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猜到的真相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猜到的真相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既然知道老太太有心毒害他们,安阳侯自不可能放着不管,当然,他对五老爷还是存着戒心。

送走五老爷后,他就亲自带着亲卫,悄悄的去查看五老爷说的那条密道了。

到了地方,他自不可能就这么大剌剌的去查看,而是带着人一个飞跃跳上房顶,从高处往外查。

乍一看,真没发现异状,老太太那些手下自不可能,就这么大剌剌的等在路上,而是寻了地方,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也亏得安阳侯亲卫里,有人是干斥候出身的,查探那道密门外头有无人烟,对他们来说不过小事一桩。

就见他们领命而去,很快就纵身飞了回来。

“如何?”

“侯爷,外头果真如五老爷所言,聚集了不少人,还备了马车,看人数,约莫在千人之谱。”个头儿娇小的斥候甲低声道。

个头略高的斥候乙则说,“侯爷,看过了,这些人武力值看起来不高,但要是老太太真对大家下了药,昏睡之中,只怕真挡不住他们。”

这不废话吗?都被药倒了,压根没有防备还击能力,还不就是被人一锅端了的份?就算外头的人不多,他们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侯爷,您说要怎么对付那位老太太?”

“咱们又不是审案的官儿,不用跟他讲道理,麻烦的是,她要没动手,咱们还真不能指责她怀有恶意。”

“派人盯着吧!”

凌云城那伙人闲得发慌,他们身无官职,和安阳侯没交情,想去串门子套交情都没门路,便把眼光放到了与他们同路的生面孔身上。

其实他们也发现押送粮草先行的黎浅浅他们了,黎浅浅他们个个颜值高,衣着虽看来再简单不过,可是他们都是锦衣坊的忠实顾客,一眼就看出,黎浅浅他们这一行,不止主子穿得是锦衣坊所出的衣饰,就连侍候的人穿的也是锦衣坊的服饰。

在这一点上,与老太太那群人是相同的,但是老太太这一伙人里,有个原本他们极看好,后来却发现实为渣男的三少。

凌云城这些贵公子和千金们,就对黎浅浅他们起了戒心,以为他们不过是和三少差不多的货色。

但是架不住他们里头,有人是颜控啊!总是会在见了黎浅浅和凤公子之后,就忘了大家的约定,忍不住要靠上来。

然而他们意外发现,黎浅浅他们身边的侍卫,可不是家的护卫那样不中用的货色,这些侍卫个个身手不凡,根据他们带来的护卫头儿说,他们全部上去,可能都打不过人家一个人。

由此可见这些人的武力值之高了,但是,令他们出乎意料的是,护卫头儿说了,那些侍卫的武力值只怕还及不上他们主子们。

那时他们其中一个嗜武成痴的那个家伙,听了之后呆呆的问道,“是他们全部的主子?”

“如果说那些侍卫每一个都是武林一流高手的话,那他们的主子们,每一个都是顶尖高手,一个人就能敌他们全部。”

也就是说,凌云城来的护卫们,全部加起来打不过黎浅浅他们的一个侍卫,但黎浅浅他们任何一人,就能力敌他们带来的全部的侍卫。

这个比较,让来自凌云城的公子千金们,个个都不敢再往黎浅浅他们身边靠。

不过却养成了远远缀在他们身后的奇怪习惯。

这几天,他们有的去跟黎九爷、五老爷套近乎,有的就成了黎浅浅他们的小尾巴。

只不过,去跟黎九爷他们套近乎的略有小成,去充当小尾巴的却挫折感满满。

原因?

自然是因为黎浅浅他们个个轻功了得呗!

也不知他们是不是发现有人缀在他们身后当小尾巴了,总是走着走着,一个拐弯儿就不见人影了,要不是晓得他们是人,只怕真把人当精怪看了!

其实还真不怪人要误会,谁让行宫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阴森恐怖呢?

也亏得三少那天被吓得够呛,没再出来瞎晃悠,要不然看到黎浅浅他们如此这般,怕是更要以为自己被鬼盯上了。

因在等璇玑门的人到来,所有人只能按兵不动,老太太频频派心腹嬷嬷去见密道里的人,带头的那人名叫张润,其父就是当年被老和尚追到府的漏网之鱼,也就是劫匪头子的奶兄张志。

张志原以为躲在府就可高枕无忧,仗着手里的藏宝图,对老太太要求多多,除了要求给他爹娘修坟,还要求给他宅子和十万两银子,并要老太太派人把他妻儿带到府,他的儿子要与家的爷儿们一起教养,要待他的女儿如同府的小姐一样。

不得不说,老太太对他其实也是满心不满。

别的就不说了,他张志明明是她弟弟姚弁的奶兄,是亲信,是心腹,为什么她弟弟死在了赵国,而他张志却能全身而退?

别说什么她弟有事托付他,命他传话送藏宝图来给她,这样的鬼话哄哄别人,还成,哄她?以为她是傻子?

明明就是张志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临阵逃脱不说,还美其名是为她弟送藏宝图来给她!踩着她弟拿着她弟要给她的藏宝图要挟她?

呵!

虽对张志不满,但他死在府里,老太太也是得负些责任的,所以她按照张志要求,给他妻儿宅子,至于银子?她命人烧了十万冥纸给他。

他的儿女嘛!

确实是和家的儿女一起教养,张志的女儿张芳成了她孙女的丫鬟,出嫁后被姑爷收房后,就成了活靶子,被那些妾室通房斗死了,她孙女儿把张芳当挡箭牌,趁她被人针对时,她好生休养生息,一举得男从而在婆家站稳了脚跟。

至于他的儿子张润?

他一开始确实是与家的爷儿们一起读书识字并习武,不过后来见他习武略有小成,就让他跟着府中护卫钻研武术,之后又把一支善武的小队交给他,让他带着这些人,专门护送去各产业查账的账房和管事们。

就这样,这支护卫护着账房和管事们,不止奔波在老太太的产业上,还顺势将家产业,以及圆悟母亲的产业一一收拢于掌心之中。

可以说张润就是老太太最有力的打手,负责帮她做些不能为人知的差事,解决难言的麻烦事。

张润母子对老太太那是感激涕零啊!毕竟她是在张志死后,唯一一个对他们孤儿寡母伸出援手的人。

老太太对张志的不耐烦,掩饰得极好,再说人都死那么多年了,谁还会去计较老太太待张志不是真心的呢?

真讲起来,张志的妻子对他,都未必真心呢!

不过老太太对张润倒是真的好,先是给他聘名师,又信任他,让他独掌一队护卫,底下有上百人直接听命于他,后来护卫还逐步扩大到今天的地步。

张润因此对老太太甚为敬重,比对自己亲娘还亲。

老太太命他带人守在密道外,他便老实执行,也没问要守多久。

心腹嬷嬷天天都过来探望他,这天下着滂沱大雨,她还是奉老太太之命过来探望。

张润忙让她进帐篷里避雨,又让人沏了热茶来,还端了碗姜汤给她。

心腹嬷嬷见他如此周到,不禁替老太太高兴,瞧,这虽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养起来可比老太太自家亲孙子还热乎。

相比起来,老太太的亲曾孙三少,就像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只会跟老太太要这个要那个的,哪像人家张润啊!

张润今年也有四十有五了,跟在他身边的,是他两个儿子,心腹嬷嬷有要事跟他说,他便让儿子们出去等着。

心腹嬷嬷便同张润说了老太太的意思,张润一听,竟然要人命啊?这能行?

“姚嬷嬷,我手里这些人对付庄子上和铺子里那些人还行,真和人家走江湖的人比起来,那就……”

“你也别妄自菲薄,要是你们不行,老太太也不会点名让你们做这件事了。”

张润苦笑,“姚嬷嬷,真不是我妄自菲薄,而是我的人真不行啊!他们虽会武,但就那点吓唬的本事而已,真不能和人家江湖人相比,更不敢和官兵正面对上。”

总而言之一个字,就是,怂。

心腹嬷嬷没想到事情会在这里出问题,当下板起了脸,“老太太养兵千日用在此时,难道你要老太太临要用人做事,却无人可用?还是说,你要老太太亲自操刀去砍人不成?”

张润嘴里发苦,他的人都是没见过血的,真要他们杀人?他们不会临阵逃脱?

“你放心,到时候,不会有人反抗的。”心腹嬷嬷又劝了许久,然后甩出这句话,张润听傻了,什么叫到时候不会有人反抗?

“姚嬷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放心就是。”

不会有人反抗?是要给他们下药?所以到时他们就只是给那些人补一刀就是?

心腹嬷嬷听他这么说,心道,可总算开窍了。满意的点点头,张润面上的忧色也渐渐散去。

反正他们就是奉命行事,那些人要怪,也不能怪他们,只能怪他们得罪了老太太,逼得老太太没办法只能把他们杀了。

张润自我安慰一番后,心腹嬷嬷又给他做了好一番心理建设,灌输他他们杀人不过是为了保护老太太而已,要是不除去他们,他们就会危害到老太太的安全。

为了老太太的安危,除去这些人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

当心腹嬷嬷离去时,张润已经被她洗脑成功,转而去对手下人洗脑了。

因为外头大雨,心腹嬷嬷的儿媳妇不放心她走山路,但又不敢违抗婆婆,所以就一直守在密道的门外,见她撑着伞走过来,心底一松,立刻迎了上去。

“娘您可回来了。”

“怎么?有事?”心腹嬷嬷走到廊下,把伞往外甩了甩。

儿媳妇嘴角微翘道,“三少又犯病了,王大娘说她是扛不住了,怕是要让人去请道士来一趟才成。”

心腹嬷嬷扭头不解的看着儿媳,“这么严重?”

“是啊!说是浑身直打颤呢!丫头们把能找到的被褥都给他盖上了,可他还是说冷。”儿媳妇不解说道,三少虽是高高在上的爷儿们,但不妨碍她看主子的笑话啊!

心腹嬷嬷没好气的瞪她一眼,伸手往儿媳额头戳了一下。“他可是主子爷,就算再好笑,你这张脸也不能在人前露出痕迹来,不然,你就是给你丈夫、你儿子找麻烦事儿。

儿媳妇点头应诺,婆媳两边走边说。

也许是因为外头下着大雨,也或许是这密道的门实在太偏僻,这座游廊在雨里显得遗世独立,彷佛天地间只有她们二人之故,心腹嬷嬷便把方才劝说张润的事,全倒给儿媳听了。

说完之后,还不忘批评了张润几句,儿媳听了直笑,“娘啊!那张润不过就是老太太养的一条狗,他要不听话,不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他能不听话呗?”

“你说的是。”心腹嬷嬷对张润如此轻易就被自己说服改变立场,隐隐有些瞧不上张润,可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说服张润为老太太杀人,实在没什么成就感。

但张润要是不好说服,心腹嬷嬷又要觉得他不识好歹了!

因为对张润的看法十分矛盾,批评起来也就非常的不客气。

儿媳听了,只能为张润感到可怜,他答不答应婆婆的要求,都难能在婆婆这里得到好评价。

想到这里,她不禁庆幸,丈夫不在婆婆跟前做事,而是待在宇国当个小庄头,不然按丈夫的性子,肯定会被婆婆嫌弃得不行。

然后她又想到了她的一双儿女,前几天,婆婆说了,回去就把她闺女儿带到老太太跟前来侍候,可她真的不太想让女儿来,老太太看似好侍候,其实难缠得很,还有九太太,她之前才想把她陪房的女儿送过来老太太这里当丫鬟,要是闺女儿来,不就会和九太太陪房女儿遇上。

要知道那姑娘可是跟她闺女放过话,她是打定主意要进三少屋里侍候的,放话给她闺女儿,就是怕她闺女儿跟她抢,看来,回去之后,真得跟她娘好好打算一下,尽早把女儿嫁出去得了,免得待在家里,被婆婆记挂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