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立威兼除害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立威兼除害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五月初七,瑞丰货栈与四海商队热热闹闹开幕了!

锣鼓喧天之际,左右两边各进来一只舞狮,它们随着前方的彩球舞动着,一会儿对众人眨眨眼歪脑袋,憨态可掬好不可爱,来到场中,两只舞狮便打闹到一块儿,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黎浅浅等人站在货栈上方的厢房往下看,随着舞狮热闹退场后,接着登场的是猜谜活动,舞狮退场前,扯了场中的红彩带,红彩带被舞狮带走后,上方跟着掉落一场红布,红布后是十个大灯笼,及二十个略小些的灯笼,以及三十个小灯笼。

每个灯笼下方都缀着灯谜,此时上来一对娇俏的姐妹,她们口条清晰的介绍了如何猜灯谜,猜中的人可以得到缀着灯谜的灯笼外,还能得到对应的奖品。

奖品种类繁多,除有福满园酒楼等饮食类的优待卷外,还有天宝坊的首饰、锦衣坊的服饰等物。

大家一听,再细瞧那十个大灯笼,才发现原来大灯笼上画的就是首饰和服饰的样式。

众人交头接耳讨论起来,不过这时都还没人上前竞猜,人群中几个文士推搡着,好一会儿,才见他们当中有人举起手走出来。

“我,我要选那个二十一号。”

大家原本满怀希望,以为他要拔得头筹,选前十号来猜,没想到,他一张口就选了二十一号。

二十一号是中型的灯笼,上头的奖项虽比不上前十项,不过也算不错,是福满园酒楼的八折优待卷,还赠菜两道。

等难得吃馆子的人家来说,实在很划算,两道赠菜虽是随客人选,不过一般人都会选肉菜,而且也没要求人家一次消费完,可以这次用八折优待卷,下回再把两道赠菜用完。

题目不算太难,文士是读书人,在主持节目的姐妹念完题目后,他不假思索给出了正确答案,然后就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文士上前领奖。

有人旗开得胜,接下来大家就踊跃多了,两姐妹就像蝴蝶一般全场飞舞,忙着为猜谜的人念题目,为猜中答案的人颁奖。

临到午时,十项大总算开出一项,一个才及笄的姑娘,猜中一号灯笼的灯谜,得到天宝坊全套首饰大奖,姑娘穿着简单,看得出来家境应不怎么宽裕,她独得大奖之后,高兴的哭了。

她们在场中待了有点久,黎浅浅让春江下去看看情况,春江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她附耳说道,“那姑娘问,能不能把那套首饰换成现银,好给她哥哥读书赴考用。”

黎浅浅想了下说,“咱们不能开这个例,不过可以帮忙她,将她引荐给对那套首饰有兴趣的买主,让她把首饰转卖出去换钱。”

这姑娘蛮聪明的,她不介意卖她一个忙。

春江不一会儿就带着那姑娘回来了,姑娘一进屋就给黎浅浅跪下,可把黎浅浅吓了一跳,“快扶她起来。”

“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跪。”黎浅浅见春寿把人扶起来后才道。

姑娘讪讪的笑了下,“谢谢黎教主,您可是救了我一家!如此大恩怎能不谢。”

“是你手气好。”黎浅浅随即转了话题,也没问她姓名。“你想卖了这套首饰?”

“是。”姑娘点头,有些尴尬,“我,我家穷,可我哥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年初的时候,我爹病了,我哥只得暂停学业回家帮忙。”

总而言之,姑娘的父母都想她哥重入学堂,毕竟已是举人了,再拚一拚,也许就是进士了呢?就算是同进士也行啊!因为如此,他们才没让她哥以举人之身入仕。

只是她爹年初这一病,把家底给戳了个大窟窿,想要添平可够呛了,姑娘猜中灯谜得了这套首饰,虽是意外之财,却也给解了难。

姑娘懂事没想着把首饰留着自用,而是想拿它换钱解决家里难关。

“你且等着。”黎浅浅让刘二和春江她们去办这事,不多时,春江回来,还带了丽阳城主夫妻一家人。

丽阳城主之前就和黎浅浅等人打过交道,一直想要再更亲近些,不过黎浅浅把这事推给张长老一家,毕竟他们之后要长住丽阳城,与城主一家打好交道,是有好处的。

因此丽阳城主一家过来,张长老的媳妇们也来了,张长老和儿子们倒是没露面。

春江在过来的路上,已和张大奶奶妯娌说了大概,因此双方一进门,心里都有底了。

黎浅浅夫妻与城主等人见了礼,就先行离开,只留下春江和春寿在场帮衬着。

姑娘本来有些害怕,竟然是城主一家要买她那套首饰呢!不过见春江两人留下来帮她,便心下大安,又有张大奶奶妯娌帮着说话,很快双方就愉快的达成交易。

丽阳城主的儿子有心,让妻子与那姑娘多聊几句,决定回去后,查查姑娘兄长的课业如何,如果真如她所言,是有望高中进士,也许他家就能多个进士女婿了呢!

张大奶奶妯娌也乐得成人之美,便约了之后再聚。

这里毕竟是货栈,楼下灯谜大会还在继续呢!

黎浅浅她们换了包厢,黎漱见她们进来,笑了笑道,“那姑娘倒是聪明。”

“她是不得不聪明。”家境清寒陡然得到巨款,盯上她家的人肯定不少,与其把这大奖留在手里,不如拿它换个结交贵人的机会。“蠢人也不会跑来猜灯谜,她一开始就拿头奖下手,可见胸有成竹,知道能行。”

是个顶顶聪明的。

知道这一来,不止黎浅浅她们会注意到她,其他人也会,想要和黎浅浅交好又苦无门路的人,就会从她这里入手,而她把首饰换了钱,先解决家里的难题,又傍到靠山,一举两得。

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得了头彩,想要抢她东西的人,就得掂量下自己的份量,真动手抢了能不被人揪出来吗?抢到手之后,能否脱手,脱不了手,这东西就算是砸在手里了,一旦要卖定会引人注意。

但是把它化了另做样式,却又亏大了。

天宝坊的首饰,最值钱的,首饰用到的金、银及珠宝,而是它的样式,把它化没了原设计的样式,金银珠宝也许值点钱,但值得实在不多啊!

若为了那点东西,又何必铤而走险?

“不过她把首饰卖了换钱,难道就不怕人抢钱?”杨柳好奇问道。

“你想想看,买她首饰的人是谁?有人敢去抢她钱,捋城主的虎须吗?”黎浅浅笑着伸手拍拍她的头。

杨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凤公子问,“张家的几个妯娌不会惹事吧?”

“就算惹事,也有她们公爹管着呢!”黎浅浅笑着看向张长老。

张长老坐在黎漱身边,闻言笑了下道,“她们都算懂事的。”

张家媳妇们对婆婆的娘家谢家多少都有怨言,别的不说,光是谢家人老想给她们丈夫塞女人,就够叫人恶心的。

自家婆婆这么做,就已经很讨人厌了,结果婆婆娘家人手这么长,婆婆也无二话,媳妇们能如何?最早前是只能逆来顺受,夫妻关系难免要受到影响。

后来谢家人越来越过份,本来还挺亲娘,护小妾的男人们,渐渐发现不对,再让娘亲偏向谢家,他们的权益就要受损。

同时他们也发现到,小妾们明挑唆暗挑衅,为害到的,是他们儿子的权利,是他们张家人的利益后,就开始清理小妾,张家媳妇们的日子这才好过起来。

有此经验之后,张家媳妇们都不敢明着帮衬娘家了,就怕触动男人心里的底线。

因此她们的言行举止,在张长老看来就得了个懂事的评价。

凤老庄主听了笑道,“她们已经很好了,有的人是吃了亏还学不了乖,到自家身上时,浑忘了眼前的教训。”

“那倒是。”张长老点点头。

不多时,春江她们回来了,“事情成了,江城主的长子似乎对王姑娘的兄长颇感兴趣,似有意招婿呢!”

“只要王姑娘的兄长还没订亲,兴许会是桩好姻缘。”

货栈与商队热闹开幕了,生意渐上轨道的同时,城主家也传出喜讯,江大爷的女儿嫁了个寒门举子,就是王姑娘的兄长,婚后小夫妻两一起进京去了。

王姑娘也有了归宿,是江城主夫人娘家的侄孙,说是看到王姑娘后一见钟情,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家从此有了靠山,而且呢!有人供她哥读书,那套首饰被江城主夫人给孙女当嫁妆了。

最后还是回到了王家。

一时间蔚为佳话。

算是瑞瑶教做了件好事,也造就了两桩良缘。

瑞丰货栈因此名声大燥,商队名声倒没这么大,不过之后有次送货,途经武良山,路遇劫匪,这伙劫匪已为害地方十几年,官府也不是没派人围剿过,但他们很机灵,每次总能全身而退,让官兵们徒劳无功却又拿他们无可奈何。

不想这回遇上四海商队,是遇上了硬茬子,双方互有伤亡,但最后还是四海商队技高一筹,将贼匪一举成擒。

官府接到这伙被捆绑成球的劫匪时,都有些云里雾里的,他们这是遇上了何方高手?竟然被捆绑成这德性送过来?

武良县令怕这些人艺高人胆大,不敢给他们松绑,自家衙役们也不知治不治得了他们啊!连忙派人往卫所请了指挥使带人过来帮忙。

等指挥使带人过来一看,才晓得这些人外表看来没啥大碍,实际上则是手、脚关节已然粉碎,连接骨都接不了。

县令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这都成残废了,他是不用怕衙役们治不了人了,但是他们也成为衙门的负担啦!

指挥使不懂县令在烦恼什么,这些人都有案在身,都有人命官司!个个犯的案子都可以判一个斩立决的,他愁啥愁啊?赶紧审案把案子了结,人头一砍就完,还找人侍候什么啊?这些人杀人越货的时候,对那些行商可是毫不手软哪!

怎么到了县令这里,要收拾这些人,他反倒手软起来了呢?

县令这才反应过来,是啊!这些劫匪为害地方十几年,害了不少人命,这一条条算起来,个个都是罪有应得,砍他们一个人十几回都够了,他咋就胡涂了咧?

指挥使看他这熊样,不禁好奇了,就县令这熊样,他是怎么抓到这些劫匪的。

这一问,四海商队的名声就打出来了!

一出手就把为害地方十几年的劫匪给逮了,从此还有不长眼的家伙敢送上门来找碴吗?

没了!

可是没人知道,这次立威,是由黎漱带头,黎浅浅他们跟着一起出手的,否则光是四海商队的护卫,还真没办法,把那些劫匪一举拿下。

这是黎浅浅献的策,四海商队要在赵国迅速站稳脚跟,必得拿人立威,武良山的劫匪就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鸡。

黎令熙事后问她,不怕这武良山劫匪背后有靠山吗?

黎浅浅笑着朝她哥摆摆手,“他们自然有靠山,而且我猜,他们的同伙就是那个县令。你看,这个吴县令在武良县当差多久了?”

“十八年。”黎令熙一愣,“三年一任来讲,他这任期未免……”太过了吧?武良山不是什么大县,可也不是下等县,怎么会让他一当就十八年?

黎浅浅道,“你再看看他的亲属有谁。”黎浅浅把整理好的资料翻给他看。

吏部侍郎是吴县令的连襟,不过这个连襟可比他出彩多了,不止是大家子,还是当年的探花郎,相比之下,吴县令就差太多了,他是同进士,就差一点点就名落孙山啦!

他们两同为前任兵部尚书的女婿,是在考进士之前成的亲,其时吴县令虽是寒门子弟,但文采容貌都比吏部侍郎要强许多。

谁知最后一个是探花郎,一个却差点落榜,他们的岳父对吴县令当初寄望有多高,后来就有多失望,失望到不愿在国都看到他,直接把人丢到荒郊野岭去当官,他能到武良县当县令,还是他这位好连襟帮的忙。

只是他实在毫无建树,连襟只能帮他续任,却无法帮他挪个好位置。

“不过人家也是穷则变,变则通,把在荒郊野岭认识的强人,带到武良县来落脚,然后由他提供情报,让他们半道拦劫,而且因为他们下手凶残,没有留下活口,就算那些被害者,反应过来是县令把他们卖给劫匪,也为时已晚。”

全成了武良山的冤魂啦!

黎浅浅她们这回既让四海商队立了威,也除了武良山一害,至于吴县令嘛!就看他那位好连襟,会不会为自保把他丢出去当弃子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