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机不可失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机不可失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他们一家子,就这样,把老太爷给忘在了门房?”黎浅浅边喝着汤药,边听刘二回报着蔡家事,离事情发生当天,已有七、八日的时间,总的来说,应该已经尘埃落定,所以黎浅浅这时才来过问此事。

“是啊!”刘二为此唏嘘不已,要知道蔡家富贵皆从老太爷而来,结果真遇上事的时候,全家上下就没有一个记着他老人家的。“要是看门的老苍头把人请到门房里,怕蔡老太爷得在大门处,挨冷受冻了。”

也幸亏蔡老太爷向来怜老惜幼,觉得看门的人最是劳累,不忍他们受冻,门房处的炭火都是足足的,便是因为如此,老太爷才没冻坏了。

黎浅浅对蔡家人轻重不分的作法,只有摇头以对,蔡家人似乎关注的焦点似乎很有问题。

蔡家娶媳,定国郡主既然嫁进门,圆房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她不肯圆房,蔡老太爷进宫上告,显亲王夫妻再不甘愿,也只能押着女儿圆房去,谁让他们是自个儿挑中蔡建业这女婿的呢?

哦,你家位高权重,你要嫁女儿,我家不能不从,那你闺女儿嫁过来了,又不肯履行夫妻应尽义务,尽在外头养面首?那她干么嫁人?留在家里做老姑婆,养面首也没人说话不是?

何苦来糟蹋我们家孩子呢?是不是?

黎浅浅相信,只消蔡老太爷进宫去这么一通话,显亲王府早歇菜了!那还能纵着女儿胡作非为啊?

可人蔡老太爷不干哪!他不敢呗!既然不敢要求孙媳履行夫妻应尽义务,那蔡家就别在定国郡主被送回蔡府时,强逼着人跟孙子圆房啊!那别想着要人生娃呗!

偏偏人都是贪心的。

当蔡老太太婆媳无法掌控定国郡主时,她们只盼着,她不要再给蔡家抹黑,别再让她们的儿子、孙子面上无光,至于圆不圆房的,她们不敢想。

毕竟定国郡主每次回蔡家,都是有大批丫鬟、侍卫跟随着。

万万没想到,她有一天会落入自己的手里,蔡老太太婆媳喜坏了,便张罗着让孙子夫妻圆房,又想就算圆了房,也得她肚子里没货才行,不然这孩子日后算谁的?

因定国郡主一事,她爹被皇帝斥责,后来又丢了差事和权柄,原本高高在上的定国郡主成了她们的囊中物,这两位还不卯起来折腾?

对此,不好说老太爷知不知情,但能肯定的是,他一定知道,孙媳被逼和孙子圆房的事,不过在他看来,定国郡主身为蔡家妇,与丈夫生儿育女,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好委屈的?

却不知为此,定国郡主恨死他们一家子。

黎浅浅转头又问起那桩公案来,刘二摇头道,“还在闹!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皇帝要怎么判。”

但现在问题就在于,皇帝病重尚不省人事,如何判案?就只能暂时搁置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案子虽然已经理清楚了,就是蔡家人集体搞鬼,先是支走定国郡主身边侍候的人,然后趁她产后疲累不省人事之际,根本不知自己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时,把她儿子抱走,偷偷给换上了外室所生的女儿。

理由?

再简单不过,因为定国郡主的任性妄为,害得其夫在家时总不能大展雄风,府里妾室都不曾传出好消息,最后他只得找了个不知自己底细的外室,来测试自己的能力,不想,此女竟能让他一展雄风。

可惜的是,她虽怀了身孕,却因无人照料,导致孩子先天不足,甫生下来就娇弱得几乎养不住。

因此她们才想着,要让定国郡主付出代价,就让她来扶育这个孩子,毕竟她嫁妆甚丰,娘家又是亲王府,想要什么药材没有?府里没有,宫里总该有吧?她若以为这是她亲女,势必会倾尽所有救治她。

话说的是很好听,乍听之下也似乎很合情合理,但是,她们的作为不像是临时起意,反而像是蓄谋已久似的,因为照她们说的,她们会有此念头,全是在那小女娃出生后,见她瘦弱不堪,方才起心动念。

然而光看她姨娘在生产前,故意去向郡主挑衅,把郡主惹毛了,动了胎气后,两人好同处一室一起生产的举动来看,就无法叫人信服,她们是临时起意的。

在这个问题,蔡老太太回答不上来,便直接耍赖了!蔡大太太也是全推给那个妾室,咬死了她们婆媳是在那小孙女出生后,才起这般心思的。

至于外室这头呢!她身边有侍候的下人,只消一问她有孕的时间,推算下孩子应该出生的时间,竟然和孩子真正落地的时间,相差了近半个月。

虽然这孩子降生时间,本就无法肯定她定会在估算的时间出生,但是半个月?这孩子出生时那么瘦弱,这表示她在娘胎多待的时间,根本都不曾养到,是错估了怀孕的时间呢?还是这孩子真的天生体质太差?

不过正如蔡老太太她们所想,把这孩子扔给定国郡主去养,一是不想为她耗费精神和财力,二嘛!只有定国生的是女儿,她才会为了想再生个儿子,好为蔡家站稳脚跟而努力。

再说了,那原不过就是个庶女,死了活了,对蔡老太太婆媳两差别不大啊!还有,定国若知自己生的是儿子,那她们婆媳根本没办法把这孩子抱到身边来养着,但他若是姨娘生的?

她们要抱过养,那可是给那庶子的恩典哪!那个姨娘还不感恩戴德?

说穿了,她们要想拿捏定国郡主,就只能让她生女儿。

本以为没人敢把此事泄露出去,不曾想才安安心心度过满月,就出事了?

究竟是谁,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呢?

蔡家大概怎么想都想不到,凤家庄和瑞瑶教都派了人盯着他们,他们自以为隐密的算计和谋划,其实都明明白白的袒露在监视他们的人眼中。

凤公子和黎浅浅自然都没让蔡家人知道,就是显亲王这头,也只知他们去买消息,然后凤家庄根据他们要求,去打探消息,至于方法?

无非是花钱买消息,或威胁利诱,这种程度的打探,王府自己做不到吗?当然可以,只不过他们拿不准,要找蔡家那些人下手罢了!再有就是,他们不好自己出面,免得事后要被皇帝嫌弃。

而且凤家庄是专业人士啊!

他们只需要花钱,指定要什么样的消息,就有人替他们把活儿全做了,何乐不为?而且也只有他们出马,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理清所有的消息,把他们要的消息整出来。

干净利索。

虽然要价不便宜,但总好过叫自家那些不擅打探消息的家丁仆役去办,结果还没查出什么,就被人揭穿了强。

这也是凤家庄一直以来宣传的宗旨,黎浅浅对此毫不意外。

刘二边说,边看着黎浅浅把手里药碗的药给抿了,随即整张脸就皱成了苦瓜,忍不住心里暗笑,面上却道,“凤公子好点没?”

“他身体比我差,这会儿躺床上起不来呢!”

黎浅浅心里腹诽着,该,让他喊自己一起去看日出,结果他和表舅、大伯父他们自个儿去了,不巧遇上了天降甘霖,一伙人毫无防备,又没带雨具,在山里淋了个透心凉,虽说都有内功可御寒,但架不住一下就是一整天啊!

这也就算了,下山时,因下了一日的雨水,且日前山雷劈死了山上的唯一的老树,也不知是否因为如此,山地蓄积了雨水后,却没有能留住水份的植物,进而造成了山石崩落。

本来能使轻功下山的一群人,就这样被困在山上不说,还找不到能避两栖身之地,也没有够高大能避雨的树。

凤公子是小辈,自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又怕在家里的她担心,一脱困心情一放松,就病倒了!

反倒是那两个老人家,还有谨一倒是头好壮壮,啥事都没有,今儿一早就去温泉有间客栈的工地巡视了。

跟着一起去的,还有威远侯等人,他们不是不担心皇帝的病情,但就是留下来,也无济于事,两位长公主隐约有所感,觉得这个时候,她们姐妹还是避出去的好,免得无端惹事上身。

威远侯几个与她们走的近,自然是一起带着走。

至于凤公子和黎浅浅,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夫妻回南楚过年去了,根本不在国都,他们都出门去了,也就不会有人上门拜访。

不过话虽如此,送拜帖的人还是不少。

黎浅浅虽没跟去,但丈夫、表舅和三哥全都出门去了,本来中午就该回家的,等到了掌灯还没消息,她自然是要带人去寻。

她们出门的时候,外头正下着滂沱大雨,虽然准备齐全,但到了山上,马车上不去,还是得徒步行走,黎浅浅难得的病倒了。

春江她们发现她烧得满脸通红,立刻就把人塞回马车里,驶往工地去暂歇,至少工地上有房,有屋,能安睡。

等凤公子他们终于下山时,黎浅浅已经高烧有三日了,叶妈妈就说,凤公子之所以会病,除了一直绷紧的心弦放松了之外,大概就是担心教主所致吧?

结果夫妻两个就被所有人送回府养病,黎浅浅因病得早些,又及时避了风雨,病况倒是很快就好转,凤公子则不然。

凤老庄主说自打凤老公子夫妻过世之后,侄子就像根绷得太紧的琴弦,虽说习武之人难得生病一回,但像他那样,连点小病痛都没有,显然不正常。

这回病倒也好,正好将心里郁集的愁闷全渲泄出来,免得积在心里越积越多,日后酿成大病就不好。

刘二问黎浅浅,是不是要他帮忙带些书啊!好玩的给凤公子解闷。

不想被教主给瞪了!“好你个刘二,你家教主卧病在床的时候,怎么就不见你帮我取书、带好玩的给我解闷啊?”

刘二讪笑,“这不,那会儿,您有凤公子作伴啊!”夫妻两个同处一室一道儿养病,你陪我我陪你,光看着对方就够了,哪还需要解闷的玩意儿。

黎浅浅听他这么说,也不好说什么了,因为自打自己好些,她就开始忙起来了,毕竟有间客栈得赶工,她的事情多着呢!

哪还能像之前那样,整天待在房里不出门呢?

她整天不在家,凤公子病还没好利索,连床都不让下呢!可不就得需要看书解闷了。

之所以不给他看凤家庄送来的文件,是凤老庄主交代的,说是要养病就好好养着,别急着操心那些东西,反正又不会长脚跑了。

等他病好再去看就行,不着急。

“对了,赵国的那些朝臣似乎又闹腾着要寻神医,只是这神医可不好找。”刘二顿了下,又道,“都上凤家庄买消息了,可惜,凤家庄能给的已经都给了,请得来的,早就来过,请不来的,自然还是请不来。”

像韦长,那老家伙实在年纪太大了,就算被蓝海治好他的偏瘫,但是精力到底大不如前。

至于蓝海自己,南楚皇帝最近也是龙体欠安,皇帝不可能放他走,蓝海也不会放下医治一半的皇帝,再去接诊另一个病人,就算赵国皇帝位高权重也一样。

再说了,万一他离开南楚,来赵国为赵国皇帝诊治,结果还没到国都,皇帝的病就好了,但南楚皇帝却他半途而废,病情可能因此加剧而导致驾崩。

若是如此,这锅谁来背啊?

总不至于叫蓝海来扛责吧?

所以赵国皇子们派了不下一拨人去请蓝海,却都徒劳无功返。

而位于赵国与东齐交接的几个小国,听说也有位名医,年纪不大,但医术了得,就有皇子开口,想亲自出马去请名医。

除此之外,也有消息指出,西越和北晋交接之地的尧地,也有一名神医,不过此人和韦长一样,年纪都不小了!

也不知去到地头,能把人请回来否?

不过皇后说了,不管能不能成,都得去一趟,太医院是已然束手无策,要是能请到神医最好,如若不成,请个名医回来也是好的,多个人多个希望嘛!

也许,其中一人就能把药到病除,把皇帝给救回来呢?

如此,请回救命名医的皇子,可就立了大功一件哪!这么好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一旦错过,就再无机会,能在皇帝跟前建功露脸。

因此几乎所有的皇子们全都蠢蠢欲动,人人都觉得机不可失,不能轻易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