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379章 稍纵即逝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79章 稍纵即逝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7:42 来源:笔趣阁

为了野狼峪的这次伏击战,师纂整整地准备了两天的时间,不过当战斗发生之后,过程却是极为的顺利的,只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战斗就宣告结束。 除了先头和后队的各一千余人逃跑之外,被包了饺子的蜀军六千人全部被歼,无一逃脱,魏军顺利地拿下了这次的伏击战。 事实证明,准备的越充分,结果可能就会更理想,师纂在这次的伏击之中,亲力亲为,光是野狼峪周边的,他就转了三四个来回。 别看野狼峪的山谷只有三四里的长度,但魏军埋伏的地点,可都在山崖之上,每一处的埋伏点,师纂都尽可能地亲自去查看,并且确定相应的位置。 在伏击战之中,每一个伏击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个位置的暴露,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伏击行动的失败,所以师纂才会亲自去查看这些埋伏点,以确保这些地点不在蜀军斥侯兵可能侦察到的位置。 别看这一战打得十分顺利,完全是因为师纂这两天来进行了大量细致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才成功地将蜀军的大队人马诱入到了野狼峪之中,人为地制造山体滑坡封死了蜀军的前进道路,而后又在蜀军的退路之上安排精兵强将进行阻击,双管齐下,蜀军自然是插翅难逃。 注重每一个细节,是这一场伏击战成败的关键,当然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却是咸鱼的存在,正是因为咸鱼不遗余力地怂恿阎宇出兵救援乐城,以阎宇那货的怂样,还真不一定肯出兵的。 蜀军不来,魏军再周全的布置也是枉然的,所以论这场伏击战的头功,还是非咸鱼非属。 师纂紧握着咸鱼的双手,连声称赞辛苦了。 师纂非常理解这些活动在敌后的情报人员的艰辛,他们身处陷境,稍有不慎,就会有灭顶之灾,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之中,他们依然舍身忘死地进行着工作,刺探着敌人的情报,为魏军的前进指明着道路, 魏军每一场战役的胜利,都离不开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每一份情报的背后,都凝聚着这些情报人员的血汗。 咸鱼做为最资深的情报人员,打入敌人内部四十余年,以一次最为成功的战绩光荣回归,师纂道一声辛苦了,也是应当的。 咸鱼告诉师纂,生擒阎宇,全歼魏军之后,南郑那边只有两千蜀军的镇守,防御空虚,就算残余的蜀军逃回南郑,南郑的守军数量也不会增加太多,现在正是拿下南郑的最好机会,咸鱼建议师纂立刻进军,先夺下南郑再说。 师纂稍微地犹豫了一下,他此次出征的首要攻击目标是乐城,尽管目前投石车还没有到位,无法组织起相应的进攻,但对乐城的围困任务那是由邓艾安排好的。 至于在野狼峪设伏,这样的围城打援完全是乐城战役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这样的安排并不违令。 但陷阵营如果这个时候出兵南郑的话,作战距离超过了一百里,显然是不在乐城的范围之内的,按照原计划,攻打乐城的是从骆谷进军的先登营,只是不知道出于何种的原因,先登营迟迟未能抵达汉中。 咸鱼看出了师纂的犹豫之色,道:“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许多的时机稍纵即逝,如今师将军在野狼峪生擒阎宇,全歼蜀军六千余人,消息传到南郑,守军必是十分惶恐,很有可能会弃城而逃,他们不管是逃往汉城还是阳平关,或者是重操旧业去打游击,都是对汉中局势最为不利的。” 原本南郑的守军有一万多人,这魏军歼灭了六千人,杨辛所率的一千前部人马被隔阻在了野狼峪的东面,短时间内他们是回不到南郑的,除非是绕比较远的路,这在时间上他们肯定是抢不过魏军的。 那些被截留在谷外的蜀军倒是大概率会逃回到南郑去,毕竟当时魏军集中全力去对付山谷内的蜀军,没有余力去攻击这些滞留在外的蜀军,所以这些蜀军一看到形势不妙,就转身逃掉了。 野狼峪的战斗消息一经传回到南郑去,势必会在南郑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引起极度的恐慌。 原本这支军队就是阎宇强行地用命令拼凑起来的,如今阎宇被俘,留守南郑的副将阎涛虽然是阎宇的从弟,但他的威望和权势显然是不足以威慑蜀军各部人马的,那些留在南郑的校尉和司马,也未必就肯再去听阎涛的话。 咸鱼比较担心的就是这一点,阎宇一出事,南郑那边肯定是乱了套的,阎涛弹压不住各路的蜀军,而在一片恐慌之中,蜀军放弃南郑逃往汉城或阳平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再不济这些蜀军也可以撤出南郑,重新去打游击,毕竟先前姜维给他们交待的任务就是打游击,只不过是阎宇一道命令将他们强行地召了回来,这些校尉司马明面上畏惧于阎宇的权势,不敢反对,但暗地里对阎宇却是极为不满的。 一旦让这些蜀军重操旧业,对魏军的后勤补给线就会造成威胁,咸鱼好不容易忽悠着阎宇才将这些游击队的威胁给解除了,现在他们重归山里的路,岂不是要前功尽弃了吗? 所以咸鱼对这件事还是十分上心的,他成为“俘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来见师纂,亮明自己的身份,同时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师纂。 毕竟咸鱼可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力,想要实现他的计划,还需要师纂的配合。 师纂思忖了片刻,终于是点点头,为将者,当然是需要临机权变,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师纂一昧地拘泥于邓艾的安排,那肯定是会错失良机的。 毕竟邓艾在制定攻略汉中的计划时,考虑到的也是兵力分配的问题,三路兵马齐出,同时攻击魏军的三处要地。 可计划敌不过变化,陷阵营最先赶到了汉中,但另外的两路人马却迟迟未到,师?这个时候改变战术方案,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