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384章 耿耿一愿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84章 耿耿一愿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7:42 来源:笔趣阁

抛除战斗力较低的守备部队,师纂麾下真正能战的军队也就只有陷阵营的一万五千人,当他们孤军深入到汉中之后,似乎情况比较危急,毕竟以一万五千人对抗魏军五万人,完全是寡不敌众,难有胜算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师纂不但没有身陷蜀军的包围之中,反而是巧妙用兵,围城打援,首先在野狼峪围歼了蜀军南郑的军队,生擒了魏军汉中都督阎宇,而且长途奔袭智取南郑城,在汉中是中心开花,虎口拨牙,一举将汉中的郡治给夺了下来。 虽然说在姜维的防御计划之中,南郑的位置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但南郑到底还是汉中的郡治所在,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南中的失守,对汉中蜀军的军心和民心,都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势必也会动摇汉中的防御根基。 师纂之所以会成功,不光是师纂用兵得当陷阵营将士用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汉中间军司的出色表现,他们不但在搜集情报方面不遗余力,为魏军进攻汉中提供导向,而且咸鱼成功地打入到了魏军内部,挑动蜀军将帅的不合,诱使阎宇出城救援乐城。 而阎宇被围困在救援乐城的半路上,乐城守将王舍却是无动于衷,导致阎宇在野狼峪全军覆灭。 同样的,南郑失守之时,驻守在汉城的蒋斌和阳平关的傅佥也是按兵不动,坐视南郑失守而置之不理。 手握着重兵的王舍、蒋斌、傅佥只是固守各自的城池,没有任何变通之战术,身为都督的阎宇根本就调不动这些军队,整个汉中的蜀军人数虽然不少,但都是各自为战,隔岸观火,以至于阎宇败亡之时,得不到任何的襄助。 正因为蜀军的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才让陷阵营区区一万多的人马在汉中肆无忌惮地往来驰骋,斩敌夺城,中心开心,彻底地搅乱了汉中局势。 不过南郑失守阎宇败降似乎也怨不着蒋斌等人,毕竟在姜维的整个防御体系之中,对各个要塞只有防守的要求,并没有让他们机动作战。 姜维之所以做出如此部署,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考虑到了魏军在平原地带的作战能力,无论是战力还是速度,蜀军都难以敌得过魏军部队,尤其是魏军的骑兵,一旦陷入到野战之中,蜀军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所以姜维在制定敛兵聚谷的防御战术的时候,对三大要塞的守将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各自固守自己的城池,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地出战,那怕其他的要塞失守了,都和他们没有任何的责任,他们也无需出兵去救援,守好自己的城池就是最大的本分。 这样的命令是姜维私底下下达的,阎宇压根儿就不知情,所以才会出于对乐城防御的担忧,被咸鱼一通忽悠,给忽悠出了城,结果中了魏军的埋伏,全军覆灭。 如果阎宇知道姜维的这个各自为战的命令的话,那他完全可以死守南郑,对乐城不管不顾,隔岸观火。 姜维的策略也不能说不对,毕竟姜维的这种策略是建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如果魏军的兵力是蜀军的数倍,实力更为强大的话,那么出城作战的话,就等于是蜀军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以弱敌强,必败不可。 但姜维在设计这个计划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魏军的一支人马会孤军深入,以寡敌众吧,所以汉中的守将还是过于的墨守成规,他们虽然和阎宇有些怨隙,但出于大局的考虑,没人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战斗之中来。 但受到姜维命令的影响,这次阎宇败亡,所有的汉中将领都是无动于衷,虽然说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但却遗憾地错失了歼灭魏军陷阵营的机会。 所以说有时候拘泥于命令反倒是容易适得其反的,如果姜维在汉中的话,也绝不可能任由魏军一个营的兵马在汉中横行霸道而坐视不理,肯定会集结兵马对陷阵营进行围剿的,那会让师纂这么如此轻松地就攻下南郑呢? 南郑的失守让整个汉中防御计划的弊端全部的显露了出来,本来蜀军是有机会趁着魏军陷阵营孤军深入而对魏军予以重创的,但随着先登营的到来,魏军在汉中的兵力翻倍的增长,蜀军已经是丧失了最好的机会。 这还是在越骑营没有抵达汉中之前的局势,和先登营遇到的情况相同,越骑营在斜谷内行军也遭遇到了山体坍塌的问题,而且斜谷山体坍塌的面积更大,让越骑营的行动是举步为艰。 尽管他们也进行了积极的道路抢修,但由于道路毁损比较严重,以至于先登营抵达汉中之后,越骑营一直迟迟未到。 不过现在的形势已经对于魏军十分的有利,就算越骑营暂时还没有抵达汉中,仅仅陷阵营和先登营也足以掌控汉中的局势了。 邓艾抵达南郑之后,亲自会见了间军司的青隼和咸鱼,称赞其为拿下汉中的第一功也。 青隼咸鱼也终于结束了那种硕鼠般的地下生活,他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杆站在阳光下,宣告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青隼可以没有忘记咸鱼的最大心愿,那就是可以告老还乡,回到故乡去,现在咸鱼的身份已经暴露,他在蜀国仕途也已经是终结了,再无潜伏的可能。 而且在这次魏军兵取南郑和生擒阎宇之中,咸鱼是立下了大功的,所以青隼向邓艾恳请让咸鱼告老还乡。 邓艾当即表示应允,咸鱼做为最大功臣,而且他已经确实是年事已高,耿耿一愿,又安能不满足于他。 咸鱼闻之,泣涕洒泪,他的故乡是在汝南郡,当年他从军离家之时,也只有十几岁,辗转来到蜀地,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少小离家老大回,青丝都已变白发。 对于咸鱼黄土掩颈的老人而言,能回到故乡去,就是他余生最大的心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