,朕心甚慰。”

说完,作了个手势,李公公会意,即刻命人取来备好的圣旨,高声道:“圣上有旨。”

“臣接旨。”

“自高祖建朝以来,筚路蓝缕,百废待兴,慕云氏文武兼备,薪火相传,安邦定国,忠勇可嘉。今封慕云佐为定远王,掌太师府,辖六部五寺,以辅社稷。封黎氏为昭明太君,配享太庙。赐黄金三万两,丝绢八千匹,良田六千亩,钦此。”

“臣谢恩!”

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眼见慕云氏已是门势凋零,他门阀下的党众也多作了猢狲散,如今骤然受封,是要复了往日的荣光么?

慕云佐心中更是激荡,本以为想要恢复元气东山再起,总得要个三五年,不料今日圣旨明言于殿上,他太师府可辖六部五寺。这岂不是又恢复了慕云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旧势了。

这得来的,也太容易了。

黎太君却不这么想,她盼望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君臣和气,万不可互存了睥睨之意。

至少……现在不可。

“朕不怕说这一句让诸臣们唏嘘,朕是有这满朝的良臣,可其中没有谁的才干是能够与慕云爱卿相比的。”

慕云佐一时摸不清温帝的用意,只淡淡回道:

“陛下谬赞。”

“……所以,有些事朕一直等到今日,等着爱卿身子好了,才拿出来,让爱卿帮朕出出主意。”

“哦?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大约半个月之前,碧海国发来国书,想

请我苍梧国合同北伐,共讨伊穆兰。”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两国合同北伐?这是要大动干戈了。

朱芷洁更是吃惊不已,心中暗想:这是姐姐的主意,还是母亲的?

“想我苍梧国,已是太平了多少年不曾有过战事,合同北伐,势必劳师动众,可碧海国与我苍梧国又是世代友邦,而且……如今还联了姻。”温帝说着,和蔼地瞧了太子妃一眼,“所以其中两难之处,朕也很是不决。北伐与否,想听听慕云爱卿有何见解。”

慕云佐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狂跳。

……终于等到这个机会。

父亲的暗渡之策,兄长的细作密报,都指向了合兵北伐。温帝果然不出所料,今日提了此事。

他忽然心里明白了过来,怪道今日要封官赏赐,说什么有愧于慕云氏,分明是意在动武,又恐朝中无人罢了。这大殿之上人头涌动,可能谋定三军荡平天下者,除了我慕云氏还能有谁?

太平日子里似裴然这等跳梁小丑上蹿下跳,到了这用兵之时,看他们哪一个敢来接这个帅印?

温帝这是在求我!

可我堂堂慕云氏,岂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就算是这大好时机,我也要不能就这么爽快地应承下来,倒让天下人小瞧了去。

慕云佐心思一瞬万千,脸上只是淡淡一笑。

“臣久病不在朝中,天下之势有失察细,不知这碧海国如何忽然便动了这北伐的念头。”

“据说,是伊穆兰在边境滋事,难堪纷扰。”

“边境滋事……可臣记得,伊穆兰年年都会在边境滋事,如何今年就……”

“朕起初也有些奇怪,不过这监国公主朱芷凌的手书中还细述了原委,天时、地利、人和。似是颇有些道理,爱卿可以看一看。”说完,温帝看了一眼李公公,示意他把手书递过去。

朱芷洁在一侧暗忖,这果然是姐姐的主意。

慕云佐接过手书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赞道:“这位监国殿下倒是很懂得一些用兵之道,所述之事句句在理。”

“如此说来,爱卿是赞同北伐的了?”

慕云佐摇摇头。

“这手书中所言之事再合兵法,也是于碧海国而言,臣看不出此次出兵于我苍梧国有何裨益。若说是为了两国盟约,他碧海北有金羽南有白沙,何至于要向我苍梧邀兵十万如此之多。且我苍梧出兵,花费甚多,千里迢迢只为保友邦边境平安,实是得不偿失啊。”

温帝一怔。

他以为,以重新把持朝局为诱,再将十万兵马大权交付于慕云佐,慕云佐应当是会毫不犹豫地吞下这个饵。不料他居然自以为奇货可居,就地起价了。

“爱卿所虑甚是,不过对我苍梧国,倒也并非全无好处。这朱芷凌明言,她碧海国以五年为期,共要造五百艘鼋头舰,以供与我苍梧国的通商之用。如今三年已过,五百艘鼋头舰已完工过半。待到北伐之后,即可先交付这二百五十艘舰船赠予我苍梧,以作酬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