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314章.分而化之

摄政大明 第1314章.分而化之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

……

对于赵俊臣的这项条件,吴应熊思索片刻后,还是答应了。

辽东镇众将相互低声商议几句之后,也没有任何异议。

赵俊臣虽然拥有赫赫战功,还是位高权重的内阁阁老,但他在辽东境内终究是毫无根基,想要降住锦州大营的那些骄兵悍将,也确实是需要他们这些人的背书。

更何况,所有人皆是认为,赵俊臣绝对不敢在锦州大营的监军太监眼皮子底下胡来乱搞。

官场之中,随着地位身份的不同,所顾忌的事物也就不同,有些东西反而是地位越高之人越是心存顾忌。

在辽东镇众将眼里,所谓的监军太监就是一个摆设,完全不会放在眼里,若是监军太监敢与他们为难,让这个监军太监不明不白的战死于乱军之中、又或是命丧于莫名其妙的突发疾病,都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毕竟是天高皇帝远,又是拥兵自重,也就料定了德庆皇帝绝不会因为区区一个监军太监就与他们大动干戈。

但对于赵俊臣而言,监军太监的存在就是德庆皇帝紧紧盯着自己的耳目,反而是忌惮不已。

*

很快的,吴应熊就亲笔写下了一封手令,也与辽东镇众将一同签署了名字,内容是赵俊臣坐镇锦州大营期间,可以全权负责与军需后勤、物资调配有关的所有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出面阻挠,否则就交由监军太监以军法惩办!

收到这封手令之后,赵俊臣心中暗暗冷笑不已。

吴应熊认为赵俊臣前往锦州大营之后,就注定是再也翻不起任何浪花,再也无法对他产生威胁。

但就像是赵俊臣此前小觑了吴应熊一般,吴应熊的这般想法也小觑了赵俊臣。

赵俊臣很快就会让他知道,自己哪怕是身处于远离前线的锦州大营、仅仅是负责后勤补给之事、还在监军太监的严密监视之下,也依然是可以玩出各种花样,而吴应熊最终也必然是只能向自己低头求饶、再次求到自己面前!

暗暗下定决心之余,赵俊臣表面上则是不动神色,一边把这封手令收进怀中,一边是轻轻点头道:“既然如此,本阁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各位将军管好后勤补给的事情,让前线将士们绝无后顾之忧。”

说完,赵俊臣就不再说话了,只是静静旁观着吴应熊的后续布置。

吴应熊见自己顺利刨除了赵俊臣这个最大变数之后,心中也是轻松了许多,也很快就讲出了自己的后续安排。

吴应熊的下一项议题,乃是针对于辽东境内的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

“说起来,因为辽东镇的封锁与控制,辽东境内的缙绅代表与各级文官皆是被困在胡家庄境内,至今已有半月之久……

辽东镇当初之所以是决定封锁全境、限制所有人行动,乃是想要控制何总兵遇害的消息,但现在已是时移势迁,何总兵遇害之事已经不再需要保密,而且建州女真南下侵犯之际,也必然会派出分兵、前往各地骚扰劫掠,需要各地的缙绅与文官们协助防务!

所以,本督认为,各位缙绅与文官就不必是继续滞留于胡家庄境内,也不必是随同援军北上驰援,等到这场聚议结束之后,就可以自行返回自己的家乡与衙门了!”

面对辽东镇的时候,辽东境内的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皆只是一些敢怒不敢言的小人物,但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与衙门之中,却都是肩负重任、说一不二,这些天被困在胡家庄境内迟迟无法离开,自然是耽搁了许多事情,所有人皆是心急如焚。

于是,听到吴应熊的这般表态,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皆是大喜过望,对吴应熊好感大增,只觉得吴应熊相较于辽东镇更讲道理,所以就纷纷起身表态感激。

见到这般情况,辽东镇众将皆是心中不满,认为吴应熊做了顺水人情,趁机窃取了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的好感。

实际上,就算吴应熊不说,辽东镇高层也很快就会放归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

见到辽东镇众将的表情变化之后,吴应熊眼中闪过了一丝冷笑,继续说道:“接下来,则是军务相关之事!本督已经决定,向全军将士公开展示那些‘建州女真’刺客的头颅,也让全军将士皆是明白,就是建州女真害死了何宇总兵,以此来激励全军将士的同仇敌忾之心!

与此同时,本督还会向全军将士承诺,接下来与建州女真交战之际,所有将士只要奋勇杀敌、立下战功,皆是加倍封赏!对于军功靠前的将士,本督也会亲自出面,为他们向朝廷请功!”

随着吴应熊的话声落下,辽东镇众将又纷纷是表情一变!

吴应熊的这般决定,无疑是会极大激发辽东镇边军将士们的战意,与建州女真交战之际也一定会奋勇争先。

但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吴应熊今后传令辽东镇军队冲锋陷阵之际,辽东镇众将无法是随意的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否则就等于是阻碍了麾下将士们的报仇与立功之路。

然而,吴应熊乃是借着为何宇报仇雪恨的名义颁布了这项决定,所以辽东镇众将也根本寻不到理由反对。

而吴应熊的手段,还远远不止于此。

不等辽东镇众将反应过来,吴应熊又说道:“兵法有云: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兵法又有云: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说完,吴应熊的目光再次转向了赵俊臣,摆出一脸请教之意,问道:“赵阁臣,您虽然是文臣出身,但也曾在陕甘三边全歼蒙古联军,可谓是战功赫赫,可谓是兵法大家……可知道这两段文字的意思?”

对于赵俊臣而言,这是送分题,但这道题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是值得深究。

然而,赵俊臣仔细思索片刻后,很快就察觉到了吴应熊的真实想法,但还是缓缓道:“前一段文字乃是出自《孙子兵法》之中的《军争篇》,意思是两军作战之际,争夺先机有利有害,如果全军将士皆是疾行奔往战场、争夺先机之利,反而会影响行军速度,无法及时到达;行军之际若是让精锐将士在前、疲弱将士在后,最后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将士可以准时奔赴战场,余下将士皆是会走散失控;

至于后一段文字,则是出自于《孙子兵法》之中的《虚实篇》,意思是率军出征之际需要提前知晓交战地点与交战时间,所以需要提前派遣精兵打探战场情况,否则就不可以千里作战!”

吴应熊点头赞道:“赵阁臣果然是学究天人,简直是把《孙子兵法》研究透了,难怪能在陕甘三边全歼蒙古联军!”

然后,吴应熊目光转向了辽东镇众将,问道:“辽东镇的众位也皆是经验丰富的军中老将,你们认为……我军驰援北路防区之际,应该是由哪支军队作为先锋探明敌情?应该是由哪支军队部署中间位置呼应前后?又应该是由哪支军队行于后军压阵?”

听到吴应熊的询问,辽东镇众将皆是面色难看。

吴应熊所提的这两段《孙子兵法》皆是用兵至理,根本就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

但这些用兵至理,却是对辽东镇极为不利。

按照这两段《孙子兵法》的说法,辽东铁骑不仅是行军速度最快,也最熟悉辽东境内的地形,自然是应该担任先锋、负责探明敌情,关宁铁骑则是作为后军压阵,防止实力较弱的各路军队走散失控,至于辽东镇的各路援军、以及辽东境内的各路杂军,则是应该位于中军位置,受到先锋与后军的庇护。

但这样一来,就等同于让关宁铁骑掌握了军需辎重,也就进一步化解了辽东镇想要限制关宁铁骑后勤补给的计划。

辽东镇众将自然是不愿意同意此事,但吴应熊已经把兵圣孙子给搬了出来,他们一时间也寻不到反对理由。

于是,辽东镇众将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赵俊臣,希望赵俊臣可以站出来为他们解围。

以赵俊臣的学识与急智,也确实有能力为他们解围。

但对于辽东镇众将的目光求助,赵俊臣则是表情不变的继续旁观,直接选择了无视。

毕竟,刚才吴应熊引导局势逼着赵俊臣前往锦州大营主持后勤的时候,辽东镇众将就选择了无视旁观,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投桃报李”。

很显然,吴应熊主持眼下这场聚议之际,颇是使用了一些手段。

他率先逼着赵俊臣前往锦州大营主持后勤之事,就是料定了辽东镇众将皆是自私自利之辈,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赵俊臣解围,趁机是离间了赵俊臣与辽东镇众将的关系;随后又解除了各地豪族与各级文官的受困,进而是为自己争取了更多支持者;最后当吴应熊把矛头指向辽东镇众将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为他们解围了。

赵俊臣当然是看出了吴应熊的手段,但他也乐意顺水推舟,给辽东镇众将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背弃自己必然会付出代价。

就这样,辽东众将沉默良久之后,最终还是李泽荷率先想到了办法,只见他附在徐郃耳边轻语了几句,徐郃则是眼睛一亮,向吴应熊答复道:“兵圣他老人家的说法,自然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卑职认为……理应是由辽东铁骑分出五百兵马作为先锋,辽东镇的各路援军以及其他友军则是作为中军,至于关宁铁骑与大部分辽东铁骑,则是作为后军压阵!”

吴应熊皱眉道:“与建州女真交战之际,仅仅是五百名辽东铁骑作为先锋,恐怕是太少了吧?建州女真的本部兵力至少是有四五万之众,若是再加上各族仆军……一旦是倾巢而出的情况下,我军并不占有兵力优势!就算是建州女真到时候集中兵力攻打沉阳或者抚顺二城,也一定会趁机分出一部分兵力劫掠骚扰各地,这些分兵恐怕也不是小数目啊!”

徐郃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派出一千辽东铁骑作为先锋好了!哪怕是建州女真倾巢而出,以辽东铁骑的机动性,一千兵马足以是胜任先锋任务!”

吴应熊倒也没有强求,直接点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徐代总兵的说法来办!”

当辽东铁骑分出一千兵马担任先锋之后,虽然大部分辽东铁骑依然是留在后军压阵,但兵力已经稍弱于同样位于后军压阵的关宁铁骑,自然是很难阻挡关宁铁骑控制辎重了。

对于这个哑巴亏,辽东镇众将只能是咬牙吞下。

与此同时,赵俊臣则是心中微微一动,暗暗想道:“这样一来,关宁铁骑就控制了一部分后勤辎重,但这些辎重的数量必然是相当有限,很快就会耗尽,只要战事持续时间稍长一些,辽东镇依然有办法限制关宁铁骑的后勤补给……看样子,吴应熊率军北援之后,是想要速战速决了!

嗯……吴应熊显然是认为,建州女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下沉阳或者抚顺两处重镇之一,又见到大规模精锐援军的提前出现,所以就会直接退兵休战!”

想到这里,赵俊臣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暗中给吴应熊使绊子,想办法强化建州女真的战意与决心。

*

最终,吴应熊又陆续安排了许多事情,譬如是传令黄申明继续留在西路防区稳定混乱局势,又譬如是让辽东督抚同知方振山随军北上,再譬如是交代辽东团练总兵宋大禾与辽东分练总兵令狐光皆是返回各自驻地备战。

而这些安排,皆是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寻到理由反对,但又皆是进一步强化了吴应熊对辽东局势的控制力。

就这样,这场聚议就是以吴应熊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了。

等到这场聚议结束之后,这一天所剩下的时间,所有人皆是忙着不停,或者是加紧时间相互串联、磋商后续计划,又或是抓紧时间调动军队、协调整合。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已是第二天清晨,胡家庄境内的各军将士终于是初步整合完毕,迅速拔营北上。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