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医药巨头 > 第两百五十二章 第二条生产线

医药巨头 第两百五十二章 第二条生产线

作者:五彩贝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8:44 来源:笔趣阁

病房内迅速安静下来,牛朋飞的老婆本来在抽泣,她也停了下来,拿出纸巾轻轻的擦着眼泪。

望闻问切。

张驰首先仔细的看了刘朋飞的精神、气色,还看了他的舌苔。牛朋飞的精神和气色都非常差,整个人也非常的瘦弱。

张驰询问了牛朋飞一些问题,借这问诊的时候,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和其他声音的高低、清浊等;另外也用嗅觉来辨别口气、病气等气味。

然后,张驰才将自己的手指搭在牛朋飞掌后桡骨动脉的部位,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按、重按、或单按,仔细的诊断着他的脉象。

足足过了两、三分钟,张驰才松开了自己手指,旁边的牛大超首先忍不住问了起来,他打破了病房的安静,可见他对牛朋飞的病情还是非常关切的。

“张董事长,我堂弟的情况怎么样呢?”

张驰稍微沉吟一下,如实的道:“情况还算可以,起码未来一、两个月内都不会有生命危险。我有一套针灸的方法,能激发病人的潜能,能让生命垂危的病人转危为安。”

牛大超连忙道:“那还请您现在为我堂弟进行针灸。”

面对这样的恳请,张驰稍稍迟疑一下,本来是打算现在行针的,但稍微考虑一下子之后放弃了现在行针的打算。

世界书上关于“续命九针”的介绍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对病人第一次行针效果很好,第二次再行针的话效果会减半,如果第三次还行针,那效果甚微。

既然行针的次数有限制,同一位病人最多也就行针两、三次,那就不能浪费机会,必须到最需要的时候才行针。

三级尘肺病主要是延长病人的生命,那现在就不用行针,再过一、两个月,如果牛朋飞的病情恶化,比较危险的时候张驰再出手不迟,借“续命九针”来稳定他的病情,延长他的生命。

有这样的考虑,即使面对牛大超的恳请,张驰也轻轻的摇了摇头,缓缓的道:“病人的情况尚可,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现在不用进行针灸。”

“哦。”

牛大超轻轻的哦了一声,目光看着张驰,等待着张驰继续往下面说。他知道张驰既然说现在不用进行针灸,那肯定是道理的。

张驰道:“虽然暂时不用对病人进行针灸,我还是有一个建议,病人尽快转到省城的专业医院去,那里的条件好一些,专家的水平也高一些,在那里接受治疗对病人来说只有好处。”

“另外,我就在省城,如果病人到了需要我进行针灸的时候,我马上就可以过来为病人行针,非常的方便。”

见张驰这么说,牛大超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对他的堂弟道:“朋飞,听到没有,张董事长也和一样的意见,要求你尽快转到省城去。”

“我……”

牛朋飞想张口说一些什么,但没有说出来,他想了想之后,看着张驰一脸道:“张董事长,您真的建议我去省城。”

张驰道:“当然,你只要去了省城,我保证你想死都死不了,记住,我就在省城呢,你的病情如果真的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只要一个电话,我马上就会过来,你立刻会化险为安。”

“好,那我去省城。”

听到牛朋飞这么说,牛大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至于牛朋飞的老婆,高兴得又哭了起来。

她一直认为,省城的条件和环境好,去那里的希望要大得多,做梦都想让牛朋飞转到省城去,只是牛朋飞非常的倔强,根本就不听她的,连牛大超的劝说都无效。

张驰几句话,牛朋飞就改变了主意,答应去省城。难怪牛朋飞的老婆高兴得哭起来,同时也再三的感谢张驰。

“好好养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放心吧,有我在你不会有事情。”张驰轻轻的拍一拍牛朋飞的肩膀,然后和牛大超打了一声招呼,在龚求实的陪同下走出病房。

到了病房外面之后,龚求实道:“张董事长,您太厉害了,尘肺三级的病人也有办法,病人想死都死不了。”

张驰一笑,“不好意思,这可能带有一点夸张的成分,我这么打下包票,主要是想让牛朋飞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原来如此。

龚求实刚才还在心中想,如果张董事长真的这么厉害,那一旦新安县的这些三级尘肺病患者有生命危险,可以叫张董事长出手,现在他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张驰刚才的包票带有一定的夸张,但也并不全是,他的‘续命九针’确实非常厉害,尤其是对危重病人有神奇的效果。

第二天一早。

张驰开始返回南江市,龚求实亲自相送,看着张驰上车,看着这辆大g渐渐的远去,他这才收回目光。

回到南江市还不到中午,张驰直接去了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因为养肝护肝茶的生产线已经到了,开始进行整条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老板,您回来了。”

刚一进办公室,才喝一口热茶,王铭就敲门进来,他一脸的高兴之色,汇报道:“我们养肝护肝茶第二条生产线昨天已经运抵厂区,今天一早,已经开始了生产线的安装。”

张驰来了兴致,茶也不喝了,挥手道:“走,我们去三号厂房,看一看我们这一条生产线。”

“可以,我带您过去。”

在王铭的陪同下,张驰走进了三号厂房,一进来就看到了正在拆包的第二条生产线,好几个宛如集装箱般大小的包装已经被打开,工人们正用大吊车将里面的零部件吊出来。

至于第一条生产线,它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生产,一盒盒的养肝护肝茶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工人们动作熟练的装箱,打包,然后一箱一箱的运走。

这些刚生产出来的养肝护肝茶,基本上一到仓库就会被装车,或被配送到各门店,或被运往机场,或是运往南江市的物流中心。这种养肝护肝茶在网上的销售量现在也不错呢。

“老板,您看我们的第二条生产线已经开始安装了。”王铭的目光看着这条正在进行安装的生产,一脸的喜色。

张驰高兴的点一点头,“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在我们的眼里,这不是生产线,而是堪比印钞机啊!”

见老板这么说,王铭开心的笑了起来。

两人站在这里,高高兴兴的看着这条生产线开始安装,看着工人们忙碌着,久久的都舍不得离开。

而在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仓库区,这个时候,恰巧有一辆从小河乡行驶而来的货车,它满载一车的药材,每一种药材都用编织袋装着,在车上码放得整整齐齐。

进入药材仓库之后,车子停稳,仓库工人们从车上扛下一袋一袋的药材,分类存放,在货架上堆放得整整齐齐。

在隔壁的成品仓库,几名仓库工人也在忙碌着,他们将一张张快递单贴在包装盒上面,这一盒盒的,有‘独活通滞口服液’也有‘益心补气丸’,不过更多似乎是养肝护肝茶。

贴好单子之后,快递公司的取件员将这些药搬上车子,几乎装满了一车,然后,快递公司的这辆车离开,不用两、三天,这些药就会通过快递送到消费者的手上。

……

安新县,青山乡。

今天是周一,几乎是天刚刚蒙蒙亮,很多人就出门了,他们或是肩挑,或是手扛,也有一些人推着独轮车,或是赶着牛车,他们走着山路,往青山乡乡政府一带汇集。

早在前天,各村长就几乎挨家挨户的通知到了,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每周的一、三、五将在青山乡设点收购药材,青山乡的人不用再费时费力,辛苦万分的将采集回来的药材送往石门镇,而是去乡上就可以了。

也更加不用将辛苦采挖的药材以低贱的价格卖给那些收购药材的小贩,因为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收购价格更加的公道。

天色大亮,但其实时间上还早,才早上七点多钟,乡政府不远的那家石材厂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无一例外,全部带来了药材,有的人药材多就用独轮车或牛车,有的人药材稍微少,就用扁担挑过来。

石材厂外面是一块水泥坪,地势开阔平坦,之前这里堆着各种石材,也堆积着一些没有加工的石材原料,现在这些东西全部都没有了,这里干干净净,显然被精心的收拾了一番。

石材厂的彩钢大棚门口,青山乡药材收购点的牌子已经挂了起来,这是大门暂时还没有开,大家只能在外面的水泥坪上稍作等待。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大部分人彼此之间都认识,趁着药材收购点还没有开门,正在那里聊着。

“老刘,你的药材不少啊,整整一车啊,这可能卖不少钱。”

“你的也不少,有好几袋吧。”

“.…..”

很多人这样的聊着天,整个石材厂,不,药材收购点的前坪一片热闹,送药过来的这些人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宛如过年过节般的喜悦。

从今天开始,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将在青山乡开秤收购药材了,听说还是当场给钱,不会打欠条。

热闹非凡,一片嘈杂。不过没有多久,这里迅速的安静下来,有人惦着脚尖掌握,也有一些人大声的喊道,“来了,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