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311章 由攻转守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11章 由攻转守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7:42 来源:笔趣阁

而这一次的西陵之战,对于姜维来说,同样也是充满机遇的,东吴的大将军陆抗被魏军给逼到了绝路之上,势穷而降蜀,拱手将西陵之地让给了蜀国,同时归降的还有吴国的近十万大军。

这对姜维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荆州原本就是蜀汉的地盘,是他们的发迹之地,比起关陇来,蜀人更希望收复荆州,回归故土。

而陆抗的归降,无疑让蜀国上下的做了多年的梦成真了,他们终于有机会收复荆州。

不过有机遇也必定有挑战,这世上没有白摘的果子,如果不能击退紧追而来的魏军,那蜀人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做一场黄梁美梦。

姜维是想要竭心尽力地打好这一战的,毕竟西陵的得失将会决定蜀军能不能在荆州立足。

他精心地部署了西陵的防线,知道此次魏军进攻西陵的队伍是杜预所率的右军团时,姜维还特意地做出针对性的部署。

杜预为人博学多才,晓畅兵法,有杜武库的雅号,不过正因为如此,杜预少行奇险之策,打仗多循规蹈矩,深谙兵法之道。姜维据此在猇亭设下重兵构筑防线以拒敌,以为万全之计。

但最后姜维却输在了西陵城上面,魏军以水师奇袭西陵,一下子打乱了蜀军的所有部署,令姜维是饮恨完败。

姜维当时对魏军这种手段亦是惊讶不已,在他看来,以杜预的才能,未必能想出如此的妙招来,现在得知是出自曹亮的手笔,也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曹亮的手段,比这厉害的多了去了,偷袭西陵,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姜维撤军回到了永安,痛定思痛,积极地备战,准备迎击魏军的来犯。

一直以来,姜维都是一个向前看的人,因为他清楚,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懊悔和遗憾那不过是懦夫的行为,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过去之中,患得患失,跌倒了不要紧,重要的是能爬起来,能重拾信心,将过往的一切都忘掉,从新开始,从零开始,这才是最重要的。

西陵之战结束了,不管结局如何,都没有必要再去纠结了,失去的终究是失去了,再也无法挽得回来,与其痛苦地活在悔恨之中,倒不如忘掉一切,重新开始。

而且就算你不想重新开始也不成,魏军随时都可能会向永安发起进攻,蜀魏之间的形势从此也将由攻转守,被迫进入到防御模式,现在姜维已经不可能再考虑进攻了,如何抵御地住魏军的攻势,避免蜀国步吴国的后尘,才是最为重要的。

自从曹丕篡汉立魏以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四十余年,这四十年间,三国虽然是互有攻伐,但基本的疆域却没有多少改变,一直维持着当初立国时的模样。

无论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无论是淮南之战还是荆州之战,三国之间大大小小规模的战斗几乎从未停歇过,但三国之间的疆域却异乎寻常的稳定,最多也就是你家丢一个郡,我家夺一个县,如此拉锯而已,三国之间真正的边界,四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曹亮的强势崛起彻底地改变了三国的版图,曹亮不仅在魏国内部消灭了权臣司马家,而且大举兴兵,一口气吞掉了吴国。

三国之间一直维持着一种极为微妙的平衡,如果将天下之势划为了十成话,魏国可以独占五成,吴蜀共占五成,再细分的话,吴可占三成,蜀可占两成。

也就是说,大体上来说,吴蜀如果联手的话,是可以和魏军打成平手的,这也是三国一直以来能维持平衡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魏国太强,吴蜀联合起来都不是对手的话,那么吴蜀迟早会亡于魏国之手。

但这也仅仅只是一种对三方实力的大体划分,决定三国鼎立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地利的因素,蜀国占据山川之险,吴国有长江天堑,这些因素对稳定三国的疆域也起着特殊的作用。

不过吴蜀的联盟也并非是那种铁杆的联盟,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着怨隙和猜疑,甚至有互相利用的嫌疑,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形成合力的,比如诸葛亮北伐关陇,要求吴国出兵淮南,形成对魏国的两面夹击之势,而吴国倒是出兵了,但基本上是一种观望的态度,反倒是希望魏蜀两家鹤蚌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

反之亦然。

总之,吴蜀两国形不成铁板一块的联盟,对魏国来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这样就给了魏军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

曹亮就是抓住了这么一个机会,利用高人一筹的武器装备,一举突破了吴国的长江天险,攻克了建业,灭亡了吴国。

虽然说吴国还有地方的残余势力在不断地进行着抵抗,但就整体而已,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被完全的打破了。

吴国灭亡之后,蜀国连这么一个貌合神离的盟友都没有了,而且魏国吞吴之后,疆域和实力更是倍增,当初魏国就可以独占天下五成之势,如今再得吴国的三成之势,天下已经是十占其八,在实力上,形成了对蜀国的碾压之势。

如是放在以前,蜀国对魏国一直是攻多守少的,长年以来,蜀国一直处于一种积极进攻的状态,现在随着天下形势的改变,蜀军必须要对自己的战略决策进行调整了,不能再以进攻为主,甚至都没有力量再组织进攻了。

从此之后,蜀国将全面地转入到战略防御阶段之中来,为了避免吴国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蜀国上下必须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认真地做好防御准备。

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是需要蜀国人好好地适应的,他们喊了几十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现在也该是放弃了,只有走务实的道路,坚定守土保国的信念,蜀国才有希望坚持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