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五十九章 绝望的力量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五十九章 绝望的力量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但是这些话现在庞学林没法说。

他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高中生,没人会在意他的想法。

更不用说,这一切都不过是他的猜测,最终会不会发生,他也不敢确定。

第二天一早,庞绍安和庞学林来到江城中学,找到了江城中学的校长和庞学林的班主任杨志和。

一开始,庞学林出自己的想法时,校长和杨志和都不同意。

但是在庞学林轻松做完几套imo竞赛的试卷并且全部满分的时候,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庞学林必须继续代表学校继续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才可以放他走。

庞学林一口答应了下来。

搞定江城中学,接着,庞绍安又带着庞学林来到江大。

有了庞绍安的关系,想要在江大混个旁听证不要太简单。

特别是庞学林拿出中学时代的成绩证明以及各种获奖证书后,负责接待他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当即拍板,只要庞学林在接下来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能进入国家集训队,江大可以直接特招入学,高考都不用参加了。

对此庞学林没有太过在意,他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差,当年他在现实世界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考了728(总分810),比清北的分数线高了20多分,如果不是因为爷爷的关系,他根本不会选择江大。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将基础打好,然后找个合适的时机,将飞刃材料和石墨烯气凝胶超材料给拿出来。

材料学专业要学的内容很多,基础课就不必说了,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力学……每一门课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庞学林找来材料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表,将专业课上课时间一一列出来,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有了江大的旁听证,就可以参加实验课,可以办理图书馆借书证以及食堂饭卡,除了没办法参加考试取得学分,庞学林和普通的江大学子无异。

而且图书馆还有电脑,庞学林可以通过这里上网,获得方方面面的信息。

接下来,庞学林每天早上先骑车送姚冰夏去学校,然后再前往江大,如果上午没课,他就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等到下午的课结束,再顺路将姚冰夏接回家。

庞学林仿佛回到了以前的高中时代,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习题。

他很感激爷爷从小给他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勤奋不懈的努力,庞学林的名字很快就在材料学院的老师口中流传了开去。

几乎每一门课的老师,都遇到过下课后被庞学林拦住提问的场景。

对于这位好学的少年,他们也自然不吝惜时间去解答。

庞学林就仿佛一块干涸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材料学方方面面的知识。

虽然这些年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上面,但物理、化学的基础在那里,再加上多年的学习经验,因此对于材料学,庞学林很快就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至少有关飞刃材料和石墨烯气凝胶超材料的论文,他已经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到现在已经渐渐能看出门道来了。

……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九月的时候,庞学林代表江城中学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的考试,毫无意外地获得了满分的成绩,成功入选中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

只是冬令营要等到十二月份才能开营,现在时间还早着。

而且庞学林也已经决定,不准备去冬令营和集训队了,反正去了也只是每天刷习题各种训练,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到时候怎么让冬令营的老师同意,这更加不成问题,只需要拿几套imo试卷,花上一点时间做完,甩到对方面前即可。

这两个月,庞学林对这个时代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因为太阳危机的关系,这个世界的科技树似乎歪得有些厉害。

这是一个重工业高度发达的世界。

重工业占gdp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

工程科技更是达到了巅峰,否则也没办法造出像行星发动机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外,冶金、能源、航天等领域也极其强大,能源就不必说了,轻核聚变以及重核聚变技术都已经完全突破,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达到了6.8千瓦时/千克,几乎是现实世界的二十倍。

但即使这样,在行星发动机启用之前,人类依旧存在着能源不足的问题。

一万两千座行星发动机,每一座发动机的建设成本就高达百万亿美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问题。

甚至庞学林自己看到相关数据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

一座行星发动机,其主要结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钢铁构成,每座行星发动机的质量更是高达五亿吨,能爆发出将近一百五十亿吨的推力。(注:这里存在漏洞,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推力是没办法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但原著中如此,就不改了)

整整一万两千座发动机和地下城,几乎超出了人类工业所能达到的极限。

为了逃离太阳系,为了能在这片星空下继续生存下去,这个绝望的种族爆发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全球五十亿人,除了老人、小孩和学生外,剩下的人类,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建造行星发动机服务。

三十年来,联合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全民总动员,将所有资源都砸到了行星发动机的建设中去。

核聚变电站发出的百分之九十的电力,都被用于行星发动机的建设。

地球上的铁矿石不够,就去月球上挖,月球上还不够,人类就派出飞船,前往小行星带去寻找富金属小行星,找到之后,在上面安装发动机,将其运回地球。

剩余的电力,也只能勉强保证大型全封闭式农场和民生用电。

像比较耗电的私人电动车,更是被严格禁止,就连普通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价格也高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因此,这个世界在微电子领域反而和前世差距不大,材料学也是强在冶金等方面,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几乎没什么特别大的突破。

石墨烯倒是勉强能量产了,但无论纯度和成本,都难以令人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