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见章北海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见章北海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32 来源:笔趣阁

许久之后,庞学林从会客室出来。

在门外等候多时的程心连忙迎了上来,问道:“庞教授,你们谈得怎么样了?”

庞学林微笑道:“他答应了!”

“那就好。”程心松了口气道,“那我去看一下他。”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

十几分钟后,程心从会客室出来,和庞学林一同坐上了车。

“你们老同学见面,感觉怎么样?”

“还行,就是他看我的眼神有点奇怪,你是不是和他说我什么坏话了?”

“在你眼中,我是这样的人?”

“这可说不准!”

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和庞学林渐渐熟悉之后,程心就发现了,庞学林也就嘴上怼怼自己而已,在行动上,却不会真拿自己怎么样。

因此,到现在,她已经渐渐习惯了庞学林对自己的各种讽刺,甚至偶尔也敢回怼上几句了。

庞学林淡淡笑道:“云天明喜欢你。”

“我知道。”

“嗯?”

“我又不是傻子,再说了,大学期间,向我表白的同学多去了。”

“那你……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特别的感触,什么意思?”

程心有些莫名地看着庞学林。

庞学林顿时有点反应过来了。

在小说中,是程心一手将云天明拉进阶梯计划,直到云天明接受了脑切除手术后,才从维德口中得知,那颗星星是云天明送的。

再加上广播纪元后,两人再次通过远程通讯联系上,云天明向程心传达了躲避黑暗森林打击的至关重要的情报。

她对云天明的感情才逐渐加深。

但这一次,送星星的计划被庞学林一手破坏,把云天明拉入阶梯计划的过程中,程心只是担任了一个介绍人的角色,主要还是庞学林去说服对方的。

因此,程心对云天明并未抱有太多的愧疚之心,反而多多少少有点同情和怜悯。

庞学林摇头道:“没什么。”

程心叹道:“云天明是个孤僻的性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通过最终的测试。”

对这一点,她心里有点矛盾,既有点希望云天明能通过测试,又有些担心他通过测试之后的遭遇。

云天明如果能通过最后的测试,那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但等待他的,可能是比死亡更加痛苦的极端人体感官测试。

但如果没能通过测试,等待云天明的,恐怕是死路一条。

庞学林笑道:“我看好他。”

顿了顿,庞学林又道:“你等下准备去哪,好不容易回国一趟,我给你放两天假。”

程心想了想道:“我回家吧,不过我家在北五环那边,有点远。”

庞学林道:“行吧,正好我也要去北边接个人,顺带送你回家吧。”

车队很快出发,最后在中央美院门口停了下来。

没过一会儿,庄颜的生活助理便将庄颜从学校里推了出来。

庞学林下车,迎了上去。

程心把脑袋凑到车窗前,便看到一个就连她自己也甘拜下风的美貌姑娘坐在轮椅上,正和庞学林说笑。

庞学林宠溺地摸了摸她的脑袋,然后弯下腰将那姑娘拦腰横抱起来。

“这个女孩,应该就是之前和庞学林通电话的那位吧。”

程心心中暗想道。

很快,庞学林抱着庄颜进入车内。

庞学林乘坐的是那种加长款的防弹座驾,后排是一个两两对坐的位置,坐下六个人都没问题,他和庄颜、程心三人,自然不会有丝毫拥挤。

“颜颜,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程心,我的工作助理。”

“程心,这是我女朋友庄颜!”

听到庞学林主动承认自己是他女朋友,庄颜白皙的小脸不由得泛起一丝红晕,乖巧地朝程心点了点头道:“程姐姐,你好!”

“庄颜,你好!”

接下来,庞学林将程心送回她家,这才和庄颜一同返回西郊别墅。

晚上的时候,他把庄母、李瑶夫妇均邀请过来,结果打电话给汪淼的时候,汪淼告诉庞学林,大史现在也在京城。

于是庞学林干脆一个电话,将大史也邀请了过来。

吃过晚饭,庄母、李瑶陪着庄颜聊天,庞学林和王淼、大史则去了书房。

大史的脸色稍显苍白,精神甚至看起来还有些萎靡。

庞学林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表面上还是问道:“大史,你怎么了?你的状态怎么看起来这么差,你之前不是和罗辑博士在一起吗?”

大史苦笑道:“庞老弟,我可能要冬眠了。”

“冬眠?!”

一旁的汪淼吃了一惊。

大史道:“对,去年在国内抓捕叶文洁的时候,你还记得那个核弹少女吗?那次我徒手接触了放射性重金属,结果一个月前去检查,医生说我得了白血病,短时间内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配型做骨髓移植,首长已经决定让我冬眠,等未来的医疗技术成熟以后再苏醒。”

“那晓明怎么办?”

汪淼道。

“那混小子,借着我的名义骗了一堆老头老太太搞什么末日逃亡计划,不久前被判了七年,庞老弟,我家就这么一根独苗三代单传。将来等他出狱后,能搭把手,你就帮忙搭把手……”

庞学林道:“大史,你这是什么话,放心吧,等晓明出狱,我给他安排份工作,保证他平平安安一辈子。”

“庞老弟,老哥我谢谢你了!”

庞学林笑了笑。

大史的儿子史晓明也是个人物,按照小说中的描述,不用他帮衬,史晓明自己就过得很不错。

出狱之后,凭本事又赚了钱,在大低谷之前,更是主动花钱冬眠,安然渡过了大低谷时代,未来还能和大史团圆。

说完史晓明的事,庞学林将目光转向汪淼道:“姐夫,你那个纳米中心,现在怎么样了?”

汪淼苦笑道:“现在资金倒是不缺,就是科研压力太大了,政府方面要求年内产量破百吨,三年内实现大规模工业化量产,我现在头发都快愁白了!”

庞学林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倒也不意外。

三体危机到来后,受益最大的是学术界,压力最大的同样是学术界。

受益自然不必说,往日最难申请的科研经费和资源,这个时候更是不要钱地堆过来。

但压力同样也大。

特别是像飞刃材料这样的重点项目,甚至达到了要求立军令状的程度。

以人类当前的工业水平,在三十年后进入大低谷状态,就与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生态存在很大的关系。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庞学林短时间内没有太好办法。

在危机纪元头三十年里人类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在之前和之后的人们看来都是很难理解的,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危机幼稚症。

人们一般认为,幼稚症是前所未有的对文明整体的威胁突然到来所致;对个体来说可能是这样,但对人类社会的整体,事情就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三体危机带来的文化冲击,其影响之深远也远超过人们当初的想象。

如果为其寻找一个类比,在生物学上,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远祖从海中爬上陆地;在宗教上,相当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而在历史和社会学上,根本找不到类比,人类文明所经历的一切与这一事件相比都微不足道。

事实上,这一事件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政治、宗教和经济的根基。

这一冲击直达文明的最深层,其影响却很快浮上表面,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大低谷。

当天晚上,三人一直聊到将近十点,汪淼一家和史强才提出告辞。

庄颜也在庄母的强制要求和庞学林的安慰下,回放假睡觉了。

庞学林则端着一杯茶,一直在露台上坐到了深夜。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庞学林就带着庄颜登上车队,浩浩荡荡地出了京城。

“庞大哥,我们这是去哪?”

“你不是说一直想看属于我们的星星吗?我今天带你去个好地方。”

“啊?!”

庄颜的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庞学林带庄颜去是河北兴隆,大名鼎鼎的郭守敬天文望远镜(lamost)所在地。

这台天文望远镜现实世界就有,来到三体世界后,庞学林找天文界的人士一打听,没想到三体世界同样有这样一台郭守敬望远镜,而且两台望远镜境遇类似。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最初的目标是对宇宙大尺度结构进行观测,包括北、南银冠区各250万个星系的巡天,150万个亮红星系巡天和约100万个类星体的观测。

然而由于望远镜望设计、安装没有达到原定指标,望远镜台址的气象条件不符合原定设想,观测极限星等只能达到约18等,远低于计划的20.5等,探测极限仅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根本无法对河外天体进行有效观测。

因此,这台望远镜陷入了尴尬之境。

可谁也想不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lamost在星系巡天上的失败,反而促成了它在银河系观测上的成功。

近几年,lamost在银河系巡天产出的上亿颗恒星光谱数据,成了全球银河系研究独一无二的财富。

随着三体危机的降临,目前,lamost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距离太阳系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三星的研究上。

今天,庞学林便准备通过lamost,观察286光年以外的那颗属于他和庄颜的dx3906。

面壁者的到来,自然受到了相关方面的热情款待。

甚至他用lamost观测他买下送给庄颜的那颗dx3906,也没有引起任何方面的质疑。

庞学林在兴隆待了两天时间,期间非但和庄颜用肉眼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星星,还用lamost观测了dx3906(这颗恒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编号为hip19983)的光谱数据,建立起了相应的恒星数据库。

庄颜更是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能和庞学林一同用望远镜观测属于他们的星星,在她的心中,几乎是这辈子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

更不用说,他们还用一台超大型望远镜拍到了这颗星星的照片。

庄颜甚至专门两人的头像ps和这颗星星的照片p在了一起,作为她和庞学林的手机屏保。

结束这段行程后,庞学林将庄颜送回学校。

而他自己,则前往了新成立的中国太空军总部。

新任太空军政治部主任常伟思将军热情地接待了他。

“庞教授,欢迎来我们太空军指导工作!”

“常将军,去年一别,没想到我们在这里再次相见。”

庞学林和常伟思握了握手,笑着说道。

他第一次穿越的时候,遭遇车祸,就是常伟思派人保护的他。

没想到一年不到时间,他已经成了大名鼎鼎的面壁者,而常伟思也开始在太空军中担任要职。

“常将军,我今天来访,主要想看看太空军的组建情况,以及听听你们对未来太空舰队以及太空战争的构想,想必这也是中**方正在研究的热点。今天我就是一个纯粹的观察者,你按照自己平时的节奏正常工作就行。”

“行!”常伟思点头道,“庞教授,正巧等下我们政治部有个工作会议,您就过来旁听吧。如果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接着,常伟思带着庞学林来到一处会议室内,会议室已经来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身着太空军制服的校级军官。

当众人看到庞学林跟着常伟思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就喧闹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面壁者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军方重要的工作会议现场。

一时间,所有人均议论纷纷,猜测庞学林的来意。

“安静!”

常伟思叱声道。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常伟思道:“这位想必不用我介绍,大家都认识,面壁者庞学林教授。庞教授今天过来参会,主要想看看我国太空军的组建情况,和大家探讨一下对未来太空舰队以及太空战争的构想,等下的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就行。现在,我们欢迎庞教授的到来。”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庞学林朝众人点了点头,微笑着在常伟思的身旁坐下。

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坐在会议室中间位置,一直目视前方,即使对他的到来,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的一名年轻的上校军官身上。

常伟思道:“同志们,我是一周前才接到出任太空军政治部主任的命令,今天算是第一次和大家相见。我们政治部的工作职责,想必大家都清楚,那就是如何使我们的部队对未来战争保持必胜的信念。在这项工作展开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这种信念吗?或者换句话说,大家觉得这场战争存在胜利的可能性吗?有的话请举手。”

会议室内安静了下来,庞学林率先举手,紧接着,又有人举手了,正是之前庞学林注意到的那位军官。

那位军官有些意外地看着庞学林一眼,庞学林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常伟思有些意外道:“庞教授,能说说你的胜利信念来自哪里吗?”

庞学林笑道:“身为一名面壁者,要是连胜利信念都没有,那我还当什么面壁者呢?”

哈哈……

即使向来严肃的军方会议,众人也忍不住发出一阵哄笑声。

庞学林淡淡笑道:“好了,这只是一个笑谈,我不仅有胜利的信念,甚至还有必胜的信念。当然,支撑起这个信念的计划现在还不能说,但它就在我的脑海里,如果说了,那我就不是面壁者了!”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这位面壁者是在吹牛,还是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常伟思哭笑不得,只好将目光转向那位上校军官道:“章北海同志,那你呢,你的胜利信念来源于哪里?”

“果然是他!”

庞学林眉毛一挑,心中暗道。

章北海站起来,保持着极佳的军人仪态,说道:“首长,您的问题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毕竟,信念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在这里首先想指出的是目前部队中的错误思潮。大家知道,在三体危机之前,我们一直主张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审视未来战争,这种思维方式以其强大的惯性延续到现在,特别是目前的太空军,有大批学者和科学家加入,更加剧了这种思潮。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四个世纪后的星际战争,我们永远无法建立起胜利的信念。”

“章北海同志的话很奇怪。”一名上校出声反对,“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的吗?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建立的信念是不可能牢固的。”

还没等章北海反驳,庞学林出声道:“我倒觉得章北海同志的话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科学和理性,未必是真正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看到事物在发展变化中,不能用技术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把未来一步看死!”

章北海诧异地看了庞学林一眼。

面壁者在抢他的台词。

常伟思若有所思地看了庞学林一眼,说道:“庞教授,那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庞学林道:“对军队而言,胜利的信念是必须建立的,这种信念,军队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建立这种信念!”

这时,又一名军官开口道:“庞教授,我们明白您的意思。只是现在太空军的成分很复杂,有来自海空军各单位的,有来自军方以及地方研究机构的,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地方院校的学者。所以如何建立胜利信念,我们的工作并不好做。”

章北海道:“我认为,目前至少应该从部队精神面貌开始做起,比如军人的着装,内务,以及如何建立使命感等等。不可否认,我们太空军目前正在承担一个军事科学院的使命,但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军队,而且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军队!”

常伟思道:“关于如何建立使命感,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具体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专门开会讨论。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会议的另一项议题,那就是如何建立太空战争理论。”

“目前,随着各国对太空战争理论的研究全面展开,但很快遇到了问题:星际战争研究无疑是要以技术发展水平为基准的,但现在,各项基础研究都刚刚开始,技术突破还遥遥无期,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失去了依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总部修改了研究规划,把原来单一的太空战争理论研究分成独立的三部分,以适应未来人类世界可能达到的各种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低技术战略、中技术战略和高技术战略。”

“目前,对三个技术层次的界定工作正在进行,将在各主要学科内确定大量的指标参数,但其核心的参数是万吨级宇宙飞船的速度和航行范围。”

“低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倍左右,即800公里/秒左右,飞船不具备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限制在太阳系内部,即海王星轨道以内,距太阳3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范围里。”

“中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左右,即4800公里/秒,飞船具有部分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扩展至柯伊伯带以外,距太阳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空间。”

“高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倍左右,即16000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飞船具有完全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航行范围将扩展至奥尔特星云,初步具备恒星际航行能力。”

“今天到会的同志,都将成为太空战争理论课题组的成员。三个理论分支的研究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研究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这三个机构名称暂定为低技术战略研究室、中技术战略研究室和高技术战略研究室,今天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各位自己的选择意向,作为军种政治部下一步工作岗位安排的参考。下面大家都谈谈自己的选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