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 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蝉1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蝉1

作者:流浪诗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54 来源:笔趣阁

无言道:“这也并非什么勉强不勉强问题,还是得容我向大祭司禀告一声,毕竟事关重大,我也不能贸然做主!在说了,那些人我可调动不了,还是得听大祭司的命令才行,不过我还是想多问一句,真的就只对付那些倭寇?”

赵远笑道:“难道你还觉得我们有其他的目的?”

无言道:“国师的人马可就在城外,难道不趁机消灭他们?”

赵远道:“消灭他们?谈何容易,光凭借我们的这些人,怎么消灭他们,我们的人马还没赶到,别人早就跑了,左教的人又不傻,老老实实的待在哪里等你来抓?”

无言歪着脑袋想了想,道:“的确也是,那好吧,这事情我会立刻禀告大祭司,还请杨兄放心!”

赵远道:“那是当然,还请吴兄速速禀告大祭司,拿下决定,我等也打算即刻要出发。”

说完这些,赵远也就告辞,院子里面又恢复了平静,无言还是呆在哪里一动也没动,嘴里道:“你可都听见了?”

大祭司缓缓的从屋内走了出来,道:“的确是听见了,你觉得呢?”

无言道:“我觉得?我觉得有什么用,这事情还不是得由你来做主才行。”

大祭司道:“即便我们参加,这是不是也是给锦衣卫打工,我们的目的可是左教那些人。”

无言叹口气,道:“你和杨开他们斗了怎么久,打了无数场,难道你还没明白杨开那群人的秉性?”

大祭司有些疑惑道:“什么秉性?”

无言道:“你觉得杨开那群人是那种无的放矢,简简单单就是为了一百多号倭寇就如此兴师动众?”

大祭司身子微微一震,道:“你的意思是说?”

无言道:“对,他们一定有其他什么计划,绝非就为了那么一点点倭寇就如此大动干戈?”

大祭司想了想,道:“难道说这是一个陷阱?”

无言道:“不错,完全有可能,杨开他们可能早就计划好!而且这个陷阱很有可能就是针对左教的那些人,他们去伏击一个一百多人的倭寇,所选的地点又非常偏僻,即便是援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抵达!若是左教知道这个事情,那么这绝对是一个伏击的好地点,而对于国师等人而言,这绝对也是一个布下陷阱的好地点!”

大祭司道:“既然我们的目的就是左教,那么我们就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不就行了?”

无言摇头道:“不行,我们必须得和他们一起才行!”

大祭司疑惑道:“为何?”

无言道:“若是我们跟在他们后面,打算来个坐山观虎斗的话,一旦被左教的人觉察,他们就会察觉!所以我们得跟着,作为盟友,跟着也理所当然。”

大祭司想了想,的确也是这个道理,于是点头道:“那好,就按照你所说的去办!”

无言道:“那好,明日我就去见杨开,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

……

第二天,箫和离开了台州城,直奔城外的临时据点,找到了长老,把收到的情报交了出去,道:“锦衣卫那群人要动手了!”

长老接过情报,仔细的一看,问道:“这消息是否可靠?”

箫和道:“这点还请放心,这情报来自我们安插在国师身边的密探传来,昨天锦衣卫的张四息找到了国师等人,现在他们对于戚继光都非常不满,而现在戚继光已经外出作战,柳家的黑甲军也尽数前往,另外戚继光和锦衣卫以及国师等人闹得非常的僵,此事已经闹得整个台州城那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长老道:“如此说来情报说言非虚,难道他们就认为我们会悄悄的跟着他们?”

箫和道:“这点他们已经有所准备,那就是先乘船出海,避开我们的耳目,然后在中途下船赶往伏击地点,如此一来,若我们没有内应的话,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行踪,而即便中途东厂的人送回了情报,等我们赶去为时已晚,或许也是因为如此的原因,锦衣卫丝毫不会觉得我们会察觉道他们的计划!有计划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长老缓缓的合起了手里情报,若有所思道:“实际上我一直都有些怀疑,为什么锦衣卫会和戚继光闹得如此之僵,按理说有些不可能啊,这会不会是他们陷阱?”

箫和也皱着眉头仔细的思索,然后道:“属下觉得不可能!”

长老道:“为什么?’

箫和道:“台州城此刻是由戚继光坐镇,而主管倭寇的胡宗宪此刻远在宁波,这里也就戚继光说了算,此人为人正直刚烈,作战勇猛,如此这边将领对于朝廷那些流露于表面的东西往往都不屑一顾!当这些一抵达的时候,戚继光就已经颇有微词,后来有发生锦衣卫嘲讽戚将军的事情,两队人马在大街上那可是大打出手,闹得整个台州城人所皆知,后来还是戚继光和张四息两人同时出面这才调停了此事,可是双方人马也结下了梁子!后来这国师见双方如此闹也不是一个办法,所以想自己当调停人,调停此事,然后戚继光丝毫不给面子,他派去的人还是全部被挡在门口,他亲自上门虽说接待,戚继光自己却喝得酩酊大醉!原本属下也以为这柳家的黑甲军是由杨开训练出来,他又是柳家的姑爷,因此这黑甲军会不会和他们一同前往,可就在前两天,黑甲军已经全部离开了驻地,随着戚继光而去,现在国师等人的人马加上大祭司的人马也不足三百人。另外,这台州城本来就是戚继光的地盘,这里的百姓也对戚继光马首是瞻,因此不少人觉得锦衣卫、东厂、禁卫军在京城斩杀了接近两年前的倭寇也并不是锦衣卫自己功劳,说传来,锦衣卫还是沾了别人的光。张四息此人好强,求胜心切,现在也像证明给那些百姓看,锦衣卫可并非浪得虚名,”

略微停顿了片刻,箫和接着道:“可他们人数毕竟有限,还得安排人保护国师和二王子等人,根本就不可能如戚继光一样,直接在正面战场和那些倭寇打,又要立威,又要保存实力,还得赢,那么这支一百多人去抢桐油的倭寇无疑就是最好选择,以他国师和左教的那些人要消灭他们,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长老道:“大祭司的人马也会去?”

箫和道:“应该要去,实际上属下一直都有些疑问,为什么大祭司会和国师以锦衣卫合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对付我们?后来我好好的想了想,原因绝对不仅仅如此,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锦衣卫给了他什么承诺,才能让他如此死心塌地为锦衣卫效力!若真是如此的话,这次他定然会前往,反正也就对付一百多人的倭寇小队,他根本不会有什么伤亡代价,而且还能在锦衣卫哪里好好的表现一把。”

此刻的箫和和原来的箫和已经有所区别,当得知左教的最终目的,他还是选择站在了明朝这一边,虽说赵远并不怎么相信她。

其实仔细一样,他也能理解赵远,站在赵远道立场上,自己也并不值得小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他不相信归不想,好像箫和还是决定按照原来的计划,那就是尽力的促成左教出兵,当那个黄雀。

至于赵远会不会按照自己所想的计划行事,箫和不敢确定,也只有相信他会。

因此他说的这些话中,无疑都是在鼓动长老安排人马出兵,可这种鼓动实际上也并不明显,箫和非常清楚,若是自己过于明显,那么自己很有可能就会长老所察觉。现在的自己可不能露出丝毫马脚才行。

长老此刻也皱着眉头,实际上这心里已经有所心动,这可是对付国师那群人最好的办法,的确,他们三百人对付一百多人的倭寇那是轻而易举,可此处地处偏僻,附近又没有驻守的明军,若是反过来,他们被伏击的话,根本就没退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援兵,到时候,自己等人大军压境,就可以把他们彻底消灭。

这算不算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长老此刻没办法断言,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点确实可以确定的。

就在长老还有些犹豫的时候,属下突然前来禀告,说东厂有情报送来。

箫和立刻接过来情报,打开看了看,这才递了上去,道:“这情报说锦衣卫已经有了动静,好像已经开始在调集船只,有七八艘之多!”

长老接过情报仔细一看,道:“这情报里面并没有说要去什么地方!”

箫和道:“这一路上他们不都这样,不到出发的时候是不会泄露地点和目的地,他们知道我们还在附近,因此非常的谨慎。”

从京城道台州,这一路上张四息都是头天晚上才告诉副官第二三天的路线,非常的谨慎,现在他命令召集船只,却并没有说去什么地方,这完全就和一路前来的作风完全一样,并没有什么异样。

略微停顿了一下,箫和道:“我估计他们快要行动了,所以我们也得做好准备,要是能这次一举消灭二王子和国师,那我们就是大大的功劳,属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长老看着箫和眼中全是那种狂热,笑道:“就这么想要杀掉二王子和国师?”

箫和道:“那是当然,杀了他们,那么这就是大功一件,如此一来教主以后论功行赏,那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可就指日可待,坦白的说,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打打杀杀的日子,就想有朝一日,守着家财万贯,好好过完余生。”

长老道:“这点你放心,只要干掉了二王子和国师,以后你想过什么日子那就过什么日子,没人能阻止得了你。”

箫和道:“那就以后还得请长老在教主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属下感激不尽!”

长老道:“这个好说,这样,你还是立刻赶回台州,仔细的盯着国师等那群人的动静,我立刻去联络教主,光凭我们这点人,可还不足以对付国师那帮人,他们如此想要立功的话,那好,就让那个村子成为他们的坟墓!”

…………

第三天,无言也就给了赵远回信,这大祭司的人马愿意一同前往,如此一来事情也就定了下来,张四息安排人找的船只也很快就到位,以锦衣卫的名义征集船只,可是非常管用,而且这次锦衣卫离开那可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大摇大摆离开了,原本这城中还是有守将,见此也过来询问过他们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可却恼怒之中的张四息狠狠的给训斥一顿,紧接着便直接登船,缓缓的离开了港口,朝着大海逝去。

这一切也都被多方探子全部看在了眼里,情报也迅速的送了回去,原本只有年多人队伍一下子变成了接近三百多人,很显然大祭司的人马也混在其中,如此一来也就证实了箫和所说的那些话。

既然这边都已经开始行动了,那么左教这边也立刻行动起来,所有人员开拔,直接扑向了那个小村庄!

…………

这个小村庄丝毫不知道他们这里已经快要变成战场。

这个小村子地处两座山的山坳之间,良田很少,山地居多,按理说这种地方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很苦,可是上天却给了他们这里另外一种资源,那就是漫山遍野的桐木,桐木结的果子就是桐油果,每当桐油果成熟之后,取下来压榨出来桐油,那可是制作船只非常重要东西,虽说现在朝廷实行海禁,桐油的需求已经少了很多,可并不代表这一行当就已经没落,这个村子依旧存储了不少的桐油。

日子仿佛和以前一样平静,倭寇在沿海烧杀抢夺,似乎和这个村子完全没任何关系一样,百姓的日子有些清苦,却带着一丝悠闲和安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