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七百一十七章 发酵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七百一十七章 发酵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赵国皇宫里,皇帝正和首辅、内阁等人讨论着西越最近的乱象。

“不管怎么说,西越越乱,对我们来说越好。”首辅捋着下颌稀松的胡须,赵国共有六相,他是六相之一,按资论辈应该轮不到他当首辅的,不过也不是五位同僚是怎么回事,接连出事,不是急病而亡,就是上朝途中遭逢意外摔断腿,还有一位是下朝后,与另一位相爷步行下衙,在街上被人捅死了!

反正等他回过神来,六相只余他一人完好如初,其他五位首相的位置空了下来,等着皇帝和他再行勾选。

当首辅,一直是他毕生志愿,原以为大概要等到他六十之后,才轮得到他,没想到四十五岁就当上首辅了!

但是这个年纪居高位,至少对他的胡子来说,就不是件好事,他经验资历不比前首辅,很多事情都要回去细细想过,再请教过他爹,才能做决断,于是乎,他那把漂亮的胡子就成了现在这样稀稀疏疏的模样!

真是愁死他了!只是,这前朝宝藏,不说是在瑞瑶教里的吗?怎么会跑到西越去?还落入江湖人手里。

等等,呃,瑞瑶教也是江湖人!首辅头痛的揉着额角,而且好像这个传言比之前那个靠谱。

是,瑞瑶教的创教教主是那个贤太子的儿子,可那位贤太子自始至终就没坐上龙椅,还被他爹和继后母子给一撸到底,一家子全挂了!哦,不对,他那个跑去当江湖人的嫡次子没死,至少没和他爹娘和兄弟们一起被处死。

但那不代表,他就掌握了前朝的宝藏!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那个瑞瑶教的大长老之所以放出那样的消息来,本就有点不太合理,他既是瑞瑶教的大长老,为何要把教中的机密向外散布,除非他和黎漱不合,故意给他找麻烦。

后续的发展似也坐实了,瑞瑶教内部的不合谐,黎漱没有选择大长老费心为他招来的徒弟候选人,而是挑了一个瘦弱不堪的小女孩为徒,后来听说那孩子是他曾经的未婚妻兼表姐留下的遗孤。

大长老一家原本在莲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没人敢与之作对,谁知没多久,大长老连一家子儿孙带亲戚,全都被逐出了瑞瑶教,大长老可是从黎漱父亲接任教主后,就一直跟着他的老臣!

虽然大长老的作为,让首辅觉得不妥,但那毕竟是跟着黎漱父亲多年的老人,黎漱做的也太过份了些。

首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晓得大长老一家有多过份,所以他也不知道坐在上头的赵国皇帝看他有多不顺眼。

赵国皇帝等了他半晌,就只听到那么一句话,没了!白痴也知道,西越乱,对他们赵国是好消息,然后呢?他们要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西越的水搅得更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就说这么一句话,首辅就没话可说了?他心里没有想法?难道还等着他这个皇帝帮他出主意?到底谁是皇帝,谁是朝臣?还是首辅把他这皇帝和其他几位首相当他的幕僚来用?

首辅还不知道皇帝在等他出谋策划,见皇帝没开口,其他同僚也不说话,他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

新进的五位首相都看傻了,这位是首辅吧?他们等了半晌,就等他说这么一句,然后呢?轮到他们开口?他们五人面面相觑,好半晌,才有一人试探着开了口,“皇上,西越内乱,机不可失,您看,咱们是不是该趁此良机,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皇帝沉着脸没好气的问。

“咱们能做的可多了。”得了皇上的话,开口试探的首相松了口气,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其他四人见状也跟着张口补遗,一时间御书房中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热闹讨论着,首辅忽觉自己好像被排斥在外了!

张了张嘴,想要插嘴,却发现自己插不了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自己竟然跟不上,听不太懂啊!这是怎么回事?

南楚宫中,承平帝瘦了许多,好似大病一场,知晓西越乱象,他直接下了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全境各边界警戒,派人留心南楚境内的异国人士,他不相信西越会乱,西越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就算隐龙门那事是真的,他也不会让西越的乱象传遍整个中州大陆。

南楚的军队不比赵国和北晋的那般强悍,他不奢望从西越乱局中获利,只求能稳住南楚,别被他国乘隙而入。

东齐要往西越去,势必要借道他国,赵国武力强势并有多名悍将在,北晋女帝虽才登基不久,但北晋人民本就强悍,东齐人若想借道去西越,大概会选择从南楚过。

承平帝想了想,又下令,传旨给黎经时,令他尽速领兵赶往南楚与东齐边境戒备,另又下旨命定西大将军、神威大将军分别领军前往南楚与西越,及赵国、南楚两国与西越的边界戒备。

原本这些地方就分别有卫所与驻军在,下旨令这几位大将军领兵过去,是增军,强固边界的防护。

朝中诸人本来听到皇帝下旨令黎经时领兵戒备时,个个心里都有点别扭,朝中无人啦!为什么皇帝要叫黎经时一个在孝期的侯爷领兵?后来又听到定西大将军及神威大将军都有任务后,才稍稍缓过气来。

要说朝中那个将领最了解东齐军,还真非黎经时及其麾下部将莫属。

皇帝又点了日前与黎经时一同封爵的那几位将领中的几位,命他们分别跟随定西及神威大军,然后才命剩下的将领,领兵去南城和黎经时会合。

京城因为承平帝的这一连串旨意迅速动了起来,文官们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就都安静下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和兵部开始忙碌起来,工部也没闲着,打仗要用的器械可是由他们负责制造,兵部那些人连保养都做得不怎么确实,现在能用的兵械也不知还有多少。

忙啊!忙忙忙!

北晋军队本就长期驻守在边界上,女帝可不像她那两位嫡兄弟,好大喜功只会说空话。得知西越境内的隐龙门可能拥有前朝宝藏,她虽有些心动,却还是很理智,与王夫讨论着这个可能性。

最后女帝在王夫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只派人往西越去,一方面查探传言真假,一方面自然是伺机兴风作浪。

东齐皇帝接到西越的消息时,其他大国都已动起来了,没办法,他们离西越最远,中间还夹着北晋、赵国及南楚,想要乘机对西越兴兵,就得横过这三个国家才能到西越,东齐皇帝知道有宝藏时,脑子确实一热,不过很快就在太上皇泼的冷水中清醒过来。

只是,“父皇,您就不能好好用说的,一定要真的泼儿子一盆冷水吗?”这都快过年了!很冷的好吗?

太上皇笑了一声,“不真的泼盆冷水下去,你能醒过来?”

“是是是。”皇帝抬手抹了脸上的水,嗤,好冷。“儿子还是先去换身衣服好了,眼看着要过年了,可不好病了。”

“嗯,去吧!”太上皇看着皇帝在内侍的服侍下走出去,边走还边打喷嚏,忍不住就摇头,这孩子的身子也未免太弱了!

皇帝换好衣服之后,就有内侍来报,“两位王爷府上都有动静。”

内侍口中的两位王爷,说的便是九皇子平王,十三皇子安王,皇帝登基之后,就给他们两重新封了王爵,以示对他们的看重。

太上皇纵使知道这两儿子不老实,却也不希望皇帝对他们下重手,所以他给他们封王爵,太上皇面上不说,心里却很高兴。

皇帝很精明,他给这两个弟弟越重的封赏,太上皇觉得他仁厚,若平王及安王两再有什么动作,太上皇只会觉得这两个儿子不安份,在他再度对他们赏赐时,太上皇就会开口要他别给这么重的赏。

他再说几句都是兄弟至亲,太上皇的儿子,再多封赏给弟弟们都不嫌多,太上皇心里的天平只会越来越偏向皇帝。

安王和平王两个,因为皇帝登基后,待他们仁厚,越发觉得这位六哥没什么好怕的,他就是个软弱的,想想也是,毕竟他一直都是个残废,弱势惯了,就算穿上龙袍也没那个本事把龙袍撑起来啊!

加上一直厚赐不断,安王两个越发动起心思来,安王的兵工厂被毁,想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来,不能说不难,但只要有银子,还是能建起来的。

平王的人手被斩得七零八落,想东山再起,重新培养人手,也得需要大笔银子。

可惜皇帝赏赐再丰厚,对他们的计划来说,都是毫无用处,再珍贵的对象,底下烙着内府制,就算他们敢卖,又有谁敢买?还有那些奇珍异宝,上头是没有内府烙印,但谁有那个本钱吃下来?

正当两人苦思无果时,竟然传来这么一个好消息。

前朝的宝藏啊!里头肯定有许多金银珠宝,到时候拿出一小部份去变卖,就够他们养人材养军队建兵工厂了!

可是,他们消息得的太迟,只怕其他大国都已经派人去隐龙门了。

平王与幕僚们商讨后,决定派世子兄弟几个,带人前往西越伺机而动,他们就盯着从隐龙门得到宝藏的人就好,相信得到宝藏的人肯定有许多人盯着,他们去的晚,也是有好处的,有实力的都争完了,他们只要对付最后得手的人就好。

安王的人也打着相同的主意,不过幕僚又提醒一句,“得仔细详查传出来的消息,隐龙门的人也不是傻子,万一丢出个靶子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后暗度陈仓呢?”

安王点头,直道有理,他的几个儿子早就被他派去各地经商,手里没钱,让他极度没有安全感,皇帝赏赐的东西虽多,却都是只能堆在仓库里落灰的玩意儿,一点用处都派不上,大概就只有,儿女婚嫁时,拿出来做聘礼及嫁妆时有用吧!

因为消息滞后,东齐两位王爷的人动身前往西越时,在南楚边界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关。

南楚军队集结,且对要入境的人采取了严格管制,安王的人扮成商队,总算顺利通关,但也花了不少银子打通关,可想到前朝宝藏,大家也就稍稍缓了情绪,一刻不停留的赶往西越。

本以为就被剥那么一层皮而已,没想到要出南楚进西越时,又被狠涮了一次,真是气死人!安王的人愤恨的决定,回程时,绝对不再从南楚借道了,否则不晓得他们带回来的宝藏还能剩多少。

平王世子兄弟几个,就算扮成商队也不像,在南楚边境的小城里坐困数日后,得知安王的人顺利通关了,只是花了大笔银子,随行的幕僚便建议主子们如法炮制,可是世子等人都不想花自己的银子,幕僚们心说,难道还得我们做下属的自掏腰包吗?

最后,他们决定不从此地入南楚,往北走,总会有路可进南楚的。

于是乎,平王的人马就往北行,只是,让世子兄弟很失望的是,南楚的边界驻军实在很尽责,他们一路爬山涉水,还被大雪困于山中近月,都没能找到缝隙溜过边界进南楚。

他们只能前行,一路走到东齐与赵国相接的边界,才顺利出东齐,只是进的是赵国,而不是南楚。

他们入赵国时,都已是来年的二月了。

隐龙门中的宝藏据闻,已被某几大门派得手,他们派出门中精英护着所得宝藏回去,途中遇到多次掠劫,不过几大门派的精英身手不凡,那些不长眼的小贼全被一一诛杀。

平王世子兄弟听完消息,全都傻眼了,他们才刚进赵国耶!怎么宝藏就已经被人瓜分啦!

而且貌似这些江湖门派的人都很强悍啊!精英!想抢的小贼都被杀了,他们身边这些护卫,跟他们对上的话,能有多少胜算?

想想就觉得该歇菜了!

对了!平王世子想到安王叔派出来的人,可比他们早进南楚,就不知他们如今何在?要是安王叔的人有抢到一部份,那他们只要去抢安王叔得到的宝藏就好了!

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被父王责骂了!

这一打听,就是半个月,安王或许在东齐是号人物,但他派出来的人,在众多夺宝人当中,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以,根本就没有他们的消息。

再说了,谁会傻到举着旗帜告诉大家我是何人,大家都想闷声发大财好吧?那几大门派得了宝藏的消息,都是眼红的人放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自个儿说的。

事实上这几大门派也很闷,因为,他们根本什么都没得到,隐龙门压根没有前朝宝藏啦!要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抢到宝藏的消息是谁放出来的,他们肯定要剥了对方的皮!简直就是害死他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