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悄无声息的行动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悄无声息的行动

作者:扬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48 来源:笔趣阁

薛大老太爷气愤难平的叫人备车,他要找威远侯算账,可是孙子们拦住了他,“祖父,还是先把事情问清楚之后再行动吧!”否则只是徒惹人耻笑罢了!

以前大家都以赖着威远侯养活自家得意万分,手里掌管着赚钱的铺子和庄子,赚得钱都是自家独得,只消跟府里的账房管事说一声,生意不好做啦!恶客多,赚的银子还不够赔的云云,账房管事多半会温声软语的安慰他们几句,然后就把帐给平了。

什么做假帐的,根本不用他们来愁好吧!

有时还能从府里拿到银钱,补贴他们的损失呢!

其实哪有损失?但能多拿些钱花用,谁也不会傻得把钱往外推?

如果可能,他相信二叔他们不会不吵不闹的赶出来,肯定有什么事,是他们不知道的。

果然,问了老太太身边侍候的嬷嬷后,才知道,原来二老爷拿着老太爷签的契书,去衙门和威远侯办分家了。

“其他几房的老太爷,跟侯爷拿了自家人手里掌管的铺子和庄子后,就陆续搬出去了,听说小老太爷不服,打算等大老太爷回来之后,再去和侯爷谈分家,不过侯爷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不愿等,就要他们一句话,答应了就分家。”

嬷嬷迟疑看着大老太爷,有点拿不住这位主儿的脾气,就怕自己接着往下说,这位主就要生气打人了。

“说。”长孙见她吞吞吐吐的,催促道。

嬷嬷吓了一跳,伸手按住乱跳的心口,如倒豆子似的全说了,“侯爷说,不答应,日后就别想从他手里拿到财产,族老们也在旁劝着,叔老太爷们就全签了契书,当天就搬出去了。”

每一家琐碎的家什多的是,怎么可能当天就全搬出去,那不过是做个样子表个态,反正他们每房在外头又不是没宅子,先过去住下,那些零碎的家什再慢慢搬就是,威远侯又不是个不讲理的。

几位叔叔们都表态了,他也不好意思逼得太急。

薛二老爷他们就真的急了,尤其是长房库房里的宝贝,他们下手真是快狠准,再加上长房以二老爷为首,老太太还昏着呢!没个做主的,上下人等全听他指挥。

薛大老太爷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气得重重桌,“这一窝子白眼狼,老子真是瞎了眼,白养活这些混蛋了。”

不过让薛大老太爷庆幸的是,至少他那些宝贝都落在几个儿子手里,日后拿孝字压人,不怕他们不老实把东西送回来。

他还不知道,二儿子拿了他签的分家契书,把自家也给分了,只以为自己签的是和威远侯分家的契书而已。

嬷嬷说完了,连忙拿出二老爷交给她,要她转交给大老太爷的房地契,老实说,嬷嬷看着实在眼红啊!恨不能扣下一两份契书收归己有,幸而脑子还算清楚,知道这都已在衙门记档的了,就算扣在手里也变不成自己的。

看到自己和长子、孙子们掌管的铺子和庄子的房地契,大老太爷总算感到心安。

他衣不解带的守着长子几天,现在就像卸下心头重担安心了,这人一放松就想睡,他眼睛已然睁不开,这几天他身体的损耗其实极大,年纪已有了,儿子出事前,他才经历和侄儿的一场大战,还没缓过气呢,儿子就出事。

儿子不醒来,他一颗心就这么悬着,哪有功夫休息,还是孙子们孝顺,跟大夫买了人参片泡给他喝,就这样一直吊着他的元气,才让他撑到现在。

长子病情稳定,老太婆也有人侍候,虽然和威远侯分家了,但好歹该拿的都拿到手里了,库房的宝贝日后拿得回来的,他心一松,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大老太爷打呼的声音震天价响。

大太太守着丈夫,在场就长孙年纪长能管事,看祖父睡得不醒人事,唤来人将祖父抬去祖母房里的炕上睡,又命人去找几个叔叔们回来,和威远侯府分家了,他不相信长房只分到祖父和他们父子手里管着的铺子和庄子,肯定还有别的。

既然已经和威远侯府分家了,长房分到的这些铺子和庄子,是不是需要统合起来,重新分配呢?要知道,他还有两个小弟弟,尚未到年纪领差事,他们手里没铺子也没庄子。

总不能从他们兄弟几个手里掏给他们两吧?

别说祖父了,就说父亲吧!光他手里的一间铺子,一个月的收益,就比他们兄弟几个手里的铺子加起来的还多。

倘若被那两个小的得了去,叫他怎么能服?

大老爷的几个儿子也在盘算着,不止大哥不想让那两个小弟得了好去,他们也一样不想。

又不是一个娘生的,心思各异理所当然。

更何况,就算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也会因为父母的长期偏心,而心生怨怼,如薛二老爷便是。

他自认自己不贪,只从威远侯那里,要了自己手里管着的产业,还顺带帮弟弟们要了,而且他爹和他大哥的,他也没落下,全都齐齐帮他们跟威远侯要了,瞧,他多孝顺,多友爱兄弟啊!

至于库房的宝贝,他们长房都分家了,他爹珍藏的宝贝自然也要分给儿子们嘛!既然他老人家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那他们就体谅体谅他老人家,自己拿了,瞧,多孝顺啊!为父分忧呢!不让父亲在为大哥忧心时分神。

他连夜把从库房拿到的宝贝,全都摆到媳妇陪嫁的宅子去,虽然不大,但至少住起来舒心,最让二太太开心的是,不用侍候老太太啦!

要知道公婆两个最偏疼长子,有什么好的,全都紧着长子,自然长媳母子也获益不少,她相公虽是嫡次子,得到的关爱和利益,却远不如大伯子的十分之一。

她为丈夫不平,却无能为力,偏心的父母有如装睡的人,是喊不醒的。

幸而丈夫开窍了,知道为自己打算,看看这满屋的宝贝,二太太眼睛被闪得几乎要睁不开。

“以前我娘说,威远侯富贵,我都不信,现在我信了!”威远侯不是不富,而是他所有的宝贝都叫他大伯父给搬空了。

“你可悠着点,别出去外头乱嚼舌根,要是让人知道咱们手里有这些宝贝,我那好弟弟要查起来,追到父亲头上,父亲肯定会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不得不说二老爷真是了解他爹。

二太太点头,又问他日后打算,“还能有什么打算,先把铺子稳下来,对了,你之前说你小侄子想到铺子里来当差?别吧!那小子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吃喝玩乐,要是让他进了铺子,到时候仗着是你侄儿,把铺子给掏空了,我看你拿什么留给咱儿子。”

以前虽是自己管着铺子,可名义上是侯府的,帮着老婆在铺子里安插娘家人,顺带赚笔月钱,又不必自己花钱养着他们,何乐不为,但现在?

呵呵,铺子是自己的,日后要留给儿孙的,自然不能让亲戚们扯后腿,否则日后铺子亏了,倒了,谁来帮他承担这个后果?岳家的大小舅子们?别逗了!

二太太被丈夫直接捅破窗户纸,面上有些下不去,可谁让娘家兄弟和侄儿们不争气呢?

身为出嫁女,谁不想有硬气的娘家人撑腰,奈何兄弟和侄子们就没有一个扶得起来的,她不能反驳丈夫说的不对,可也不好替兄弟他们说话。

最后她只能转移话题,“你说,这威远侯为什么突然说要分家啊?”

谁家要分家,不是互相扯皮几个月,然后大家商议好,各家分什么产业,这一通流程走下来,至少半年跑不掉,可从威远侯说要分家,到真把人分出去,好像,只一天的功夫啊!

在这之前都没有动静,突然就来个大动作,打得他们所有措手不及,不得不说威远侯这一手,颇得他祖上打仗时的威风。

二太太提出疑问之前,二老爷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都被威远侯的强硬作风给震慑住了。

现在回头想想,是啊!原本日子过得好好的,威远侯一点也没有想要分家的迹象,每天忙着处理各房惹出来的琐事,怎么会突然就……“派人去查一查,说分家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

二老爷很理所当然的分派工作下去,只可惜,他忘记了,他们现在被分出威远侯府了,跟着他分出府的人,没办法再进侯府,只能请家里人找还在侯府做事的人打听,可是这一来二去的未免显眼,自然就被威远侯的人盯上了,上报给威远侯。

威远侯得谨一指点,知道这些来打听消息的人,没有打听到他们想要的消息,是不会消停的,因此就让人给了半真半假的消息。

至于那半是真那半是假,就看收到消息的人,有没有那个智慧去判断了。

二老爷倒也不傻,除了派人去侯府打听,还派人去查威远侯离府那几天去了哪里,等他得知,威远侯去了庄子上,被庄子上的人给气着了,回头打算找他爹麻烦,结果他爹得了庄头通知,拉着他们一家子自个儿送上门去时,差点就没吐血。

看来是他爹和大哥自作孽啊!

那庄子虽好,可他们谁手里没几个赚钱的庄子,为什么还去贪那个大庄子呢?那庄子说大确实是不小,但大部份都种了果树,能种土的上等田不过三亩,跟大哥手里那良田百亩的庄子能比吗?

别以为他不知道,大哥肯定是看中了庄头那个水灵灵的闺女儿,想要把人收进房作妾,庄头便拿女儿吊他胃口,那家伙的闺女儿确实生得好,但一个庄子上长大的乡下姑娘,想用她得多少好处?

也就他那个**熏心的大哥,会被面善心奸的庄头拐了去。

他可不傻,绝不犯同大哥一样的错处。

“我想着,既然我们手里有铺子有庄子,不如借你兄弟些本钱,让他们自己开铺子去,毕竟他们也都在咱们铺子里待了好些年了,就算伙计的差事学不来,当家管事总还理得来吧?”

二太太听丈夫的,回娘家一说,要整顿铺子,她爹娘、兄弟和嫂子弟媳们的反对声浪,差点没把她淹没了,只能狼狈逃回来,现在听丈夫说,不是要断了她兄弟们的路,而是想给他们开铺子,让他们自立耕生,这可比在铺子里做伙计强多了啊!

二太太连连点头应是,夫妻两就一起去了岳家,把主意一说,二太太的爹娘是感激落泪直称谢,兄弟们也得意洋洋,期待着不日就当铺子的东家啦!

嫂子和弟媳们更是做了一大桌的菜,要好生款待这对夫妻,一旦铺子做起来,她们可就都是东家太太,在娘家人面前可有体面啦!自家男人和孩子不再是给人当差的伙计,而是当家做主的东家了呢!

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说是给他们开铺子,可本钱是借给他们的,只够开一家铺子,铺子要开在哪儿,要卖什么,都得自个儿琢磨。

他们上门来讨主意,二老爷一脸疑惑问,你们不是都在铺子里做伙计好些年了,怎么啥都没学到吗?来问他,他哪晓得这些啊?他又不曾在铺子里做过事,他只接手威远侯交到他手上,已具规模的铺子啊!

如果大小舅子信任他,他便勉力帮出主意,不过要是不管用,可别管到他头上来。

本钱借给岳家,他可以不急着讨要,但想再从他这里拿钱,那是想都别想。

他是娶他家女儿做老婆,可不代表他这女婿就要养着岳父一家老小,想当初老威远侯养着兄弟们,那是骨血至亲,扶持不成材的兄弟们,理所当然。

威远远不想养着叔伯们,那是因为叔伯们有儿有女,凭什么要隔房侄儿养活一大家子?

换了是二老爷,他也不干,才不会隐忍到现在呢!所以岳父想把一家老小全赖给他养活?以前嘛!花的威远侯的钱,他不痛不痒,现在嘛!他得为自个儿的小家打算,又怎可能养着大小舅子们呢?

大小舅们本来还想,从二老爷这里问主意,然后不管成不成,都跟他说行不通,再跟他讹一笔钱,兄弟几个分了用,结果人不上套,他们只能捏着鼻子,整天忙着开铺子的事。

钱,捏在二老手里,他们出了不少主意,都被二老打了回票,最后还是请了族里经商有成的族叔帮忙,才在国都西郊开了间杂货铺子。

原本兄弟几个都以为,开了铺子就把铺子甩给掌柜和伙计去打理,他们就能像二老爷那样,整天闲适的喝茶玩乐。

谁成想,请掌柜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他们本钱不多,铺子小着呢!根本没人看得上,跑来这里做掌柜,更别说伙计了。

做了老板才知道老板的通病,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可能吗?

所以自此,一家老小全都绑在这间杂货铺子里了,杂货铺子的货源哪来?自个儿找啊!卖给谁?客源哪来?自个儿找啊!

等二太太发现,娘家兄弟很久没来找她了,一回娘家竟发现娘家没人,问邻居说是举家搬去铺子住了。

找到铺子,远远看着才知道,父母兄弟全心扑在铺子上了,怪不得没空找她了。

二太太抹着泪回家,知道他们过得好就好。

威远侯强势分家一事,传得国都人尽皆知,不少人说威远侯傻,早就分过一次家了,怎么还又分了产业给叔伯们,也不怕把他们的心养大了。

也有人说,都已经分出府了,难道他们还能再赖回来?威远侯如此强势把他们分出去,相信不可能再让他们回府了。

大家正议论得兴起时,薛大老太爷这房传出也分家了!

这一房可是父母仍健在,怎么就分家了呢?

于是就有人出来爆料,说威远侯之所以强势分家,就是因为薛大老爷欺人太甚,手里经管着威远侯交到他手里的铺子和庄子,竟然还觊觎人家拥有百亩山林的大庄子,明明是威远侯家的下人,却不识正牌东家,还跟威远侯闹起来。

而且威远侯从庄子回来时,还被薛大老太爷一家堵在府门前,这再好的神仙脾气也得发火啊!

国都百姓哗然,原来根子在薛大老爷身上啊!

薛二老爷兄弟几个在父亲和威远侯分家之后,跟着也被分出府,想来是不想让他们兄弟分走,大老太爷从威远侯府里分得的财产吧?

消息一出,不少人同情可怜薛二老爷兄弟几个,没有人质疑这消息的真伪,毕竟薛大老太爷偏疼长子,可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啊!为了保住从侯府分得的财产,把其他儿子分出去,嗯,再合理不过了!

尤其大老爷之前病重,可是被大老太爷踢出来的呢!大老太爷因此想要对宝贝长子做出弥补,这么做也说得过去啊!

于是在薛大老太爷和薛大老爷一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国都的舆论就这样一面倒,偏向了被分家出去的薛二老爷兄弟几个。

当大家的关注点,全在薛大老太爷这一房时,威远侯府中,悄悄的展开了另一波分家行动。

不过这一回,就像是深水潭下的漩涡一般,表面上看,悄无声息,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人才知道,这波行动是如何的猛烈及猝不及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