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开售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开售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庞学林从香江黑道大佬身上薅羊毛的钱,都是先交给黄再兴,通过他洗白后,再以购买星环科技公司股份的名义转到庞学林的名下。

因此,对于庞学林手中多了几千万的资金,慕东来倒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有些感慨庞学林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汇聚这么多财富罢了。

第二天一早,庞学林便陪同慕东来父女从香江搭乘飞机返回长安。

进入九月份,长安交大相继开学,慕东来也要回学校上课了。

至于慕青青,则是在家住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就和庞学林踏上了前往兰城大学报到的旅程。

两人办理完入学手续,庞学林又在兰城待了两天时间,便前往校长室,向许柏青继续请假。

“什么,你又要请假?”

办公室内,许柏青看着庞学林,不由得皱起了眉。

前段时间,他就听陈文元说,庞学林在深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甚至还开了一家公司。

这让许柏青有些担忧。

在许柏青看来,以庞学林的天赋,完全可以在学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因此并不希望庞学林将太多的心思放在杂事上。

但现在看来,恐怕事情并不如自己所愿。

许柏青皱着眉,苦口婆心道:“小庞,学校是个大舞台,你刚进学校,以你的天赋,正是应该安安心心给自己充电的时候,这个时候把太多精力放在校外的一些事务上,对你将来的发展可不一定有好处。”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校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大学阶段的课程我会一直自学的,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学校不干涉我在外面做事,只要我期末考有一门成绩低于九十分,那我就安安心心回学校念书。”

许柏青哭笑不得道:“可你总得在学校待上一两个月吧,否则那些任课老师都不认识你。”

庞学林无奈道:“许校长,要不这样吧,我向学校捐五十台星环牌cvd和五十台电视,用作多媒体教学,学校可以自己录制教学光盘播放给学生看,另外我向学校捐款一百万,用来支持学校科研。”

许柏青瞪着眼道:“臭小子,还想用钱收买我?我们兰大家大业大,稀罕你那点破钱吗?”

庞学林摊了摊手,说道:“许校长,那我就没办法了,反正机票我已经订好了,明天就走。”

“滚滚滚!”许柏青朝庞学林挥了挥手,说道:“五十台cvd和五十台电视,一百万rmb的经费,别给我赖账!”

从校长室出来,庞学林便看到慕青青正拿着一台惹眼的大哥大迎了上来。

“青青,怎么了?”

“庞大哥,刘大哥刚刚打来电话,说香江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你过去。”

庞学林微微一愣,笑了起来,说道:“把电话给我,我和他聊聊。”

……

1993年9月10日。

香江,鸭寮街。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鸭寮街独有的地摊摆卖形式始出现。当时香江经济初起步,市民生活水平不高,不少人会将家中的破旧电器拿到鸭寮街摆卖,好赚取一角五毫。

当时摆卖的“货品”古怪得难以置信,有旧衫旧鞋、旧毛娃娃、旧书旧玩具,一般人所知道的旧电器,其实已算是很高科技的了!

踏入七十年代,鸭寮街逐渐为区外市民所熟悉,除了摆地摊的照摆地摊外,一些已赚取足够资本,或在鸭寮街有祖铺的贩商,已陆续“入铺”。入铺后大多以售卖电子零件为主,电子零件泛指充电池、各种接驳线、各种插头、电路板零件等,故多吸引从事电子行业或电子发烧友垂青。

到了**十年代,香江经济起飞,音响成为男士们的高档玩意,鸭寮街的音响事业如平地一声雷般迅速发展,只要讲起音响,必提“鸭记﹝泛指鸭寮街﹞”!

如今,鸭寮街早已以售卖平价电子零件、二手及水货电器而闻名香江,吸引了不少本地人以及外地人的光顾。

砰砰砰——

一大早,肥佬光便被砰砰砰敲击卷帘门的声音吵醒。

“谁啊,大清早的,还没开张呢!”

肥佬光虽然这么说,但还是推开身边同样满是肥肉的老婆,从床上爬起来,顺着窄小的楼梯来到了楼下的店里,打开卷帘门,便看到两个头发染黄,打着耳钉的男子站在门口。

肥佬光连忙满脸堆笑道:“原来是诚哥啊,诚哥,我这个月的门面费不是已经交过了吗?”

为首的高个混混笑了起来,拍了拍肥佬光的肩膀道:“死肥佬,不是找你收门面费啦,我们这回是给你送钱来啦!”

“送钱?”

肥佬光不由得微微一愣。

鸭寮街原本是14k信字堆的地盘,自从上个月信字堆老大在死在女人肚皮上之后,信字堆乱成一团,被和胜和的人杀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和胜和过来之后,倒也好说话,并没有对鸭寮街的商户们造成什么困扰,充其量就是每个月换了个交保护费的对象。

但是无论是14k还是和胜和亦或是新义安,这么多年了,肥佬光从来只听说过给他们交钱的份,哪有这些古惑仔给商户送钱的道理。

一时间,肥佬光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变得警惕起来。

诚哥似乎看出了肥佬光的担心,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脚下的纸盒箱笑道:“肥佬光,看见没有,我送你的就是这玩意儿。”

“诚哥,这……这是什么?”

诚哥笑道:“进去说话啦,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对了,你店里有电视没?”

“有,有!”

诚哥对身旁的小弟使了个眼色,那小弟便抱起纸箱子,径直进了肥佬光的店里。

随后,两人打开纸箱,从里面取出一个包装精美的长方形盒子。

“星环cvd,这……这是什么?”

肥佬光看着盒子上的字迹,好奇道。

诚哥笑嘻嘻道:“这是好东西啦,你等下就知道了。”

很快,小弟将盒子里的东西取出来,是一个四四方方,有点类似于ld镭射影碟机的东西,但比起镭射影碟机,又要小巧许多。

小弟熟练地用连接线将cvd与电视连了起来,打开电视,设置成了视频模式。

随后,他按下了cvd上的一个按键,嗡嗡的电动马达声响起,很快,里面出现了一个光驱模样的东西。

“这是,cd机?”

肥佬光好奇道。

诚哥笑嘻嘻道:“别着急,好东西你还没见着呢。”

说完,他从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取出了一张cd碟片,放进了光驱内,然后轻轻一推,光驱重新缩了回去。

很快,电视机中,出现了两个白花花的身影,以及让人耳热心跳的喘息声。

“我叼你老母!”

肥佬光看的目瞪口呆。

作为一名电器产品的经营者,肥佬光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个cvd的强大之处。

用光盘就可以播放画面,意味着碟片的成本极低,而且单单从cvd的外观看,成本也不会比ld镭射影碟机高出多少。

更不用说,cvd竟然还能播放三集片。

这种神器,就算一万港币,也有的是人买呀。

“诚哥,这……这cvd多少钱?”

诚哥笑着问肥佬光道:“你觉得它值多少钱?”

肥佬光这时也不担心诚哥贪图自己什么东西了,顿时恢复了一名小商贩的精明,沉吟片刻,说道:“这个机器可以说继承了ld镭射影碟机的优点,又避免了镭射影碟机的缺点,普通的镭射影碟机,价格普遍在8000以上,碟片价格也要四五十,这个怎么着也得有镭射影碟机的价格吧。”

诚哥顿时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假如定价六千,附送五张我刚刚给你看的那种盘,还有五张是前两年上映过的电影,每卖出一台,给你五百的提成,你愿意卖不?”

“愿意,怎么不愿意!”

肥佬光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这种好事,他怎么可以错过。

诚哥笑眯眯道:“行,那我就给你五台,这箱子里全是,记得一定要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努力推销,卖完之后,记得找我取货!我现在也不找你结算货款,等你卖完了再给我回款。如果想赖账,你应该知道后果!”

“放心吧,诚哥,我绝对绝对不会赖账的!”

肥佬光点头哈腰地将诚哥送出了店门,便看到一身肥肉的老婆颤颤巍巍从楼上走了下来。

“这两扑街过来作甚?该不会又来要保护费的吧。”

肥佬光哈哈笑道:“老婆,你想什么呢,他们是来给我们送钱来的!”

“送钱?!”

老婆不解地看着肥佬光。

肥佬光想起刚才电视里看到的画面,回过身将卷帘门重新拉好,贼笑道:“老婆,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

同一时间,类似的画面发生在了鸭寮街大大小小近百家商铺内,几乎每家商铺都拿到了几台星环cvd。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但凡来鸭寮街买东西的客人,几乎都被商贩拉着推荐这样一款全新的产品。

一开始大多数客人还不太愿意,但当他们看到了碟片里的内容后,掏钱买cvd的意愿一下子提升了许多。

一天后,半岛酒店总统套房阳台上,cvd首日销量出现在了庞学林的面前。

“一共卖了一百六十八台,六千一台,除去一千的制造以及运输成本,商贩五百,和胜和推广小弟跑腿费五百,纯利润每台四千,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咱们转了六十七万两千港币,换算成rmb将近七十五万!”

刘胖子站在庞学林身前,眼圈都快红了。

这赚钱速度,简直堪比印钞机。

这还是第一天,目前深城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每天的产量达到了五十台,只要销量能跟上去,cvd的市场前景简直广阔无垠。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老刘,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不是刚开始吗?慢慢来,咱们接下来就是做好生产,深城那边产量还得扩大,至少要提升到一百台以上,按照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们现在储备的三千台可支撑不了太久时间。”

“行,我明天就回去抓生产,保证香江这边的产品供应。”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对坐在另一边的黄再兴道:“黄先生,碟片那边就多多辛苦你了,cvd市场想要起来,片源的支持一定少不了。”

黄再兴笑呵呵道:“放心吧,庞先生,我手下那群憨货现在干劲高着呢,这玩意儿来钱太快了,不比他们卖粉少,而且还安全,压根不怕警察抓!”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那就好。”

买cvd送三集片的想法,是黄再兴提出来的。

而且这还压根就不侵犯版权。

因为黄再兴手底下,就有两家拍片的公司。

目前送出的三集片碟片,都是黄再兴公司的影片。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cvd的出货量迅速增长。

第一天,一百六十八台。

第二天,两百零二台。

第三天,二百四十台。

……

到了一周后,鸭寮街的日出货量竟然超过了三百台,总出货量也达到了一千四百台cvd,总销售额达到八千四百万。

扣除各项成本,总利润达到了五千六百万港币。

也就是说,仅用了一周时间,庞学林便连本带利将cvd的成本赚了回来,而且还远远超出。

而星环cvd,也正式在香江打出了名号。

当然,这种名声还不算太好听。

毕竟星环cvd能够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三集片在里面的功劳很大。

但渐渐地,cvd的看片功能,卡拉ok功能等迅速被用户挖掘出来,使得星环cvd的口碑迅速扩散开去,每天主动前往鸭寮街体验cvd的客人原来越多。

而这时,庞学林的另一个宣传手段,也正式推出了。

1993年9月20日。

《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香江本地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大肆报道过去一周发生在鸭寮街奇异场景,声称一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vcd视频播放器收到了香江电子爱好者的广泛欢迎,一周时间卖出了一千多台,总销售额超过八千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