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笔论江湖 > 第36章 世仇

一笔论江湖 第36章 世仇

作者:左足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2:47 来源:笔趣阁

“既然你那么想知道,我便说给你听……”敞开心扉的枯骨人唐宫娥,终于愿意讲出自己从前的故事。

她的声音不快不慢,低沉有力。众人均竖起耳朵,用心听她讲述。

“九旗营,是前朝圣上直接统领的三大禁军之一。之所以叫九旗营,是因为此营分别有九名千人头领各掌三千精兵,以九色旗帜分别施以号令。”

“我的祖上,便是九旗千人领之一,人称摘星夺命手唐树义,更是被尊为九旗之首的旗营将军。”

“按理说,九旗营是三大禁军之一,旗营将军在华夏的地位非凡。但是,我祖上执掌九旗营的时候,恰逢前朝危难之时。既有内忧外患,又有连年的灾荒,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对朝廷的官兵,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朝廷的那些官宦之间,个个贪腐无道,赈灾的款子到了他们手里,都被奸臣中饱私囊。而税收,依旧不减,只是让百姓叫苦不堪。到了后来,许多忍饥挨饿的百姓聚在一起,或是当了山贼,或是起义作乱。临此危亡之时,当朝的圣上仍然无心朝政,整天只想着在后宫寻欢作乐。”

“那些有识之士,也是有心无力,被这许多事情弄的焦头烂额。此后,灾荒影响了大半个中原,不要说普通士兵,就连禁军的粮饷都成了问题。”

“没有吃的,可怎么办?就是精兵强将,也是人啊。我的祖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想出了一个点子。那时候,闹得最凶的一些小股起义军里面,有个会点功夫的书生叫做花剑宁景山的,带着数万人,占了一座山头连带周边的一大片田园和土地。”

“据说,那伙人仗着肥沃的土地,就是荒年,也有足够的收成,能叫他们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按理说,若是寻常百姓,我们绝不会去打扰。但这帮人根本就是占山夺田的土匪,既不上缴纳余粮,也不朝贡,活脱脱就是国贼。”

“祖上便将情况上书朝廷,自告奋勇要去前往剿灭匪军。但祖上偏偏又把那奏折写的过于狠了,只把花剑宁景山那帮人写成了十恶不赦的暴徒,罗列出百来条罪状,里面确实有许多夸大其词的地方。圣上阅此奏折后,龙颜大怒,不仅批了个准字,还下旨要将整个山寨,除妇孺之外,一律斩杀。”

“虽然奏折写的叫人心虚,但一想到关乎两万多九旗营子弟的口粮,祖上也不再心慈手软,领着精兵强将,一路杀向山寨。”

“本以为那个花剑宁景山只是个绣花枕头,没想到还确实有些本事,一手花剑法使得天衣无缝,便是九位掌旗联手,也奈何不了他。但整个山寨,除了宁景山,余下大多是些草包,最多是些懂得挥锄抡镰的农民。”

“这些寻常人哪里是九旗营久经沙场的精兵对手,宁景山再厉害,也是一双手脚,拯救不了几万匪众,最后,只得眼睁睁地瞧着九旗营将他的余党杀的干干净净,本人也是被人海战术给活活耗光内力,乱刀斩死。”

“宁景

山的山寨就这样毁了,山寨里的成年男子,祖上依旨行事,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妇孺也全部都刺字发配各地为奴为婢。也未曾想,就是因为此事,同宁家的后人,结下了世代的仇怨。”

“九旗营后来占了宁景山的宝山宝田,也仗着田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此后,各地造反的起义军越来越厉害,那些大股的义军,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朝廷的官兵拿不足粮饷,剿匪也不乐意真心出力,连打带跑,一些稍有实力的军团,也学着九旗营,占山为王,只是受到实际利益影响,才会服从朝廷命令。”

“失去了号令权的朝廷,再无从前威信。之后,驻守边疆的威王带着边军,以剿匪护京为由,闯入京城,又以圣君无道,天怒人怨,替天行道为由,杀了前朝皇帝,改朝换代,建立了新的王朝。”

“当时事发突然,三大禁军遇到这种事情,也是反应不及。待到新君登基,祖上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毁了旗帜,遣散了众官兵,余下一些心腹依山而立,改九旗营为九旗山庄,从此,九旗后人均以江湖儿女自居,再也不问国事。”

“新君见我们解甲归田,对上按期纳粮、朝贡,也不追究过往。我的父亲,便是摘星夺命手唐树义的后人,是山庄的庄主,我是他的独女,他对我也是十分疼惜,自小便传我武功,更有九旗的叔叔和伯伯们,分别教我各种本事。虽然我们九旗营的功夫更适合用于战场冲杀,但是集合了九旗武功的精华,我也算是得了真传。”

“到了我十岁那年,山庄里同班辈的男男女女,已经无人是我敌手。照理说,我们九旗山庄的后人均为将帅之后,凭借软硬实力,都能在江湖中闯出威名。哪知道,当年宁景山的后人中,竟出了一位练武的奇才,自封雷剑宁无命。此人自小便被家人灌输与我们九旗山庄不共戴天的仇恨,本就有一身极佳的天赋,又勤于练武只为报仇雪恨,到了此人而立之年,武功已经算得上是江湖中的一流好手。”

“他专门与我们九旗山庄作对。若是论人多势众,他自然不是我们对手,但是若论单打独斗,包括那些叔叔、伯伯们,我们无人能及。再加上敌暗我明,许多离开山庄的同胞兄弟,都遭了他的毒手。”

“从前的仇怨,想要用几条命来化解,自然是不大可能,同这个宁无命也讲不了道理。血债还要血偿,父亲就想着江湖事江湖了,给宁无命下了生死贴,约他当着许多江湖人士的面,一绝生死。”

“我祖上和父亲练的武功,乃是偶然间从一位世外高人那里学来的一门玄功,名为摘星功。此功不同于寻常武功,以驱使周身气劲为要,不仅能以气劲夺人兵器,更能用气劲强行操控一切有形物体。”

“祖上和家父很少对外施展这门功夫,所以,那个宁无命自然也不清楚家父的厉害,以为在江湖中已是少有对手,便觉得自己必胜无疑,冒然前来与家父决斗。”

“两人当着许多江湖好汉的面,展开了一场生死

搏杀。那场搏杀之时,十岁的我,正从旁看的清清楚楚。”

“雷剑宁无命一开始便使出家传的花剑法,不仅剑法毫无破绽,他更是将剑法中那些原本灵动飘逸的剑招,改为了凌厉张狂的强攻之势。如果本来的招数比作高山流水,到了宁无命的手中,这套剑法便成了狂风骤雨,锐不可当。相比招招苦守的父亲,处处抢占了先机。”

“我却清楚摘星功的玄奥,这门武功,若是想要轻松夺人兵器,操持敌人身体,内力至少要胜过对方一倍。那个宁无命虽然比之父亲年轻,但果然是天纵之才,内力醇厚,与父亲不相上下,想要夺他兵器,操持他出招失误,只有胜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表面上看父亲是苦苦抵挡他的攻势,其实正是想要找出对方的破绽。”

“这个宁无命也确实厉害,与我父亲斗了三十多个回合,仍难分上下。倘若他依旧不急不躁,稳住攻势,我父亲想要胜他也是极难。可是他心里装的都是仇恨,越攻越急,剑招收发越快,越是需要足够的控制力。他一心强攻,终于超越了自己的掌控。”

“我父亲见他强行操持剑法,知道机会终于来了,突然间施展出摘星功。宁无命的长剑在气劲的指引下,猛得就脱手而出。父亲又一手操持长剑在空中回转,反刺向宁无命,另一手操持宁无命的身躯,叫他被迫闪避不及。”

“宁无命也算是奇才,突然间遭遇变故。身体又不受控制,他竟临时起意,挥掌打向自己肩头,将身躯打的扭转,却将那把飞剑,躲了过去。”

“见兵器已失,宁无命知道自己已经败了,心中再有不甘心,可当着那么多江湖好汉的面,他也不好再发难,只得低眉认输。对宁无命,家父既有惜才之意,也念及从前九旗营与宁家人的仇怨,不忍再伤他性命,叫他发下毒誓,不准他再来向九旗山庄之人寻仇。”

“那时候,任谁都以为宁无命也算是江湖一流高手,当着那么多江湖好汉的面,发下毒誓后,绝不会反悔。哪知道,这个宁无命也是从小被宁家的后人洗了脑,与我们九旗山庄,根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命数,他表面上发誓答应,背后里却计划了更加恶毒的阴谋。”

“历朝历代,只要是不涉及朝政,朝廷都不会干涉江湖之事。那时候朝廷对我们九旗山庄也还算大度。但毕竟山庄都是前朝的禁军后人,圣上那里,不可能没有心结。”

“这个宁无命,联合了一些武林败类,恰如祖上从前上书朝廷那样,也罗织了我们许多罪名。特别是其中有一条,告我们暗通前朝亡君之后,期盼复国的罪状。”

“单是这一条罪状如果坐实了,便是死罪无疑。届时,整个山庄,都要被血洗。接报后,圣上便命通天神侯卓星华带兵前来调查此事。那时候我们才知道,宁无命实在是个绝对的小人,他知道我父亲绝不可能认罪,便仗着自己武功盖世,潜入我们山庄,把我从庄子里擒了出来,只为了扰乱我父亲心思,或是就此要挟我父亲乖乖就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