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七十二章 雪地工程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七十二章 雪地工程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32 来源:笔趣阁

刘欣道:“庞教授,既然如此,那请你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庞学林道:“其实这个办法其实说出来并不难,我们之所以很难探测到直径五百米以下的小行星,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些小行星视星等较低(视星等数值越大,亮度越暗,对人类而言,太阳的视星等最高,为-26.7,满月次之,为-12.6),对太阳光反射能力较弱,另外对雷达波的反射也不强。但我们可以尝试增强这些小行星的信号反馈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在地球航道附近的一千万公里的宇宙空间内,制造大规模的人工星际尘埃云,这些星际尘埃云具备较强的电磁波反射特性,小行星穿越星际尘埃云时,便会反馈较强的电磁波信号,直径十米的小行星,其信号值甚至可以增加百倍以上。”

“这样的话,只要有小行星穿越星际尘埃云,就可以在宇宙空间内留下一串清晰的痕迹,这就好比人走在雪地上时,会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所以我称这项计划为雪地工程!”

庞学林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安静了一小会儿,很快便陷入了喧闹之中。

谁也没想到,庞学林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绝妙的方案。

先不说这个方案到底具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的问题,单单这个想法,就非常具有讨论价值。

一时间,所有人均议论纷纷,就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刘欣和西多夫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刘欣不得不拍了拍桌子,说道:“大家安静一下,庞教授,关于这个方案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说的用于制造人工星际尘埃云的材料,我们有这样的材料吗?第二,地球穿越小行星带的航程接近两亿公里,最危险的航段大概有五千万公里,如果按照你说的雪地工程计划最低要求,我们在最危险的五千万公里航道内,以其为半径布置出一个直径一千万公里的星际尘埃云,所需要的材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材料储备是否足够?第三,如何将这些材料散布在如此广泛的宇宙空间内,需要部署多少艘宇宙飞船,这些问题你考虑过吗?”

会议室再次安静了下来,刘欣无疑问到了雪地工程的关键,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庞学林身上。

他提出的这个方案确实比较巧妙,但地球半个月后就要穿越小行星带,人类是否还有时间、有能力执行如此庞大的工程,确实是个大问题。

庞学林微微一笑,对这些问题早有准备。

“刘秘书长,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们有这样的材料,那就是金属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拥有极强的电磁波反射效果,目前已经可以在江城地下城量产,据我所知,工厂的储量就已经超过了两百吨。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将这种材料包裹在亿吨级当量的氢弹中,只要将氢弹投送到预定位置,氢弹爆炸后,每吨金属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至少可以形成直径超过十万公里的星际尘埃云。另外我们不需要以地球航道为半径布置这种尘埃云,由于小行星带中小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单向一致性,我们可以再地球航道的一侧布置这样的星际尘埃云即可。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氢弹和足够的载具,将氢弹投送到预定地点。”

刘欣眼睛微微眯起,他没想到,庞学林连这个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都已近考虑到了。

刘欣道:“这个问题,还是由太空舰队司令员贝尔阿诺德将军回答吧。”

说着,刘欣将目光转向坐在身旁的那名身着太空舰队军装的中年男子。

阿诺德道:“庞教授,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军方拥有足够的载具去投送你所说的金属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至于氢弹问题,我想火石是一个合适的选项,我们的火石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直接变成一颗当量超过亿吨的超级氢弹。这些年,为了防止行星发动机出现问题,我们已经储备了超过两万颗火石,只要将其中一小部分拿出来稍加改造,就可以满足雪地工程的需求了。”

庞学林不由得微微一愣,火石是《流浪地球》电影中才出现的黑科技,是用来重启行星发动机的。

只不过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火石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儿,网上有人猜测应该是一颗热核炸弹,用来点燃重聚变行星发动机。

庞学林没想到,这东西竟然真是一颗氢弹,而且当量超过了一亿吨,这可比当年前苏联在新地岛核靶场投放的那颗核弹沙皇当量还要大上一倍,都快比得上三体中的恒星型氢弹了。

刘欣道:“既然如此,对于雪地工程这个计划,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意见吗?”

会议室内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很快,其中一名天体物理学家率先表态:“我没意见,庞教授的这个计划确实具备可行性,如果这能成功,那么可以大大降低地球穿越小行星带的风险!”

“我也没意见,这是个天才的想法!”

“我没意见……”

……

很快,与会众人纷纷表态。

刘欣道:“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把会议重点放在雪地工程的讨论上吧!”

接着,科学家们纷纷开始就雪地工程展开讨论。

庞学林只是给出了这个计划的大概想法和可行的工程方案,具体工程细节,自然需要科学家们对其进行详细规划,计算。

比如氢弹的具体位置,如何引爆,如何对小行星穿越金属尘埃云的轨道进行精准计算,太空舰队需要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这些问题,自然不用庞学林再去出马了,联合政府旗下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团队能站出来解决这些问题。

眼看着会议室的众人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刘欣却微笑着踱步来到庞学林身旁,说道:“小庞,有没有兴趣和老头子我出来聊一聊。”

“荣幸之至!”

庞学林点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