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笔论江湖 > 第90章 解释

一笔论江湖 第90章 解释

作者:左足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2:47 来源:笔趣阁

原来如此!

作为这场预备会议的列席人,虽然只是听到一些只言片语,但此刻的毛东军,心里突然间敞亮起来。

一直以来,毛东军对决断堂的事情,都抱有极强的兴趣。在协会的九个分堂中,要说受众面和推广最好的,那必然是自己曾经的所在养生堂。

但如果要说最赚钱的,毋庸置疑,当属决断堂第一。

过去,毛东军曾侧面了解过一些关于决断堂的事情,相较古老的协会而言,这个堂创立的时间很短,原因正是鹤归苍的加入。

关于鹤归苍长老,协会专网里面可以查到其个人简介,但只有很简单的一段话。

鹤归苍,师从天机老人龙岛大师,归属神隐天机门,五代宋初时期陈抟老祖“心相”一流的法脉传承。

天机老人龙岛大师是何许人也,毛东军不得而知,无法从各方查证任何相关资料,就连协会也没有。

但陈抟老祖(又号希夷老祖),却是华夏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

让后人熟知的紫微斗数及无极图,据称便是由陈抟老祖所创。

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古代的道学者神秘莫测,是典型的虚无主义者、妄想主义者,且不脚踏实地。

但其实就陈抟而言,他是当时极为厉害的哲学家和象数家,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至理,也是极其务实的一个人,其许多思想对宋代的理学甚至是一代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可供考证的历史文献中,有着关于陈抟老祖进觐二帝的故事。

其一说的是后周时期的周世宗打听到陈抟掌握了一套烧炼丹药和点化金银的法术,于是专门把陈抟请到宫中求指点,结果陈抟一点也不买账,反而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能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

其二说的是北宋宋太宗也曾闻得陈抟的本事,以为他掌握了某种玄妙莫测的法术,请了宰相前往求教。而见到宰相的时候,陈抟却并没有彰显什么法术,只是自辩称:“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也不知道什么吐纳养生之理,我没有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再说了,即使能让人变成神仙,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着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这个时候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就算是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于此。”

单从这两段记载中即可得知,陈抟其人不仅抵制黄白方术、白日飞升,而且也深知治国之要事不可三心二意,更不可迷信,是极其务实和理性的一个人。其后精通儒释道三家至理,且抵制黄白方术、白日飞升的道学者,亦有全真教的王重阳祖师。

现今人经过几次文化割裂后,对道学产生了巨大的误解,常将封建迷信和道学捆绑在一起。也有一些自以为热衷于道学之人,不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德大贤的思想,却反而喜欢去钻研那些大能们曾经批判过的荒诞迷信的行为,这才是今天道学最大的悲哀啊。

毛东军在感慨的同时,

试图带着一丝明悟,去反复重组和整理决断堂鹤归苍的那一席话,用来解答自己长久以来的疑惑。

虽然知道陈抟老祖其人,但归根结底,无论是天机老人龙岛大师,还是鹤归苍,都不能代表陈抟老祖。

老师有本领,不能说明学生就有。老师有道德,也不能保证学生就道德。反之亦然。

从前他只觉得,决断堂充其量不过是一帮比较高级的风水易学师父,相对不同的是,他们把原本的风水调节和易学预测的客户群体,从个人拓展到了集体,甚至做起了跨国公司和财团的生意。

但无法让他想明白的是,决断堂凭什么得到那些公司和财团的信任?

原来,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协会旗下的基金会在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事实上,是由决断堂的人提供分析决断,而客户在接受决断的同时,协会的基金会将给出足够的风险投资来作为保证。某种程度而言,这就和股东参与管理,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是一个道理。

虽然无法知道这个风险投资与收益之间的转化率,但毛东军可以肯定,只要决断产生的是正面影响,结果有利,那么协议中投资的回报率必然十分惊人。

试想,有那么一个算命先生,算命的时候并不找你收费,却反过来给你一笔钱,告诉你事成之后加倍奉还,哪有一个客户不乐意,又哪有一个客户不信任呢?

剩下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算命先生究竟算的准不准,讲话灵不灵。

如果决断堂的决断有问题,客户根据分析决断的结果行事后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受伤害”的就不仅仅是客户那么简单了,决断堂连带协会都会承担巨大的损失。

他们必然有什么方法或能力,来确保决断的精准。

十亿对于一些跨国公司而言,可能也就是一年的广告投入,对于协会的基金会而言,也不算大数。但赚钱这回事情,没有人会把当做儿戏,协会对决断堂的信任,也说明了鹤归苍以及其学生们的手段高明。

但他们使用的却又仿佛不是传统认知的那些方式。

在协会的资料中,也记录了一段关于决断堂功法的简短介绍。

决断堂,以《天道论》为据,推演天道世数。《天道论》,创自天机老人龙岛大师,源于陈抟老祖《心相篇》。

《天道论》并未出现在协会的资料中,但《心相篇》却已经是公开化的古典书籍。

毛东军曾经拜读过《心相篇》,如果仅仅从字面去看,这篇文章很容易理解,事实上篇幅也很短,内容大体是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来分析和预测这个人的未来。

全书没有怪力乱神之事,只有针对现象的阐述和告诫,文中处处弘扬善行善举,抵制低端恶俗,充满思维辩证,是一本很客观务实、正能量的书。

但毛东军很清楚,所谓的书籍,不过是著书之人思想的一种总结,并不能代表著书之人的思维模式。

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思维模式,就可以借助这个模式,书写无数的同类型文字。

读再多同类的书,不如掌握作者的思维模式,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是一种奇特的观点,但事实上,很多人在各个领域,都采取类似的“炒冷饭”的方式。

比如就着一个灵感无限发挥,无论是书画、乐曲等艺术作品的风格模式,还是形成系列的影视剧,借由同类思维模式衍生的一切,都是异曲同工、一通百通的东西。

你能从表面上读懂陈抟老祖的《心相篇》,但你很难去真正领悟到导致这篇文章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或许,天机老人龙岛大师《天道论》,正是作为陈抟老祖法脉传承之一,对祖师《心相篇》的一种深入解读。而且,这种解读必然具有足够的权威性。

就某些作品的解释,观众可以理解不一。所以,追本溯源,还是要就着法脉传承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才更加靠谱。

这就好比一部电影的原著作者如果放弃了续作的创作,什么人想拍个续集,却把剧本丢给了另一个人来续写,就很难在原著的基础上,真正把握内涵。这部电影的续作就可能与原作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之处。但如果原著作者有个知心朋友或者学生也是位作家,对原著作者及思想极为了解,那这个人续写的作品,自然靠谱的多。

《心相篇》很短,里面写到的现象有限,如果把这篇文章作为规则的字典,你只能对照查证大千世界的极少数现象,更多的现象,无法解释。

想要借由某种思想来解释大千世界的无常,唯有掌握思想的法则。而“心相”的法则,就是“天道”么?

真想看一眼《天道论》写的是什么啊!想到这里,毛东军不觉心向神往。有机会,能知道他们是如何借由这种思维模式,去训练和提高分析决断能力,能够知道那种方法,那可就更好了。

在毛东军思考的同时,天道组的九名组长也在各自思索,相比毛东军,他们可能想到的问题就要更加深远。

在众人之中的枫君子,此时思考的,却是关于原堂主姬云扬的事情。

直到目前为止,姬云扬的背叛,究竟为了什么,没有人清楚,姬云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鹤长老说出那些一统人心的话,以及近乎违背《天道论》的“在决断中代入主观”的想法和要求,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这又是协会的一种新的实验么?赌上十亿甚至是决断堂名誉的实验吗?为了什么目的呢?

思考间,枫君子看向了站在客厅一角,那个先前给众人担当导游的毛东军。此刻的毛东军,靠在墙壁上,目光迷离的看向窗外经过精心修整的花园。

阳光从窗外穿射进来,照亮了毛东军的脸庞,而他身旁墙壁上的那个驯鹿头标本,却依旧躲藏在阴影里,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枫君子突然想起毛东军之前淡淡提到过,他与养生堂堂主柳若松之间产生的理念不合。事实上,作为柳若松的七大弟子,毛东军丢下养生堂,一个人跑到德国,必然也会带给柳若松沉重的打击。

难不成,鹤归苍和姬云扬,这对师徒之间因为某种观念也发生了决裂?还是姬云扬发现了决断堂,甚至是《天道论》存在着什么不妥之处?而鹤归苍,如今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