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家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家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因来人完全没提到二房夫妻,黎浅浅遂开口问了一声,谁知那管事媳妇嘴角微微下撇,颇有几份不屑,不过面对着黎浅浅,她并没有明白表露出自己的情绪,说话时还蛮平和的,要不是黎浅浅看到她开口前,嘴角那不屑的弧度,怕都要被她哄过去了。

“二老爷和大老爷一样,伤心过度病倒了。”大老爷毕竟是长子,就算再伤心病了,也得强撑着把母亲的丧事给好好的办了。

但二老爷则不然。

他素被老太太娇惯着,早在之前他就担心老娘死了之后,他怎么办?后来看老娘情况稳定了,他也就放下心了,谁知他娘突然过世,他大哥竟然说,他们娘亲会死,就是因为二太太下的手。

这事让二老爷不敢置信,二太太在他心里,一直就是个软弱没主见胆小的女人,若不是有大太太和老太太镇着,说不定二太太早早就被妾室们欺负死了,可是大老爷言之凿凿,二太太的亲信婆子和丫鬟的口供也都说的清清楚楚,当初老太太会偏瘫,也是二太太下的手。

老太太近身侍候的人不尽心,也是二太太授意的,这一切的一切,再再说明二太太根本就不是众人眼里那个软弱胆小的女人,相反的,她很冷静很冷酷还擅隐忍。

否则他们怎么会都被她蒙在鼓里?

丧母和被妻子蒙骗的双重打击之下,二老爷一病不起。

二房没有儿子,出嫁的女儿们回娘家奔丧,得知二太太被拘起来,二房的嫡女们纷到父亲面前求情,请他放二太太出来,老太太过世了,她们不能让二太太背负着一个不孝,谋害翁姑的罪名。

二房的庶女们默不作声,背着人却与姨娘们欢庆不已。

大房的嫡女也拖儿带女赶回来,得知祖母的死,和二婶娘有关系,个个忍不住要追问详情,大房的两个儿子也分别从南城和莲城赶过来了。

本来大太太早就要派人去莲城接小儿子来水澜城了,只是被黎净净的到来打乱了计划,至于长子,他身子不好,索性就让他们一家四口待在南城,连过年都没让他们来,没想到一终究还是得跑这么一趟。

来京城通知这事的管事媳妇,是大奶奶身边的人,她满是歉意的跟黎浅浅道,“太太真是忙坏了,大少爷和二少爷他们也不是我们去通知的,而是托您的福,是您教中的人通知他们,并护送他们来的。”

嗯,这还真是……黎浅浅笑了下,鸽卫们是很早就通知他们了,但不是黎大老爷派来的,就不是名正言顺,但黎天赐兄弟两,由瑞瑶教的人通知护送过去,并不会有什么不妥,毕竟南城和莲城都在水澜城附近。

不过管事媳妇这么说,倒也表明了,黎老太太过世,让水澜城的黎府乱成一团。

事实上,大奶奶到了水澜城后,便全面接手操持起黎老太太的丧事,黎净净做为未出阁的孙女,纵有几分管事的本事,还是没能把全部的下人弹压住。

大太太又不在状况内,所以大奶奶自动担负起管家的责任,让大太太很是满意。

有她在,几个想要抢这肥差的嫡姐妹们,只得悻悻然罢手。

要知道黎府本就富贵,现在又因温泉客栈一跃成了水澜城中的知名人物,黎净净的姐姐们不免动了心思。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再说大房有两个儿子呢!黎天赐也有一双儿女,小儿子虽说还小,但他头好壮壮,跟他大哥病恹恹截然不同,又是个聪慧懂事的,有他们在,她们这些已出嫁的姐妹能讨着什么好?

能本着能捞一些是一些的心态,大房的嫡女们很热情的想要为大奶奶分忧。

二房的嫡女们回来前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一进门就得知母亲做下的事,把她们的算盘全打消了。

管事媳妇斟酌着说了些黎府的现况,对黎家这些姐妹们的心思,黎浅浅只觉无语,不过由此也看出来,老太太在这些孙女们眼中,应该不是个慈爱的人,因为她过世了,大家并未感到伤心,而是纷纷谋划着如何才能从中谋得好处。

老太太过世,真正伤心的大概就是她生的两个儿子了,不过二老爷的伤心还得打点折扣,因为他更多的是担心母亲过世后,大哥会不会把他分出去。

若没有二太太这事,他还颇有信心,只要他在大哥面前端出娘亲来,大哥肯定就会退让允了他不分家,但有二太太作死的事在前,他完全不敢在大哥面前撒泼了。

虽然二太太做的事,他完全被蒙在鼓里,但他说随他说,他大哥心里信不信呢?他可是半点都没把握。

因为如此,他的病情愈发沉重,灵堂上只见大房的人整整齐齐全部到齐,就连大奶奶的小女儿也有模有样在灵堂上,向来祭拜的人行礼。

二房呢?就只有女儿、女婿和外孙子女,两个长辈都不见人影。

蒋老太太忍不住就问了,待晓得自家小姑过世,跟二太太有关,当场气得破口大骂。

这老太太的暴脾气,差点没吓坏来祭拜的女宾们。

“老太太已经下葬了?”黎浅浅问。

管事媳妇点点头,“四月三十就已经入土为安。”

“那二太太?”

“因为二太太的人都已经招了,二太太却在那儿说自己冤枉,还说是您……”管事媳妇抬眼看黎浅浅。

黎浅浅反应过来,“她不会把事情推到我头上来吧?”

“正是!”管事媳妇叹气,老实说她不是很懂二太太在想些什么,“她说老太太害死了您的亲祖母,又卖了您三哥,您心里肯定恨毒了老太太,所以才会让人在您离开后,害死老太太,大老爷气得不行,看她一口咬定您不放,本来是想把她送进衙门,后来二房的嫡小姐们也都站在二太太那边,跟大老爷吵起来。”

大老爷本就深恨二太太了,这些侄女们不分是非,硬要力挺二太太和他吵,气得吐血晕过去,大房的女儿们见父亲被气昏了,也不甘势弱的和二房的女儿们闹起来,不止是吵还打,总之是一团乱。

幸而管家的大奶奶管家严明,把这场闹剧牢牢的锁在府内,没让府外的人得知,所以外头的人并不知,灵堂中看来和谐的一家姐妹,私下一对上就撕扯一块儿的火爆场面。

管事媳妇为此觉得自家奶奶能干,颇有些得意。

“后来呢?”黎浅浅又问,总不止于让她们就这么一直打下去吧?

管事媳妇摇头苦笑,“后来是二老爷知道女儿们竟然敢跟大老爷吵,还把大老爷气昏了,他把二房的女儿全叫过去骂了一顿,然后去质问二太太,二太太看到二老爷,也不知怎么回事,原本咬死您不放的她,竟是开始痛骂起二老爷,还说若不是他,她也不会对老太太出手。”

二太太见到二老爷,那些陈年积累的怨憎全数涌上心头,她不再试图掩饰,而是大剌剌的摊开来,别说二老爷兄弟了,就是她自己的女儿们,也没想到二太太心里竟对老太太积累了那么多的恨。

黎浅浅是恨老太太毁了他们三房一家子,但她随黎漱远离后,所谓眼不见为净,纵使有恨,也渐渐堆积到角落去,不再时时刻刻牢记。

时光和距离是最好不过的疗伤药。

所以纵使对黎老太太恨之入骨,但不在眼前,她又有那么多事要忙,自然就摆到后头去了。

但二太太不一样,她时时刻刻都要在老太太跟前侍候,对老太太的愤恨不曾平复没有空间扔开,就再度累积加深。

所以二太太对老太太的恨,远比黎浅浅对她的恨要深,因此按二房女儿们说的,应该最恨老太太的人找起,二太太便成了头号嫌犯了。

因为二太太对着二老爷招了,大老爷便问二老爷要怎么处理。

“二老爷怎么说?”

“二老爷说,虽然二太太是个心狠的,但二房的女儿是无辜的,不能休,不然会影响二房女儿们的名声,可是这么个心狠的,他不敢再同她生活在一起。二老爷的理由翻来覆去,就是没个决断,大老爷被气得不行,直接就跟二老爷分家了。”

蓝棠等人哗的一声,觉得大老爷这决定让人意外,可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黎浅浅嗤笑,“二老爷在那里翻来覆去说不停,就是在希望大老爷帮他决断,说到底,他还是不想自己做决定。”这男人的肩膀实在挺不起来。

大老爷帮弟弟收拾善后一辈子,老娘在的时候,被老娘压着,他不得不从,老娘死了,这弟弟还想赖着他,就连害死老娘的妻子如何发落,都还要他这当大哥的来帮他决定?别开玩笑了!

他累了!

所以一张口就是分家,本来父母都不在了,本就该分家,大老爷的要求不过分,二老爷也提不出异议。

“所以他们分家了?”

“是。不过因为老太太才过世,所以两房还是住在一起。”

两房一分家,二老爷的脑子似乎就转过来了,他对外说,二太太与老太太亲同母女,老太太的过世,二太太伤心欲绝数度欲自残随老太太去,丧事告一个段落后,二老爷为纾解心情,便同二太太一同去庄上住好散心。

只是二太太郁结难消,二老爷都回城了,她还是留在庄子上休养。

事实上,二太太在庄子上的日子,并不如外人想得那么舒服,二老爷恨毒了她,把她关在一个小院子里,侍候她的是从前侍候老太太的那些人,这些人本来在老太太身边侍,在府里是人人敬重的,谁知突然被二太太一把撸到底,她们本来还盼着,老太太身体好转,她们能重回老太太身边去。

不想她们的美梦被二太太毁了干干净净,现在被派来侍候二太太,那自然是怎么磋磨怎么来。

至于二太太的人,都让二老爷命人杖责一顿后,卖得远远的去,二太太的娘家人原本还上门来理论,待知晓二太太做了什么之后,吓得魂不附体,反过来痛骂找他们来的二房嫡女们。

二老爷知道这几个女儿还在兴风作浪,十分生气,让人把他们夫妻送回去,并对女儿婆家道,家在孝期亲戚不方便走动,是他和妻子没把女儿教好,跟亲家赔罪云云。

有二老爷这话,这几年她们怕是没机会回娘家了。

管事媳妇说得口干舌燥,蓝棠忙让人给她上润喉茶,黎浅浅让春江赏了她,才让春寿领她下去歇息。

既然黎府已经派人上门通知老太太死讯,装也得装起来,黎浅浅让人去通知将军府,黎府这厢去红换白,把路过黎府的人吓了一大跳,好好的黎府的下人怎么全换了素服?搞得好像在守孝,这是,谁死了啊?

好事的人跑去将军府查看,没想到竟发现,将军府也是一片缟素。

这一手让京里不少磨拳擦掌,准备黎经时父子回来,就上门说亲的人家直接蒙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谁死了啊?

一打听,才晓得原来是黎老太太过世了。

消息一传开,不少人为之扼腕,这死得也太不是时候了啊!怎么不等黎经时回来,封了爵,自家和他家结亲之后再死啊?

这个时候传出死讯,他们还没和黎经时说定,黎经时还没回来,他们连想趁机跟黎经时商量下,在热孝期内成亲也都没办法。

黎经时是儿子,嫡母过世,他得守孝三年,孙辈守孝一年,但黎经时这个家长在孝期,如何为儿女操持婚事?自然得等他出孝。

想跟黎家结亲的人家,儿女年纪都不算小,都是议定就能直接成亲的,现在传出黎家要守孝,他们家的孩子等得了?

更何况八字都没一撇呢!

等黎经时回京,他们就算想上门谈婚事,也不方便在人家孝期时谈,等他封了爵,他们的身份怕又匹配不上黎家儿女了!

打算落空的人家,颓丧失落不已。

宫里的承平帝接到消息,也为之愕然,这时间也太巧了吧?

来回报的太监自然是没把二太太咬死黎浅浅的事给漏了,不想这位从未见过黎浅浅的至尊听了后,立刻嗤之以鼻,“黎家这小女儿听说武功了得,她真要取老太太的命,多的是法子让人察觉不到,哪可能让她那二伯母逮个正着。”

呃,皇上您确定您这说法没问题?

不过不管如何,因为黎经时还在东齐未归,所以承平帝便也耐着性子不作为,倒是眼红黎家得圣恩的人家,迫不及待编派起黎经时一家和黎老太太的恩怨来。

黎经时父子还没到南楚,就已经狠刷了一把存在感,成为最新八卦的主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