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046章 强大的内心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046章 强大的内心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7:42 来源:笔趣阁

这片火海来得比较突然,消失地也比较快,由于火弹燃烧所使用的燃料全部是来自于火弹内的猛油,猛油的特点就是可以爆燃,火力凶猛,但通常持续的时间短,不到半柱香的工夫,所有的油料就会燃烧殆尽。

而且这片区域内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沙地,没有任何的引火之物可以持续燃烧,所以魏军想要让这片火海持续足够长的时间,那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弹。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这些猛油火弹的造价是相当昂贵的,魏军水师所储备的石弹和火弹,寻常的比例都是十比一,可见火弹的数量是相当稀少的,寻常火弹都是使用在必须的场合,也绝少浪费。

其次,从实战的角度来讲,投掷猛油火弹形成一道火障,目前的就是为了给登岸的步兵创造一个建立滩头阵地的时间,杀伤敌人反倒是次要的。

所以等到魏军步兵登陆成功,并且建立起了相应的滩头阵地之后,这道火障也就失去了作用,反而是应该迅速地撤除,为步兵的向前推进创造便利,否则那一片火海横亘在那儿,虽然蜀军是攻不过来,但魏军也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能跨过去呀。

所以魏军成功登陆并歼灭了蜀军的岸边残余之后,王濬就适时地下令投石车停止了攻击,那么火海的火势也很快就衰弱了下去,片刻之后,大火便熄灭了,只剩下那些被烧成了焦炭一般的尸体还余烟袅袅,冒着一些微弱的残火,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

魏军步兵踏着这些焦尸,迅速地向纵深方向推进。

虽然打击来得比较突然也比较沉重,但姜维还是能迅速地调整好情绪,组织人马再次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这不得不说姜维的内心是相当的强大的,普通的人遭遇到如此的挫折和失败,恐怕心态早就已经是崩了,但姜维有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自然不会轻易就认输。

这辈子姜维已经是经历过太多的失败了,别说是损失上千人,就是损失数万人的大战,姜维也曾经亲身经历过,如果姜维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恐怕早就被击垮了,此间种种,或许对别人来说早已崩溃了,但姜维却依然没有后撤半步,面对气势旺盛,人潮汹涌的魏军,姜维沉着应战,率军是全力反扑。

如果真的被这么一点困难就击倒的话,那姜维还真不叫姜维了。

蜀军在战斗力方面自然是没得说,这支军队又是姜维亲自率领的,他们几乎参加了姜维每一次的北伐行动,可谓是身经百战,虽然蜀军现在身处困境,但这些将士似乎都早已是习以为常了。

他们和魏军作战,每一次都是在劣势下面应战的,此刻魏军发起了全面进攻,蜀军自然也不会后退半步,与魏军展开了肉搏战,双方拼得都非常的凶,战况十分的胶着和激烈。

魏军的战船在江面上往来摆渡,将更多的魏军步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对岸上去,投石车这个时候也结束了它们的使命,王濬现在能给登陆部队提供的,也只有渡船了。

不过总得来说,这次水陆联合登陆作战,还是相当圆满成功的,没有水军投石车使用石弹和火弹进行狂轰滥炸,魏军步兵也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抢夺了一大片的滩头阵地,在通常的情况之下,这样的登陆作战,攻击的方向至少得付出相当惨重的人员伤亡代价才有可能攻占滩头阵地的,所以步兵能顺利地登陆成功,投石车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接下来的战斗,水军这边就鞭长莫及了,剩下的战斗,只得依靠魏军的地面部队了。

石苞之所以没有首先动用屯骑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屯骑兵太过沉重了,一艘船也装不了多少的人马,而且滩头阵地面积也不大,屯骑营就算是全部登陆之后,那狭窄的滩头阵地也无法让屯骑营完整地列阵。

所以石苞只能安排右卫营的步兵来打头阵,只有他们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有相当纵深的阵地之后,屯骑营才可以有从容不迫的进行渡江。

原本以为蜀军在经历过火海的洗礼之后斗志变得低迷,抵抗能力也会减弱许多,但没想到蜀军打得竟然是如此的顽强,右卫营虽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马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但依然打不局面,双方的战斗十分胶着,魏军每前进一步,都十分的吃力。

石苞暗暗地有些焦急,想要对蜀军形成碾压之势,那就需要将战斗力强大的屯骑营派上去,但魏军的战船运力终究是有限的,此次调来的船只,可比当时建业渡江时的船少多了,光是运送右卫营全部人马渡江,没有一天的时间就无法完成,如同运送同等数量的屯骑营,至少也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现在就算是派少量的屯骑兵渡江,也无法扭转战局啊。

石苞想了想,决定还是放缓进攻的节奏,不求右卫营向前冒进,只要能固守目前滩头阵地即可,尽可能地加快渡江的行动,让更多的步兵渡过长江,增加对岸上的兵力,等到魏军的人马全部渡过江去之后,再发起全面的进攻。

遵照石苞的命令,渡江之后右卫营一边与蜀军展开战斗,另一边开始在岸边的阵地上挖壕沟堆高垒,准备与蜀军展开阵地战,尽量地拖延蜀军的反击行动。

双方在近距离的搏杀之中,使用的大多是刀枪之类的武器,而进入到阵地之后,使用的更多的弓箭连弩这类的武器,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说实话,双方在弓箭连弩这些武器的差距上并不太大,马钧的连弩,就是在诸葛连弩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而蜀军使用的连弩,也经过了几次改进,射速和威力方面也大为地增加了,双方的武器对比,也就是半斤八两的水平。

战事一直呈现着胶着的态势,连双方连续地作战了几个时辰,天色却也渐渐地黑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