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赐官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第二百三十八章 赐官

作者:流浪诗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54 来源:笔趣阁

对于国师而言,现在他完全没有任何的选择!

而后来,流言越传越变,最后居然已经朝着比较神奇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国师被明朝人用了十个美女收买,毕竟他的那些夫人小妾都已经满脸沧桑,有或者说国师被明朝人暗中册封,只要推翻伯革就可以自立为王,更有甚者说国师受到了神谕……

各种版本,有些乱七八糟的流言此刻开始充斥着红罗山的每个角落,很多人集聚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在讨论这流言的真假,因为实在太多,事情也正如赵远最后所预料的那样,反而他们忘记了第一条谣言。

久而久之,很多人对于这谣言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兴趣,于是谣言也就不知不觉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是杨少侠计策高明!”

事情过后,伯革再次好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宴会,把赵远苍无霜还有哈尔姆以及国师等人请到了一起,酒过三巡之后吗,伯革夸奖道。

赵远的计策虽说让人感觉有些不知名靠谱,然而效果却是出奇的好,几天的时间,让原本让人脑袋都疼的谣言居然轻而易举就自动消散,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成笑话一般。

赵远道:“大王过奖了,只不过就委屈国师了!”

谣言变成了笑话,可是他依旧是主角,于是国师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所以国师现在依旧黑着一张脸,谁都知道他看上去心情非常的不爽。

伯革哈哈一笑,道:“虽说受了一些委屈,不过也值了,国师,这杯酒你可得好好喝!”

伯革发话了,国师也非常的无奈的点点头,举起杯子,道:“杨少侠,这杯酒敬你!”

赵远道:“国师言重了,请!”

两人这酒立刻一饮而尽,放下杯子之后,国师才接着道:“大王,过几日这明朝人会排使臣前来,不过让杨少侠接待他们,如何?”

赵远心里一惊,笑道:“国师,你这就说笑话了,这朝廷派来使臣,那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对话,我杨某也不过是一个草莽,也并非贵国的臣子,由我来接待,这可是非常不合适啊!”

这国师居然突然要自己接待明朝来的使臣,这其中定然又什么猫腻在里面,要知道这本来就不管自己事情。

国师道:“没官职是吧,这还不简单,封一个便是了。”

伯革和国师那可是在一起呆了很多年了,彼此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一听国师的话,立刻笑道:“就是,这官职算什么,还不就是本王的一句话而已?”

赵远的心里不由的警觉起来,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的,怎么听起来好像有什么其他什么目的啊?难道是想试探自己?

赵远脑袋里面很快就想到了这种可能,自己让人散布出去的谣言此刻虽说平息的,可是伯革越好,还是哈尔姆也好,他们从根本上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国师,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怀疑谣言的之中的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自己。

自己是不是奸细,他们想要一下子查清楚绝非容易的事情,毕竟他们可不想明朝,拥有者就如蜘蛛网遍布任何角落完成的情报体系!

虽说对于锦衣卫的一些做法,现在很多人都存在诟病,或者说很多人都对他们嗤之以鼻,有些甚至还带着仇恨一般看待锦衣卫,但是不得不承认,从创建到现在,作为明朝最强大和最晚膳的情报体系,他们的作用非同小可。

可是兀良哈显然并没有如此详尽的情报体系,他们想要在短时间把自己调查清楚根本就不可能,最主要的一点,即便他们派人前去彻查,能查到也只有自己和柳家的关系,若是深入沿海地区的话,他们或许还能查自己以柳家人身份创建了一支黑甲军,可是他们却没办法查出来自己锦衣卫的身份。

若不答应他们,他们岂不是更加觉得自己心里有鬼?不敢见明朝的人。可若是爽快的答应,岂不是也会被他们觉得心里有鬼?

想到这些,赵远心里不得不好好的掂量掂量,道:“大王,国师,这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这官位自然是能者居之,在下怎么能为官呢,要是在明朝的话,那可是要寒窗苦读十几载,那才有机会金榜题名!”

伯革奇道:“明朝要当官很难?”

赵远点头道:“不是很难,那可是非常的难,这么说吧,总体有三个步骤,第一是乡试,第二是会试,第三是殿试,乡试的必须是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这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另外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只有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榜题名!”

说道这里,赵远端起酒杯,浅浅的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明朝负者接待使臣的是礼部,也就是说,要进入礼部,正常渠道的话至少得通过这种考试才行,在下资质愚钝,别说什么状元,就连这乡试也过不了,所以说只能混迹江湖,当一江湖草莽,现在大王要赐官,在下实在有些受宠若惊。”

什么乡试也好,殿试也罢,这些都是赵远平日在书上看来的,现在这国师和伯革突然要给自己封官,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用意,说如此一大堆也就是告诉他们打这当官不容易,封官也请谨慎。

实际山,在元朝的时期,他们也有自己一套的科举办法,四书试士也是元代所开的先河,只不过元朝被灭了之后,原本的黄金家族没落,整个草原也分为大大小小不少的部落,于是当初元朝所执行的那一套科举制度已经基本上被完全舍弃,现在他们选任一些官员或者说还是有几分随意。

伯革和国师相互看了看,旋即伯革笑道:“我们这里可没有你们那么麻烦,按照你们汉人的话,那就是能者居之,我们现在和明朝多少有些冲突,双方动手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此刻他们派人前来商议,我们也有心接待,若你能在中间斡旋的话,或许能让彼此结束这种兵戎相见的局面,没有人喜欢打仗,若彼此能和平相处,互通商贸,开通马市,也是利于双方之事!”

实际上,现在兀良哈的局面非常不利,兀良哈原来又叫朵颜三卫,当初朱棣造反的时候他们的骑兵可是主要战斗力,只不过后来随着他们叛变,那种友好关系也不复存在。

而现在的兀良哈面临着主要敌人便是土默特和明朝,实际上和明朝接触了这么就,他们也了解了明朝人,只要你不主动去招惹他们,他们也不会出兵来打你,可是土默特却不一样,以黄金家族自居的他们可想再次恢复黄金家族当初的荣耀,所以他们更多时候在对付同样在草原上的其他部族,若是不答应,便用武力征服,兀良哈现在势力比不过土默特,所以被迫一直南迁,不得不让出肥美的草原。

另外,他们所缺的很多度东西都来自明朝,他们手里也有明朝人所需的东西,那就是马匹,马市也就由此诞生

马市由来已久。汉在边境设关市,贸易项目即有牛马。唐、宋、元等朝皆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马市交易。明承此制,多设马市,其中重要者有设于辽东的辽东马市,设于宣府、大同的宣大马市。明初,战事频繁,马匹奇缺,明太祖朱元璋曾分遣使臣到边疆各地市马。永乐四年三月在开原城东屈换屯和广宁城的铁山各置马市一所。分别设马市官,专司收买兀良哈和女真各卫马匹。正统四年限制海西女真到京城朝贡,同时承认在开原城南发展起来的私市为开原南关马市,主要待海西女真,原开原城东的马市则专待兀良哈。十四年,兀良哈勾结瓦剌进攻辽东,明政府关闭广宁马市和开原城东马市。

没了马市,兀良哈的即便有战马也卖不出去,也不能交换自己所需的一些物品之类的,起初他们并不在意,可是随着土默特族势力壮大,伯革不得不重新考虑马市问题。

而明朝此刻正在保守沿海倭寇之乱,实际上也不愿意在边疆和兀良哈开战,在伯革派人前去通禀说商议重开马市之事之后,明朝廷便立刻派人前来。

即便重开了马市之后,明朝和兀良哈就是友好关系?当然不是!交换的只有彼此的所需的利益而已,和关系是否友好没任何的关系。

赵远现在依旧不明白伯革到底什么意思,嘴上却道:“在下以为,两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敌人,若大王真打算保持双方和平,互通马市的话,在下身为明朝人,也愿意尽一点绵薄之力!”

这意思也就非常的明显,我愿意是因为只想看到双方不在兵刃相见,而并非想要当这个官。

伯革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杨少侠了,另外让乌力罕和杨少侠一起,作为一个王子,一天到晚也不能只知道打打杀杀,也得学学如何处理政务才是。”

这话听起来仿佛话中有话一般,哈尔姆闻言道心里不由的一喜,而国师的神色却不由的一黯,学学如何处理政务,这意思难道就是?

“该死的东西!”

国师真恨不得自己给自己一巴掌,若自己不提及此事,那和明朝来的时辰谈判的事情也就自己来安排,到时候让特木尔参与,也能捞到一点功劳,现在自己提议让赵远来,没想到伯革居然把乌力罕给塞了过来。

学习处理政务,那是否暗示着接班人便是乌力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