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最强大佬 > 第一千一百章 搞事的小皇帝

诸天最强大佬 第一千一百章 搞事的小皇帝

作者:七只跳蚤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0:16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皇宫

此时深宫之中,白日里在百官面前一副傀儡模样的天子刘协这会儿正一脸郑重的冲着一名老者缓缓拜下。

老者不是别人,赫然是从洛阳城护持太后董氏前往长安城的大汉老臣卢植。

卢植一副垂垂老朽的模样,这会儿看着面前的幼帝,心中不禁为之感叹万分。

他做为大汉老臣,按说绝对不该背离洛阳朝廷才是,毕竟按照法统而言,洛阳城中的那位天子才是大汉法理上的正统天子。

奈何卢植欠太后董氏一份偌大的人情,面对太后董氏的哀求,就算是卢植也不得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准则护送董氏前往长安城。

刘协一脸期冀的看着卢植道:“太尉,还请助协儿一助!”

卢植心中苦笑不已,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位看上去如同傀儡一般的幼帝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的心思。

本来以为天子召他前来应该是询问应对洛阳朝廷征伐的事情,结果让他感到惊愕的却是刘协没有向他询问如何应对洛阳朝廷的征伐,反倒是向他求助,希望自己能够助他摆脱袁绍的控制。

准确的说,刘协是希望他能够出马,于军中制约身为大将军袁绍。

其实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看出,长安朝廷名义上是以刘协以及董太后为主,其实真正掌握了大权的根本就是以袁绍为首的一干诸侯。

而袁绍又是这些诸侯当中实力最强的那一位,也就是说,长安朝廷真正的权势其实是掌握在袁绍的手中。

如果说长安朝廷被覆灭那倒也罢了,可是眼下这形式,很多人都认为就算是长安朝廷覆灭不了洛阳朝廷,至少也可以同洛阳朝廷并存,那样一来,长安朝廷的权势自然就让许多人为之心动。

别看刘协小小年纪,可是比之其兄长刘辩来,刘协的小心思要多的多,他根本就不甘心去做为袁绍的傀儡,就算是没有机会,他也要想方设法的创造机会,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卢植这么一位军方大佬。

哪怕是卢植如今在军中并没有太多的势力,但是不要忘了,当初平定黄巾之乱时,卢植可是大汉一军之统帅,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刘备这些人都不过是卢植门下弟子而已。

卢植的影响力之大,绝对不容小觑,所以刘协盯上了卢植,不惜亲自向卢植拜求。

微微一叹,卢植看着面前的幼帝,心中也是颇为感叹,汉家天子沦落到这般的程度,也是少见了,而且刘协小小年纪就有这般的心思,这让卢植对刘协生出几分期待来。

刘协未必不能够重整汉室,如同光武帝刘秀一般再延汉室传承。

这会儿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开口说话的太后董氏看向卢植道:“卢公,哀家与这孩子未来如何,皆在卢公一念之间,还请卢公看在先帝的情面上,助这孩子一助!”

卢植沉吟一番,看了看太后董氏,再看看刘协,缓缓点了点头道:“太后、陛下,眼下的情形就算是老臣不说,想来两位心中也都清楚,可以说当先绝对不是同大将军闹翻的时候。”

董氏点头道:“眼下尚且需要袁本初对抗洛阳朝廷,自然不可能选在这个时候对付袁本初。”

卢植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说太后董氏还有天子真的要他在这个时候对付袁绍的话,且不说他没有这般的能力,就算是有,他也绝对不会答应。

好在太后董氏还没有那么短见,所以卢植开口道:“正好此番大将军需要统军前往函谷关迎战楚毅所部大军,介时大将军离开长安城,陛下便可趁此机会安插人手,将长安城的军政大权掌握在手。”

刘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色,冲着卢植点头道:“太尉所言甚是,只要朕能够掌握了长安城的兵马大权,自是不惧他袁绍。”

卢植微微摇了摇头道:“陛下万不可生此念想,就算是陛下真的掌握了长安城的兵马大权,也绝不可同大将军翻脸,否则的话,只会激怒大将军,那时单凭长安城的兵马根本就挡不住袁绍手下数十万大军。”

卢植很清楚长安城之中真正忠于天子的人马其实并不多,袁绍除非是被楚毅所斩杀,否则的话麾下数十万兵马在手,刘协以为凭借长安城当中留下来的那点兵马就可以镇压袁绍,那就真的是自取其辱了。

刘协哪怕是有那么点心机,可是毕竟太过年幼,这会儿听卢植这么一说,脸上自是露出几分失望之色,好在刘协这会儿真的是将卢植视作依仗,点了点头道:“朕听太尉的。”

微微点了点头,卢植笑道:“陛下毕竟是长安城之主,陛下为君,大将军为臣,除非是他想要造反,否则的话,只要陛下不是太过逼迫大将军,大将军绝对不敢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只要陛下慢慢壮大自身实力,等到有朝一日实力超过而来大将军,那么自是可以高枕无忧。”

脸上洋溢着几分欢喜之色,刘协冲着卢植拜了拜道:“若是果真有这么一日的话,朕定然重赏太尉。”

就在卢植安抚天子刘协的时候,一道身影出现在天子寝宫之外,赫然是袁绍心腹谋士许攸。

许攸冲着守在天子寝宫处的小黄门道:“快去通秉,就说大将军帐下行军主簿许攸许子远求见。”

小黄门连忙前往寝宫通秉。

看着跪伏在地的小黄门,刘协脸上禁不住露出几分慌乱之色下意识的看向卢植道:“太尉,大将军他怎么这个时候派人前来见朕,莫不是……”

看刘协那一副慌张的模样,卢植心中暗叹一声,这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啊。

轻咳一声,卢植向着刘协道:“陛下不必惊慌,袁本初除非是有未卜先知之能,否则的话如何会知晓陛下与臣之间的对话?”

刘协一听,眼睛一亮道:“太尉说的对,大将军绝对不知道朕召太尉前来所为何事,这么说来,大将军派人前来是为了其他的事情了。”

许攸看着匆匆而来的小黄门道:“怎么这么久?”

小黄门连忙道:“回大人话,陛下刚刚歇息,闻知大人求见,自是要起身更衣,所以劳烦大人久侯。”

许攸这才点了点头道:“倒也是,陛下毕竟年幼,早些休息也是正常,既然陛下已经起身,且带我前去拜见陛下。”

寝宫之中,刘协一副困倦的模样坐在那里,看着拜倒在自己面前的许攸道:“卿家深夜前来见朕,莫非是大将军那里有什么要事不成?”

许攸冲着刘协拜了拜,然后恭敬道:“启禀陛下,臣前来是因为大将军有一事要禀明陛下。”

刘协点了点头道:“卿家请讲。”

许攸缓缓道:“大将军决定明日发兵前往函谷关。”

不等许攸将话说完,刘协眼睛一亮,颇为振奋的道:“大将军果然忠心为国,朕准了。”

许攸有些搞不明白刘协这反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轻咳一声道:“不过大将军的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够随军一同前往函谷关,一方面长安城中并不是太过安全,难免会有楚贼手下人潜伏,万一趁着大将军离开长安之时对陛下不利陛下但有损伤……”

刘协的面色一下子变得阴沉了起来,而许攸接着道:“况且有陛下随军的话,军心士气必然大振,所以臣此来正是为了将此消息告知陛下,也好让陛下有一个准备。”

这会儿一道身影自内室之中走了出来,许攸只看一眼便认出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太后董氏。

太后董氏身份可谓尊贵,许攸连忙向着太后董氏行礼道:“臣许攸拜见太后。”

董氏摆了摆手,看着许攸道:“许子远,本宫且问你,函谷关如此危险之地,他袁本初到底是什么意思,竟然要将陛下带到那等险地,他是想要谋害陛下不成?”

这话由董氏说来却是再适合不过了,许攸闻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董氏道:“太后何出此言,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对陛下更是忠贞不二,有何来谋害陛下之说。”

董氏冷哼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袁本初亲自前来见哀家,我倒是要听听他如何向哀家解释。”

许攸看了看坐在那里的刘协,再看看太后董氏,心中一叹,冲着太后还有天子拜了拜道:“臣告退。”

看着许攸的身影消失在寝宫入口处,原本硬挺着的董氏身子一软,脸上露出几分悲色道:“卢公,你可看到了,袁本初狼子野心,已然暴露无余,他这是想要将天子牢牢掌握在手中啊。”

这会儿卢植自暗处走了出来,方才许攸同天子还有太后董氏之间的对话,卢植躲在暗中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这会儿听太后董氏这么一说,不禁轻叹一声。

说实话,卢植还真的没有想到袁绍竟然会生出带着天子前往函谷关的想法来,毕竟如果袁绍先前果真有此念的话,白日里朝堂议事之时,袁绍肯定会露出这般的意图来。

既然先前议事之时没有提及这点,那么许攸深夜前来向天子通秉此事,那么这决定就是不久之前袁绍方才决定的。

不用想,卢植就知道,这肯定是卢植手下那一干文臣谋士的建议。仔细想一想的话,卢植也不得不对提出此等建议之人生出几分钦佩来。

站在袁绍的立场上的话,带着天子前往函谷关,真的是利大于弊,其他不提,至少方才他给天子刘协的建议就无法实施了。

或者说就算是一样实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因为袁绍这是打算将天子呆在身边,只要天子掌握在袁绍之手,区区长安城落入谁人之手并不是太重要。

董氏看着卢植道:“卢公,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啊!”

深吸一口气,卢植道:“太后,陛下莫慌,且听听袁本初究竟怎么说吧。”

说着卢植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之色道:“如果袁本初坚持的话,恕老臣之言,陛下怕是只能随军前往函谷关了。”

董氏豁然起身,脸色有些苍白道:“难道连卢公你都没有什么办法吗?”

卢植摇了摇头道:“兵马大权尽在袁绍之手,只要袁绍的理由不是太离谱,纵然是满朝文武怕是都无法反对。”

翌日天色大亮,袁绍一身甲胄,身披斗篷,威势凛凛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之下直奔皇宫而来。

皇城之中,禁军已然换做了袁绍手下的兵马,这些士卒眼见袁绍,一个个肃然施礼,可见整个皇城都在袁绍的掌控之中。

天子寝宫

一名小黄门尖声道:“大将军求见!”

袁绍走进大殿之中,就见太后董氏还有小皇帝正坐在那里看着他。

大步向前几步,袁绍恭敬施礼道:“臣袁绍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太后看了一眼立于大殿门口处如同两员门神一般的颜良、文丑,单单是看一眼,董氏就感觉一股煞气扑面而来,心中一紧,挥手道:“大将军不必拘礼,且起身叙话吧。”

袁绍起身跪坐于一侧,这才看向太后道:“昨夜是臣太过鲁莽,不该于深夜派人前来惊扰了陛下歇息,还请陛下、太后多多见谅。”

董氏看着袁绍道:“大将军一心为公,何错之有,只是大将军率军前往函谷关也就罢了,何至于要带上陛下,毕竟函谷关交战之地,必然危机重重,陛下还是坐镇于长安城最好,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袁绍就没有指望董氏会答应带天子离去,这一点袁绍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听董氏这么说,袁绍神色不变,反而是笑着道:“太后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听袁绍这么说,太后董氏心中一喜,然而袁绍话音一转正色道:“然而长安城与数十万大军之中相比,究竟哪里更安全,臣就算是不说,太后心中也该能够分辨清楚才是,更何况陛下若是亲临函谷关,三军必然为之振奋,大涨我军威,如此一举多得之事,以太后之睿智,还需要臣多言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