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九百九十九章 忧心忡忡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九百九十九章 忧心忡忡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唐三小姐丝毫不知自己的终身大事被人盘算着,她气呼呼的从牢里出来,转头看到匆匆跟上她的侄女,伸手就往她粉嫩的小脸一甩,啪!地一声,把监牢四周的声响全给震碎了。

一时间,万籁俱静。

所有人全都看向唐三小姐和被她掌掴的唐大姑娘。

唐大姑娘虽比唐三小姐年岁小,不过她个儿较高挑,身形瘦弱,不似她小姑姑圆润娇小,两个人对峙,乍看似是唐大姑娘占上风,但其实她是被打的那个,虽然莫名其妙被掌掴,但她腰杆子依然挺得笔直。

反倒是动手打人的唐三小姐,打了人,却先哭得梨花带雨。

“都是你,都是你,都是你们兄妹两的错,他跟在父亲身边侍奉着,怎么见有人惹我爹生气,却不上前斥骂?非得让我爹亲自动手?”她边哭边跺脚,指着唐大姑娘骂得非常激动。

这恶人先告状的操作,可真让见识过她在牢里泼辣样的人,大为惊讶!

这康三小姐,行啊!戏台子上的戏子都没她变脸如此快速,最重要的是,她指责唐大姑娘的话,还真让人挑不出理来。

是啊!唐大少爷身为孙子,侍奉祖父,遇上让人气愤的事情,他确实是应该挡在祖父跟前,不该由唐老太爷亲自动手教训人。

当然,前提是,他拦得住才行。

不过在这个当口,大概谁都不会去想到这一点。

唐大姑娘没有捂着脸,粉脸上红红的掌印非常显眼,她恭敬的朝唐三小姐福了福,“是,姑姑教训得极是。是我和大哥的错,回头,就向祖父祖母领罚去。”

唐三小姐冷哼一声,“你知错就好。还不快跟我回去。”

“是。”唐大姑娘身边的丫鬟似有不同的意见,扯着她的袖子朝主子摇着头,唐大姑娘朝她勉力一笑,随即不再搭理她,而是对唐三小姐道,“姑姑请。”

唐三小姐接过丫鬟递过来的帕子,掩了脸,在丫鬟的带领下往外走,途经唐大姑娘时,还朝她的脚狠狠的踩下去。

唐大姑娘疼得整个人都瑟缩了下,因为跟在唐三小姐身后的姑娘众多,因此好奇张望的人,并未看出发生了何事,只觉得奇怪,方才被掌掴都没弯腰的唐大姑娘,怎突然弯腰了?

直到那些姑娘们都走出衙门,好奇围观的人才看到唐大姑娘鞋子被踩脏了。

见此情状,不用说大家都猜到发生什么事情了。

唐大姑娘朝众人一福,等她身边丫鬟回来,主仆几个才转身走出去。

“咦?刚刚唐大姑娘是在等她丫鬟回来是吧?她丫鬟去哪了?”

“拿银票去请狱卒和牢头,多多关照她祖父。”说话这人才从牢里出来,没看到前头发生啥事,只知道唐大姑娘的丫鬟做了何事。

“是唐大姑娘的丫鬟去关照的?”

“是啊!她大哥还留了两个小厮在这里呢!这兄妹两个也是傻的,妹妹请人多关照,哥哥直接留了两小厮在此跑腿,可啥也没让老太爷知晓,那个老头还以为他女儿多孝顺咧!其实,给他惹事的,就那个女儿刚刚在牢里说的那些话,她爹不给整得半死才怪。”

“这年头啊!为善不欲人知,那就是傻子,既做了善事,自然是要让大家知道,念他这份情嘛!傻呼呼的做了不说,谁晓得是他们做的?偏他们家有个沽名钓誉的长辈在,回头老头要问起这些事情来,他们那个姑姑肯定会跳出来领功。”

几个衙役和围观的人议论著,为善,到底该不该闹得人尽皆知?

衙门外,唐大姑娘主仆出来时,唐三小姐的马车早就已经离开,簇拥着她的那些姑娘小姐的马车,正陆续离开中,唐大姑娘的丫鬟们看了一下,发现唐三小姐离开时,竟把她们姑娘所乘的马车也给叫走了,现在就剩她们几个丫鬟坐的那辆破马车了。

就见那车夫讪讪的把车赶过来,“大姑娘,三小姐说,您和大少爷不孝,所以,不许您坐马车回去。”说完,就扬鞭把车赶走了。

几个丫鬟气得跳脚,这三小姐未免太过份了吧?竟然这样欺负她们家姑娘。

围观群众不禁议论纷纷,不知前情的,对眼前的大姑娘做了什么,竟被长辈评说是不孝,连马车都不给坐,叫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走回家感到好奇。

知晓内情的,不由心疼眼前这位官家千金,听不知情的人说唐大姑娘不孝,不禁为唐大姑娘辩解起来。

唐大姑娘倒是浑不在意,只问,“我大哥可派人过来了?”丫鬟们摇头道不知,“行吧!既然小姑姑让我走回去,那就走吧!”

说着,就提裙往前走。

丫鬟们气愤的跺脚,可又能如何,只能跟上去。

尚幸走没多远,就有一辆马车靠过来,“唐大妹妹,怎么自己一个人呢?上车吧!你要去哪儿?我送你一程。”

说话的姑娘笑吟吟,唐大姑娘抬头看去,见是姚县尉的女儿,忙笑着朝她打了招呼。

“妹妹是被家姑罚了,不好上车。”

“不妨事,你姑姑那人脾气来得急去得也快,不打紧的,快上来吧!”姚小姐的丫鬟扶着唐大姑娘上车。

上车后,姚小姐等她坐定了,才道,“你那姑姑啊!今儿在泉流城中可是大出风头呢!”

“怎么了吗?”

“嗐,你还不知道吗?你姑姑和你亲事未定,咱们城里多少人家盯着你们两儿,不过因为她在牢里吆喝了那一阵,不少夫人太太听闻就打了退堂鼓,反倒是一些自诩有远见的听了颇喜欢的。”

姚小姐扳着手指头细数了一遍,自来到泉流城驿站之后,姚家、吴家都曾去拜访过,不过和吴县丞家的孙女不同,姚小姐和唐大姑娘一见如故,颇常来往,吴县丞的孙女们恃才傲物,颇瞧不上姚小姐,觉得她咋咋呼呼的。

吴家姐妹与任家两姐妹本就亲密,年前任大人赴京之前,曾传出,等任大人回来后,就会为三子求娶吴家姐妹之一为媳。

可是任大人一去不返,毫无音讯,这门亲事自也不了了之了。

家里长辈们的决定,自要对小辈们告知,吴家比较现实,知道任大人可能要倒,对这桩亲事不了了之是高兴于心,面上却丝毫未显。

于此同时也交代儿女,与唐家只需基于礼貌性往来,不必深交。

看唐三小姐那个性子,再看唐大少爷兄妹在家里受到的待遇,怕唐大人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家伙,要不怎会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女,被父母小妹如此苛待?

至于姚家,就没考虑得太多,姚家两个儿子都已成亲,现在都在京城附近的卫所当差,身边也就只有小女儿在,对小女儿的终身大事,姚夫人已有打算,现在嘛!就是随女儿高兴,想结交谁就结交谁,反正再过不久,她就出阁了,现在结交的友人,等婚后自然就淡了。

要是她现在一味的阻拦,可能反倒引起女儿的反叛心理,若因此惹出事情来,岂非不妙。

此外,姚夫人觉得,唐家两兄妹着实可怜,没有亲娘,就连亲爹也不靠谱,放任小妹欺压儿女,祖父母只顾听人拍捧,全然不顾及儿子官声,这样的人家能走多远?唐大人一旦有事,可怜的也就只有这对兄妹罢了!

毕竟唐大人吃罪没了官身,唐家那对老的还不是得靠唐大少爷这孙子来养?至于他们那个姑姑,那样的性子,出嫁之后能风平浪静过一辈子?不可能,姑娘家在婆家腰杆子要硬,就得娘家人撑腰,她遇到事情,唐大少爷这个侄子能不出面帮衬?

所以说,唐大少爷不能嫁,唐大姑娘倒是可以结交,也好让女儿见识见识,别人家的姑娘在家里过的都是怎样的生活。

女儿大了,自小生在蜜罐子里,浑不知人间疾苦,就该让她见识下世间人心险恶,成亲之后才会有所防备,不至于傻呼呼的任人宰割。

父母之爱子,当为其计深远,只是父母也是人,难免会有思虑不周之处。

姚夫人为人母后,方知当年母亲之难,知女儿将远嫁,满心雀跃期待着新生活,她不舍女儿将远行,想把自己所知全教给女儿,但人心险恶这一条,却不知怎么教给女儿,怕女儿对身边人毫无防备,万一这些人起歹心,女儿被算计得尸骨无存。

又怕把这些自己的猜疑教给了女儿,原本忠心的下人,因为女儿的无端防备,反而起了反心。

而最痛的,莫过于女儿远嫁之后,自己再无插手其中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远行,从此在另一个人家的深宅大院中拚搏,是好,是歹,她都只能听着。

因为距离遥远,等她听到消息的时候,女儿可能已经伤透了心,受了重伤,甚至是死亡。

姚太太还记得当时,听到她娘说这些话时,她都吓傻了,她娘是怎么了?竟跟她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直到她送长子出远门,她才懂得了母亲当日的恐惧,从呱呱坠地就一直养在身边,男孩子七岁启蒙就学,姚家的儿子更早,五岁启蒙习文学武,因就在家里,姚太太没有太大感触。

送他出门去卫所当差,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回来,姚太太开始懂得母亲。

儿子和女儿又有所不同。

儿子娶媳,是娶媳进门,女儿出嫁是嫁到人家家里去,女儿不同于儿子,她不用习文学武,一直跟在身边,一朝嫁人,那种痛,姚夫人一想就觉得心头钝钝生疼。

为了女儿能更好的适应将来婚后生活,她得让女儿多开开眼界,任家、唐家、吴家都是最佳对象。

所以知道女儿要出来找唐大姑娘,姚夫人没有阻止,还告诉她,要是有需要,可以把唐大姑娘带回家来。

有亲娘撑腰,姚小姐底气十足。

唐大姑娘看着姚小姐,心里只觉得有娘真好。

“可惜,她娘死得早。

她婉拒了姚小姐的邀请,“来日有空再上门向姚夫人道谢,姐姐可别忘了,回去要帮我跟姚夫人说声谢。”

“知道了!”姚小姐笑着睨她一眼,让车夫送她们去驿站。“对了,跟你祖父起冲突的御卫统领,是护送去凤家庄宣旨的天使的?”

“是啊!”唐大姑娘随小姑姑在城里逛街,还没回驿站,所知道的全是她大哥跟她说的。“我大哥说,镇南侯是沾了他外祖父的光,要不然皇帝怎么可能给那么小的孩子封爵?”

“对了,我听人说,此次跟宣旨天使一道回京的,还有安齐侯家的小姐和少爷?”

“安齐侯?”唐大姑娘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你说的是黎侯爷的女儿和儿子?”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唐大姑娘笑了,“应该就是有他们同行,客栈才住不下他们这么多人吧?”

“也是。我听说黎侯爷的闺女儿才订亲,这时上京,应该就是要赴京待嫁的,想来箱笼肯定不少。”

唐大姑娘抿嘴轻笑,这她怎么会晓得呢?

姚小姐也不需要她回答,自顾自的说的很嗨。

唐大姑娘眼中不禁又闪过艳羡之色,她虽有爹,可是她的爹,就连对嫡长子的关注都不如对小姑姑多,对她这个女儿又能有多少关心?

快到驿站时,马车慢下来了,就听到车夫问,“小姐,前头那位爷似乎是唐大少爷。”

“咦?我哥?”

姚小姐忙让人停车,唐大少爷下马牵着马走过来,他一看就知是姚府的马车,走到一旁立定,等妹妹和姚小姐从马车上下来,他方拱手为礼,“今日多谢姚小姐了!”

“多大点事儿,也值得你们兄妹两一个个谢过来谢过去,谢个没完。”姚小姐笑眯眯的抱怨。

唐大少爷抿嘴微笑,“家中如今有事,多有不便,不方便请姚小姐去喝个茶,待日后有空再请姚小姐了。”

“好。”姚小姐和唐大姑娘道别,然后扶着丫鬟的手上车离去。

唐大姑娘这才转头问她大哥,“哥哥怎么在这里?”

“祖母那里乱得很,我怕一会儿,咱们那里也是如此,就出来等你。”唐大少爷把那些族人都挤到唐老太太那里的事一说,唐大姑娘板着脸道,“哥哥出来的太急了。”头就交代人,回去他们院子,把他们惯用的东西全收起来,连同没拆封的箱笼全归置到正房内室里,然后上锁。

“你们就守在外室里头,如果有人往里闯,就给我往死里打,当是强人盗匪看待,其他地方,你们不用管,只管把箱笼看好来。他们要进来住,随他们,只不能动我们的东西。”

侍从应诺而去,然后兄妹两才上了马车。

“大哥没跟祖母说一声?”

“真去说就走不成了,八成还会被压着应下帮那些人解决住处的问题。"

唐大少爷在处理庶务上,跟他经商的二叔那是没法比,但绝对要比他爹强许多,有这等能耐,都是被他们祖父母给逼出来的。

唐大人忙于公务,老父老母怕儿子对他们轻易应承,为人出头处理事情生气,根本不敢让儿子知道,怕孙子找儿子告状,还抢先压着孙子发誓,不许告诉他爹。

唐大姑娘有时真心疼她大哥,她出嫁之后,祖父母为面子计,怕是不敢找她帮忙,那所有的事就只会压在她大哥身上,可怜她大哥,怕是要扛着这些事,直到祖父母过世吧?

看二老身强体健,她好怕她大哥活得没他们两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