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头疼的禇九太太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头疼的禇九太太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宇国宫里的事情,自有鸽卫盯紧了,现在瑞瑶教、凤家庄及璇玑门都与宇国在洽谈合作事宜,黎晨曦此人实在不容小觑,所以还是把人盯紧为妙。

黎浅浅一边看刘二刚送过来的宇国消息,一边听黎漱和凤公子说话,春江给她送茶时,悄声与她道,“山上那老太婆松口,把藏宝图给圆悟和尚了。”

“可真难得。”黎浅浅讶异的抬头。

“可不是吗?是叫人为她办事呢!却咬死不给藏宝图,叫人怎么替她办事?”春江觉得老太太脑子有问题,黎浅浅却道,“她只是信不过圆悟罢了!”

春江冷哼一声,“不晓得的,还以为那里藏的是金山银山,富可敌国了呢!”

“也许真是如此也说不定啊!”黎浅浅笑,“不过这老太太也真够有耐心了!从她弟把藏宝图送到她手上,也有几十年了吧?她硬是忍住了,没去动过?‘

老实说她还真不太相信,老太太在家算得上是说一不二的主儿了,指一些人去给她把这事办了,应该不难才是。

只怕她是信不过那些人,不过说的也是,在家,她就算再硬气,说得上话,那些人还是家的家生子,她自然是不相信家的下人。

“不过是个劫匪头子弄的私库,能有多危险?”

“那如果是他侥幸,找到一个先人藏宝之地,然后把自己的财宝也存放在里头呢?”

咦?春江愣怔了下,问,“您是说,像地宫那样?”

“嗯,赵国皇宫原以天盛帝国的帝宫,在那底下兴建地宫,你说那手笔像是谁的杰作?”

春江想了想,摇摇头道,“不知道。”

“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动土,还是规模这么大,必然是皇帝点头兴建的,就不知是天盛帝国那一任皇帝的手笔。”

既然在天盛帝国帝宫旧址下,能出现这么一座地宫,那么在赵国境内,再出现同样颇具规模的地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嘛!毕竟天盛帝国盛世时国力鼎盛,四海来朝,帝王想弄个地方,藏些私宝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嗯,黎浅浅忽然想到一件事,她扬声问凤公子何处可弄到赵国地图。

“这可不好办,你要赵国的地图做什么?”

“我在想,五行山附近,不知有没有天盛帝国时的夏宫。”

凤公子让玄衣着人去找找,黎漱则沉吟许久,方道,“五行山附近好像是有座行宫,当年父亲曾带我去寻过,不过那座行宫在深山之中……不,太,好,找。”

说到最后颇为迟疑,一字一顿的,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

“看来,不是那个五行山劫匪头子了得,而是他找到了那座行宫?”皇室行宫里宝贝还是有的,不过历经战乱、天灾之后,还能有多少富裕?只怕是那座行宫都已经残破不堪了,所以黎漱父子当年才会觉得不太好找吧?

“若是如此,也许我们该跟去瞧瞧?”

“不是才说要回去?怎么又想着出去玩儿了?”黎漱没好气的瞪徒弟一眼,同时还向她使了个眼色,让她看着点凤公子的脸色再说话。

凤公子自然是把黎漱的动作看在眼里,然而他素来不是小气之人,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怎么会问起五行山有没有行宫呢?”

“天盛帝国鼎盛时期,肯定为皇帝兴建不少避暑或行猎的行宫,能大手笔在皇宫地底下,弄那么一座地宫出来,那大概也会在景色优美之处,建一行宫好方便帝王出巡,不论是避暑或行猎,都得便啊!”

他们一行人可是在国都地宫中待过不少时间,那地宫的细节之讲究,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如果能在地宫里都能搞得如此精致讲究,那天盛帝国的皇帝们,肯定是极讲究美学的,也热爱享受,依照这样子来推想,说不定也是在皇宫中待不住的主儿。

他们有权有闲又有钱,宫里要悄悄的弄地宫,那皇帝一家子自然不好待在宫中,那上哪儿去耍呢?自然是行宫啦!

“不过五行山距离国都,可不算近哪!”

皇帝要去行宫,自然要带着班底同行,皇帝是苦命人,出游还得带着手下,边玩边办公,可谓苦中作乐?

大队人马出行,必有护卫随行,涧澜山山峰多,且山路多崎岖,纵使景象再怎么优美,也不适合在此地兴建行宫。

那么地势较和缓,景色却不轮涧澜山的五行山就入选了。

“说不定啊!这五行山的匪就把巢穴建在行宫旧址啦!”黎浅浅胡猜一气,凤公子不会拘着她,黎漱对她颇为放纵,反正这徒弟从小就是个人精,对她放纵也没见她长歪了。

黎漱不晓得,徒弟还是长歪了,不然才不会想到五行山有没有行宫这种事,天天想着去玩儿,就是不想回去。

凤公子却从她的话中得到启发,又让玄衣派人去找五行山劫匪巢穴的消息。

凌云城中虽也有凤家庄的据点,但像五行山劫匪的资料却不在此地收藏,而得派人传信回总舵去查。

一来一回得花不少时间,还得加上查找的时间,所以半个月之后能得到消息就算不错了。

在这一点上,瑞瑶教就没办法做到了,刘二底下的鸽卫脑子动得快,另辟蹊径从当地父母官底下的小吏及兵卒下手。

因为大部份消息来源,年纪都不小了,识字的更少,不过倒是让他们找到一个,当年跟着去剿匪的老人家,他和其他消息来源相比,算是年少了。

不过也不意外啦!因为去剿匪那会儿,这老人家才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呢!跟着叔伯们去凑人数的,因为有卫所的人跟着,他们这些衙役就是凑数的,年纪勉强够到,长的人高马大的,只要不看脸,就没人发现这其实还是个孩子。

他便跟着去了,还因此赚了不少钱,一切顺利的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在做梦呢?剿完匪回了家才知坏菜了!县令一家子全没了,而且死得极惨,县令原是大喜,见到亲人惨状,大怒大悲交加下,吐血而亡。

那一刻,彷佛天都要塌下来了。

幸而叔伯们都是老经验的,县令一家虽然死得凄惨,但他一家算是因公而亡,家族亲人还能得到抚恤,也算不错了,至于他们因为有此功,新来的县令对他们很客气,老人后来就补进衙门当差。

这么多年了,说到那处巢穴,他竟然还能画出地形图来,真是绝了。

鸽卫们怕老人家记性不好,画得不好,还特地拿了他画的图,去五行山里跑了一遍,确定他画得图无误,才敢送回来。

凤老庄主已从圆悟那里,把老太太给的藏宝图拿来,两张图对照了下,又把他送给安阳侯和住持的那张图的复制品取出来对比一下。

这下不必如黎漱这样沉浸藏宝图多时的人也看出来了,三张图大致相符,老太太给的那张最详实,凤老庄主送出去的最简洁,老人家画的,虽不详尽,但却实在。

就连要注意的事项,也都一一标明写出来。

如上楼梯时,要踩一跨二,不然会有暗器袭击等等细节。

这些细节表明了,劫匪的巢穴是有机关的。

所以到底他们是把巢穴建在行宫里,还是行宫中藏有宝物之处?不然怎么会有机关呢?

这一切谜题,只有等候亲临才能揭晓。

与此同时,三少终于完全清醒了,只不过说到被人胖揍一顿的事,他却是一问三不知,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们全是被套上麻袋后才被揍的。

不止三少,就连他的护卫们、侍从们全都一样的遭遇,无一例外。

这些人下手又快又狠,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兜头套上麻袋,然后怎么挣扎都弄不掉那个麻袋,王七他们猜测,那些人应该都是武林高手,否则不会动作如此之麻利。

麻袋把人套进去后,趁人还蒙着,就把袋口给牢牢绑了,接着他们就被拳打脚踢了一顿,醒来之后浑身像是散架了似的疼啊!又因在雨夜里,躺在地上昏迷不醒淋了一宿的雨,个个都染上风寒。

除三少被招呼得最全面外,其他人倒是都还好,身上青紫一片倒也没什么,大多都是皮外伤,重要的是染上风寒,得好好将养。

三少除脸上被揍得跟猪头似的,肋骨断了,手折了,小腿断了,他的风寒倒是不重,会一直昏迷不醒,不是因为风寒高烧之故,而像是有人对他下了药。

只不过大夫说了,他只是猜的,因为看他一直昏迷不醒,到底是否真是如此,他也不好说。

这年头没有检验血液的技术,有没有被下药,脉相上实在看不出来,或许是因为伤得太重之故?虽然在王七他们看来,三少的伤虽严重,但都能治好,不算重啦!然而对娇生惯养的三少来说,也许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害。

他们都听说过老太太是如何娇宠这个曾孙的,怕痛似乎也不足为奇,怕痛怕到不愿醒过来,似乎也说得通。

反正呢!黎浅浅他们这里总算有点进展时,雨终于停了,老太太要下山来看宝贝曾孙,也没人拦着了。

老太太一进门,看到曾孙那张猪头脸,差点没腿软当场给跪下,因为有此顾虑,老太太最后就在门口看了看,然后在房门口的椅子上略坐了下,询问侍候的仆妇和丫鬟,三少的情况如何,然后就在孙媳妇的扶持下回房去了。

老太太没留心,可九太太却是知道的,三少下山去玩儿,没有带侍候的丫鬟和仆妇,只带了小厮、侍从和护卫,侍候他的那些丫鬟和仆妇,还在山上看行李呢,那在这里侍候的三少的人,又是哪来的?

三少才醒没多久,他自己连自己为何被打,被谁打都不知道,又怎会晓得,侍候他的人是哪来的。

问这些人,她们也不知道,只知有个管事跟人伢子买下他们,然后就把人送到这里来侍候屋里的爷了,她们连侍候的是谁都不晓得,又怎知买下他们,把他们送过来的是谁?

这里问不出来,九太太便找客栈的伙计来问。

伙计原是没打算说的,可是,九太太说了,“你们客栈做事也太不小心了,谁送来的人都不知道,就把人放进去了?要是送他们来的人存了歹心,指使他们来给我侄儿下药的,到时候人被药死了,这责任谁负?”

伙伙计被九太太的问题憋得脸红,最后只得把掌柜的请出来,掌柜便道,“送他们来的,是那位爷的表兄啊!怎么,你不知道吗?”

“既然是我家三少的表兄,那你家伙计怎么不说?”九太太一听心里一咯噔,面上却依旧气势汹汹的质问掌柜的。

掌柜的看伙计一眼,好声好气的回道,“他们做伙计的是真不知道,那位爷派了个管事将人送过来,跟我说了一声就走了。”

谁家主子办事还要跟伙计一一解释的啊?伙计们领命做事不多嘴,才是正道,要是太机灵,事事要问个底朝天,做主子分派事下去,还要被伙计质问能开心?

九太太被掌柜意有所指的眼神,看得是心里发慌,感觉对方似在问她,你是没使唤过人啊?难道这种事还得我挑明了说不成?

我是不怕挑明了讲,就怕你臊得慌啊!

九太太心里憋气,草草打发走掌柜和伙计,找来心腹们商量事儿。

“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是不是黎九爷也在凌云城。”

“黎九爷?”心腹嬷嬷惊呼,其他几个心腹也讶异的看着九太太。

好一会儿,九太太的心腹大丫鬟才道,“那城里那些流言,该不会就是黎九爷使人放出去的吧?”

九太太没好气的瞪了那丫鬟一眼,“你傻的吗?放出那样的传言,黎蕴的名声不也被毁了?他做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干么?”

心腹嬷嬷却道,“也许是婚事有变?”

九太太沉吟半晌,问,“你怎会这样想?”

“黎蕴小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那脾气娇着呢!三少为了谢氏给她没脸,硬是把婚给退了,现在谢氏死了,又回头找她,说要娶她,这要是在娶谢氏之前,倒也没什么,亲上加亲嘛!可现在,谢氏是元配发妻,黎蕴小姐进门就是继室,得在谢氏牌位前执妾礼的。”

话说到这里,九太太也明白心腹的意思了,黎蕴脾气那么大,正室的位置因为被退亲拱手让人,现在对方死了,自己进家门,虽是继室,元配也没留下孩子,但是要在谢氏牌位前执妾礼,以她的性子,她忍得下去?

所以她只要搅黄了亲事,不嫁给三少,就不必承受此辱,反正她又不出宇国,那她在趟国的名声如何,于她又没影响。

只要惹恼了老太太和三少,这两位肯定不管不顾要退亲,如此就算黎家和三少的父母不愿意退亲,也不得不照办了。

九太太掩嘴轻呼,“就不知黎九爷此来,是奉父母之命而来,还是家族派遣,抑或是受黎蕴指使?”

心腹嬷嬷道,“不管是何人派他走这一趟,事情都已经做成了,您还是想想要如何善后吧!”

老太太知道两家婚事内幕被传扬开来,肯定不喜,不知还要怎样发怒呢!身为孙媳妇的九太太,就成了老太太的出气筒和收拾善后的第一人选,还不知三少知道之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想到这里,九太太的头开始隐隐作痛起来,千金难买早知道啊!早知道此行会是如此,她宁可失宠也不跟着走这一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