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最强地球导师 > 第204章 军方考察队伍出发

最强地球导师 第204章 军方考察队伍出发

作者:伏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4 来源:笔趣阁

杨晨很无奈。

因为重构性纳米陶瓷产量不足,穆青思不让他制造真空隔绝特种玻璃。

可是,他现在真的是急需真空隔绝特种玻璃,来制造出一台负能压吸能器。

这东西他有大用。

好说歹说,总算让穆青思答应,暂时生产二十公斤真空隔绝特种玻璃,杨晨算了算,这点真空隔绝特种玻璃,用来制造最简陋、最小型的负能压吸能器,还是够用的,也就罢了。

随后,侯旭楠又打开能量粒子对撞机,向杨晨展示了他的另外一个研究成果:通过电子管,当然,是超级电子管对能量粒子对撞机进行简单的自动化操纵。

就看到他通过专门的电子管程序编辑器,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命令,比如说定时生产、功率调整等,但都是很简单、很粗放的功能。

基本上,哪怕现在最差劲的电子芯片,其所能达到的功能在现在这万倍甚至几十万倍以上。

穆青思看得直摇头:“为什么你们不开发抗能晶体管的技术呢?”

她作为军方的人,还是清楚前苏联的那种发展电子管技⊕≤术而不是晶体管技术的考虑,不能说不对。

毕竟,在那个冷战的时代,地球的确是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而且军用品也跟民用品不同,不太看重性能有多先进,而更看重稳定性、抗干扰能力。

所以,她还是能够理解侯旭楠的技术开发用意的,也知道开发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电子产品,这是必需的。但是,从电子管技术开始,这也太落后了吧?

没错,军用品并不在乎性能有多先进,40年前摩托罗拉开发的8位、16位单片机芯片,至今仍然在很多军工产品上使用,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先进的军工产品。开发者并非不可以选择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芯片,但出于稳定性考虑,还是选择了那些老掉牙,稳定性却久经考验的落后芯片。

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芯片。一平方厘面集成的芯片数量,至少也是几万,运算速度最少也是上百万以上每秒。

可现在侯旭楠弄这个呢?

能有什么运算速度?哪怕最原始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都比这个强吧?

侯旭楠苦笑摇头:“我们当然想要开发晶体管的抗能量粒子对抗环境技术,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技术力量远远不够,根本没有办法开发出来。毕竟这种技术,必须从零开是一步步搞出来,这不是我们现在的力量能做到的。”

杨晨手下现在的研究团队核心,也就侯旭楠,赵建树和周旭正三个人。

周旭正还是搞抗癌药物的,和能量粒子科技完全不沾边。

而赵建树更擅长的也是金属材料的研究,和晶体管这种电子技术,也是相差甚远。侯旭楠如果不是已经触碰到了能量粒子理论的雏形,不得不对材料、机械、电子、高能物理等学科都有所接触,他也开发不出来超级电子管。

当然,核心之外的普通研究人员,还是有些的。但这些人只能打下手,根本还没有成长起来。

毕竟周旭正的制药研究团队,因为罗忠的背叛,几乎被一扫而空。侯旭楠和赵建树二人也都是**搞研究,根本没有什么研究伙伴。杨晨又是宁缺毋滥,所以现在出了三个核心以外,其他人数不多不说,还不堪用。

这让杨晨越发渴望洪不器他们的加入了。现在的研究团队,根本就是草台班子啊……

“这倒也是。”穆青思很理解对侯旭楠提到的困难。

毕竟,现代科学研究和以前已经不同了。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依赖于团队了。科学拓荒时代那种区区一个人就可以从零开始搞出惊世成果的可能已经近乎不存在了。

况且,民间的科技水平,怎么能够跟军方相媲美呢?

“穆少校,我们愿意无条件移交现有的所有抗能量粒子对撞环境的技术资料给国家,作为国家和军方研究抗能量粒子对撞环境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参考。我们民间的技术水平,还是不如国家和军方,这项重任,还是由你们来完成吧。”

杨晨开口提议:“但是我们希望,超级抗能晶体管技术出来之后,能够给我们共享,我们用作民用。”

“那不行。这种技术本来就是军用的。民用也用不上啊。”穆青思摇头拒绝。

杨晨笑了,指了指厂房的方向:“怎么会用不上呢?重构性纳米陶瓷的生产不久用上了吗?以后还有更多能量粒子理论指导下的新材料生产,那统统都是能用上的。”

“好吧,就算能用,你想得也倒是挺美的啊。”穆青思白了他一眼:

“超级抗能电子管技术和超级抗能晶体管技术的开发难度能一样吗?你给了我们超级抗能点子管的技术,就像换取超级抗能晶体管的技术?果然不愧是资本家,真是个大奸商啊!”

“呃……”杨晨耸耸肩:“好吧,我们可以补上差价,实在不行授权费也是可以商量的嘛……”

“这个问题等上面的谈判队伍下来了再说。”穆青思道:“我先给顾伯伯打个电话。这抗能电子技术的问题,以前我们还没有预料到,必须通报一下。”

“那你去吧。”

在这实验室之中当然不方便打电话,穆青思拿着手机到了外面,拨通呢她那个顾伯伯的电话,原原本本的把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道:“顾伯伯,我看这边的技术,独到之处,看来那个能量粒子理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顾伯伯你们研究了没有?”

电话那端传来顾教授爽朗声音:“研究过了,从下午你给我们提示的时候开始就研究过了。”

“结果怎么样?”

顾教授沉吟道:“争议很大。有的人认为能量粒子理论是不亚于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科学大突破,甚至有可能大一统理论的最终完成都有赖于这个理论。也有的人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个故弄玄虚的骗子理论。不过我们通过对理论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基本上认定,这个理论还是能够自洽的。但是否要投入研究,却还没有结果。”

“怎么会?”穆青思诧异道:“能够自洽的理论,难道就不值得投入研究了吗?”

顾教授耐心的解释:“理论是否自洽和理论是否在现实中成立不是一回事。只能说,一个现实中成立的理论必然自洽,但反过来却未必。”

“这个理论的确是成立的啊!”穆青思急了:“我亲眼看到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多项成果,怎么会不成立呢?”

自从看到杨晨这边的研究之后,穆青思可是非常热心的希望国家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

实在是这些技术的确足够先进。比如说,侯旭楠曾经计算过,抗能晶体管的技术完成之后,可以保证抗能晶体管芯片只要不融化,哪怕是在核爆、超新星爆炸、太阳风暴、黑洞边缘、伽玛射线大爆发等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正常运行。

而按照正常的科学发展,要做到这一步至少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现在却可以提前达到,这样的机会怎么能够错过?仅仅是错过还好,就怕有落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下场,像火药那样,华国人先发明,却被欧洲人发扬光大。那就是太可惜了。

顾教授连忙安慰她:“青思啊,不要着急,这是必须要有的流程。科学是严谨的,一个理论是否在现实中成立,有一套严格的判定程序,并不是说你看见怎样就怎样。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那你们也要赶紧作出决定啊。”穆青思一点也没被安慰道:

“今天下午我们部队的调查结果显示,杨晨他们的战斗现场中,曾经出现过外国玄学界的人,并且据可靠消息,那个人上过中华玄学论坛!而能量粒子理论恰好在中华玄学论坛之中发表过部分。如果我们不抓紧的话,很可能会被外国玄学界的人抢先发现这个理论。”

越说穆青思越发着急了:“顾伯伯你不知道,外国玄学界和科学的结合,比我们国内密切很多啊,他们一定会很快就对这个理论进行研究的。我们的科研水平本来就不如人家,要是再失去先机,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顾教授沉默片刻:“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因为这个消息是一个玄学界修士告诉我的。普通人可能弄错,玄学界修士是不可能弄错的!”穆青思凝重的加重了语气。

这个消息当然是她从包艺华那儿得到的,只不过因为包艺华和杨晨一起离开,并没有接受玄武特种师的闻讯,这还是穆青思来了同泰实业之后,和包艺华聊天知道的。所以部队那边并不清楚,也没有通报给顾教授。

顾教授听了,也有些焦虑起来:“这样说的话,的确是要加快进程了!你等下,我马上安排。”

说完,顾教授那边就响起了打电话的声音,好一段时间过后,才听顾教授道:“青思,我已经让研究所开始能量粒子理论的预研,只等结果出来再正式进行。预拨费用是一百万。还有你那边准备一下,特别专家考察团、谈判团队,将在五天后抵达。一切的一切,就看五天后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