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最强地球导师 > 第471章 引擎测试完成

最强地球导师 第471章 引擎测试完成

作者:伏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4 来源:笔趣阁

“为什么我要将这个引擎取名为‘半人马座号’?萧老你应该明白吧?”

“我明白。△↗頂頂點小說,”萧然点点头。

为什么要将这个火箭引擎取名为“半人马座号”?

因为这个火箭引擎,瞄准的就是距离地球仅仅2光年的半人马座。

半人马座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

对于寻找类地行星或者说宜居行星的天文学家来说,这个星系是当前人类最有希望寻找到类地行星和宜居行星的地方。

其他的星系,距离地球实在太远,远远不是短短数百年时间能够指望的。

所以,在科幻作品中,往往将半人马座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大写特写。

杨晨的目标,也瞄准了这里。

他希望,这个火箭引擎有朝一日,可以将人类带到半人马座,出于这种希翼,杨晨将引擎命名为了“半人马座号”,也就是“指引人类前往半人马座的引擎”。

哪怕以后有特洛伊入侵的风险,在实在无法对抗敌人的情况下,太空移民也是一种选择。拥有航行到半人马座的能力,仍然对于抵抗入侵是拥有战略性意义的大事。

杨晨这么一说,萧然也就明白了:“所以你对现有引擎的水平不满意。”

“没错。”杨晨点头:“要前往半人马座,我们需要的推力数量,万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必须携带足够的燃料才能够往返半人马座。也许这个燃料的数量,本身就需要上万吨乃至于数十万吨。这么大的数字,区区万吨推力,根本微不足道。况且……”

他指点着试验台上的引擎:“当前的模式,实际上只能够在地球上使用。确切的说,使只能在拥有大气层的星球类使用。灵能引擎技术,虽然可以引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灵力作为能源,但是仅有灵力是不够的。要想形成推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就必须要由工质被反向抛出作为动量的提供者。”

“这一点,反重力模式是作不到的。因为反重力模式的原理,就是将无处不在的大气作为工质,提供反向动量,而其本身是不喷射工质的。这也是为什么引擎喷口可以做到如此低温的原因所在。而一旦上了太空,在外界不存在工质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提供工质,到时候,所能提供的推力,绝对没有这么大。”

萧然点点头:“也就是说,上了太空,推进方式仍然将回到传统引擎上面。”

“差不多如此。灵能引擎最大的优点,仅仅在于灵能推动模式下,可以通过灵能粒子矩阵的放大作用,放大工质可提供的冲量。换句话说,同样质量的工质,灵能引擎将会获得比传统引擎更大的冲量作为推力。所以,我们需要的燃料数量,也将远远比传统引擎低。”

“那么这么一来,不是很好吗?”洪不器等人都是认真的在旁边旁听学习,听到这里,他不禁代表周围的旁听者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工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那么太空航行所需要携带物资的质量,也不用那么大啊。所以真人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不行,”杨晨摇摇头,轻叹一声:“半人马座距离我们太远了。长达2光年的距离,会发生什么事情,永远不是我们现在能够预测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携带物资,以避免航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所以,我们的推力,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高达万吨的推力都不够,那要多少才够?

有人认真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杨晨想了想:“以我的意思,再高也不够。当然综合是计情况考虑,基本上二十万吨以上的推力,勉强算是够用了。”

听到这话,人们一个个神色黯淡。

现在的万吨推力,都是他们几乎无法想象的了,杨晨心中够用的标准是现在的二十倍,更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做到。

别看现在这个引擎研发速度不慢,那都是因为大部分技术由杨晨提供,主要计算力也是杨晨提供的原因所在,而且也不是通过传统科技而是通过灵能技术来实现的原因。否则的话,就算集合了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用几十年时间也未必能够成功做到,更别提他们这个草台班子了。

也许有人会疑问,即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就能够达到3400吨推力,那么要达到万吨,会有多难呢?

但是要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技术,至今仍然是无人能够超越。四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技术还无法超越?当然这因为美国不再进行登月有关,但这也说明了,这技术进步的难度有多大。

这么难达到的技术尚且远远不够,那更难的技术,要做到就更够呛了。

看到大家斗志似乎受到了一些打击,杨晨连忙给大家鼓劲:“大家也不用产生畏难情绪。我们的技术才刚开始,远远没有达到瓶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是能够很快超越这个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二十万吨的水平。人类正是迎难而上,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化不可能为可能。否则,人类又怎么会从离地三丈都作不到,变成现在可以将人员送往月球,而将飞行器送往火星、冥王星乃至于太阳系外了?难,只是因为不去做。去做了,再难也难不倒我们!诸位,努力加油啊!”

人群沉默了片刻后,终于爆发出来呼喊:“没错,我们能办到!还有什么差距,能比离地三丈都作不到变成飞往太阳系外更大?人类既然可以超越这个差距,那么就一定能够超越区区二十万吨推力的差距!”

斗志终于重新点燃了。

萧然卫华二人满意的点点头。他们可是老专家了,当初一穷二白搞研究的时候,碰到的难度不比这个更大?不照样跨越过去了?他们可没有多少失去斗志。

其实下面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心志坚毅之人,只是之前被过高的目标给吓住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失去斗志。也正因为如此,杨晨鼓劲一下,就能让他们重新点燃斗志,换了其他人,也没那么容易。

经过这么一段差距,实验继续进行。

这一次,采用的就是灵能混合核聚变同时使用的引擎模式了。

这种模式,被命名为太空模式,顾名思义,是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

事实上,核聚变引擎除了提供能量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工质。聚变产物将会作为发动机的工质被抛射往飞行器后方,提供正向冲量,推动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

基本上这种模式,也将会成为未来计划中飞向半人马座飞船的引擎主要工作模式。

毕竟,在太空中,尤其是陨星带,要补充水,难度还是不会太大的。而只要有水,就可以分解成为氢氧元素。氧气将为飞船的维生系统提供氧气,氢元素则会被转化为出同位素作为核聚变的燃料——灵能科技中预言了可以将普通氢元素转化为氘氚等核聚变燃料的技术。现在虽然没有,但应该是可以研发出来的。

这要比完全从地球携带物资前往星空彼岸更稳妥。

太空模式的测试也不容易,杨晨必须提供一个接近真空的空间,作为模仿太空的环境。要不是通过阵法做到这一点更容易,要是完全依靠传统科技,几乎没办法搞——人类虽然拥有制造近似真空的能力,但要大规模制造真空,尤其是庞大到足以测试出引擎数据的大型真空,还真是不容易。除非直接去太空中做实验就没这个问题了,但那样的话,成本又太高了。

而有阵法就简单了,阵法将会不断抽取实验空间中的空气,同时杜绝外界空气进入,这只需要一个比较简单的抽气和隔绝法阵即可完成。

这一番试验,又是半天时间过去,整体上,火箭发动机引擎的数据基本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至于具体在应用中会遇到什么情况,那就不是现在这种闭门造车的方式,可以测试出来的了。那必须真正进入太空之后,才能暴露出来。

“天罗一号卫星现在制造完成了吗?”

杨晨询问旁边的卫华。

“都完成了,就在四个小时前,我们已经将卫星外壳外面的整流罩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完成。”

“也就是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没错!”卫华脸上露出期待和兴奋之色:“我很期待这颗卫星将会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什么样的功能?肯定将会比你所知的多得多。

杨晨心道。

至少,卫星的作战系统方面,卫华是一无所知的。作为一个卫星专家,本来如果有任何试图把卫星变成攻击卫星的动作,都无法瞒过他的眼睛。虽然他并非搞攻击卫星的,但相关的东西还是能够认出来。

但真正的作战系统,完全是灵能技术产物,这卫华就认不出来了。

“那就好!我们的运载火箭也早就制造完成,就等着安装火箭发动机了。那么今天晚上,我们就加班把这发动机和卫星装上火箭,明天,就正式开始运载火箭发射实验!”

杨晨大手一挥,下了命令。

“等等!”卫华却突然提出了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