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八百二十五章 喜事连连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八百二十五章 喜事连连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年关将近,京城喜事频传,不管是高官显爵,还是市井小民,都有人赶在年底娶媳妇,遇上年底大喜之日,走在路上遇着两三队迎亲队伍,都是寻常事。

季芳宜的亲事定的匆忙,但到底是亲王女,虽是二嫁,还是有不少宾客上门贺喜。

攸惠行色匆匆,从府外回来,府里的仆妇、丫鬟忙进忙出,王侧妃远远的看到她,朝她微微颌首,攸惠回她一笑,脚下不停的快步走了,王侧妃身边的心腹丫鬟看着攸惠离开,才对王侧妃说,“要奴婢说,这商少堡主对十二小姐真是好,都还没进门,就已经派人来侍候十二小姐了。”

“所以说,四丫头傻啊!连人家的底都没摸清,就想算计人取而代之,啧!”心腹丫鬟笑着附和着,又道,“也亏得四小姐傻,不然,咱们十小姐和十八小姐,还有三奶奶怎么有机会露脸呢?”

对,王侧妃笑而不语。

因为顾侧妃被禁足,当家大权也被夺了,王侧妃一下子要操持两个女儿的婚事,年底王府事情又多,几乎忙不过来,所以她向平亲王求援,想请世子妃等媳妇们帮忙搭手。

平亲王没有应允嫡系媳妇参与,顾侧妃的媳妇也没点名参加,反倒是其他几房媳妇榜上有名,连带着几个小姐也被分派了差事。

可以说,除亲王妃及顾侧妃的儿媳妇们,内宅其他人都领了差事。

世子妃觉得脸**辣的,可是仍要撑着招待宾客,遇到有人问起亲王妃,她还得为婆母描补一二,心里却是怨死婆母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找死,她犯了错被罚,带累她儿子,和自己,她想躲羞不见人都不行。

正想着,就又有宗室长辈过来,世子妃闹不清她是那位,不过猜得出来,她辈份很高,因为她一过来劈头就斥问她母妃怎不来见她。

世子妃僵着脸有些不知怎么回答,还是心腹丫鬟机灵,凑过来小声的在她耳边低语几句,世子妃的脸就像化了冰的大地开了春花,笑盈盈的蹲身福礼,“回大长公主的话,婆母身子不爽,还养着呢!不能过来跟您老人家见礼,我代她向您赔不是。”

这位祈宁大长公主封地在北地,她平常很少在京城露面,今日也不知是吹的那阵风,竟然把她给吹来平亲王府了。

周围的女客见了纷感大奇,因为这位大长公主年纪大了,大家都以为她住在封地足不出户,倒是没想到,她竟然在京城,而且还来出席季芳宜的婚礼。

“祖母,既然平亲王妃不适,咱们就别去闹人家了啦!您过来瞧瞧,方才进来时,廊下好像有株墨菊。”

祈宁大长公主身边的妇人像哄孩子一样,把大长公主给哄了出去,世子妃这才松了口气。

不少人悄声议论著季芳宜这门亲事,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突然就传出要与高家结亲,季芳宜前头的丈夫不是个好东西,没想到二嫁挑的还是一样的货色,真不知要怎么说顾侧妃母女的眼光。

说到了顾侧妃,不禁又有人要问,既然是自家女儿的大事,怎么会没看顾侧妃呢?难道是在闺女房里?可这大喜的日子,身为新娘的生母,怎好避不见客呢?

于是世子妃又被人问到了顾侧妃一事,因为其他人手里都有事在忙,独世子妃和顾侧妃的儿媳没事人一样,也莫怪大家要追着她们问了。

顾侧妃的儿子行三,三奶奶虽是顾侧妃的亲儿媳,可是她能说会道,三言两语就把大家哄得开开心心的,浑忘了适才要问的事,世子妃却不如她八面玲珑,不过到底不是顾侧妃的亲儿媳,回答关于顾侧妃的事情时,她可就不像回答关于亲婆婆问题时那么圆滑。

而是略有心机的抖漏些,关于季芳宜这门亲事的内幕消息,让大家的八卦心思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毕竟高家为落实这门亲,可是把事情闹大了,平亲王便是因此恼了顾侧妃母女,明知自己不聪明就别学人家耍心机,偏生母女两个没有自知之明,一个自以为是自视甚高,以为是平亲王的女儿,她想嫁谁,那人就该感恩戴德的应承下来。

她要抢妹妹的婚事,做妹妹的就应该欢欢喜喜的把婚事让出来,最好呢,是不用她开口,就自动自发,将她的嫁妆、陪房,及压箱银全交出来。

高家和顾侧妃合谋,怕事发后他不应允婚事,便故意闹大,务求不让被他们算计的季瑶深脱身。

顾侧妃大概想不到,脱不了身的会是她女儿季芳宜。

虽然平亲王和商少堡主领人去小院时,天色已经不早,围观群众大大减少,但架不住高家人早派人运作,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贺客,除了想和平亲王交好,再就是想知道,外头所传到底是不是真的?

季芳宜当真还没成亲,就跟高家那个纨绔滚到一块儿?还被平亲王当场逮个正着?

世子妃的话虽没正面回复,但从她的话中,可窥见一二,外界的流言是真非假。

大家兴奋的议论纷纷,这种事自然是不会跟主人家的下人说,但侍候的人唯恐侍候不周到,个个打起精神小心侍候,自然就把客人们说的话听了个全。

王侧妃小女儿十八小姐听丫鬟禀报后,不禁气鼓鼓的去跟她亲娘告状,王侧妃得知世子妃做的蠢事后,不禁冷笑,安抚女儿几句后,便打发心腹的媳妇子去见世子妃的母亲。

女儿婆家小姑再嫁,娘家人自然是要出席的,世子妃的亲娘得了王侧妃通知,气得浑身发抖,陪她来出席喜筵的儿媳妇忙安慰婆母,“母亲别生气,妹妹兴许是一时气不过,才会……”

“你别替她说话,也不知道她那婆母是怎么教她的,怎么让她说出这种话来?这是为人嫂子能编派小姑子的?”世子妃的母亲刘三太太气得眼睛都红了。

刘大奶奶苦笑,她当然知道这种话不能说不该说,但说这些话的人是她的小姑子,她同样不能编派她,“妹妹也是命苦,日子本来过得好好的,却被亲王妃带累,您瞧瞧,今儿是什么日子,她却没得个正经差事。”

虽说是负责招待宾客,但季芳宜这门亲事,外头流言不断,负责招待宾客的人,就得应付宾客们,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问可都不好回答,这一整天都得面对应付这些客人,心情自然不可能好。

刘大奶奶觉得平亲王府这招超狠的,也不知是谁如此歹毒心肠,经今日之事后,世子妃和三奶奶对自己的亲婆母还能亲近到那里去?日后只要想起今日事,婆媳之间就会梗着一根刺,虽说是当婆婆的犯傻,但她们被罚,不需出来面对人家的诘问,面对这些问题的媳妇,可都不曾犯错啊!

今天这样的考验日后还有着呢!所以就算平亲王将亲王妃和顾侧妃解了禁,她们的日子只怕是再也好过不了了!

当然啦!她们是婆母,想拿捏儿媳妇,手段多的是,但是,底气不足啊!每每做什么事之前,难免要多思量,如此一来身体怎么会好,一病倒就得晚辈侍疾,婆媳相处时间增加,磨擦也多,要是像亲王妃那般心气高的,怕是没两多就得活活将自己熬死了吧?

刘大奶奶想得入神,浑没注意到,婆母已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起来。

待她回神,刘三太太业已哭到上气不接下气。

刘大奶奶无语,忙唤丫鬟找地方让她们收拾形容。

平亲王府今儿办喜事,内院里准给女客更衣的地方不少,平亲王府的丫鬟拿了赏银,笑嘻嘻的领她们母女去了一院轩阁,丫鬟就在外头候着,让刘大奶奶和刘三太太的丫鬟扶着刘三太太进去,刘大奶奶的丫鬟则抱着一个包袱,里头是两位主子备用的衣物及妆容用品。

侍候着婆母净面,重新上妆后,等她们出来,丫鬟又领她们回筵席上,途中经过一处假山,就听里头有人在说话,仔细一听,竟是好几个仆妇在此,刘大奶奶不想多听,免得遇上尴尬事,刘三太太本也想走,不料听到了季芳宜和季瑶深的名字,不由停住了脚。

大着胆子听完她们的对话,刘家婆媳都不禁气红了眼,这高家和顾侧妃还真是贼心不改,竟打算拚死一搏,上花轿前把季瑶深哄过来,然后把人制服,换上嫁衣,盖头一盖,任谁也不晓得,新嫁娘已经被掉包了。

等到拜堂完婚生米煮成熟饭,平亲王不认账也不行。

刘三太太气极一动,竟然踩到了地上的一颗小石子儿,脚下一滑整个人便摔了出去。

刘三太太发出惊呼,刘大奶奶和丫鬟手忙脚乱去搀扶,可还是没能来得及扶住她,让她狠狠的摔在地上,痛得直掉泪。

假山里的人听到动静,悄悄探头出来察看,见她们面朝前,且离假山有段距离,便以为她们才走过来就摔倒了,应该没听到她们的对话才是。

“那好像是世子妃的母亲和嫂子?”

“好像是,快走快走,方才动静可不小,肯定会引来不少人。”

“别着急,现在走,岂不是和来的人迎面撞上?”

“那你说怎么办?”

“等会人多,咱们就混在里头离开就是。”

既然有人拿了主意,大家也就有了底气,一声不响的躲在假山里头,安安静静看着外头,果如拿主意那嬷嬷所料,因伤的是世子妃的亲娘,所以来的除了世子妃,还有主事王侧妃,她们带了不少人过来,浩浩荡荡的把刘三太太送到了世子妃院里去,王侧妃还派人去请御医,并派人熬了安神汤过来。

一应事宜安排的妥妥当当,世子妃恭谨的道谢,王侧妃摆手,“没照看好亲家,是我的不是,还请世子妃见谅。”

世子妃自是客气应对一番,因王侧妃还有事要忙,只把心腹丫鬟留下来,命她小心伺候,回头太医来后,开了药方直接开库房取药材熬药,她交代的仔细,刘三太太听得心惊,直到把人送出去,她才长叹一声,拉着女儿的手数落起来,刘大奶奶早避开去。

她和小姑子交情不深,这种挨骂的场面,她还是不见为妙,再说人家亲母女两,不定有私房话要说,她杵在那儿岂不是惹人生厌。

不过她没走远,要是婆母唠叨时间太长,她得进去打断,毕竟刚刚听到的事情不小,要是真让高家和顾侧妃得逞,王侧妃这个主事人肯定要吃挂落,若是世子妃能在事情发生前,向平亲王告状,说不定平亲王一喜,就解了平亲王妃的禁。

那毕竟是世子妃的亲婆母,她失了权柄,在府中,不止她自己日子不好过,连带着她的儿孙日子难熬。

若有机会,还是尽早把人捞出来为妙。

刘大奶奶想得到的,刘三太太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不等媳妇来催,她就已经拉着女儿说起这事。

世子妃一听气得炸毛,顾侧妃这个贱人,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啊?还是说为了女儿,她已经不管不顾了?

不过正如母亲所言,这是个好机会。

她略一思索,便派人往外院通知平亲王,不料平亲王什么都没说,倒让世子妃有些纳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然而她也太多时间去思考,她亲娘受了伤,太医交代要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今儿这般,刘三太太实不好留下来吃席了,世子妃唤人准备软轿,小心的把母亲扶上轿,她亲送至二门,看着母亲上了马车,才拉着长嫂的手,交代对方要小心照看着,明儿有空她就回家探望云云。

刘大奶奶自不会跟她反着来,笑着应下后,又安抚她几句,便侍候婆母回家去了。

出了平亲王府后,她忍不住掀帘往外瞧,午后的阳光正好,但门前一派喜庆的平亲王府,却给她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让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季瑶深这里早就知道高家和顾侧妃贼心不死,攸惠一早去黎府见商少堡主,商少堡主跟她说了此事,交代她小心提防着,还指了几个人,跟着她回来,不过她在明,那些人在暗,明面上,大家只看到她一人回来,其实早在她回府前,那些人就已经潜进府里了,反正今天人多,正适合混水摸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