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五百零六章 地电流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五百零六章 地电流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半个多小时以后,庞学林稳稳地站在了吐鲁番盆地内的落日工程发射只会中心机场跑道上。

乘波体飞行器的整体乘坐感觉还不错,除了在起飞阶段的推背感强烈一点,飞行过程中噪声大一点,整体跟搭乘普通的民航飞机区别不大。

“庞博士,沈渊院士在指挥控制中心等您!”

一名身着少校制服的军官主动上前道。

庞学林朝他点了点头,上了专门过来接他的吉普车。

十多分钟后,庞学林的身影出现在了“落日工程”指挥控制中心的大厅内。

大厅内的气氛有些凝重,全息屏幕上,炽热的液态铁镍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

落日六号还在下沉!

大多数工作人员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很凝重,时不时传来几声窃窃私语。

沈渊站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厅的边缘,那里有一个巨大的落地窗,朝着落日六号的岩浆湖所在的方向。

“老师!”

庞学林走到沈渊身后,轻呼出声。

沈渊转过身,一道犀利的目光瞬间笼罩庞学林全身,仿佛要将他浑身上下看得透透的。

庞学林微微有些失神。

因为那一刹那,他从沈渊身上看到了一位熟人的影子。

托马斯·维德!

事实上,两人不管是外貌还是气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托马斯·维德出身克格勃,长相偏古典硬汉气质,眼神稍显阴翳。

沈渊却是一副儒雅的学者形象,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斑白,教人第一眼就心生好感。

两人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眼中永远跳动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他们是同一种人!”

庞学林心中暗道。

“学林,你来了,说说吧,你是怎么发现落日六号飞船航线上那条地幔裂隙的?”

沈渊的声音听起来略显疲惫,但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伤感的情绪,就仿佛落日六号内的那个小姑娘不是他女儿一样。

庞学林深深地吸了口气,说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老师,我是从前期探测到的地电流数据中发现问题的……”

“地电流?”

沈渊皱了皱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庞学林。

庞学林面不改色,点头道:“地幔和地核的电导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之前做航路勘测的时候,没有对地电流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我这次回去写论文,正好要用到这方面的数据,结果分析之后,发现地下两千五百公里的地方,距离十几千米的两个测量点,地电流的强度差异很大。然后我就做了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点中间,应该存在电导率远高于地幔物质的介质。除了地核的铁镍核心,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东西。”

沈渊沉默了下来,没再说话。

庞学林也不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戳破。

地电流和地磁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地电流是地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的地核中存在铁镍核心,这层液态物质即可流动,又可导电,被称为导电流体。

由于地球自转,导电流体发生运动。

如果起初在地核内有非常微弱的磁场,就会在导电流体中激发电流,经过非常复杂的相似于自激发电机的机制,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形成地电流和稳定的地磁场。

地电流犹如大地血脉,它的存在和运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

甚至很多科学家意识到,地电流与地震存在着不小的关系。

比如地震就是地壳运动,那地壳运动就正好等同于导体(大地)在磁场(地磁)中运动。

这是类似发电机有电的原理。

发现地震也会产生异常的地电流,要归功于varley,他对1871年3月17日加拿大地震的观测,才确认了这一现象。

后来,日本对1923年的关东地震和1949年的鸟取地震都取得了地电流异常的震例。

我国是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起步的。

地电场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

但是土地电异常却存在着真假难辨的难题。

造成这些异常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

在技术水平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暂时淘汰土地电方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电阻率的观测上,这是一种外加人工电源的地电方法:先用人工电源把变化不定的天然地电场抵消成零,使测量数据得以稳定,再改测地下介质的电性参数——电阻率,这种技术在工程勘探的应用是相当成功的。

但是在地震预报上面,依旧没能起到多大作用。

直到这个时代,人类对于地电流的认知还非常浅薄。

比如落日工程,虽然测量了地电流的相关参数,但做分析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地电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做的不错,你先下去吧。”

沉默了许久之后,沈渊才再次出声道。

庞学林点点头,问道:“对了,老师,落日六号……现在怎么样了?”

“烧熔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地层飞船的烧熔发动机用超高温射流为飞船切开航行方向的物质,没有它,只剩下一台推进发动机的落日六号在地层中是寸步难行。而且构成飞船的中子材料密度大于地核密度,液态铁镍对飞船产生的浮力小于它的自重,现在落日六号正在向地心沉下去。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进入地心!”

庞学林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指挥控制中心。

沈渊看着自己这位弟子的背影,微微皱了皱眉。

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自己这位弟子,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